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山西

太原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1-03-20 11:13:27 來源:太原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2513次

太原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太原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經過一年的奮力拼搏,全市經濟擺脫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回歸平穩較快增長軌道,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為促進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綜     合

經濟增長:初步統計,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7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37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798.49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948.19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42.47億元,增長5.5%;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增加值303.44億元,增長16.4%;金融保險業增加值177.96億元,增長12.9%;房地產業增加值46.76億元,增長5.3%。

產業結構:2010年三次產業比重依次為1.8%、44.9%、53.3%,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1、5.0和5.9個百分點。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1.1個百分點。

“十一五”時期,全市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了“保增長”目標,經濟回升速度逐步加快。

表1  “十一五”時期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比2005年增加 2010年比2005年增長% 年均遞增%

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1041.88 1291.77 1526.16 1545.24 1778.05 878.47 61.8 10.1

第一產業增加值 億元 19.44 19.64 22.98 28.56 31.37 11.18 4.4 0.9

第二產業增加值 億元 476.13 636.05 736.78 675.54 798.49 374.44 44.4 7.6

第三產業增加值 億元 546.31 636.08 766.40 841.14 948.19 492.85 80.5 12.5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億元 335.74 497.59 581.12 470.14 577.65 295.33 56.9 9.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501.13 576.74 702.84 782.02 916.48 477.97 109.0 15.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436.47 515.91 626.03 700.04 825.85 441.82 115.0 16.5

財政總收入 億元 192.19 240.4 306.88 279.56 321.89 158.84 97.4 14.6

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75.33 88.42 116.92 117.53 138.48 81.53 143.2 19.4

外貿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41.12 81.07 93.86 59.12 79.12 45.40 134.6 18.6

其中:出口總額 億美元 24.26 43.93 59.42 19.44 31.38 10.21 48.2 8.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1741 13745 15230 15607 17258 6782 64.7 10.5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 4917 5561 6355 6828 7611 3209 72.9 11.6

 

價格: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3.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8.4%,非食品價格上漲0.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6%。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上漲12.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2%。

表2   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

指標 比2009年上漲(+)下降(-)(%)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3.0

食  品 8.4

其中:糧食 8.1

肉禽及其制品 1.5

蛋 6.1

水產品 0.7

鮮菜 15.8

鮮瓜果 24.8

煙酒及用品 2.7

衣  著 -2.8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0.8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2.6

其中:西藥 -0.1

中藥材及中成藥 12.1

醫療保健服務 0.7

交通和通信 -2.3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8

居  住 1.2

其中:水、電及燃料 0.8

建房及裝修材料 -2.4

租房 7.7

就業:年末全市從業人員176.05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126.93萬人,農村從業人員49.1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0.82萬人。4.60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

二、農    業

農業產值:201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29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農業產值34.04億元,增長2.6%;林業產值4.70億元,增長5.5%;牧業產值16.27億元,增長6.9%;漁業產值0.36億元,增長19.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2億元,增長27.0%。

種植面積: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35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17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8.4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07萬公頃。其中:夏糧播種面積0.26萬公頃,秋糧播種面積8.22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2.29萬公頃,藥材種植面積0.13萬公頃。表3  2010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產量(噸) 比2009年增長(%)

糧    食 321585 1.0

其中:夏  糧 8321 -41.9

秋  糧 313264 3.0

油    料 2721 -1.2

棉    花 105 -20.7

蔬    菜 1275643 -0.2

水    果 64265 -2.4

畜禽及水產品產量:年末大牲畜存欄5.39萬頭,豬出欄49.63萬頭。肉類產量5.00萬噸,增長7.8%。禽蛋產量3.64萬噸,下降5.6%。牛奶產量9.76萬噸,增長0.2%。水產品養殖面積0.23萬公頃,水產品產量2780噸,增長15.4%。

造林:全年造林面積1.90萬公頃。零星植樹1000.78萬株。新增育苗面積0.08萬公頃。

農機及化肥施用:2010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20.29萬千瓦。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6470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201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96.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7.65億元,增長15.4%。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央企業增加值81.40億元,增長13.7%;省屬企業增加值327.24億元,增長8.0%;市屬企業增加值22.12億元,增長31.3%;縣屬及以下企業(含無主管企業)增加值146.89億元,增長32.7%。

表4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類情況

指標 增加值(億元) 比2009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577.65 15.4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421.51 9.1

其中:國有企業 13.77 -2.5

集體企業 3.73 9.2

股份合作企業 0.91 14.0

股份制企業 513.48 15.8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43.12 15.2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2.64 124.3

其中:輕工業 45.82 17.4

重工業 531.83 15.2

其中:私營企業 147.25 36.2

全市十大工業行業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的有9個。

表5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十大行業增加值

行業 增加值(億元) 比2009年增長(%)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180.16 14.3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31.51 1.4

石油加工、煉焦業 63.09 25.0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22.68 4.7

通用設備制造業  22.26 28.3

專用設備制造業  20.50 28.2

煙草制品業 20.27 13.0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5.41 55.1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13.69 -4.1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12.45 40.9

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3%,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9.2%,非國有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2%。

表6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2009年增長(%)

原 煤 萬噸 3774.80 7.8

洗 煤 萬噸 3158.68 14.8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203.80 -1.6

食 醋 萬噸 35.03 60.8

白 酒(折65度) 千升 3367.00 9.8

啤 酒 千升 6206.48 -39.7

碳酸飲料 萬噸 13.54 8.9

卷 煙 億支 147.50 1.7

家 具 萬件 13.45 47.3

機制紙及紙板 萬噸 9.90 18.9

焦 炭 萬噸 1267.97 17.7

大機焦 萬噸 1257.79 18.6

氫氧化鈉 (折100%) 萬噸 7.26 74.3

化肥 (折純) 萬噸 7.70 15.6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173.51 26.3

子午線輪胎外胎 萬條 126.81 93.2

水 泥 萬噸 525.57 15.5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190.93 -37.3

生 鐵 萬噸 677.92 -6.1

粗 鋼 萬噸 849.92 1.3

不銹鋼 萬噸 271.64 9.5

鋼 材 萬噸 846.70 2.4

金屬鎂 萬噸 5.40 21.7

金屬切削機床 臺 1695 72.8

數控機床 臺 363 65.0

起重機 萬噸 7.69 3.8

采礦設備 萬噸 11.52 24.1

金屬軋制設備 萬噸 6.06 -10.1

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5.32,比上年提高25.3點。利稅總額162.11億元,增長18.9%。利潤總額67.98億元,增長32.0%。虧損企業虧損額24.12億元,下降19.1%。

建筑業:2010年全市建筑業增加值20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1289.61億元,增長11.6%;利稅總額53.89億元,增長14.9%;利潤總額16.61億元,增長14.8%;上繳稅金37.28億元,增長15.0%。

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329.78萬平方米,其中:實行招標投標承包工程施工面積3164.38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616.07萬平方米,房屋面積竣工率為18.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6.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含年初列入計劃的由上級統計部門直接收報的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等3個項目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948.06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52.29億元,增長16.7%;農村固定資產投資64.19億元,增長24.8%。

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中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87.37億元,增長0.8%;省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97.35億元,增長22.7%;市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67.57億元,增長17.5%。

第一產業投資8.87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投資242.34億元,增長11.8%,其中:工業投資228.05億元,增長15.4%;第三產業投資601.08億元,增長19.0%。三次產業投資的比重依次為1.1%、28.4%和70.5%。

國有投資435.61億元,增長6.0%,非國有投資416.68億元,增長30.3%。

表7   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

指標 投資額(萬元) 比2009年增長(%)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8522890 16.7

農、林、牧、漁業 88743 0.8

采礦業 409415 95.1

制造業 1418620 11.1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52491 -7.4

建筑業 142834 -23.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9317 31.0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25082 -50.9

批發和零售業 168160 -37.1

住宿和餐飲業 33742 -21.9

金融業 15819 197.5

房地產業 3152574 31.3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272343 193.2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94526 329.7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463589 -48.8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20831 480.6

教育 417999 110.6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42049 38.5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322515 38.1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72241 105.6

注:表中房地產業除包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含其他房地產投資。

房地產開發: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41.09億元,比上年增長46.1%。商品住宅投資185.16億元,增長58.6%,其中:經濟適用住房投資14.0億元,增長192.9%。分戶型看,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資42.36億元,占住宅投資的比重為22.9%。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積129.5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86.37億元,其中:現房銷售額24.29億元,占13.0%;期房銷售額162.09億元,占87.0%。

建設項目及新增能力:年內城鎮新開工項目885個,比上年減少19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8個,增加36個。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建成投產項目883個,項目建成投產率為49.7%;新增固定資產325.28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53.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8  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增主要生產能力和效益

指標 單位 數量

洗選煤 萬噸/年 706.5

熱軋鋼材 萬噸/年 51.3

原煤開采 萬噸/年 130

水泥 萬噸/年 250

火力發電 萬千瓦 60.75

新建改建公路 公里 21

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購量 輛 333

輸電線路長度(11萬伏及以上) 公里 40.2

五、能  源

能源生產:2010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2696.33萬噸,比上年增長7.8%;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4604.28萬噸,增長11.7%。

能源投資:全社會能源工業投資9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其中:煤炭工業投資46.23億元,增長46.2%;焦炭工業投資13.55億元,增長2.3倍;電力工業投資27.40億元,下降30.4%。

用電: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17.31億千瓦時,增長14.9%。其中:農業用電1.60億千瓦時,增長19.9%;工業用電165.10億千瓦時,增長14.5%;建筑業用電2.40億千瓦時,增長44.9%;第三產業用電26.92億千瓦時,增長10.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1.11億千瓦時,增長19.5%,城鄉居民人均生活用電577.57千瓦時。萬元GDP電耗1493.66千瓦時。

六、國 內 貿 易

消費品零售:201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5.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0%。

表9  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指標 總額(億元) 比2009年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25.85 18.0

分城鄉:城鎮 805.61 17.9

其中:城區 727.71 18.1

鄉村 20.24 21.8

分行業:批發業 42.69 8.7

零售業 722.02 19.3

住宿業 7.91 7.7

餐飲業 53.23 10.0

 

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394.06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在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為47.7%。

表10   2010年限額以上主要批發零售業零售額

指標 零售額(萬元) 比2009年增長(%)

汽車類 1574561 19.0

石油及制品類 582997 52.7

文化辦公用品類 24595 52.0

通訊器材類 28435 18.5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257456 20.1

中西藥品類 196225 28.8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3602 -37.9

日用品類 85680 49.7

家具類 1884 30.0

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 430991 24.8

服裝類 288712 34.5

化妝品類 43477 31.6

金銀珠寶類 95340 25.1

七、對外經濟

進出口貿易:201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6%。其中:出口額31.38億美元,增長61.4%;進口額47.74億美元,增長20.0%。

在出口產品中,煤炭、焦炭、金屬鎂分別為3.36、3.76、1.95億美元,三類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8.9%。不銹鋼材、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分別為8.00、6.93、3.25億美元,三類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7.9%。

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54個。其中年進出口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47個,比上年增加7個。

招商引資:全年新設立外商及港澳臺商直接投資企業19家。外商及港澳臺商直接投資新簽合同(協議)39項。項目總投資11.19億美元。合同外資額6.90億美元,增長149.5%。直接到位外資2.83億美元,增長8.3%。

八、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2010年末全市公路線路里程61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2公里。公路密度88.5公里/百平方公里。

表11  2010年鐵路、公路、航空運輸量與周轉量

指標 單位 2010年 比2009年增長(%)

貨物運輸量 萬噸 13851.1 2.2

鐵 路 萬噸 5064.0 2.2

公 路 萬噸 8783.0 2.1

航 空 萬噸 4.1 20.6

貨物周轉量 百萬噸公里 45284.4 3.5

鐵 路 百萬噸公里 34899.0 5.5

公 路 百萬噸公里 10385.4 -2.9

旅客運輸量 萬人次 4799.9 3.7

鐵 路 萬人次 2209.6 17.3

公 路 萬人次 2065.0 -9.4

航 空 萬人次 525.3 13.4

旅客周轉量 百萬人公里 10767.7 3.9

鐵 路 百萬人公里 5450.8 19.5

公 路 百萬人公里 5316.9 -8.3

注:鐵路運輸為太原地區口徑;航空貨物運輸量為不含旅客行李托運口徑。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60.53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8598輛),比上年末增長18.5%,其中私人汽車46.06萬輛,增長23.0%。本年新注冊汽車10.34萬輛,增長15.5%。年末轎車保有量30.93萬輛,增長23.9%,其中私人轎車26.45萬輛,增長27.1%;本年新注冊轎車6.18萬輛,增長14.0%。

郵電: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87億元,下降15.8%;電信業務總量139.42億元,增長12.7%。新增局用電話交換機0.40萬門,總容量為145.37萬門。年末市話到達151.30萬戶,其中:無線市話23.71萬戶。農話6.8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86.02萬戶,增加76.18萬戶。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644.20萬戶。每百人擁有電話176部,其中: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43部/百人和133部/百人。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02.96萬戶,凈增加18.76萬戶,其中:寬帶網用戶95.91萬戶,增加17.85萬戶。

旅游:2010年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2022.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2%。其中:國內游客1994.53萬人次,增長9.3%;海外游客28.32萬人次,增長25.6%。在海外游客中:外國人19.76萬人次,香港同胞4.95萬人次,澳門同胞0.60萬人次,臺灣同胞3.01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230.40億元,增長18.0%;國內旅游收入219.27億元,增長17.8%;旅游外匯收入1.64億美元,增長22.4%。

九、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201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321.8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市級財政完成186.63億元,增長11.9%;縣(區)級財政完成135.26億元,增長20.0%。

全市一般預算收入138.48億元,增長17.8%。其中:稅收收入111.55億元,增長19.3%,增值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五大稅種稅收82.00億元。

全年執行一般預算支出18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農業、教育、科技等各項重點支出以及事關民生的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8.81億元,增長21.2%;教育支出35.95億元,增長25.1%;科學技術支出4.70億元,增長26.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62億元,下降6.8%;醫療衛生支出10.12億元,下降1.5%;環境保護支出8.22億元,增長58.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51億元,增長4.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6.89億元,增長25.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75億元,增長30.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金融:截止2010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008.28億元,比年初增長18.1%;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125.10億元,增長21.3%。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965.19億元,增長18.2%;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054.75億元,增長21.7%。在人民幣貸款中,中長期貸款余額3511.36億元,增長36.4%;短期貸款余額1347.13億元,增長9.6%。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6052.05億元,現金支出5871.16億元,凈回籠貨幣180.89億元。

保險: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85.80億元,增長23.8%。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58.49億元,增長24.0%;健康險保費收入5.08億元,下降3.2%;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1.28億元,增長19.6%;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0.94億元,增長32.6%。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6.94億元,下降3.2%。其中:壽險業務給付5.62億元,下降24.3%;健康險業務賠款及給付2.18億元,增長21.3%;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0.31億元,增長20.0%;財產險業務賠款8.81億元,增長10.2%。

十、城 市 建 設

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開工重點建設項目118項,改造小街小巷70條。其中,實施城市主次干道工程35項、橋梁工程2項,祥云橋、南中環橋、濱河東路北延、并州東西街改造、平陽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濱河西路南延、府東街東延、勝利東街打通、長風商務區路網、龍城南北街及其路網等工程順利推進。實施城市配套工程77項,部分工程建成投用。實施2項防洪治污工程、2項節能減排工程。

截止2010年末全市共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36萬戶,新增天然氣用戶4萬戶。集中供熱擴網1106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8.2%。燃氣普及率達到98.6%。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3.9%,提高13.9個百分點。完成城市公共供水1.9億立方米。年末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635.50公里,年客運量4.15億人次。

城市綠化:2010年全市建成區共實施園林綠化工程39項,晉商博物館、陶園、濱河東路北延綠化、長風西大街道路綠化等24項工程全面竣工。創建省級園林化單位3個,省級園林化小區2個,創建市級園林化單位13個,市級園林綠化先進單位25個。全市共有綜合性公園26個,專類園11個,帶狀公園3個,街頭游園59個,社區游園43個,街旁綠地46塊。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8759公頃,園林綠地面積7611公頃,公園綠地面積2576公頃。建城區綠化覆蓋率36.8%,綠地率32.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59平方米。

十一、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2010年末共有高等院校36所(其中高職院校24所),中等專業學校30所,技工學校(包括技工部)46所,普通中學230所,職業中學22所,小學607所,幼兒園784所。

表12  2010年各類學校學生數

單位:人

指標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研究生 6761 19832 5097

普通高等教育 105520 329712 97398

中等職業教育 66607 165201 51277

普通高中 28032 82252 24950

初中 50004 157701 46360

普通小學 42150 267325 52792

特殊教育 160 992 164

學前教育 37656 95352 30919

全市幼兒園入園率保持在94%以上,城區達到98%;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1.5%;初中生入學率達94.7%,鞏固率保持在96.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0%。

百校興學:2010年全市“百校興學”工程項目學校(含校校有標準操場工程)577所。截止年末,已竣工項目學校528所,建筑面積168.98萬平方米;在建項目學校49所,建筑面積18.87萬平方米。全市確定的390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項目校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科學技術:年末共有獨立科研機構107所,工作人員1.39萬人。全年安排科技發展項目283項,技術市場共登記技術合同577項,成交金額7.65億元。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5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0%。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9家。按照國家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8家。全年共鑒定42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5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4%。全年共申請專利5019件,比上年增加1008件。每10萬人專利申請數達到143項,比上年增加28項。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6%。

截止2010年末高新區、經濟區、民營區共有入區企業3988家。全年實現科工貿總收入1495億元,增長23.5%。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2010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演職人員1448人。群藝文化館12個,博物館12個。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398萬冊。國家綜合檔案館11個,館藏檔案資料64.55萬卷(件、冊)。廣播電視臺3座,廣播節目12套,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電視節目22套,一百瓦以上電視發射和轉播臺10座。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9.2%,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9.6%。2010年,晉劇《傅山進京》入選國家十大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并榮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晉劇《龍興晉陽》榮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曹禺劇本獎”提名獎;話劇《飯·局》榮獲第七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話劇“金獅獎”優秀劇目獎;太重鼓樂團在首屆全國“韓城杯”鑼鼓大賽中,榮獲“金鼓王”獎,在“第二屆中國(萊蕪)長勺鼓樂大賽”,獨攬一鼓作氣擊鼓獎、最佳編導獎、最佳領鼓獎三項大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大,共列入國家級保護項目15項、省級保護項目33項。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1.2萬場次,放映數字化達到100%,實現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

衛生:年末共有衛生機構2527個(不含村衛生室),醫療床位2777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7.6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993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6066人,注冊護士16469人。每千人擁有醫生4.4人。城鄉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覆蓋率達到99.3%。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達標率為83.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實際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99.71萬人,參合率達到98.0%。

體育:2010年在國內外各項體育比賽中,太原選手共獲得金牌22枚、銀牌23枚、銅牌20枚。全市50%以上的鄉鎮建成了文體活動廣場,87%的行政村建設了體育活動場地。全市共安裝620余條全民健身路徑。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三、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質量:市區二級以上空氣質量天數為304天。全年減排二氧化硫5029噸、化學需氧量1239噸。市區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0.089毫克/Nm2,二氧化硫濃度0.068毫克/Nm2,二氧化氮濃度0.020毫克/Nm2,分別下降16.0%、9.3%和9.1%。空氣污染綜合指數2.27%,下降0.31點。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汾河出境斷面綜合污染指數下降2.3%。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年均值53.1分貝、交通噪聲年均值65.0分貝,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氣溫降水和用水量:2010年平均氣溫為8.3~11.5℃,降水量為317~395mm。地下水水位比上年上升1.7%。全年全社會用水量5.6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7%。其中:生活用水量1.33億立方米,生產用水量3.80億立方米,生態用水量0.53億立方米。

安全生產:2010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5人,下降11.8%。全年共發生火災1497起,道路交通事故1617起,分別下降35.0%和11.1%。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258元,比上年增長10.6%;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06元,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611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79元,增長5.2%。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收入比為2.27∶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3.8%。

 

截止2010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386.79億元,比年初增長14.5%。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225.97億元,增長13.8%;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0.82億元,增長24.2%。

城鎮住宅施工面積2727.8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2.6%,住宅竣工面積348.13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27.46平方米,增加1.62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建筑面積168.62萬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為35.14平方米,增加1.25平方米。

社會保障:城鎮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91.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全市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73.30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96.8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75.7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63.00萬人,其中參保農民工13.1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人數為63.00萬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繼續加強,城市低保覆蓋人口達到7.13萬人;農村低保覆蓋人口達到6.92萬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收養類單位41個,床位4642張,收養3991人。救濟農村五保戶4491戶,農村臨時救濟人員11342人次。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行業)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是指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批發企業和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零售企業。

4、郵電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

5、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節能降耗指標單獨發布。

6、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尚未結束,2010年全市人口相關數據另行公布。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成色在线播放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se国产精品 | 亚洲91最新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图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