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統計局(2019年3月20日)
2018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協力,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綜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3.3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54.87萬人,城鎮人口比重49.43%。全市出生人口2.69萬人,出生率8.60‰;死亡人口2.05萬人,死亡率6.56‰;常住人口自增率2.04‰。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30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0.5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345.1億元,增長1.4%;第三產業增加值686.0億元,增長6.6%。三次產業比重為20.8∶26.5∶52.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573元,按2018年平均匯率計算為6282美元,增長4.0%。
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5.49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2%,比上年同期增加5億元,增長7.1%,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7.17億元,增長8%;非稅收入完成18.31億元,增長4.7%,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4.3%,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75.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4億元,增長18.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5.90億元,增長3.5%。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351人,同比減少763人,減幅4.2%。失業人員再就業5858人,同比減少53人,減幅0.9%。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5153人,同比減少344人,減幅6.3%。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3.58%,比年初目標任務低0.32個百分點。
全年主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0%。
二、農業
年初全市耕地總面積2095.5萬畝。全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39.0萬畝,比上年減少61.6萬畝,下降3.2%;其中,大豆、谷子、高粱播種面積分別為54.7萬畝、31.0萬畝、45.4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21.0萬畝、25.0萬畝、35.2萬畝。籽粒玉米、蕎麥、綠豆播種面積分別為1578.1萬畝、17.4萬畝、14.5萬畝,分別比上年減少118.4萬畝、26.5萬畝、3.1萬畝。全市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62.2萬畝,同比減少2.4萬畝,下降0.7%。
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63.3億斤,比上年增加13.1億斤,增長8.7%。糧食作物平均單產888斤/畝,較上年增加98斤/畝,增長12.4%。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頭數871.90萬頭只(口),比上年實際增長6.1%;其中:牛208.63萬頭、羊536.74萬只、豬114.16萬口。全年牛肉產量14.30萬噸,比上年增長17.6%;豬肉產量17.95萬噸,比上年下降28.4%;羊肉產量7.75萬噸,比上年下降6.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2.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0%。規上工業中制造業增加值占49.8%,累計增長2.7%,高于全市增速0.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1.6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22.7%,拉動增加值增速0.9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5.3%,拉動增加值增速1.2個百分點。
全市12種主要產品,9種產品正增長。其中:原鋁195.7萬噸,累計增速10.1%;鋁材68.4萬噸,累計增速4.2%;水泥415.4萬噸,累計增速8.5%;商品混凝土97.4萬噸,累計增速3.0%;鮮冷藏肉10.3萬噸,累計增速21.3%;平板玻璃601.5萬重量箱,累計增速8.8%;飼料17.9萬噸,累計增速-13.6%;液體乳8.8萬噸,累計增速17.8%;白酒7346.6千升,累計增速-13.2%;啤酒29987.1千升,累計增速-8.4%;中成藥474.4噸,累計增速24.9%。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828.7億元,同比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646.7億元,同比增長11.5%;負債合計866.7億元,同比下降2.0%;所有者權益合計780.4億元,同比增長31.6%;資產負債率為52.6%,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98.2億元,增長3.3%。全市建筑業企業11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3家。其中,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筑業企業113家,勞務分包資質企業1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市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比上年實際增長13.5%。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占全部投資的4.2%;第二產業占全部投資的40.7%;第三產業占全部投資的55.1%。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0.6%。從工程用途看,住宅投資增長21.8%,占全部房地產投資的77.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增長66.8%,占全部房地產投資的12.7%。全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積762.8萬平方米,增長28.0%。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72.9萬平方米,增長32.9%;商業營業用房施工面積105.4萬平方米,增長16.6%;房屋竣工面積96.7萬平方米,下降31.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78.4萬平方米,下降36.6%;商業營業用房竣工面積10.4萬平方米,下降4.9%。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0.97億元,同比增長5.8%。全市公路里程2168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6.3公里。全年公路貨運量11376.8萬噸,同比增長8.1%;公路貨運周轉量220.4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9%;全年公路客運量1285萬人次,同比下降17.6%;公路旅客周轉量17.27億人公里,同比下降19.8%。全市鐵路通車里程1148.2公里。全年鐵路貨物發送量5005.6萬噸,同比增長1.2%;鐵路旅客發送量605.7萬人次,同比下降7.5%。全市民航運輸線路長度98084公里。全年民航客運量98.31萬人;客運周轉量16.33億人公里;全年民航貨運量0.18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203.12萬噸公里。
全年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3.86億元,同比增長18.3%;業務總量完成3.19億元,同比增長26.8%。郵政服務業務總量完成1.77億元,同比增長19.3%;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3709.34萬件,同比增長2.7%;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完成2250.44萬元,同比增長21.9%。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50.72萬件,同比增長28.3%;業務收入完成20532.74萬元,同比增長31.5%。其中,同城業務量完成282.27萬件,同比增長31.8%;異地業務量完成668.13萬件,同比增長26.8%;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完成0.32萬件,同比下降52.8%。
全年旅游總收入198.56億元,同比增長24.3%。國內旅游收入197.11億元,同比增長24.5%。國際旅游外匯收入2114萬美元,同比下降6.8%。接待國內外旅游者760.90萬人次,同比增長18.0%。國內旅游人數758.32萬人次,同比增長18.1%。接待入境旅游者2.58萬人次,同比下降3.4%。我市已有A級景區21家,3A級景區達到9家,4A級景區5家。
六、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3.7億元,同比增長6.1%。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0.0億元,下降3.6%;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3.7億元,增長8.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450.1億元,增長6.0%;鄉村實現零售額113.6億元,增長6.5%。
據海關統計,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5.85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23.47億元,同比增長13.8%;進口2.38億元,同比下降44.8%。全市民營企業累計進出口24.17億元,同比增長5.9%,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3.5%。其中:出口22.51億元,同比增長10.4%;進口1.66億元,同比下降31.3%。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54億元,同比下降27.7%,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9%。其中:出口0.82億元,同比增長2.7倍;進口0.72億元,同比下降62.0%。
七、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132.39億元,同比增長6.2%,比年初增加65.71億元,同比少增14.93億元。其中,全市金融機構住戶存款余額為742.58億元,同比增長7.6%,比年初增加52.17億元,同比少增38.24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981.84億元,同比下降6.0%,比年初減少62.32億元,同比多減114.76億元。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134.47億元,同比增長6.2%,比年初增加65.76億元,同比少增14.78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981.85億元,同比下降6.0%,比年初減少63.21億元,同比多減116.00億元。
全市共有保險機構32家,其中財險公司18家,壽險公司14家,全市保險保費收入54.08億元,同比增長15.3%;賠款與給付16.44億元,同比下降10.2%。其中:財險保費收入21.79億元,同比增長11.3%,賠款與給付11.87億元,同比下降7.5%;壽險保費收入32.29億元,同比增長18.2%,賠款與給付4.57億元,同比下降9.0%。
八、文化、教育、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藝術類研究所2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7個,圖書館9個,圖書館藏書121.53萬冊。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團體共演出1244場(次),觀眾達92.55萬人次。全市有縣廣播電視臺7個,鄉廣播電視站74個,通電視的村2127個,通廣播的村2127個,調頻臺42座。無線廣播電臺1座,廣播節目4套。廣播節目覆蓋人口310.59萬人,電視節目覆蓋人口310.40萬人,有線電視入戶率為61.57%。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共招生8819人;共有在校生31833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911人;共有教職工2861人,其中,專任教師1819人。
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中小學、職業中學、特殊教育學校,不含高校)1232所,全年招生11.18萬人,共有在校學生41.53萬人,專任教師3.31萬人。其中,幼兒園842所,全年招生2.63萬人,共有在校生7.17萬人,專任教師0.49萬人;小學220所,全年招生2.90萬人,共有在校生17.47萬人,專任教師1.42萬人;普通中學140所,全年招生5.23萬人,共有在校生15.69萬人,專任教師1.26萬人;職業中學22所,全年招生0.39萬人,共有在校生1.11萬人,專任教師0.1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8所,全年招生306人,共有在校生885人,專任教師204人。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541個。其中:醫院8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38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1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床位17045張,其中,醫院12167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644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34張。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合計26938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907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533人,注冊護士6986人,藥師(士)983人,技師(士)1248人。
全市共有國家一級體育運動員15人,國家二級體育運動員95人。全市共有國家三級裁判員3人。全年榮獲自治區級比賽金牌85枚,銀牌71枚,銅牌100枚。全年舉辦不同規模賽事活動2000余項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近130萬人。全年爭取到國家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以及體育設備達1000多萬元。
九、能源與環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1461.99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1.87%。分行業看,七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合計占規上能耗比重為90.7%,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增長拉動12.0個百分點。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達417.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41%。其中,規上工業用電量36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57%,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87.9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共有48戶發電企業,累計發電量522.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8%。全市共有10戶原煤生產企業,全年原煤產量5194.73萬噸,同比下降1.09%;銷售量5197.91萬噸,同比增下降0.43%。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4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市自然保護區面積4900.77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103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25.65平方公里。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為323天,占全年總天數的88.5%。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16.49萬人,比上年增加0.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5.52萬人,鄉村人口220.97萬人。0—17歲人口53.92萬人,18—34歲人口77.98萬人,35—59歲人口132.07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52.53萬人。男性人口160.00萬人,女性人口156.49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2︰1。
2018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0元,同比增長8.7%。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1936元,同比增長7.6%;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797元,同比增長9.8%。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700元,同比增長3.1%。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116元,增長1.3%;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199元,增長4.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筑面積31.05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5%;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使用面積29.6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6%。
城鎮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擁有量124.70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擁有量120.36臺/百戶。城鎮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93.47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54.63臺/百戶。
全年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61萬人,增長0.8%;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8萬人,與上年持平;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69萬人,增長0.1%;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25萬人,增長2.5%;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27萬人,下降0.7%。
全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戶2.73萬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95萬人,同比下降7.5%;農村定期救濟戶8.38萬戶,農村牧區居民定期救濟人數14.63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11億元,同比下降3.9%;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23億元,同比增長20.8%;農村特困支出0.99億元,同比增長63.7%。
全市居民登記結婚22196對,離婚12302對。全市收養性福利事業單位45個,共有床位5031張,職工386人,醫護人員78人。共有農村收養性老年福利機構40個,光榮院3個,社會福利院2個,社會福利院中有老人71人,少年兒童51人。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業。
5.公報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計量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