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統計局 (2010年3月30日)
2009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不懈地走“有退有進,美麗與發展雙贏”的道路,認真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經濟運行中的諸多困難,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市經濟逆勢而上,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
一、綜 合
全市生產總值779.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4.69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304.16 億元,增長25.9%,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259.08億元,增長25.4%,建筑業增加值45.08億元,增長28.3%;第三產業增加值320.42億元,增長15.5%。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22.8:36.4:40.8調整為19.8:39.1:41.1。人均GDP為28882元,增長17.3%。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0.8%,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99.8%,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為100.4%,工業品價格指數100.2%。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類看,衣著類下降0.1%、交通通訊類下降1.5%,食品類上漲2.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2%、居住類上漲0.1%。(見附表一)
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5807人,下崗再就業17960 人,登記失業率為4.15%。
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12.47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2.1%,同比增加12.35億元,增長1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1.78億元,完成年度預算100.2 %,同比增加7.57億元,增長10.2%。在地方財政收入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9.29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2.5%,同比增加7.45億元,增長17.8%。全市財政支出完成214.24億元,完成年度調整預算的111.8%,同比增加48.41億元,增長29.2%。所有旗市區財政總收入均實現了超億元,有6個旗市區超十億元。
二、農 牧 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4.69億元,增長6.6%。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02.6萬畝,增長0.9%。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61.4萬畝,增長2.2%。全年糧食產量90.11億斤,比上年增產6.69億斤,增長8.0%。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14.02億斤,增長64.8%。玉米產量38.53億斤,增長16.7%。大豆產量17.21億斤,下降6.5%。馬鈴薯產量9.29億斤,下降20.7%;在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4.81億斤,增長1.5%。甜菜產量0.42億斤,下降77.2%;糧食平均畝產229.7公斤,增長5.7%。糧經飼種植比例由上年的84.1:12.9:3.0 調整為85.2:12.4:2.4 。
全市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1551.45萬頭只,增長7.2%,其中,大小牲畜存欄1431.27萬頭只,增長6.5%。生豬存欄120.17萬口,增長16.4%;全年牲畜出欄656.46萬頭只,下降13.6%。其中,大牲畜出欄55.61萬頭,增長1.2%。小牲畜出欄522.83萬只,下降17.1%。牲畜出欄率達45.38%,比上年下降3.77個百分點;良種及改良種牲畜1383.42萬頭只,比上年增加65.92萬頭只,增長5.0%;奶類產量131.09萬噸,比上年減少2.06萬噸,下降1.5%。肉類產量23.11萬噸,比上年增加1.51萬噸,增長7.0%。禽蛋產量3.64萬噸,增長18.6%。 (見附表二)
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完成5.41萬公頃,封山(沙)育林面積25.94萬公頃,幼林撫育面積2.58萬公頃。機電井24534 眼(包括人飲井),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9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萬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8.99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7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56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7萬公頃。
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342.07萬千瓦,增長2.2%,機耕地面積1600萬畝,化肥施用量(折純)15.46萬噸,增長3.1%,農村牧區用電量2.25億度,增長9.0 %。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259.08億元,增長2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22.71億元,增長28.1%。木材加工業增長15.7%、飲料制造業增長85.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8.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3.7%、食品制造業增長7.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30.2%、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07.5%。企業營銷能力進一步加強,產銷銜接水平良好。產品銷售率達到100.84%。主要產品產量增長較快。(見附表三)
全年全部建筑業增加值45.08億元,增長28.3%。全市73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完成產值58.77億元,增長16.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43.4萬平方米,增長21.9%。竣工房屋面積296.2萬平方米,增長35.1%。房屋建筑竣工率為86.3%,提高8.5個百分點;全市建筑企業虧損7家。實現利潤14818萬元,增長64.2%。實現稅金總額2.54億元,下降49.1 %。建筑企業虧損面為9.6%,比上年增長了1.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1456元/人,比上年增加2812元/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07.4億元(不含鐵路系統,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長39.8%。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2.4億元,下降22.3%。
在限額以上固定投資完成額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單位投資389.7億元,增長50.5%;按投資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22.8億元,增長720.1%;第二產業投資296.5億元,增長35.9%,其中,工業投資292.2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7.6%,增長33.9%。工業投資中,采礦業投資96.1億元,增長17.2%。制造業投資完成92.2億元,增長6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03.9億元,增長55.8%;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88.1億元,增長32.5%,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投資77.7億元,增長115.8%。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完成投資3.43億元,增長136.6%。
五、國內貿易
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7.29億元,增長19.9%。其中,批發業完成52.90億元,增長18.5%。零售業完成135.01億元,增長17.5%。住宿餐飲業完成53.23億元,增長25.8%。其他行業完成6.15億元,增長38.5%;從銷售地域看,城市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2.89億元,增長20.6%,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3.95%。縣級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4.54億元,增長18.4%。縣以下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9.86億元,增長16.5%。市的零售總額增幅比縣及縣以下分別高出2.2和4.1個百分點。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
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21.73億美元,下降22.3 %,其中,出口2.19億美元,下降1.0 %。進口19.54億美元,下降24.1 %。
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0.83億美元,增長44.3%;全年共備案國外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合同38個,合同總金額0.24億美元,下降73.9%。實現營業額0.24億美元,下降18.7%,外派勞務4563人次,增長8.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共接待旅游者751.7萬人次,增長23.1%,其中,過夜海外旅游者41.46萬人次,下降33.6%。國內旅游者710.24萬人次,增長29.8%;國際旅游創匯1.97億美元,下降18.9%;國內旅游收入104.89億元,增長37.1%。旅游業總收入118.32億元,增長27.1%。
七、交通、郵電
全年各種方式完成貨運量10097.1萬噸,增長15.3%。其中,鐵路5997.8萬噸,增長13.3%。公路4099萬噸,增長18.3%。民航2755噸,與上年持平;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客運量2870.8萬人,增長5.5%。其中,鐵路789.8萬人,增長2.6%。公路2013萬人,增長18.1%。民航67.99萬人,增長46.4%;全年各種運輸方式(不含民航)完成貨物周轉量431.1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6%。其中,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 272.55億噸公里,增長8.5%;公路完成貨物周轉量158.6億噸公里,增長17.3%;各種運輸方式(不含民航)完成旅客周轉量42.4億人公里,增長8.1%。其中,鐵路完成旅客周轉量 27.7億人公里,增長3.7%。公路完成旅客周轉量14.7億人公里,增長17.6%。全市公路里程已達19266公里。
全市郵電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4.73億元,增長14.7%;全市電話用戶53.37萬戶,下降6.8%。其中,住宅電話為28.25萬戶,下降33.2 %;移動電話用戶已達215.69萬戶,增長20.5%;互聯網用戶18.38萬戶,增長17.0%。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648.19億元,增長25.8%,其中,企業存款136.11億元,增長37.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378.71億元,增長18.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327.46億元,增長44.8%。其中,短期貸款147.24億元,比上年增加37.89億元,增長34.7%。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3955萬元,比上年增加1779萬元,增長81.8%。中長期貸款178.94億元,比上年增加63.27億元,增長54.7%。其中: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10.94億元,比上年增加4.04億元,增長58.6%。
銀行現金收入累計達1730.86億元,增長24.4%。銀行現金支出累計達1778.43億元,增長22.9%。收支相抵累計凈投放現金47.57億元,下降15.6%。現金投放的主要渠道為工資性支出、居民儲蓄存款支出、行政企事業管理費支出和農副產品采購支出。
我市證券客戶開戶數已達到26712戶,比上年凈增了5028戶,增長23.0%,交易金額達250億元,比上年凈增了112億元,同比增長81.0%。
全市保險主體17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8家,壽險公司9家。業務總收入14.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56億元,增長22.1%。壽險保費收入10.63億元,增長19.9%;全年保險賠付額為2.65億元,下降3.3%。其中,財產險賠付1.46億元,增長7.3%。壽險賠付1.19億元,下降14.0%。全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賠款1.66億元,增長127.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鑒定科技成果10項。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2項,合同成交金額10143萬元,增長172.2 %。
全市現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4320人,增長32.4%;高等學校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數11479人,增長2.5%。成人本科、專科在校生2583人,增長36.5%;普通高中43所,比上年減少3所,招收學生16740人,下降10.8 %。在校學生數52032人,下降7.0%。其中,少數民族13518人,下降6.9 %;初中161所,同比減少4所,招收學生24639人,增長4.3%,在校學生數74604人,下降9.6 %。其中,少數民族17282人,下降10.8%;小學校277所,同比減少69所,招收學生18039人,下降9.6%,在校學生124205人,下降7.1%;學齡兒童入學率99.86 %,小學畢業升學率為99.66 %。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公共圖書館14個,群藝館、文化館14個,博物館11個,檔案館24個;全市擁有廣播電臺1座,調頻轉播發射臺49座,廣播覆蓋率90.80%;電視臺2座,電視發射轉播臺59座,電視覆蓋率91.06%。
全市現有衛生機構1085個,比上年減少13個,醫療衛生單位病床10463張,增加71張。
全市體育健兒在全區競賽中獲獎牌65枚,其中,金牌17枚、銀牌24枚、銅牌24枚。在全國比賽中獲2銀2銅的佳績。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出生人口24466人,人口出生率為9.07‰。死亡人口15240人,人口死亡率為5.65‰。人口自然增長率3.42‰。城鎮人口比重達66.5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9.75萬人。
全市在崗職工工資總額達78.20億元,增長19.7%。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8289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298元,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771元,增長13.6%。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0.2 %。城鎮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積27.39平方米,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完成5606元,增長10.8%。其中,農民5395元,增長10.6%。牧民7839元,增長11.3%。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4428元,增長16.6%。農牧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6.26%。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21.5平方米,增長2.8%。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106臺,電冰箱87臺,洗衣機92臺,家用電腦23臺,固定電話67部,移動電話147 部;農牧民家庭中農民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03臺,電冰箱44臺,洗衣機70臺,摩托車48輛。牧民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06臺,電冰箱52臺,洗衣機69臺,摩托車109輛,固定電話29 部,手機144 部。(見附表四)
年末社會福利院床位數1173張,增長1.2%。年末在院人數816人。城鎮社區服務網絡持續發展,已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17處。年末全市有30.64萬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9.58萬名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
十二、資源和環境保護
全市土地面積 25.3萬平方公里,天然草場面積1.26億畝,占全市土地面積的33.2 %,退耕還草面積100萬畝,退牧還草面積480萬畝;地方有林地面積453萬公頃;礦產資源探明或初步探明的礦產49種;水資源總量為316.19億立方米,占自治區的56.4 %。其中,地表水總量298.19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1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46萬千瓦,水域面積48.32萬公頃。
全市共審批建設環評項目998項,總投資122億元。其中,市本級審批建設項目163項,總投資49億元,全年開展竣工驗收67項;二氧化硫減排10.22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1.79萬噸,排放實現“雙降”;對全市 56個重點污染源實現在線監控,連接重點污染源企業端22家。6家重點污染源企業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對44家重點污染源進行了監督監測;處置氰化物、廢酸等廢棄危險化學品共計400余種10余噸;完成全市生態環境質量遙感監測和呼倫貝爾草原生態定位監測,監測面積6萬平方公里;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監管,拆除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7個;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良好及以上天數達96%,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城市聲環境質量保持在“好”和“較好”水平;對我市境內的18條河流和2個湖泊的28個水質斷面進行了監測,與俄羅斯聯合開展額爾古納河界河水質監測。全市絕大部分河流湖泊保持或接近天然水質,主要納污河流海拉爾河、雅魯河水質趨于好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區域內植被的生物量高于去年,草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逐步好轉。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本公報部分統計數據為快報數。生產總值及分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速度除注明外,均為與上年同期相比。總人口為人口抽樣數據。交通數據調查方法、口徑自2009年起有所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