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衡水調查隊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強勢開局、跨越趕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要求,堅持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以綜合配套改革為統領,搶抓新型城鎮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等重大機遇,全力以赴抓改革、打基礎、造環境、鑄優勢、求趕超,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良好態勢,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13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6.5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577.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395.2億元,增長11.2%。
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4.6%、50.7%和34.7%。
2010年和2014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和衣著類價格上漲較快,分別上漲4.7%和3.3%,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6%,其中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9%,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7%。
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8%。
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97.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0%。民營經濟實繳稅金124.4億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3.7%。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9.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5%;糧食總產量364.1萬噸,下降2.2%。其中:夏糧185.9萬噸,增長2.2%,秋糧178.3萬噸,下降6.4%。
棉花播種面積176.1萬畝,比上年下降6.8%;棉花總產量13.5萬噸,下降5.7%。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0.3萬畝,比上年增長2.1%;油料總產量12.6萬噸,增長2.8%。
蔬菜播種面積126.3萬畝,比上年增長0.3%;蔬菜總產量428.2萬噸,增長1.0%。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54.8萬畝,增長0.3%,占全部蔬菜播種面積的43.4%;設施蔬菜產量169.6萬噸,增長1.0%,占蔬菜總產量的39.6%。瓜果播種面積26.2萬畝,增長19.2%;瓜果總產量105.3萬噸,增長20.3%。園林水果總產量154.1萬噸,增長0.9%。
肉類總產量39.2萬噸,比上年增長0.7%;禽蛋產量29.8萬噸,增長0.1%;牛奶產量11.3萬噸,增長12.5%。
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2.2%。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3.6%,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47.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實現增加值141.5億元,增長12.0%;重工業實現增加值305.5億元,增長7.7%。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前十大行業實現增加值352.6億元,比上年增長8.6%。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614.3億元,比上年增長5.0%;實現利潤99.5億元,增長10.7%。
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47家,實現產值128.4億元,比上年增長7.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45.2億元,增長20.1%。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3.5億元,比上年增長73.8%;第二產業投資703.7億元,增長26.3%;第三產業投資218.0億元,增長0.6%。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61.1億元,增長27.0%,占工業投資的65.5%。民間投資755.0億元,增長18.0%。
房地產開發投資131.4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商品住宅投資102.4億元,增長1.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3.4億元,增長80.3%。
全年施工項目58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49個。億元以上項目325個,比上年增加35個。億元項目完成投資712.6億元,增長33.1%。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6%。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96.1億元,增長12.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0.8億元,增長12.1%。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1.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3%,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0.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0.2%,金銀珠寶類增長15.9%,汽車類增長16.8%。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值36.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出口31.3億美元,下降2.3%;進口5.3億美元,下降7.4%。
從主導行業出口情況看:皮毛行業出口15.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化工行業出口3.7億美元,增長6.1%;絲網行業出口3.4億美元,下降11.3%;紡織品及服裝行業出口3.2億美元,下降39.0%;機械制造行業出口2.1億美元,增長5.8%。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16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1506萬美元,增長6.6%。在外商直接投資中,來自亞洲19709萬美元,來自歐洲1505萬美元,來自美洲292萬美元。
全年新批“三資”企業合同項目6個,新批“三資”企業合同總金額19695萬美元。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物運輸量5660萬噸,比上年增長9.3%,貨物運輸周轉量270.5億噸公里,增長6.6%;公路旅客運輸量1973萬人,增長7.2%,旅客運輸周轉量13.9億人公里,增長6.3%。年末載客汽車1126輛,載貨汽車51696輛。
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83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7%;實現旅游總收入53.1億元,增長25.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含港、澳、臺)13760人次,增長5.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396.9萬美元,增長8.0%;接待國內游客836.6萬人次,增長20.6%,實現旅游收入26.8億元,增長26.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全部財政收入148.6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9.72億元,增長16.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34.37億元,增長26.3%。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用于農林水事務、節能環保、住房保障、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傳媒等支出分別增長123.6%、44.0%、33.6%、13.2%、9.4%、8.1%。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106.68億元,比年初增加252.06億元,其中個人存款余額1472.69億元,增加154.2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073.57億元,增加185.55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存量存貸比為51.0%,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32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財產險13家;人壽險19家,增加1家。實現保費收入39.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8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3.79億元,增長23.37%;人壽險保費收入25.43億元,增長19.45%。各項賠款和給付14.64億元,賠付率39.17%。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共取得省級科技成果20項,市級科技成果62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勵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勵53項。全年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3份(含涉外合同5份),技術合同成交額1919多萬元。
全市擁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7所、普通中學176所、小學875所、幼兒園813所、特教學校9所,分別擁有專任教師2985人、18889人、18884人、4485人和174人,在校學生分別達到3.01萬人、23.73萬人、32.64萬人、9.08萬人和390人。在各類教育機構中,民辦教育機構數量達到333所,擁有教職工8505人,其中專任教師6311人,在校學生13.31萬名。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2014年,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館(群藝館)12個,公共圖書館12個,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
成功舉辦2014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第5站),共有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和20多個國家的15000余名運動員報名參賽,其中國內專業運動員報名達到101人。2014年中國馬拉松年會上,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再次被評為金牌賽事。
2014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5966個,其中醫院99個,鄉鎮衛生院1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7個(含5個生殖保健中心),衛生監督所(中心)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個。衛生技術人員18099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8973人,注冊護士5305人。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6720張,其中醫院12302張,鄉鎮衛生院3623張。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公安部門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45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9.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2萬人,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11:100;死亡人口2.1萬人。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1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4元,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4元,增長12.8%。
年末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35.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3.6萬人。
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3.7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3.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0.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民工2.6萬人。
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8.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27.0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9.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21.8萬人。
十二、節能和環境保護
全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32%,萬元生產總值電耗下降0.49%,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27%。
全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及好于二級天數為82天,比上年年增加12天,其中一級天數為2天,增加2天,空氣污染指數由11.73下降為9.85。全市擁有污水處理廠19個,設計日污水處理能力39.1萬立方米。
注:
1、本公報所列2014年部分統計數字為快報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公報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