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增長促發展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兩大任務”,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全市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一、綜合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03.4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4億元,增長4.4%,比重占6.1%;第二產業增加值542.7億元,增長4.2%,比重占54.1%;第三產業增加值399.3億元,增長5.0%,比重占39.8%。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32.3億元,增長4.2%;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71.1億元,增長2.4%;房地產業增加值41.1億元,增長3.6%。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368元,按2014年平均匯率計算為9339美元。
價格: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6%,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7%,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5.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6%。
二、農業
種植面積:全年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34.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6%。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7.6萬公頃,增長0.9%;油料種植面積2.9萬公頃,增長2.1%。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5.4萬公頃,增長4.3%。
糧食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128.1萬噸,比上年增長8.9%。其中,玉米104.1萬噸,增長8.3%。
畜禽產量:全年全市肉類總產量8.96萬噸,增長9.5%。其中,豬肉產量2.96萬噸,增長5.8%;羊肉產量4.9萬噸,增長14.7%。牛奶產量51.9萬噸,增長1.2%。禽蛋產量1.8萬噸,增長4.5%。
全年生豬出欄30.5萬頭,存欄25.3萬頭;牛出欄5.8萬頭,存欄18.8萬頭;羊出欄275.4萬只,存欄198.8萬只。
農業機械: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241.4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3.6%。機械耕地面積27.6萬公頃,機械播種面積25.6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15.3萬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7.4%、5.8%和14.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4家,比上年減少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43億元,增長4.5%。
建筑業:全年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5.6億元,比上年下降5.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815.3億元,比上年增長5.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86.6億元,增長64.1%;第二產業投資448.9億元,增長27.3%;第三產業投資279.8億元,下降24.2%。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投資414.8億元,下降5.4%;非國有投資400.5億元,增長19.1%。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75個,當年新開工項目55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90個,計劃總投資2381.8億元,完成投資665.3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81.6%。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建成投產項目586個,項目建成投產率為62.3%;新增固定資產361.9億元。
房地產開發: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7.2億元,比上年下降14.4%。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55.6億元,下降17.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2.2億元,下降7.4%。
五、能源
能源生產: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1.45億噸(原煤折標系數為0.7143),比上年下降8.8%;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0.0403億噸(電力折標系數1.229,熱力折標系數0.0341),增長10.9%。
能源外調:全年全市向省外運輸煤炭1.16億噸(含洗精煤),比上年下降0.82%。
能源投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中,能源工業投資294.5億元,比上年增長50.4%。其中煤炭工業投資103.9億元,下降12.5%;電力工業投資190.6億元,增長147.4%。
電力消耗:全年全市全社會用電總量105.26億千瓦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1.65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1.57%;第二產業用電92.73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88.1%,其中工業用電91.98億千瓦時;第三產業用電6.88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6.5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3.8%。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零售: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城鎮零售額184.1億元,增長12.2%;鄉村零售額74.2億元,增長12.9%。
七、對外經濟
進出口貿易:全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額9266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進口額6537萬美元,下降31.6%;出口額2728萬美元,增長31.5%。
招商引資:全年全市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5420萬美元,與上年持平。
八、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全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全年新增公路通車里程12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16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8.7公里,普通干線公路815.5公里,農村公路8958.7公里。
郵電: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2.5億元,比上年下降18.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0億元,比上年增長5.0%;電信業務總量11.4億元,比上年下降19.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1.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2.8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48.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1萬戶。全市寬帶接入用戶20.4萬戶,增加1.6萬戶。
旅游:全年全市接待國內旅游者1148.2萬人次,增長29.5%。國內旅游收入109.2億元,旅游總收入109.3億元,分別增長32.3%和29.2%。
九、財政、金融、證券和保險
財政: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169.1億元,比上年下降21.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6.6億元,下降9.1%。其中,稅收收入61.2億元,下降10.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3.1億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19.9億元,下降0.6%;教育支出23.2億元,下降14.3%;科學技術支出0.97億元,下降30.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3億元,增長0.1%;醫療衛生支出11.5億元,增長25.5%;節能環保支出6.6億元,下降2.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2億元,增長1.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2.8億元,下降4.3%;公共安全支出7.6億元,下降0.6%。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21.3億元,比年初增加27.2億元,增長2.5%,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20.1億元,比年初增加27.2億元,增長2.5%;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12.9億元,比年初增加43.3億元,增長9.2%,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12.9億元,比年初增加45.5億元,增長9.7%。
證券:全年朔州轄區證券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23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8%。其中股票成交額145.3億元,增長71.1%;債券成交額0.14億元,增長366.7%。年末投資者資金賬戶開戶數2.4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6.1%。
保險:全年全市保費收入13.88億元,比上年增長4.26%。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6.7億元,增長5.36%;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0.48億元,增長2.07%;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0.3億元,增長4.1%;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6.4億元,增長3.3%。全年保險業賠付支出5.88億元,下降12.4%。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2.01億元,下降35.41%;健康險業務賠付支出0.33萬元,增長130.2%;意外傷害險業務賠付支出607.8萬元,增長9.43%;財產險業務賠付支出3.48億元,增長2.08%。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全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招生0.78萬人,在校學生達到1.76萬人;普通高中共招生1.79萬人,在校學生達到5.95萬人;初中共招生2.56萬人,在校學生達到8.14萬人。
科學技術:全年全市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量1064件,比上年下降14.5%。全市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11份,成交金額8568萬元。全年有1個項目列入國家各類科技計劃,獲得國家資助66萬元。全年全市共取得省級以上3項科技成果。
年末全市有氣象臺站6個。全市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7個,防雹、增雨受益覆蓋面積四千多平方公里。全市有衛星云圖接收站1個。
年末全市有專業綜合地震臺站2個,省級地震臺網中心1個。全年小震活動10次,最大震級2.8級。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7個。廣播電臺5座,電視臺3座。有線電視用戶17.4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7.98%,電視人口覆蓋率99.43%。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7個,館藏圖書49.1萬冊。
衛生: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鄉村診所)2103個,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7025張;衛生技術人員6471人。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68%。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覆蓋人口30萬人。
體育:年末全市擁有群眾健身輔導中心、站點321個,體育指導員2970人,全年舉辦體育比賽活動80次。全年全市銷售中國體育彩票3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據2014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175.3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774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9676人,人口出生率為11.25‰;死亡人口9902人,死亡率為5.6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9‰。
人民生活: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725元,比上年增長7.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632.9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7元,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431元。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660元;農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人均純收入3069元。
社會保障: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1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5.8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8萬人;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2萬人。
全年全市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1萬人,比上年減少1.4萬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1.8億元,發放資金與上年基本持平;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9萬人,比上年減少1.2萬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7億元,發放資金比上年增加0.2億元。
十三、環境和安全生產
環境:全年市區(不包括平魯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301天,比上年增加9天,大氣綜合污染指數為2.64,與上年持平。
年末市區(不包括平魯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53%,提高0.02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集中供熱面積2220.38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0.02%。
安全生產: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30起,比上年減少27起,下降7.6%;死亡70人,比上年增加10人,上升16.7%。其中,道路交通發生事故192起,比上年增加39起,上升25.5%;死亡64人,增加11人,上升20.8%。
公報注釋: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上年相比較。
4.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標準由過去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起點由項目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是指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和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
5.2011年起,郵電業務總量(包括郵政業務總量和電信業務總量)由之前的以2000年不變價計算調整為以2010年不變價計算。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6.2011年起,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按行業新確認口徑統計。
7.農村居民收入2013年以前為純收入,從2014年起為可支配收入。
8.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節能降耗指標單獨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