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市經濟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從容應對,采取了一系列抓生產、促投資、擴內需的積極有效措施,全市經濟企穩向好態勢不斷增強,發展質量穩步提高,民生繼續得到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606.0億元,比上年增長7.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5.1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383.7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97.2億元,增長7.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3.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2.5%。人均生產總值27108元,增長6.8%,按2009年平均匯率(6.831)計算達到3968美元。
圖1 2005—2009年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8%。商品零售價格下降0.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6%,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9%,生活資料價格下降4.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5.6%。
圖2 2005—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
表1 2008—2009年價格指數
上年=100
2009年
2008年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0.3
106.5
非食品價格指數
98.9
102.1
服務項目價格指數
99.8
102.2
扣除鮮菜鮮果總指數
99.4
106.2
消費品價格指數
100.5
107.9
1.食品
103.8
115.5
2.煙酒及用品
99.5
100.3
3.衣著
94.5
101.2
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0.6
102.1
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2.5
103.6
6.交通和通訊
97.9
98.3
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97.3
100.1
8.居住
102.1
107.6
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
99.1
106.3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102.6
121.6
煤炭
109.4
130.3
紡織
99.9
100.4
煉焦
83.9
165.7
冶金
75.8
151.0
電力
106.8
106.6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94.4
130.8
年末全市從業人員126.8萬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44.2萬人,農村從業人員82.6萬人。年末城鎮單位從業人員26.8萬人,比上年增加1.04萬人,其中,在崗職工人數26.2萬人,比上年增加0.9萬人。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9994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22%;下崗再就業7165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16%,其中“4050”人員2101人,占全年目標1652人的127.2%;年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970人,較年初增加68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低于省控目標(4.2%)1.6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136.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一般預算收入48.1億元,增長14.8%,其中,稅收收入37.5億元,增長16.5%,增值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五大稅種共計完成稅收30.0億元,占到稅收收入的80.0%。
圖3 2005—2009年一般預算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一般預算支出執行7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9.4%,教育支出增長28.4%,環境保護支出增長27.4%,科學技術支出增長24.0%,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4.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25.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8.1%。
二、農 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01.64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3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3千公頃,減少0.16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62千公頃,減少0.68千公頃;藥材種植面積1.1千公頃,減少0.0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19千公頃,減少0.36千公頃;果園面積3.80千公頃,增加0.2千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70萬噸,比上年減少16.45萬噸,減產19.0%;其中,夏糧產量22.03萬噸,減產9.0%;秋糧產量47.98萬噸,減產22.9%。
圖4 2005—2009年糧食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棉花產量184噸,比上年減少222噸,減產54.7%;油料產量4779噸,比上年減少2279噸,減產32.3%;藥材產量4908噸,比上年減少37噸,減產0.8%。
全年蔬菜產量25.78萬噸,比上年減少0.8萬噸,減產3.0%;全年水果產量5.26萬噸,比上年減少0.28萬噸,減產5.0%。
全年肉類總產量8.93萬噸,比上年增長6.9%。其中,豬肉產量7.98萬噸,增長7.4%;牛肉產量0.17萬噸,減產14.8%;羊肉產量0.3萬噸,減產14.3%。
全年奶類總產量5175噸,比上年增長0.2%;禽蛋總產量47530噸,增長21.2%;蠶繭總產量4010噸,減產23.9%。
全年水產品產量1150噸,下降3.4%。
全年木材產量4564立方米,下降8.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67.5億元,比上年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3.3億元,增長9.8%,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1.6%,集體企業下降8.2%,股份制企業增長11.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5.1%,其他經濟類型下降3.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1.5%,重工業增長9.8%。
圖5 2005—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2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原煤(萬噸)
8175
10.4
洗煤(萬噸)
2233
9.5
發電量(億千瓦時)
198
2.3
軟飲料(噸)
73494
7.3
紗(噸)
3492
-6.9
布(萬米)
647
20.0
生絲(噸)
171
79.1
服裝(萬件)
229
-14.0
焦炭(萬噸)
76
-4.7
化肥實物量(萬噸)
453
10.1
碳化鈣(噸)
34144
-14.1
合成氨(萬噸)
277
10.0
農用化肥(折純,萬噸)
210
10.0
精甲醇(萬噸)
22
-27.8
水泥(萬噸)
125
11.2
日用玻璃制品(噸)
7310
-39.6
日用陶瓷(萬件)
3009
-4.3
生鐵(萬噸)
256
181.6
鋼材(萬噸)
123
189.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3.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實現利稅180.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實現利潤114.9億元,比上年增長0.1%。
表3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指 標
利潤總額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8175
10.4
#集體企業
35412
-42.0
股份制企業
808520
-4.8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
258718
51.6
#國有控股企業
809958
23.1
#非公有制工業
221882
-3.1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30.98億元,比上年增長31.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6.6億元,比上年增長37.0%。從城鄉看,城鎮投資329.3億元,增長37.7 %;農村投資37.3億元,增長31.7%。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9.7億元,增長124.1%;第二產業投資187.6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投資169.3億元,增長89.3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投資189.1億元,增長55.7%;非國有投資177.5億元,增長21.5%。
圖6 2005—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表4 2009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行 業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總 計
3666119
37.0
農、林、牧、漁業
96510
124.1
采礦業
1061962
22.3
制造業
443051
-23.5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35343
-79.6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138883
76.2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31767
-56.3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4360
75.1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370523
27.5
建筑業
58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569395
163.9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835
批發和零售業
30054
19.2
住宿和餐飲業
33961
428.8
房地產業
519581
86.3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200
46.4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335
-78.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405705
67.8
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
3546
47.8
教 育
84936
149.1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8826
-37.4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2029
-8.5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4090
-72.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6.5億元,比上年增長79.3%。其中商品住宅投資22.1億元,增長102.3%。
表5 2009年房地產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房屋施工面積
平方米
2882941
26.2
#新開工面積
平方米
1249391
41.6
房屋竣工面積
平方米
515578
96.9
竣工房屋價值
萬元
115437
327.2
商品房銷售面積
平方米
606486
60.9
#住 宅
平方米
578935
59.1
商品房銷售額
萬元
166552
53.4
#住 宅
萬元
152937
55.8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6169.44萬噸,比上年下降0.2%;二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317.84萬噸,增長0.2%。
全年全市向外運輸煤炭8616萬噸,比上年下降4.7%;輸送電力178.43億千瓦小時,下降1.7%,外輸電量占發電量的比重為89.9%。
城鎮投資中,能源工業投資完成14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其中煤炭工業投資93.69億元,增長10.2%,一批高產、高效礦井建成投產;煤層氣產業投資12.38億元,增長6.09倍;電力工業投資37.05億元,增長27.5%。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3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分地域看,市的消費品零售額124.0億元,增長21.2%;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58.2億元,增長21.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36.11億元,增長18.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0.5億元,增長27.9%;其他行業零售額15.6億元,增長43.9%。
圖7 2005—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化妝品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33.0%,食品、飲料、煙酒類下降11.0%,金銀珠寶類增長32.0%,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增長9.7%,日用品類下降5.8%,汽車類增長7.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8.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7.5%,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25.3%,通訊器材類增長48.0%,家具類增長863.3%。
七、對外經濟
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2396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出口12025萬美元,下降6.6%;進口11936萬美元,增長51.7%。
圖8 2005—2009年海關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表6 2009年海關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美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23962
15.5
出口額
12026
-6.6
#一般貿易
4886
-50.4
加工貿易
7139
136.0
#賤金屬及其制品
2856
-51.8
機電產品
9006
36.5
#國有企業
327
-60.7
外商獨資企業
179
-93.6
集體企業
651
-65.7
個體企業
3219
-51.8
進口額
11936
51.7
#一般貿易
5944
71.7
加工貿易
5560
113.3
#賤金屬及其制品
92
51.8
機電產品
11059
59.4
#國有企業
255
-66.0
外商獨資企業
4
-99.9
集體企業
4
-91.4
個體企業
1744
-8.0
表7 2009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海關進出口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美元、%
指標
進出口
比上年 增長
出口
比上年 增長
進口
比上年 增長
美 國
3292
30.8
1839
1.2
1453
107.4
日 本
2980
70.4
729
-2.5
2252
124.8
中國臺灣
3627
65.2
716
17.1
2911
83.8
澳大利亞
901
45.6
32
-29.0
869
51.4
香 港
2068
-37.4
1910
-34.8
158
-57.5
韓 國
2391
98.1
1712
59.7
679
403.2
意 大 利
388
-65.1
75
-57.6
313
-66.5
德 國
1483
188.5
128
-33.0
1355
319.6
印 度
597
165.4
597
546.8
英 國
147
-27.8
142
7.2
5
-92.8
泰 國
32
325.5
3
5328.6
29
287.1
荷 蘭
38
-95.9
36
-70.8
2
-99.7
全市外來直接投資額42.3億元,比上年下降19.6%。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額157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58.3%;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53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2.0%。
八、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9.9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公路通車里程7712公里,其中,高速路通車里程161公里。
表8 2009年交通客貨運量完成情況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公路客運量
萬人
2485
-5.2
公路貨運量
萬噸
2803
-4.1
公路客貨周轉量
萬噸公里
241900
6.8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6.6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2.6萬輛,增長19.4%。民用轎車保有量6.98萬輛,增長31.2%,其中私人轎車5.8萬輛,增長34.9%。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5.7億元,比上年增長36.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05億元,電信業務總量33.7億元。局用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42.6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9萬戶,農村電話用戶23.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23萬戶。年末全市每百人電話(固定+移動)擁有數達73.96部。全市因特網寬帶接入戶達到14.8萬戶,增長26.3%。
圖9 2005—2009年末電話用戶數
全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接待國內旅游者875.9萬人次,增長12.7%。實現旅游總收入63.7億元,增長12.3%,其中,旅游外匯收入1604.5萬美元,增長78.4%;國內旅游收入63.0億元,增長12.2%。
九、金 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08.6億元,比年初增加148.9億元,增長15.5%。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07.0億元,比年初增加149.0億元,增長15.6%。各項貸款余額427.9億元,比年初增加51.1億元,增長13.5%。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27.2億元,比年初增加50.4億元,增長13.4%;全年累計現金收入1290.2億元,累計現金支出1310.5億元,貨幣凈投放20.3億元,比上年多投放28.9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9 2009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年末數
比上年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1108.6
15.5
企事業單位存款
359.9
12.7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544.6
13.0
#人民幣
543.9
13.0
各項貸款余額
427.9
13.5
短期貸款
216.0
4.5
中長期貸款
169.6
18.1
圖10 2005—2009年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全市保費收入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7億元,增長12.3%;人身險保費收入17.2億元,增長18.4%。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5.2億元,下降2.3%。其中,人身險給付支出2.6億元,下降14.0%;財產險賠款支出2.6億元,增長12.6%。
截止年底,全市共有證券營業部3家,從業人員53人。年末客戶開戶數60902戶,年末客戶累計存入資金6.56億元,比年初下降58.8%;全年營業收入11649萬元,增長58.1%,營業支出3214萬元,增長26.1%。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138所,比上年減少201所。在各類學校中,有高等學校2所,中專2所,普通中學165所,職業中學20所,小學939所,聾啞學校4所,幼兒園507所。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人數3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6850人;全年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9.6萬人,比上年增加571人;畢業生數10.1萬人,比上年增加1398人;年末全市教職工人數3.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7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99.98%,比上年增加0.17個百分點。
全市科技三項經費支出8029.5萬元,比上年增長16.4%。全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43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25項,市級114項)。在國家級項目中,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2項,星火計劃2項;在省級項目中,列入省級火炬計劃3項,科技發展計劃2項,星火計劃4項,農業攻關2項,成果推廣9項,工業攻關3項,軟科學及基礎平臺建設2項。全年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621件,比上年增長173.6%。每10萬人專利申請28件。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新創作首演劇目9個;演出場次2310場,演出收入740萬元;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場館6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6個,總藏量27.2萬冊。博物館8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2座。廣播綜合覆蓋人口218.1萬人,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7.4%,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8.5%。全市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干線總長19950公里。全市共有調頻轉播發射臺6座12.4千瓦,電視轉播發射臺6座24.97千瓦。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198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85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個。醫院和衛生院床位8278張,每千人擁有病床3.92張。衛生技術人員1433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503人,注冊護士3931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個,衛生技術人員215人;衛生監督所7個,衛生技術人員98人;鄉鎮衛生院105個,床位2170張,衛生技術人員2522人。全市6個縣(市、區)全部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31%,比上年提高0.73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共舉辦各級各類運動會178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人數6.6萬人。運動員在省級以上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28枚、32枚、38枚。全民健身活動更加形式多樣,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全市體育鍛煉標準達標人數達33.65萬人,其中優秀級8200人。本年批準的等級運動員42人,批準的等級裁判員35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為223.9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0479人,出生率為9.16‰;死亡人口13638人,死亡率為6.10‰;自然增長率為3.06‰。男女人口性別比為100.42%。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1元,比上年增長7.2%;人均消費性支出9470元,增長2.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55元,比上年增長8.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51元,增長7.9%。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808元,增長8.4%;農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768元,增長9.2%。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34%,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7.41%。截至2008年末,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為4.7萬人,比上年減少1.1萬人。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4200元,比上年增長10.3%。
表10 2009年末常住人口數及其構成
單位:人、‰
指 標
年末數
比重
總人口
2239120
100.0
#出生人口
20479
死亡人口
13638
#城鎮人口
1053058
47.0
鄉村人口
1186062
53.0
#男性
1121922
50.1
女性
1117198
49.9
男女人口性別比
100.42
出生率
9.16
死亡率
6.10
自增率
3.06
圖11 2005—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圖12 2005—2009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年末全市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8058人,占省下達任務的101.7%,比上年增長4%。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人數達26152人,納入社區管理服務率達78.8%,超年目標3.8個百分點;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53125人,占年目標的105.4%,增長3.3%。為5941名機關事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3816萬元,按時足額發放率為100%;醫療保險參保467157人,占省下達任務的119.8%;失業保險參保196663人,占省下達任務的102.6%,較上年增加305人。為3430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1441萬元;工傷保險參保172511人,占省下達任務的101.5%,增長5.4%,為1488名傷殘職工、84名工亡職工和356名符合供養條件的供養家屬支付工傷保險待遇3182萬元,支付率為100%;女工生育保險參保110671人,占年目標的110.7%,增長35.9%;農村養老保險參保758647人,占省下達目標的127.0%,增長1.67倍。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共有31888個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減少1305人,保障戶數14679戶,比上年減少369戶;有77969個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4049人。
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53個,比上年增加7個,床位2976張,增加1387張。收養各類人員1719人,增加579人。享受定期憮恤人數2326人,比上年減少33人;享受定期補助人數8017人,比上年增加583人。傷殘人數3658人,比上年減少33人。優待優撫對象戶數4064戶,優待總金額577.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年末全市共有各類社會福利企業47個,比上年增加1個,共安置860個殘疾人就業。本年我市直接接收捐贈款476.5萬元,受益人數24803人。
十三、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耕地保有量為307.1萬畝,比上年增長6.6%。完成造林合格面積14.7萬畝,完成年度計劃的100%。
全市共有國家、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277.1千公頃;生態示范區2個,生態示范區面積達4.43千公頃。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3.1%;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1%,提高2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8%。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52天,比上年增加5天,其中一級天數創歷史紀錄的達到103天,比上年增加27天。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控制在1.84,比上年下降0.17,降幅為8.5%。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799起,比上年減少93起,下降10.4%;事故死亡229人,同比減少22人,下降8.8%。億元GDP安全生產死亡0.38人,低于省控指標的17.4%,比上年下降21%。全市地方煤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7起,同比減少2 起,死亡9人,同比減少15人,為省、市控制指標26人的34.6%;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11人,同比下降89%,為省、市控制指標的11%。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55起,造成213人死亡、720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228萬元。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是指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批發企業和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零售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