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統計局
(2018年4月16日)
2017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改革創新、開放轉型、務實擔當,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一、綜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2.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51.9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8.56%。全年出生人口為3.09萬人,出生率為9.88‰;死亡人口為1.98萬人,死亡率為6.3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5‰。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222.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62.9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40.98億元,下降6.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18.68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比重為21.5∶36.1∶4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102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791美元,增長0.2%。
圖12017年通遼市三次產業構成(%)
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70.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其中,稅收收入累計完成52.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非稅收入完成17.5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316.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累計完成25.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81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0.5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0.55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46.6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4%,低于調控目標0.36個百分點。
全年主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
附表1:
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位:%)
二、農業
年初全市耕地總面積138.92萬公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6.47萬公頃,其中,谷物播種面積90.26萬公頃,豆類播種面積5.57萬公頃,薯類(折糧)播種面積0.64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684.85萬噸,單產473公斤/畝。其中:稻谷23.34萬噸,單產564公斤/畝;小麥3.47萬噸,單產256公斤/畝;玉米615.66萬噸,單產522公斤/畝;谷子6.81萬噸,單產227公斤/畝;高粱18.72萬噸,單產395公斤/畝;蕎麥6.53萬噸,單產170公斤/畝。大豆3.46萬噸,單產114公斤/畝。馬鈴薯2.17萬噸,單產245公斤/畝。
圖22013-2017年通遼市糧食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2014.43萬頭只(口),同比下降8.6%。其中,牛存欄338.11萬頭、羊1127.00萬只、豬512.66萬口,同比增幅分別為3.5%、-11.7%、-7.4%。牧業年度牲畜出欄1151.74萬頭只(ロ),同比下降4.7%。其中,牛、羊、豬分別出欄113.06萬頭、602.76萬只、417.25萬口,同比下降分別為3.9%、3.0%、8.5%。
年末豬存欄185.41萬口、牛存欄164.61萬頭、羊存欄626.07萬只、活家禽存欄784.40萬只;年末豬出欄331.44萬口、牛出欄82.62萬頭、羊出欄546.80萬只、活家禽出欄2346.84萬只。
全年豬肉產量為26.26萬噸,牛肉產量12.84萬噸,羊肉產量8.81萬噸,禽肉產量5.88萬噸,禽蛋產量4.75萬噸,牛奶產量41.15萬噸。
附表2:
主要農畜產品產量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0.1%。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市原煤產量達92.8萬噸,比上年減少1.8%;發電量達到453.88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5.8%,其中,風力發電量74.2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4.0%,光伏發電8.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6.4%;電解鋁產量92.8萬噸,比上年下降1.8%;鋁材產量14.6萬噸,比上年下降12.5%;味精產量達到48.9萬噸,比上年增長1.2%。
附表3:
2017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速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95.03億元,同比下降9.5%。全市有工作量的資質等級建筑施工企業66個,實現建筑業總產值44.28億元,同比下降14.52%。
四、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3%。其中,城鄉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48.54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商品住宅投資40.30億元,同比增長9.4%;辦公樓投資0.29億元,同比下降45.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83億元,同比下降35.3%;其他用房投資3.13億元,同比下降22.1%。全年房屋施工面積595.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31.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5%;全年房屋竣工面積141.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23.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6%;商品房銷售面積225.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98.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6%。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9.84億元,同比增長13.2%。全市公路里程214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0公里。全年公路貨運量10520萬噸,同比增長13.2%;公路貨運周轉量204.3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1%;全年公路客運量1559萬人次,同比下降4.2%;公路旅客周轉量21.53億人公里,同比下降3.3%。全市鐵路營業里程562.49公里,其中,客貨混跑線路502.77公里,純貨運線路59.73公里。全年鐵路貨運量4947萬噸,同比增長4.3%;鐵路客運量657萬人次,同比下降1.4%。全年民航客運量92.4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92億人公里;全年民航貨運量0.17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153.24萬噸公里。
全年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3.26億元,同比增長23.5%;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51億元,同比增長38.8%。全年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49億元,同比增長45.7%;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3610.81萬件,同比下降1.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46.17萬元,同比下降9.5%。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19萬件,同比增長29.9%;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6億元,同比增長32.7%。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214.16萬件,同比增長36.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526.82萬件,同比增長27.6%;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0.21萬件,同比下降16.6%。
全年旅游總收入159.81億元,同比增長18.3%。國內旅游收入158.33億元,同比增長19.9%。國際旅游外匯收入2267萬美元,同比增長1.9%。接待國內外旅游者64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8.7%。國內旅游人數642.8萬人次,同比增長18.8%。接待入境旅游者2.67萬人次,同比增長0.6%。我市已有A級景區22家,3A級景區達到11家,4A級景區4家。
六、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1.09億元,比上年增長6.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82.71億元,增長6.8%;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8.38億元,增長7.3%。
附表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
據海關統計,2017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6800萬美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出口305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進口6300萬美元,同比下降46.8%。全市民營企業累計進出口33757萬美元,同比下降8.6%,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1.8%。其中:出口30368萬美元,同比增長3.7%,進口3389萬美元,同比下降55.7%。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043萬美元,同比下降28.3%,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2%。其中:出口132萬美元,同比增長9.0%,進口2911萬美元,同比下降29.6%。
附表5:
2017年全市外貿進出口情況(單位:萬美元、%)
七、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066.68億元,同比增長8.2%。分部門看,全市金融機構住戶存款余額為690.16億元,同比增長15.1%;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為161.53億元,同比下降6.2%。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044.16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住戶貸款余額為329.66億元,同比增長10.0%;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為714.50億元,同比增長3.2%。
附表6: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單位:億元)
全市共有保險機構31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14家。2017年,全市保險機構保費收入達到46.90億元,同比增加7.76億元,增長19.8%,賠款總額17.86億元,同比增加4.04億元,增長29.2%。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9.59億元,同比增加1.41億元,增長7.8%,賠款12.83億元,同比增加4.77億元,增長59.1%;壽險保費收入27.32億元,同比增加6.34億元,增長30.2%,賠款5.03億元,同比減少0.73億元,下降12.7%。
八、文化、教育、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藝術事業研究所2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5個,城市電影院16個,農村、牧區電影隊139個,圖書館9個,圖書館藏書115.17萬冊。專業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團體共演出1254場(次),觀眾達77.4萬人次。全市有縣廣播電視臺7個,鄉廣播電視站74個,通電視的村2127個,通廣播的村2127個,調頻臺42座。無線廣播電臺1座,廣播節目4套。廣播節目覆蓋人口309.79萬人,電視節目覆蓋人口309.63萬人,有線電視入戶率為19.14%。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共招生9198人;共有在校生3193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33人;共有教職工2670人,其中,專任教師1725人。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有1065所,其中,小學222所,初中106所,高中32所,中等職業學校24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幼兒園673所,教學點464個(不計校數);在校生有432735人,其中,小學177887人,初中87531人,高中67972人,中等職業學校10526人,特殊教育學校773人,幼兒園88046人。教職工42797人,其中,小學16132人,初中10414人,高中6677人,中等職業學校1292人,特殊教育學校205人,幼兒園8077人;專任教師33452人,其中,小學14771人,初中7611人,高中4839人,中等職業學校1068人,特殊教育學校178人,幼兒園4985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04%,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9.27%,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6.86%,小學輟學率0%,初中輟學率0.24%,小學五年保留率95.04%,初中三年保留率96%,初中毛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0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60%,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小學100%,初中99.99%,高中98.53%,職業高中86%,幼兒園98.98%,特殊教育100%。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558個。其中:醫院8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40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4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8821張,其中,醫院有床位14348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87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6張。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合計25266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748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14人,注冊護士6011人,藥師(士)942人,技師(士)1082人。
全市共有國家一級體育運動員23人,國家二級體育運動員87人。榮獲自治區級比賽金牌36枚,銀牌49枚,銅牌76枚。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站點2450個,健身氣功站點196個,全市128萬體育人口共開展全民健身活動2000次。全市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8800人,其中,國家級60人。
九、能源與環境
全年能源消費量1314.41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0%。分行業看,七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合計占規上能耗比重為89.3%,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增長拉動1.2個百分點。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達350.7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7%。其中,規上工業用電量318.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90.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共有50戶發電企業,累計發電量453.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全市共有10戶原煤生產企業,全年原煤產量5086.30萬噸,同比增長8.9%;銷售量5084.2萬噸,同比增長8.8%。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4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市自然保護區面積4900.77平方公里。年內設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達100%。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為316天,占全年總天數的86.6%。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16.36萬人,比上年減少2.5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5.69萬人,鄉村人口220.68萬人。0—17歲人口54.68萬人,18—34歲人口81.06萬人,35—59歲人口130.7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9.88萬人。男性人口160.06萬人,女性人口156.30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2︰1。
2017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996元,同比增長8.6%。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667元,同比增長8.1%;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566元,同比增長8.5%。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54元,同比增長5.9%。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80元,增長5.6%;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700元,增長6.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筑面積29.99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筑面積28.3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
城鎮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擁有量123.08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擁有量120.12臺/百戶。城鎮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92.66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52.38臺/百戶。
附表7:
城鎮居民家庭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附表8:
農牧民百戶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年末參加養老保險(含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31.05萬人,增長4.2%;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8.3萬人,增長0.5%;參加醫療保險(含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68.77萬人,增長157.2%;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23.9萬人,增長0.8%;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28.76萬人,增長0.03%。
年末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戶2.89萬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5.35萬人,占城鎮人口的3.5%,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31億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2.69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60億元。農村定期救濟戶6.86萬戶,農村牧區居民定期救濟人數12.69萬人;五保戶1.01萬戶,五保戶人數1.04萬人,農村五保戶支出7352.34萬元。全市農村收養性老年福利機構51個,光榮院3個,優撫安置單位3個,復退軍人精神病院1個,社會福利院1個。社會福利院中有老人50人,少年兒童49人。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業。
5.公報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計量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