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運城調查隊
(2016年2月21日)
2015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經濟不斷下行的巨大壓力,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開拓進取、主動作為,以穩增長調結構“三個一百”為核心,扎實推進“三個方案”,全市經濟穩中有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十二五”各項目標基本實現。
一、綜合
人口:據2015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527.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7(女性為100)。全年出生人口5.57萬人,出生率為10.59‰;死亡人口3.27萬人,死亡率為6.21‰;自然增長率為4.38‰。城鎮化率達到46.12%,比上年提高1.67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11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2.5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440.4億元,下降3.8%;第三產業增加值541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88.6億元,增長5.6%;批發和零售業97.1億元,增長5.2%;金融業67.3億元,增長16.8%;房地產業40.6億元,增長1.8%。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6.4%、37.5%和46.1%,與上年同期相比,一產持平,二產下降3.8個百分點,三產上升3.8個百分點。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2304元,比上年增長1.3%。
價格: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4%,非食品價格上漲1.1%。商品零售價格與上年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9.4%,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0.2%,生活資料價格下降2.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6.2%。
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35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2107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05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47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3%。
二、農業
農業產值:初步測算,2015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3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206.7億元,增長1.0%。其中,農業161.3億元,增長0.4%;林業2.7億元,增長8.2%;牧業27.4億元,增長3.1%;漁業1.2億元,增長2.2%;農林牧漁服務業14.1億元,增長3.7%。
農作物種植面積: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741.4千公頃,比上年下降4.1%。其中,糧食種植面積642.8千公頃,下降2.7%。其中,夏糧327.8千公頃,下降3.1%;秋糧315千公頃,下降2.2%(玉米286.2千公頃,增長1.0%);棉花種植面積10.0千公頃,下降43.0%;油料種植面積8.9千公頃,下降5.3%;蔬菜種植面積54.1千公頃,下降7.5%;果園面積171.4千公頃,增長2.9%,其中,蘋果園面積89.4千公頃,下降1.4%。
農產品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32.1億公斤,比上年增加0.5億公斤,增長1.8%。其中,小麥15.7億公斤,增產1.1億公斤,增長7.8%;秋糧16.4億公斤,減產0.6億公斤,下降3.3%。
畜禽及水產品產量:全年肉類總產量17.1萬噸,下降1.0%。其中,豬肉產量11.6萬噸,下降4.0%;牛肉產量0.3萬噸,下降2.0%;羊肉產量0.9萬噸,增長15.9%;禽肉產量4.3萬噸,增長5.6%。禽蛋產量25.5萬噸,增長1.0%;奶類產量5.1萬噸,增長3.8%。水產品產量2.5萬噸,增長3.4%。
林業生產:全年全市造林面積25333公頃。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積21040公頃。年末全市擁有森林面積43.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1.0%。
農業機械: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721.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83%。機械耕地面積51.0萬公頃,機械播種面積54.2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53.2萬公頃。全年農機化經營總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5.8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52.5億元,比上年下降4.8%,在第二產業中所占比重為80%,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6戶,完成工業增加值264.5億元,比上年下降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7%,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五大支柱行業增加值137.6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8%,煉焦業下降1.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3.7%。新型替代行業增加值127.2億元,下降6.1%,其中,鐵路船舶設備業增長32.5%,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13.9%,印刷業增長12.6%,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增長11.9%,紡織業增長9.6%,金屬制品業增長9.1%,醫藥制造業增長5.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273.5億元,比上年下降19.1%;實現利稅45.8億元,比上年下降29.9%;實現利潤16.5億元,下降47.3%。
建筑業:據初步統計:全市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63個。其中,有工作量的155個,實現總產值122.9億元,比上年下降6.1%。上繳稅金3.9億元,下降6.8%;實現利潤4.5億元,下降2.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3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123.6億元,增長5.0%。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86.8億元,比上年增長43.5%;第二產業595.4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588.4億元,增長26.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投資完成200.0億元,同比增長17.4%;非國有投資完成1170.7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民間投資1148.6億元,增長14.9%。
房地產開發: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23.6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住宅投資93.3億元,增長7.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7.7億元,增長1.3%。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1.0億元,比上年增長5.5%。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309.9億元,下降3.5%;限額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51.1億元,增長15.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20.8億元,增長5.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0.2億元,增長6.7%。按行業統計,商品批發業141.5億元,增長5.0%;商品零售業444.9億元,增長4.1%;住宿餐飲業74.7億元,增長16.1%。
六、對外經濟
進出口貿易: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40945萬元,比上年下降19.2%(以美元計價為119624萬美元,下降19.9%)。其中,進口535856萬元,下降13.9%(以美元計價為86540萬美元,下降14.6%);出口205089萬元,下降30.5%(以美元計價為33084萬美元,下降31.1%)。
利用外資:全年合同利用外資總額137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45萬美元。當年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家。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6069公里,其中,國道289公里,省道1455公里,縣道2784公里,鄉、村道及專用道11540公里;高速公路591公里。全市公路密度113.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運量3129萬人,比上年下降17.3%;公路貨運量8572萬噸,比上年下降3.2%。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13.9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9%;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208.9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0.6%。
截止年末運城機場共開通了運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天津、昆明、長沙、海口、烏魯木齊、杭州、南京、廈門、三亞、哈爾濱等航線。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81.45萬人,比上年下降12.97%;貨運吞吐量2439.1噸,比上年下降4.6%。飛機起降12606架次,增長4.9%。
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9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6.0%。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56.9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0.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4.5%。其中,私人汽車50.6萬輛,增長16.7%。本年新注冊汽車8.4萬輛,增長3.4%。年末轎車保有量34.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8.0%,其中私人轎車33.1萬輛,增長19.4%。年末摩托車保有量27.2萬輛,比上年末下降6.9%。年末拖拉機保有量12.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
郵電:全年郵電業務總量5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6億元,增長28.9%;電信業務總量48.0億元,增長19.0%。年末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89.0萬戶,比上年末減少4.1萬戶。其中,固定電話47.1萬戶,移動電話441.9萬戶。在移動電話用戶中,3G用戶178.7萬戶,4G用戶143.9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92.7部/百人。其中,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8.9部/百人和83.8部/百人。全市寬帶接入用戶達到84.7萬戶,增長17.1%。
旅游:全年接待國內游客4035.8萬人次,增長16.5%。接待入境游客3.0萬人次,增長4.5%。全年旅游總收入326.9億元,增長21.6%。其中,國內旅游收入326.4億元,增長21.7%;旅游外匯收入854.7萬美元,增長5.0%。
八、財政、金融、證券和保險
財政: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05.5億元,增長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3億元,增長6.6%。在總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87.3億元,下降0.4%;非稅收入完成18.2億元,增長29.5%。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6.9億元,增長16.0%。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44.7億元,增長22.7%;教育支出59.4億元,增長14.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4.4億元,增長28.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4.8億元,增長13.3%;節能環保支出6.2億元,下降25.4%。
金融: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20.9億元,比年初增長7.9%,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717.0億元,比年初增長7.8%。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62.3億元,比年初增長7.5%,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54.4億元,比年初增長7.5%。
年末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商銀行、村鎮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379.0億元,比年初增長7.6%。
證券:全年運城轄區證券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1701.9億元,比上年增長272.0%。其中股票成交額1609.2億元,基金成交額84.5億元,債券成交額0.9億元。年末投資者資金賬戶開戶總數14.6萬戶。
保險: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35家,全年保費收入64.9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6.6億元,增長6.2%;人身險保費收入9.8億元,增長80.3%;壽險保費收入38.5億元,增長21.4%。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8.9億元,增長22.9%。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教育:全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7322人,在校生52265人,畢業生13919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7053人,在校生42451人,畢業生12390人。普通高中招生35409人,在校生118281人,畢業生45565人。初中招生46970人,在校生158007人,畢業生61711人。普通小學招生48131人,在校生287915人,畢業生46931人。特殊教育招生135人,在校生937人,畢業生72人。在園幼兒數160563人。
科學技術: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251件,比上年增長3.6%。其中,受理發明專利申請373件,比上年增長0.3%。全市授予專利權1008件,增長16.3%。其中,授予發明專利權143件。全年有39個項目列入國家、省各類科技計劃,獲得項目研究資金595萬元。
年末全市共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2個,法定計量鑒定技術機構13個,省授權行業建立的檢驗所(站)1個。全年共監督抽查了180家企業11類、28種、200批次的產品和商品。完成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8928臺件。
全市有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3個,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10個。氣象咨詢服務12121電話線路120路。全市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單位14個,防雹、增雨受益覆蓋面積0.3萬平方公里,增雨量3億立方米。全市有衛星云圖接收站2個。全年平均氣溫14.1℃,年平均總降水量496.9毫米,平均總日照時數1998.4小時。
全市有專業綜合地震臺(站)1個,市級地震臺網中心1個,數字測震臺網1個,數字測震子臺4個,縣級地震監測臺(站)13個。全年小震活動106次,全年未發生3級以上地震。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6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3個。公共圖書館13個,館藏圖書141.2萬冊。博物館24個,檔案館14個。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8處,其中國家級90處,省級57處,市級41處。擁有廣播電視臺13座,有線電視用戶58.5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9.5%,電視人口覆蓋率99.5%。全年組織“弊革風清興運城·文化惠民暖河東”系列演出10場,市縣兩級組織文化惠民活動200場,成功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古中國,翰墨風”等書畫展。全年全市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3.8萬余場次,放映覆蓋率達到100%。
體育:全市運動員在山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2015年的比賽項目中獲得金牌39枚、銀牌35枚、銅牌38枚。全年銷售中國體育彩票25566萬元,比上年增長16.8%。
十、衛生和社會服務
衛生: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410個。其中醫院240個,衛生院19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0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310個,村衛生室350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4個。衛生技術人員2659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1393人,注冊護士9403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7607張,其中醫院19299張,衛生院6945張。
社會服務:年末全市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27個,床位8184張。其中,老年人與殘疾人服務機構113個,床位7797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76個,社區服務站145個。年末共有4.8萬人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城市低保資金18297萬元。14.3萬人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7817萬元。1.3萬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全年臨時救濟1.8萬戶。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1億元,接收社會捐贈79萬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2元,同比增長8.9%。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663元,同比增長12.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49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228元,增長1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838元,增長11.6%。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539元,增長9.4%;農村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454元,增長14.3%。
注:由于統計方法變化,指標名稱從2013年開始,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變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基數有所調整。
社會保障:年末全市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281.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7.8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73.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51.6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88.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33.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66.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40.1萬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資源: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550133公頃。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765.6公頃。其中,工礦倉儲用地322.9公頃,房地產用地107.8公頃,商業服務用地88.0公頃,基礎設施等其它用地246.9公頃。
全年全市水資源總量17333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66.3%。總用水量138968萬立方米,同比減少8.4%,其中,生活用水14913萬立方米,工業用水11511萬立方米,農業用水112544萬立方米。
全市擁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86862公頃。
環境黃河、汾河流域運城段共監測4個斷面。其中,達到Ⅲ類以上水質標準的斷面2個,達到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1個,超過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1個。
全年中心城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含二級)天數為237天。
年末全市公園面積達到1498.5公頃。綠地面積達到6158.1公頃,同比增長2.1%。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8%。
全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1.7%;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77%;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0%。
能耗: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2187.57萬噸,比上年下降12.76%。消費原煤2528.4萬噸,比上年下降17.47%;洗精煤1246.08萬噸,比上年下降3.32%;焦炭224.13萬噸,比上年下降8.21%;電力208.6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4.09%。
全年全社會用電總量287.8億千瓦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16.52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9.21%;第二產業用電233.43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81.10%,其中,工業用電231.75億千瓦時;第三產業用電13.0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4.52%;城鄉居民用電24.84億千瓦時,占全部用電量8.63%。
安全生產:全年安全生產事故死亡97人,同比增長6.6%。其中,生產運營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76人死亡,8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2.6萬元。煤礦、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消防等行業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全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注釋: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除注明外,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上年相比較。
4.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5.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起點標準為項目計劃總投資500萬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企業。
6.節能降耗指標單獨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