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晉中調查隊
2014年3月17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圍繞建設全省“四化”率先發展區總目標,緊緊抓住轉型綜改試驗和同城化建設兩大機遇,堅持開放引領、項目支撐、同城發展、綜改推動“四化一體”發展路徑,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1020.4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7億元,增長4.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4%;第二產業增加值535.8億元,增長12.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5%;第三產業增加值388.9億元,增長5.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1%。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0960元,按2013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4985美元。
圖12009-2013年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6.0%。稅收收入71.4億元,增長9.2%,其中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共計完成稅收55.7億元,增長3.2%。公共財政支出209.5億元,增長17.2%。其中,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56.7%,節能環保支出增長25.5%,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5.4%,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3.9%,教育支出增長4.7%。
圖22009-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6.4%。市區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1%。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0.3%,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1.4%,生活資料價格上漲6.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6.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4.0%。
圖32009-2013年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表12013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單位:%
指標
漲跌幅度
居民消費價格
3.0
食品
6.4
煙酒及用品
2.6
衣著
2.8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0.5
交通和通信
持平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2
居住
2.1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8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95%。
二、農業
全年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322.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9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73.1千公頃,減少4.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4千公頃,減少0.2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1千公頃,減少0.2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15.8千公頃,增加5.7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14.2千公頃,減少6.0千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82.4萬噸,增產7.6%。其中,夏糧5.9萬噸,減產35.4%;秋糧176.5萬噸,增產10.1%。
表22013年主要農林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182.4
7.6
其中:玉米
164.5
10.8
小麥
5.9
-35.9
谷子
3.7
5.7
燕麥
0.02
-
豆類
3.0
-16.7
薯類
3.1
10.7
油料
0.6
-14.3
棉花
0.01
-66.7
蔬菜
278.9
11.2
園林水果
34.2
-13.2
其中:蘋果
15.1
-11.7
紅棗
4.0
-
食用堅果
0.9
-50.0
其中:核桃
0.9
-47.1
全年完成造林26.1千公頃,增長18.6%。經濟林面積11.6千公頃,增長100.0%。全年木材產量1.11萬立方米,增長40.5%。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肉類總產量17.4萬噸,比上年增長2.4%。其中,豬肉產量11.5萬噸,增長1.8%;牛肉產量1.3萬噸,減少3.1%;羊肉產量1.3萬噸,增長1.6%;禽肉產量3.2萬噸,增長3.3%。年末生豬存欄92.1萬頭,下降6.4%;生豬出欄133.5萬頭,增長2.8%。牛奶產量11.4萬噸,增長2.5%。禽蛋產量14.1萬噸,減少0.8%。水產品產量0.3萬噸,增長11.5%。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63.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9%。機械耕地面積27.1萬公頃,機械播種面積25.7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13.1萬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1.5%、0.4%和12%。全市農機化經營總收入20.1億元,增長8.1%。
三、工業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法人企業517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2.7億元,同比增長13.0%。
表3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472.7
13.0
其中:輕工業
31.4
8.0
重工業
441.3
13.3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141.3
6.0
其中:集體企業
2.5
-3.8
股份制企業
430.6
14.4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25.1
5.0
其中:煤炭工業
322.1
16.2
焦炭工業
30.1
-0.3
電力工業
13.3
9.3
冶金工業
29.9
6.9
化學工業
12.5
6.3
建材工業
16.8
6.8
機械工業
20.6
11.5
食品工業
14.6
2.3
全社會原煤產量8455.9萬噸,比上年增長10.4%;發電量213.4億千瓦時,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焦炭產量1112.0萬噸,增長3.2%;粗鋼產量214.7萬噸,增長25.0%。
表4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原煤(全社會)
萬噸
8455.9
10.4
洗煤
萬噸
4531.8
19.8
焦炭
萬噸
1112.0
3.2
其中:機焦
萬噸
1112.0
3.2
發電量
億千瓦時
213.4
7.2
化肥(折100%)
萬噸
31.7
639.4
合成氨
萬噸
5.9
354.9
燒堿
萬噸
29.4
2.4
聚氯乙烯
萬噸
29.2
-8.1
日用玻璃制品
萬噸
17.4
2.8
水泥
萬噸
290.1
-21.4
棉紡織設備
萬噸
5.8
167.4
液壓元件
萬件
68.4
14.8
石墨及碳素制品
萬噸
45.5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7.3
粗鋼
萬噸
214.7
25.0
生鐵
萬噸
81.4
-31.7
白酒
千升
20029
-25.7
中成藥
噸
1335
-9.1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68.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電力行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9.9億元、212.8億元、166.2億元和60.5億元,分別增長-5.0%、15.0%、38.4%和8.6%;新興產業中,非金屬礦制品業、化學行業、裝備制造業、醫藥行業和食品行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1億元、55.6億元、82.6億元、15.4億元和57.5億元,分別增長7.9%、12.8%、7.0%、17.9%和8.7%。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73.2億元,比上年下降17.3%;實現利潤6.6億元,下降65.3%。
表5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及其增減絕對額
單位:萬元
指標
利潤總額
增減絕對額
規模以上工業
66300
-124972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21569
-54687
其中:集體企業
788
-1704
股份制企業
14397
-165372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43342
17753
其中:私營經濟
-6405
-8424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5.9億元,增長27.1%。其中,國有投資327.1億元,增長14.2%;非國有投資618.8億元,增長35.2%。
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內資企業投資934.1億元,增長27.2%;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投資9.25億元,增長23.3%;個體經營投資2.6億元,增長18.2%。
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74.3億元,增長188.2%;第二產業投資456.8億元,增長21.2%;第三產業投資414.8億元,增長21.6%。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453.7億元,增長20.7%。其中,煤炭工業投資158.7億元,下降1.8%;非煤產業投資294.9億元,增長37.6%。傳統產業(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投資合計215.4億元,下降0.2%,非傳統產業投資合計238.2億元,增長48.7%。
圖42009-201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注明:從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因此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絕對數與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的。
表62013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行業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總計
9459249
27.1
農林牧漁業
743458
188.2
采礦業
1787410
1.2
制造業
2247448
54.5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501732
-6.9
建筑業
31460
181.9
批發和零售業
129080
60.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452494
9.5
住宿和餐飲業
45838
-59.6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9091
-22.2
金融業
12695
1477
房地產業[4]
1861356
45.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2579
33.9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
25014
381.0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056406
71.8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0805
479.4
教育
388017
-45.6
衛生和社會工作
41171
-39.6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68077
-10.6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35118
35.0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42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92個,計劃總投資2467.1億元,完成投資744.1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78.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6.9億元,增長9.4%。其中,住宅投資完成53.9億元,下降2.7%;辦公樓投資2.9億元,增長126.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4億元,增長61.6%。
表7201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投資完成額
億元
76.9
9.4
其中:住宅
億元
53.9
-2.7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991.5
28.6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802.1
25.3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261.4
-24.1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201.0
-30.9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130.3
82.2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09.5
92.2
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126.9
16.8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20.9
12.8
五、能源
全年全市全社會用電總量136.1億千瓦小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3.5億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2.6%;第二產業用電106.7億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78.4%,其中工業用電103.9億千瓦小時;第三產業用電12.1億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8.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3.8億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10.1%。
六、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01.5億元,增長1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7.9億元,增長17.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401.4億元,增長14.1%;餐飲收入額28.1億元,增長10.7%。
表8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29.5
13.8
分地域:城鎮
301.6
12.4
其中:城區
163.2
10.6
鄉村
127.9
17.2
分行業:批發業
40.4
25.0
零售業
360.8
13.0
住宿業
3.0
-14.9
餐飲業
25.3
14.4
表92013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類值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機電產品及設備類
1639
93.8
煤炭及制品類
14121
59.4
文化辦公用品類
9231
36.8
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69150
26.8
中西藥品類
6196
25.5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39150
22.0
汽車類
359827
17.7
體育、娛樂用品類
1178
17.6
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
183692
17.3
金銀珠寶類
9629
15.7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額44405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進口額19702萬美元,下降19.7%;出口額24703萬美元,下降2.1%。
表102013年海關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美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外貿進出口總額
44405
-10.8
其中:一般貿易
44399
-9.4
其中:國有企業
3052
-54.4
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個體企業
35039
-1.7
圖52009-2013年海關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出口焦炭4.1萬噸,同比下降71.7%,出口金額1042萬美元,下降84.7%;出口瑪鋼9633噸,增長14.7%,出口金額1850萬美元,增長13.1%;出口鋼材9.3萬噸,增長169.8%,出口金額7072萬美元,增長65.3%;出口碳素2.5萬噸,增長17.0%,出口金額3523萬美元,增長17.7%;出口玻璃器皿3000萬美元,下降0.9%;出口機電產品9253萬美元,增長1.5%;出口陶瓷1101萬美元,增長15.0%。
表112013年貨物出口情況
單位:萬美元
地區
出口額
比上年增長%
亞洲
12400
92.2
非洲
191
-24.8
歐洲
4925
-30.3
拉丁美洲
1697
-74.8
北美洲
4951
25.4
大洋洲
539
10.7
全年新簽項目(合同)數達8個,比上年增加1個;合同利用外資項目投資總額達36124.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倍;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8406.4萬美元,增長53.3%。
八、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5565.5公里,比上年增加234.9公里,增長1.5%;其中高速公路572公里,與上年末持平。
表122013年客貨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量
萬人
3416
2.4
旅客運輸周轉量
萬人公里
147871
1.3
貨物運輸量
萬噸
9152
8.6
貨物運輸周轉量
萬噸公里
1876338
8.9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04352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4668輛),比上年末增長10.5%,其中私人汽車350400輛,增長11.7%。本年新注冊汽車62600輛,增長3.7%。年末轎車保有量227340輛,增長17.2%,其中私人轎車211939輛,增長18.1%。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58.4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0億元;電信業務總量56.4億元。全年全市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64.9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82.1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75.7萬戶。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47.0萬戶。全市寬帶接入用戶52.8萬戶,增長23.4%。
圖62009-2013年全市年末移動電話用戶
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35.1萬人次,接待國內旅游者3288.2萬人次,分別增長14.9%和34.2%;旅游外匯收入11811.8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294.0億元,旅游總收入301.5億元,分別增長15.6%、40.3%和39.4%。
九、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836.7億元,比年初增加154.9億元,增長9.2%。各項貸款余額910.3億元,比年初增加156.7億元,增長20.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132013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年末數
比年初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1836.7
9.2
其中:單位存款
578.3
10.3
個人存款
1215.3
11.7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人民幣)
1205.1
11.1
各項貸款余額
910.3
20.8
其中:短期貸款
497.5
16.6
中長期貸款
359.3
22.4
#個人消費貸款(人民幣)
42.2
33.1
圖72009-2013年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全市保費收入43.4億元,增長7.9%。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2.9億元,增長11.3%;人身險和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0.5億元,增長6.6%。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學校16所,普通中學223所,小學692所,幼兒園538所。
表142013年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單位:人
指標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
中等職業教育
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職業高中
普通中學
普通高中
普通初中
小學
特殊教育
學前教育
40225
37427
16790
5750
11040
53823
18784
35039
40532
163
43591
119071
105910
51443
17910
33533
163446
57189
106257
221492
744
109539
21315
17877
19253
6895
12358
61329
18745
42584
45332
133
38175
全年全市專利申請受理量為1031件,增長8.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為241件。全年全市專利授權量為544件,增長14.3%。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年末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創造高技術產業總產值34.8億元,增長53.3%。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2個,藝術表演團體[6]32個,公共圖書館11個。年末全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達1262.5千冊。年末全市共有電視臺11座,廣播電臺節目10套。有線電視用戶42.0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6.75%,電視人口覆蓋率99.59%。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079個[7]。其中,醫院9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個。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3655張,其中醫院床位9441張,衛生院床位3414張。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588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666人,注冊護士5699人。全市11個縣(市、區)全部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219.6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99.37%。
年末全市擁有各級體育機關12個,體育運動學校1個。全市共有二級運動員193人,二級裁判員240人。全市體育電腦彩票銷售點233個,全年銷售中國體育彩票9300萬元,增長27.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2013年人口抽樣調查初步統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3304905人,比上年末增加18112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6458人,人口出生率為11.06‰;死亡人口18339人,死亡率為5.56‰;自然增長率為5.50‰。男女性別比為107.47。
表152013年人口數及其構成
單位:人
指標
年末數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3304905
100.00
其中:城鎮
1615237
48.87
鄉村
1689668
51.13
其中:男性
1711961
51.80
女性
1592944
48.20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4元,比上年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826元,增長7.9%。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991元,增長13.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330元,增長6.0%。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670元,增長10.1%;農村居民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純收入2801元,增長16.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30.2%;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29.9%。
圖82009-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注明: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幅為山西省統計局和山西省調查總隊的反饋數,反饋時將2012年的收入絕對數進行了相應調整,故2013年增幅不能用2013年和2012年的絕對量相除計算。
圖92009-2013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4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4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8.47萬人,參保居民10.57萬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45.7萬人,增加0.3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8.4萬人,增加7.7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8]人數53.4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4.9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32.2萬人,增加0.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8.7萬人,增加0.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34.1萬人,增加0.9萬人。
全年全市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4206人,比上年減少2240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2494人,比上年增加2851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18175人,比上年減少61人。全年共發放最低保障資金30453.1萬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16個,其中,老年人與殘疾人服務機構101個,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5874張。全年全市共有福利彩票銷售點264個,銷售福利彩票20828萬元。
十三、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市耕地保有量374.0千公頃。年末全市森林面積253.6千公頃。全市自然保護區總數5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01.5千公頃,占全市國土面積的6.2%。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規定的六項污染物評價,2013年晉中市榆次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62天,環境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為9.16;按(GB3095-1996)中規定的三項污染物評價,其余10個縣(區、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范圍在334-362天之間[9]。
全年全市河流監測的7個斷面中,有1個斷面受到重度污染(劣Ⅴ類),占監測斷面總數的14.3%;水質優良(Ⅰ-Ⅲ類)的斷面6個,占監測斷面總數的85.7%。其中,水質優(Ⅰ-Ⅱ類)的斷面5個,水質良好(Ⅲ類)的斷面1個。
年末全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3.7%,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市區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6.5%;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69.2%,比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其中市區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5.3%。
全年全市安全生產事故死亡145人[10],煤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2人。全市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1421;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0313;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為5.7;特種設備萬臺死亡率為0。
公報注釋: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按照山西省財政廳要求,不再公布財政總收入指標。
[4]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5]郵電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
[6]藝術表演團體2013年包括全額事業單位、差額事業單位和民營劇團。
[7]2013年衛生機構數中不包含村衛生室。
[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城鎮非從業人員。
[9]按照山西省綜改試驗區先試要求,晉中市城區2013年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規定的六項污染物評價(空氣質量指數、二級以上天數),新標準2012年3月發布,2015年執行。晉中市城區2012年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規定的三項污染物評價(空氣質量指數、二級以上天數),因2013年與2012年評價因子不同,兩者無法對比。2013年晉中市城區數據為新標準數據,下轄各縣(市)仍按(GB3095-1996)中規定的三項污染物評價(空氣質量指數、二級以上天數)。
[10]2013年年初,國家安監總局重新明確,事故傷亡數據只統計在生產經營單位發生,或由生產經營性事故直接導致死亡的事故傷亡人數,非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消防火災事故等其他非生產經營性事故均從原統計數據中剔除。
[11]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節能降耗指標將單獨發布。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