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中國

中國198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09-12-22 03:12:14 來源:國家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005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989年2月28日

1988年,我國國民經濟在深化改革、加快對外開放中發展,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對外經濟交流擴大,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初步計算,全年國民生產總值①13853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國民收入115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需求過旺,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加劇,物價上漲過猛,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進入第四季度,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執行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方針中,做了不少工作,初步獲得一些成果。

一、農業

1988年農業總產值5618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種植業產值下降0.5%,林業產值增長3.8%,牧業產值增長10.5%,副業產值增長10.4%,漁業產值增長11.8%。

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棉、油有不同程度減產,但糧食、棉花生產比原來預料的要好;糖料有較大幅度增產,扭轉了連續兩年減產的局面;部分地區烤煙面積增加過猛。農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1988年    比上年增長%

糧  食        39401 萬噸    -2.2

棉  花          420 萬噸    -1.1

油  料         1320 萬噸   -13.6

其中:油菜籽  504 萬噸   -23.8

甘  蔗         4908 萬噸     3.6

甜  菜         1329 萬噸    63.2

黃紅麻          108 萬噸    -4.8

烤  煙          233 萬噸    42.4

蠶  繭           44 萬噸     9.3

茶  葉           54 萬噸     7.2

水  果         1662 萬噸    -0.4

造林綠化有新的進展。“三北”防護林二期建設工程超額完成當年造林任務,沿海防護林建設初見成效,平原地區人造防護林帶有顯著發展。但一些地方亂砍濫伐林木的現象仍然屢禁不止頻繁發生。

畜牧業生產中,生豬飼養回升,肉豬出欄頭數、存欄頭數均有增長。肉、禽、蛋、奶等主要產品產量繼續增加。草食牲畜持續發展。但由于飼料價格上漲,生豬生產不夠穩定。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頭數如下:

1988年    比上年增長%

豬牛羊肉         2188 萬噸   10.2

牛  奶            369 萬噸   11.7

綿羊毛          22.4 萬噸    7.3

肉豬出欄數      2.75 億頭    5.2

大牲畜年末數    1.25 億頭    2.9

豬年末數        3.42 億頭    4.4

羊年末數        2.01 億頭   11.4

漁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1046萬噸,比上年增長9.5%;其中淡水產品產量增長11.1%,海水產品產量增長8.4%。

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1988年末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648億瓦特,比上年增長6.6%;大中型拖拉機86萬臺,下降1.9%;小型及手扶拖拉機598萬臺,增長12.7%;載重汽車59萬輛,增長7.5%;排灌動力機械655億瓦特,增長4.7%;化肥施用量2142萬噸②,增長7.1%;農用薄膜33.7萬噸,增長17.5%;農村用電量722億千瓦小時,增長9.6%。農田水利建設有所加強。

整個農村經濟有新的發展。1988年農村社會總產值③120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農村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和商業產值增長22.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0.4%上升到53.5%,農業總產值所占比重則由49.6%下降為46.5%。

二、工業

1988年工業總產值18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7%;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業為15181億元,增長17.7%。在工業總產值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增長12.7%,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28.8%(其中鄉村工業增長35%),個體工業增長46%,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的工業增長97%。

1988年輕工業發展加快,總產值為8950億元,比上年增長22.6%。主要是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增長快,各種高檔耐用消費品增長更快。重工業也以較高的速度發展,總產值達到9150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的加工工業增長更快,大大超過能源、原材料工業的增長,致使工業生產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

主要工業品產量如下:

1988年        比上年增長%

紗                        454  萬噸          3.9

布                        176  億米          1.7

呢  絨                   2.65 億米          持平

機制紙及紙板              1210 萬噸          6.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糖                         455 萬噸        -10.0

原  鹽                    2200 萬噸         24.7

卷  煙                    3095 萬箱          7.4

合成洗滌劑                 129 萬噸          8.2

日用精鋁制品             8.57 萬噸        -19.0

自行車                    4122 萬輛          0.1

電視機                    2485 萬部         28.5

其中:彩色電視機        1028 萬部         52.8

錄音機                    2344 萬部         18.5

照相機                     292 萬架         13.8

家用洗衣機                1046 萬臺          5.6

家用電冰箱                 740 萬臺         84.4

能源生產總量(折標準燃料) 9.51 億噸          4.2

原  煤                    9.7 億噸          4.5

原  油                   1.37 億噸          2.2

發電量                    5430 億千瓦小時    9.2

其中:水電              1080 億千瓦小時    8.0

鋼                        5918 萬噸          5.2

鋼  材                    4698 萬噸          7.0

水  泥                   2.03 億噸          9.1

木  材                    6300 萬立方米     -1.7

硫  酸                    1098 萬噸         11.7

純  堿                     259 萬噸          9.6

化肥④                    1767 萬噸          5.7

化學農藥⑤              19.46 萬噸         20.7

發電設備                  1097 萬千瓦       16.6

金屬切削機床                20 萬臺         16.1

其中:數控和高精度機床  3920 臺            0.3

汽  車                  64.67 萬輛         37.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拖拉機                   5.21 萬臺         40.4

機  車                     843 臺           -7.3

民用鋼質船舶            140.7 萬噸        -20.7

1988年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和稅金1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由上年的104天縮短到97天;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上年提高9.3%;多數產品質量保持穩定;能源消耗繼續下降,工業部門節約能源3000萬噸,節能率達5.6%。但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可比產品成本上升12.3%,虧損企業的虧損額上升26.6%。

工業企業改革取得新的成果。1988年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有9024個,實現利稅比上年增長20.8%。一些企業開始進行股份制試點。到1988年末,全國縣以上工業企業中,已有橫向經濟聯合組織10804個。

三、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198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14億元,比上年增加673億元,增長1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工作量略有增長。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2695億元,增長17.3%;集體所有制單位621億元,增長13.5%;個人投資998億元,增長25.4%。但全國在建工程投資總規模仍然偏大,約1.3萬億元,比上年擴大12%。主要是新開工的非重點項目過多,預算外投資大量增加。清理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工作已經取得一些成效。全國決定停緩建的投資項目14400多個,可壓縮今后幾年的投資442億元。

全民所有制單位基本建設投資15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9%。投資結構有所變化:能源工業部門完成投資371億元,比重由上年的22.5%上升到24%;原材料工業部門完成投資206億元,比重由上年的14.6%下降為13.4%;運輸郵電部門完成投資218億元,比重由上年的15.3%下降為14.1%;輕紡工業部門完成投資62億元,農業部門完成投資71億元,文教衛生部門完成投資95億元,比重均比上年略有下降;商業、金融部門完成投資84億元,比重由上年的5.1%上升到5.5%;城市建設部門完成投資94億元,比重由上年的5.9%上升到6.1%。在基本建設投資中,生產性建設投資1033億元,比重由上年的65.5%上升到66.9%;非生產性建設投資510億元,比重由上年的34.5%下降為33.1%。但樓堂館所投資仍然增加較多。

國家按合理工期組織建設的20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全國建成投產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78個、大中型項目的單項工程138個。一些重點電站、煤礦、鐵路、港口及科研項目的建成投產,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增添了后續能力。

全國基本建設新增加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發電裝機容量999萬千瓦,原煤開采3090萬噸,原油開采1577萬噸(包括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的能力),乙烯60萬噸,水泥246萬噸,平板玻璃792萬重量箱,鐵路交付營業里程419公里,鐵路復線里程820公里,鐵路電氣化里程148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878萬噸。

企業技術改造穩步前進。1988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完成更新改造投資95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占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35.4%。更新改造投資中,用于增加產品生產能力的375億元,增長37.4%;用于增加品種的135億元,增長24.1%;用于提高產品質量的49億元,增長14.8%;用于節約能源的31億元,增長18.8%。全年建成投產更新改造項目近4萬個,新增固定資產634億元。

建筑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業實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的工程達11.9萬個,占全部施工工程的83.2%;施工面積1.7億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積的85.6%。其中投標承包的單位工程和施工面積,分別占承包單位工程和施工面積的21.6%和28.6%。1988年全民所有制施工單位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7%,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8%。但建筑施工隊伍存在窩工現象,虧損企業有所增加。

地質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成果。1988年新發現及有新進展的主要礦產地281處,55個礦種新增加了探明儲量,其中煤炭93億噸,鐵礦7.6億噸,黃金儲量也有增加。油氣普查勘探取得較大進展。

四、運輸郵電

交通運輸在緊運行、深挖潛中進一步發展。各種運輸工具完成的運輸量如下:

1988年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23355 億噸公里    5.1

鐵    路             9876 億噸公里    4.3

公    路             2871 億噸公里    9.5

水    運             9964 億噸公里    4.8

空    運             7.4 億噸公里   12.1

輸油輸氣管道          637 億噸公里    2.0

旅客周轉量             6060 億人公里   12.1

鐵    路             3260 億人公里   14.7

公    路             2382 億人公里    8.8

水    運              204 億人公里    2.5

空    運              214 億人公里   14.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    4.36 億噸       10.0

鐵路部門努力挖潛,擴大了旅客列車編組并增開旅客列車。公路運輸部門積極開展長途客運,減輕鐵路負擔,全國跨省公路客運線已達2500多條。

運輸部門經濟效益進一步改善,運輸效率繼續提高。鐵路貨運機車平均日產量82.9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鐵路運輸收入比上年增長6.9%;鐵路運輸人員勞動生產率提高5%。集裝箱運輸業務有較快發展,全年鐵路和水運完成的集裝箱運量達1651萬噸,比上年增長8%。但運輸不適應經濟發展的狀況進一步加劇,鐵路運輸長期超負荷運行。交通運輸事故較多。

郵電事業繼續發展。1988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9.1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年末城市市內電話用戶達到36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3.5%。

五、國內商業和物資供銷

商品銷售大幅度增長。1988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440億元,比上年增長27.8%;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9%。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899億元,增長27.5%;消費品零售額6541億元,增長27.9%。全年售予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達6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

各種經濟類型商業全面發展。全民所有制零售額增長29.9%,供銷合作社零售額增長27.9%,其他集體所有制零售額增長21.2%,合營經濟零售額增長27.7%,個體經濟零售額增長30%,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增長29.1%。

各類消費品零售普遍增長。吃的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8.2%,穿的商品增長21.4%,用的商品增長31.3%;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吃、穿、用商品分別增長4.3%、7.7%和13.2%。受通貨膨脹和搶購風影響,不少消費品零售量超常增長。其中糧食增長8%,食鹽增長20%,肥皂、洗衣粉增長20%以上,電視機、錄音機、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耐用消費品分別增長20%至50%。

零售物價上漲過猛。1988年零售物價總水平比上年上升18.5%(其中12月份比上年同月上升26.7%)。分城鄉看,城鎮上升21.3%;農村上升17.1%。分商品看,食品類價格上升23%,其中糧食上升14.1%,肉禽蛋上升36.8%,鮮菜上升31.7%,水產品上升31.1%;衣著類上升12.7%;日用品類上升12.2%;藥及醫療用品類上升24.8%;燃料類上升16.1%;農業生產資料類上升16.2%。

1988年職工生活費用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20.7%。

生產資料需求過旺。全國物資系統銷售各種生產資料達2362億元,比上年增長5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4.3%。通過物資系統銷售的鋼材3966萬噸,比上年增長16.4%;木材2966萬立方米,增長14.3%;煤炭27015萬噸,增長8.8%。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大。1988年物資部門15種主要生產資料銷售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升21.5%,其中鋼材上升21%,銅上升50%,鋁上升38.6%。

市場物價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是:秩序較混亂,違法經營活動增多,亂漲價現象突出。由于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過猛,影響市場穩定,一年內相繼出現幾次較大的搶購風,致使商品緊缺面擴大。進入第四季度后,市場亂漲價現象有所收斂。

六、對外經濟貿易和旅游業

據海關統計,1988年進出口貨物總額達102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4%;其中出口總額475.4億美元,增長20.6%;進口總額552.5億美元,增長27.9%。扣除不收付外匯的援助捐贈、來料加工和外商作為投資進口等貨物后,逆差30.9億美元。

1988年全國非貿易外匯收入6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支出27億美元,增長31.8%,收大于支39.1億美元。

利用外資規模擴大。1988年全國實際利用外資9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吸收客商直接投資26.2億美元,增長13.1%。

1988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金額1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6%;完成營業額12億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

國際旅游業有明顯發展。1988年來自168個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參觀、訪問以及從事各項交流活動的入境人數達316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8%。全年旅游外匯收入22.2億美元,比上午增長19.2%。

七、教育、科技和文化

1988年全國招收研究生3.6萬人,在學研究生11.3萬人,比上年下降5%。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67萬人,在校學生206.6萬人,比上年增長5.5%;畢業生55.4萬人。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69.8萬人,在校學生172.8萬人,比上年下降7%。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進一步發展。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555.7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16.4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1301.6萬人的42.7%。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79.8萬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學生933萬人。

全國初中在校學生4015.5萬人,小學在校學生12535.8萬人,已有1326個縣通過了普及初等教育檢查驗收。對弱智、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也有所發展。但一些地區中小學生輟學現象有所增加。

科技事業發展較快。1988年經國家批準的發明獎217項,科學技術進步獎513項,星火獎138項。

國家推行的各項科技發展計劃全面展開。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取得顯著成效;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己有30個通過驗收;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已有21個通過驗收,高技術計劃進入實施階段;以促進高技術、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為宗旨的“火炬計劃”和國家重大新產品試產計劃開始組織實施;“星火計劃”對于振興農村經濟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批準的科研項目2983個,資助金額1.16億元,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實用通信衛星準確定點赤道上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低緯度區第一次火箭探空試驗圓滿結束,說明我國高科技領域在若干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建成的國家種子資源庫已入庫種子12.5萬份,培育出169個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綜合治理黃淮海中低產地區取得初步成效;大秦重載列車和寶鋼二期工程等11個重大裝備的研制取得新的進展,表明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開始在經濟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管理方面的基礎性科技工作得到加強。截止1988年底,已建立國家計量基準132種;一級標準物質261種,制定各類產品國家標準13841項,其中采用國際標準占38.5%。氣象、海洋、地震部門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資料和信息,有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專利工作進一步開展,技術市場活躍。1988年共批準專利11500件,比上年增長68.8%;簽訂技術合同24.7萬項,比上年增長87.7%;成交金額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1988年測繪部門為國家各項經濟建設測繪了各種比例尺地圖2.6萬幅,出版公開版地圖307種,總印數達7440萬冊(幅)。

科技隊伍進一步擴大,群眾性科技活動逐步開展。1988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960萬人(未含社會科學),比上年增長8%。全國縣以上全民所有制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5700個,職工110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38萬人。全國有85%的鄉鎮建立了科普協會,會員416萬人。

文化事業繁榮。1988年生產電影故事片158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227部。有31部影片在國際電影節上獲35次獎。全國共有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6.2萬個,藝術表演團體2998個,文化館2975個,公共圖書館2479個,博物館893個,檔案館3356個。全國共有廣播電臺461座,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645座,電視臺422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811座。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206.4億份,各類雜志出版26.6億冊,圖書出版62.8億冊(張)。

八、衛生和體育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1988年末全國醫院病床達到250.3萬張,比上年末增長4.1%。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72.4萬人,比上年增長3.2%;其中醫生161.8萬人(含中、西醫師109.6萬人),比上年增長9.2%;護師、護士82.9萬人,增長15.6%。預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強,各種傳染病、慢性病的預防控制取得新的成效,傳染病總發病數比上年下降10.8%。全國有12個省市達到了計劃免疫接種指標。衛生監督、監測工作有所加強。但農村缺醫少藥的現象仍然存在。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就。1988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54個世界冠軍,打破和超過33項世界紀錄,233次打破138項全國紀錄。在第24屆夏季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取得5枚金牌、11枚銀牌和12枚銅牌。群眾體育活動進一步開展,首屆全國農民運動會和城市運動會相繼舉辦。

九、人民生活

1988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費的收入為1119元,比上年增長22.2%;扣除職工生活費用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2%。但由于種種原因,城鎮不同居民家庭實際收入有增有減,收入差距有所擴大。據13個城市抽樣調查,有34.9%的居民家庭純因物價上漲造成實際收入水平下降。全年農民平均每人純收入為545元,比上年增長17.7%;扣除商品性消費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3%。在農民純收入中,平均每人生產性純收入493元,增長17.8%。

勞動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就業人數增加。1988年全國城鎮安置待業人員361萬人。年末全國職工人數為135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9萬人。全年職工工資總額2297億元,比上年增加416億元,增長22.1%。合同用工制度穩步發展,年末全民所有制單位有合同制職工99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7萬人。城鎮個體勞動者為6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萬人。

城鄉人民儲蓄增加。1988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380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32億元,增長23.8%。

城鄉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1988年城鎮新建住宅1.9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房8.8億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1988年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數達71萬張,收養58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9.4%和12%。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達4156萬人次。全國已有14.8%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絡;城市社會服務網絡也有較快發展,建立起各種小型、多樣社會服務設施74580個。

保險事業迅速發展。1988年各類財產險承保總額達17970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共有7216萬戶家庭參加了家庭財產保險,各種人身保險投保人數已達15867萬人。國內財產險業務共處理賠案262萬件,賠款支出43億元,為受災的企業、家庭和個人及時恢復生產、經營,安排生活,發揮了作用。

十、人口

1988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20.78‰,死亡率為6.58‰,自然增長率為14.2‰。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0961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41萬人。現正面臨人口生育高峰期,育齡婦女人數逐年增多,完成計劃生育的預定任務仍然是極其艱巨的。

注――

本公報各項數據是年度的初步統計,都沒有包括臺灣省。公報所列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各項總產值數據,都是按當年價格計算的;比上年增長速度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

①國民生產總值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增加值以及來自國外的凈收入,不包括中間消耗的產品、勞務價值。

②化肥施用量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計算。

③農村社會總產值包括全部農業總產值。以及農村集體和個體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和商業總產值。

④、⑤均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道久久高清国产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一本一本久久A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