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國際國內環境惡劣、我盟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局面,盟委、行署團結帶領全盟各族干部群眾,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各項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一、綜合
2014年,全盟常住人口為24.09萬人,比上年增加0.2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49萬人,鄉村人口5.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為0.25萬人,出生率為10.29‰;死亡人口為0.11萬人,死亡率為4.35‰;自然增長率為5.94‰。城鎮化率達到76.77%,比上年降低0.17個百分點。
初步核算,全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6.03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94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365.49億元,同比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78.59億元,同比增長5.0%。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2%,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0.02%,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86%。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由上年的3:81:16調整為3:80:1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0250元,比上年增長8.2%,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30971美元。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4%。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指數來看呈現六漲二降的態勢,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2.3%,衣著類上漲3.8%,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上漲2.1%,居住類上漲1.2%。
年末全盟就業人員185383人,比上年末增加1472人,增長0.80%。其中:城鎮就業人員139948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人,增長1.23%;農牧區就業人員45435人,比上年末減少234人,下降0.51%。第一產業就業人員44163人,增加1000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52917人,減少2498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88303人,增加297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26%,比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54.30億元,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9.93億元,同比下降11.6%;上劃中央稅收收入11.75億元,同比下降30.1%;上劃自治區稅收收入2.62億元,同比下降26.9%。全年全盟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85.62億元,比上年下降8.1%。2014年,公共與民生領域仍是支出的重點。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47億元,下降38.5%;教育支出6.46億元,下降1.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15億元,下降5.7%。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5514公頃,比上年增加13176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213公頃,與上年持平。糧食總產量18萬噸,下降3.2%;油料產量1.99萬噸,增長2.3%;棉花產量1510噸,下降7.7%;蔬菜產量15793噸,增長10.5%。
牧業年度全盟牲畜存欄168.93萬頭(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85%;山羊絨產量298噸,增長1.7%。
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30.44萬千瓦,增長1.53%;本年有效灌溉面積達87.37千公頃,與上年持平;節水灌溉面積達30.30千公頃,與上年持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0.67千公頃;農牧區用電量17385萬千瓦時,下降0.44%;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8387噸,增長8.7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45.13億元,比上年增長9.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7.9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7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0.7%。
從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看,全盟原鹽產量達192.60萬噸,下降8.5%;鐵礦石產量達195.31萬噸,下降46.0%;聚氯乙烯產量達39.46萬噸,下降1.3%;水泥產量達95.76萬噸,下降13.7%。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降,詳見下表。
2014年,全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44.79億元,比上年下降2.04%。實現利潤1.28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17.39億元,比上年增長18.36%。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0.37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全盟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22個;建筑業總產值達9.38億元,下降11.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77.19億元,比上年增長23.02%。其中:城鄉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76.19億元(總額中包含臨哈鐵路3億元投資),增長23.09%,增速位居全區第一。從建設性質看,新建投資332.54億元,增長25.45%;擴建投資12.09億元,下降22.39%;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22.08億元,增長30.38%;其他投資6.48億元,增長16.04%。按構成分:建筑工程投資302.60億元,增長39.31%;安裝工程投資66.26億元,下降14.00%;設備工器具購置2.76億元,下降56.44%;其他費用1.57億元,下降39.14%。
在城鄉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8.47億元,增長23.44%;第二產業投資263.92億元,增長14.87%,其中:工業投資260.45億元,增長13.71%;第三產業投資100.80億元,增長51.45%。
全年新開工項目272個,增長14.29%,房地產開發投資額6.05億元,增長11.5%。商品房銷售面積5.08萬平方米,下降74.88%;商品房銷售額1.43億元,下降74.67%。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按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6.31億元,增長11.2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4億元,增長8.14%。2014年,批發業商品銷售額41.75億元,零售業商品銷售額82.70億元,分別增長7.68%和13.00%;住宿業營業額4.06億元,餐飲業營業額17.95億元,分別增長13.30%和17.50%。
六、對外經濟
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2.6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4.1%。其中:進口額2.0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1.0%;出口額0.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5%。策克口岸過貨量809.82萬噸,比上年增長7.7%,其中:進口原煤806.92萬噸,增長10.8%。全盟直接利用外資0.52億美元,增長402.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業
全年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15億元,比上年增長5.7%。盈利性公路客運量180萬人,貨運量2733萬噸,分別比上年下降15.24%和16.80%;客運周轉量36440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988650萬噸公里,分別下降10.41%和17.35%。年末鐵路總里程達1348.4公里。公路總里程達859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8322公里,等外公路275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114公里,一級公路322公里,二級公路398公里。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達7.81萬輛;駕駛員擁有量達10.74萬人。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010年不變價)37698萬元,比上年下降8.65%。GSM基站數831個,本地網固定電話用戶51582戶,下降2.92%;移動電話用戶415180戶,增長3.43%。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466762戶,增長2.69%。互聯網用戶45520戶,增長3.95%。
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4.57億元,比上年增長36.64%。接待國內外游客337.77萬人次(含一日游游客),增長22.83%。其中:入境旅游者3.70萬人次,入境游收入1.46億元;過夜旅游者173.27萬人次,過夜游收入27.99億元;一日游旅游者160.80萬人次,一日游收入5.12億元。
八、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盟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74.89億元,全年新增存款45.2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68%。其中:單位存款136.43億元,增長32.68%;個人存款136.72億元,增長12.47%。年末全盟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297.56億元,全年新增貸款27.3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10%。其中:短期貸款186.35億元,增長13.68%;中長期貸款107.31億元,增長3.22%。
年末全盟保險機構共有12家,保險從業人員3600人。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55757萬元,比上年增長19.24%。全年保險業賠付支出14342萬元,增長25.49%。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3元,比上年增長10.06%;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3465元,比上年增長9.59%。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9元,比上年增加2520.35元,比上年增長9.20%。從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16765.74元,增長8.15%;經營凈收入7463.53元,增長10.83%;財產性凈收入1726.79元,增長6.33%;轉移凈收入3963.29元,增長12.0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6.01元,增長8.70%。城鎮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7.74%,比上年下降0.46個百分點。
全年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7.40元,比上年增加1608.58元,增長12.50%。從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1741.46元,經營凈收入6091.10元,財產凈收入897.72元,轉移凈收入5747.12元,分別增長8.43%、10.14%、2.51%和18.33%。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473.05元,增長11.90%。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6.36%,比上年下降4.30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241.38部,其中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103.17部;家用汽車每百戶45.79輛;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05.52臺,其中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的電視機98.90臺;每百戶擁有計算機63.45臺,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46.90臺。農牧民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254.12部,其中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85.85部;家用汽車每百戶48.48輛;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13.06臺,其中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的電視機85.07臺;每百戶擁有計算機38.57臺,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24.88臺。
年末全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58076人,增長4.06%,城鄉居民參保人數52716人,增長1.26%;參加失業保險職工45025人,下降2.14%,享受救濟金人數1508人,增長57.6%。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72205人,比上年增加730人,增長1.02%;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42722人,比上年增加1385人,增長3.35%;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66215人,比上年增加1182人,增長1.82%。
十、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年末全盟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0所,招生11092人,在校學生36178人,畢業生9551人。其中:普通中學17所(含九年一貫制7所),招生3570人,在校學生11368人,畢業生3682人;小學16所,招生1994人,在校學生12139人,畢業生2115人;幼兒園23所(民辦11所),招生2476人,在校學生6260人,畢業生2211人。全盟義務教育輟學率:小學為0,初中為0.13%,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年有1613人參加各類高考,錄取1552人,其中:各類本科錄取1050人,錄取率70.00%;專科錄取407人,錄取率為27.13%。全盟總錄取率為96.2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全年專利申請60項,授權20項。推廣農牧業先進適用技術23項。共爭取國家、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10項,獲得資金投入1268萬元。實施盟級項目36項,政府投入資金1000萬元,拉動全社會科研開發經費70259萬元。
年末全盟擁有廣播電視臺3座,電視臺1座,調頻發射站2座,電視發射站12座,調頻電視發射站22座,微波站41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6.2萬戶,廣播覆蓋人口22.99萬人,覆蓋率達96.39%;電視覆蓋人口23.39萬人,覆蓋率98.07%。擁有公共圖書館4個,群眾藝術館及文化館4個,文化站26個,圖書館藏書39.71萬冊。全年出版報紙376.4萬份,其中,《阿拉善日報》290萬份,新報86.4萬份。
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全盟體育行政部門、各旗區、各系統、體育社會團體、社區等積極組織開展了群眾性體育活動90余次,參與活動人數達4萬余人次,呈現出廣泛開展、全民參與的全民健身熱潮。體育人口不斷增加。2014年全區十三屆運動會上,我盟取得金牌2枚、銅牌5枚的成績,并獲得本次賽事的體育道德風尚獎。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盟共有衛生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329個,其中:醫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衛生院39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62個,民營醫院7所,企業醫院2所,婦幼保健機構4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3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個,衛生監督所5個,采血機構1個。年末全盟醫療衛生單位擁有病床1281張,擁有衛生人員2716人(含嘎查醫21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502人(含嘎查醫219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885人,注冊護士655人。擁有嘎查、村衛生室169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19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0.39人,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68人,每千人擁有病床5.32張。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內全盟城鎮低保戶2426戶3822人,發放低保資金2158.8萬元。農牧區低保戶1464戶2279人,發放低保資金999.1萬元。各類優撫對象350人。年末社區服務中心(站)42個,與上年持平。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6個,實際床位770張,收養人數124人,福利企業4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87人。全年籌集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1301萬元,比上年增長53%;銷售社會福利彩票6044萬元,增長25%;接受社會捐贈73.6萬元。
十二、資源、環境
全年造林面積89689公頃,比上年增加33222公頃,增長58.8%。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5156公頃,飛播造林面積26667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27866公頃。全年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35818公頃,完成退耕還林面積4467公頃,完成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造林面積33332公頃,完成“三北”防護林工程造林面積39001公頃。年末全盟森林面積211.70萬公頃,其中:有林地7.10萬公頃,灌木林地204.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77%。
全盟確定的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6個,旗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90.94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9.40萬公頃。預計全盟二氧化硫排放量6.71萬噸,比上年下降0.28%;氮氧化物排放量4.73萬噸,下降0.78%;化學需氧量7345噸,下降0.24%;氨氮排放量662噸,下降0.66%。全年巴彥浩特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為364天,優良天數為350天,占全年天數比例為96.15%,與2013年相比,優良天數增加15天。
初步核算,萬元生產總值能耗超額完成年度下降目標和“十二五”進度目標。全社會用電量83.58億千瓦時,增長8.36%。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十二、資源、環境”中全盟排放量數據為預計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