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統計局
(2021年3月16日)
2020年,面對極其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市經濟持續回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
一、綜合
根據盟市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27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4.62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370.12億元,下降4.9%;第三產業增加值601.91億元,增長0.6%。三次產業比重為23.9:29.0:47.1。
圖12020年通遼市三次產業構成(%)
GDP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5170人,同比減少1919人,減幅11.2%。失業人員再就業5223人,同比減少605人,減幅10.4%。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6679人,同比增加785人,增幅13.3%。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3.95%,比年初目標任務低0.55個百分點。
全年主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3%。
附表1:
2020年主城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科爾沁區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年同期=100)
服務價格指數
消費品價格指數
食品煙酒
衣著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務
交通和通訊
教育文化和娛樂
醫療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務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02.3
100.8
103.4
107.0
100.4
100.1
100.6
97.5
101.8
101.1
104.6
101.3
二、農牧業
全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52.29萬畝,比上年增加4.07萬畝,增長0.2%。其中,玉米播種面積1598.85萬畝,比上年減少5.32萬畝,下降0.3%;小麥播種面積7.57萬畝,比上年減少2.85萬畝,下降27.3%;稻谷播種面積35.05萬畝,比上年增加1.36萬畝,增長4.0%;高粱播種面積37.44萬畝,比上年減少6.19萬畝,下降14.2%;蕎麥播種面積7.66萬畝,比上年減少2.90萬畝,下降27.5%;大豆播種面積35.32萬畝,比上年減少8.14萬畝,下降18.7%。
全年糧食產量172.96億斤,比上年增加3.24億斤,增長1.9%。糧食作物平均單產933.78斤/畝,較上年增加15.49斤/畝,增長1.7%。
圖22016—2020年通遼市糧食產量及增速
糧食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961.02萬頭只(口),同比增長5.9%。其中:牛存欄295.53萬頭,同比增長22.3%;羊存欄493.34萬只,同比下降7.4%;豬存欄159.05萬口,同比增長33.5%。畜種結構更加科學合理,穩羊增牛發展方針持續推進。
附表2:
主要農畜產品產量
指標
單位
2020年
同比增長(%)
一、糧食
1、谷物
玉米
2、豆類
大豆
二、薯類(折糧)
馬鈴薯
三、牧業年度牲畜存欄數
牛
羊
豬
萬噸
萬噸
萬噸
萬噸
萬噸
萬噸
萬噸
萬頭、只
萬頭
萬只
萬口
864.82851.58
798.16
10.56
4.56
2.68
0.96
961.02
295.53493.34
159.05
1.9
1.7
1.7
10.4
-3.6
46.8
48.1
5.9
22.3
-7.4
33.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4%;私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6%;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重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5%。
從主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看,全市原煤產量4907.6萬噸,同比下降1.5%;發電量611.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電解鋁產量240.63萬噸,同比增長7.7%;鋁材產量125.94萬噸,同比增長22.9%;味精產量54.3萬噸,同比增長1.1%;乙二醇產量15.3萬噸,同比增長1.8%;液體乳產量11.52萬噸,同比增長6.2%;鮮、冷藏肉產量5.39萬噸,同比下降38.6%;化學藥品原藥產量0.96萬噸,同比增長71.1%;平板玻璃產量580.59萬重量箱,同比增長3.0%。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084.7億元,同比增長6.3%。利潤總額84.1億元,同比增長29.2%。營業收入利潤率7.8%,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100.2%,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附表3: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速
產品名稱
2020年
同比增長(%)
飼料(噸)
335891
46.2
味精(噸)
543019
1.1
鮮冷藏肉(噸)
53944
-38.6
液體乳(噸)
115204
6.2
白酒(千升)
3094
-33.1
啤酒(千升)
31460
0.5
中成藥(噸)
373
-24.3
平板玻璃(重量箱)
5805869
3.0
原鋁(噸)
2406298
7.7
鋁材(噸)
1259393
22.9
發電量(萬千瓦時)
6119098
4.7
其中:火力發電量
4997606
3.2
風力發電量
942528
11.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04.51億元,同比下降11.7%。全市建筑業企業116家(均為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筑業企業),比去年同期減少7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市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資同比下降32.2%。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9.0%;第二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38.9%;第三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52.1%。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7.0%。從工程用途看,住宅投資下降6.6%,占全部房地產投資的81.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48.4%,占全部房地產投資的7.8%。全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091.57萬平方米,下降3.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826.43萬平方米,下降0.6%;商業營業用房施工面積140.51萬平方米,下降6.5%;房屋竣工面積77.86萬平方米,增長20.4%,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1.25萬平方米,增長39.5%;商業營業用房竣工面積8.25萬平方米,增長22.0%。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34.91億元,同比下降1.4%。全市公路里程2249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7.3公里。全年公路貨運量7497.6萬噸,同比下降1.7%;公路貨運周轉量92.17億噸公里,同比下降3.4%;全年公路客運量579.1萬人次,同比下降46.3%;公路旅客周轉量7.6億人公里,同比下降44.3%。全市鐵路貨物發送量3154.8萬噸,同比下降32.1%;鐵路旅客發送量399.5萬人次,同比下降47.7%。全市民航運輸線路長度104694公里,同比下降14.0%;民航旅客吞吐量85.15萬人次,同比下降24.5%;客運周轉量11.97億人公里,同比下降38.5%;民航貨郵吞吐量0.19萬噸,同比下降6.8%;貨物運輸周轉量269.69萬噸公里,同比下降6.7%。
全年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5.20億元,同比增長21.36%;業務總量完成4.79億元,同比增長24.47%。郵政服務業務總量完成2.17億元,同比增長7.61%;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3713.22萬件,同比下降1.3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完成3276.95萬元,同比增長18.51%。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494.26萬件,同比增長39.08%;業務收入完成31470.50萬元,同比增長35.17%。其中,同城業務量完成216.45萬件,同比增長9.55%;異地業務量完成1277.48萬件,同比增長45.73%;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完成0.34萬件,同比增長50.85%。
全年旅游總收入223.12億元,同比下降11.2%。國內旅游收入223.11億元,同比下降10.7%。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8.31萬美元,同比下降99.2%。全市有A級景區21家,4A級景區6家,3A級景區10家。
附表4:
通遼市4A級旅游區
序號
景區名稱
地址
1
通遼市大青溝自然保護區
通遼市科左后旗甘庫公路甘旗卡至庫倫段25公里處路南
2
通遼市庫倫三大寺
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
3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游區
通遼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
4
通遼市敖包相會可汗山草原旅游區
通遼市霍林郭勒市
5
通遼市奈曼旗孟家段濕地旅游區
通遼市奈曼旗孟家段水庫
6
通遼市奈曼王府
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
附表5:
通遼市3A級旅游區
序號
景區名稱
地址
1
通遼市珠日河草原旅游區
通遼市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場
2
通遼市科爾沁博物館
通遼市科爾沁區體育廣場
3
通遼市扎旗山地草原旅游區
通遼市扎旗巴雅爾圖胡碩鎮
4
通遼市開魯古榆園
通遼市開魯縣大榆樹鎮
5
通遼市開魯縣麥新紀念館
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
6
哈民遺址地質公園
通遼市科左中旗
7
通遼市科左后旗草甘沙漠生態旅游區
通遼市科左后旗散都蘇木草甘村
8
通遼市奈曼旗寶古圖沙漠旅游區
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
9
通遼市蒙牛乳業科爾沁有限公司工業旅游園區
通遼市經濟開發區甘旗卡路以西500米遼河大街路北
10
奈曼旗蘇勒德旅游區
通遼市奈曼旗巴彥塔拉嘎查
附表6:
通遼市2A級旅游區
序號
景區名稱
地址
1
通遼市奈曼青龍山洼旅游區
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青龍山南麓
2
通遼市扎魯特旗東湖
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
3
通遼市開魯縣麥新烈士陵園
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
4
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世源溫泉景區
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
5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湛露溫泉度假城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湛露村
六、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57億元,同比下降5.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4.7%。
附表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行業增速表(%)
2020年同比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6
批發業
-4.8
零售業
-3.6
住宿業
-20.6
餐飲業
-16.4
據海關統計,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3.4億元,同比增長42.6%。其中:出口27.5億元,同比增長24.6%;進口5.9億元,同比增長327.9%。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億元,增長0.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4.74億元,下降2.6%;非稅收入完成21.76億元,增長8.7%。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85.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8億元,增長1.2%,其中,民生支出288.06億元,增長6.1%,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4.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400.45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全市金融機構住戶存款余額1040.72億元,同比增長18.4%;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27.45億元,同比增長8.1%;機關團體存款余額208.59億元,同比增長12.9%;財政性存款23.48億元,同比增長77.5%。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58.82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住戶貸款余額494.7億元,同比增長19.7%;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564.11億元,同比下降9.2%。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02.33億元,同比增長17.2%,比年初增加205.47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59.08億元,同比增長2.3%,比年初增加24.3億元。
附表8: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單位:億元)
指標
2020年末余額
比年初增減額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
1400.45
205.35
住戶存款
1040.72
161.62
非金融企業存款
127.45
9.59
廣義政府存款
232.06
34.10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
1058.82
24.27
住戶貸款
494.70
81.54
短期貸款
192.83
19.74
中長期貸款
301.87
61.80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564.11
-57.28
短期貸款
252.37
-86.28
中長期貸款
300.71
32.33
全市共有保險機構32家,其中,財險公司18家,壽險公司14家。全市保險保費收入61.31億元,同比增長2.5%;賠款與給付23.43億元,同比增長27.3%。其中,財險保費收入26.28億元,同比增長6.0%,賠款與給付16.35億元,同比增長61.9%;壽險保費收入35.04億元,同比下降0.01%,賠款與給付7.08億元,同比下降14.7%。
八、文化、教育、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藝術類研究所2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10個,圖書館9個,圖書館藏書133.64萬冊。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團體共演出1142場(次),觀眾47.52萬人次。全市有縣廣播電視臺7個,鄉廣播電視站74個,調頻臺73座,無線廣播電臺8座,廣播節目9套。全市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81%,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81%。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共招生13293人;共有在校生37060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553人;共有教職工3037人,其中,專任教師1937人。
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中小學、職業中學、特殊教育學校,不含高校)1266所,全年招生11.14萬人,共有在校學生41.56萬人,專任教師3.43萬人。其中,幼兒園873所,全年招生2.46萬人,共有在校生7.40萬人,專任教師0.52萬人;小學222所,全年招生2.93萬人,共有在校生17.07萬人,專任教師1.44萬人;普通中學141所,全年招生5.12萬人,共有在校生15.57萬人,專任教師1.33萬人;職業中學22所,全年招生0.62萬人,共有在校生1.41萬人,專任教師0.11萬人;特殊教育學校8所,全年招生109人,共有在校生1064人,專任教師239人。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84個。其中,醫院7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6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9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床位18331張,其中,醫院13609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481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41張。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28218人,衛生技術人員2066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581人,注冊護士7750人,藥師(士)1065人,技師(士)1256人。
全市共有國家一級體育運動員18人,國家二級體育運動員80人。全年榮獲自治區級比賽金牌59枚,銀牌51枚,銅牌53枚。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站點2830個,全市143萬體育人口共開展全民健身活動200余次。全市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9400人,其中,國家級78人。
九、能源與環境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2.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2.8%,占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的89.5%。
全市共有66個自然保護區和14個自然公園,總面積77萬公頃(含重疊面積13.99萬公頃)。主要為森林、濕地、荒漠、草原生態系統以及野生植物類型。
自然保護區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內蒙古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內蒙古罕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4個:內蒙古烏斯吐自然保護區、內蒙古烏旦塔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雙合爾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荷葉花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市級自然保護區10個,旗縣級自然保護區50個。
自然公園中,國家級沙漠公園2個:內蒙古奈曼寶古圖國家沙漠公園和內蒙古庫倫銀沙灣國家沙漠公園;森林公園7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內蒙古敖倫國家森林公園;自治區級森林公園6個:內蒙古通遼市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科爾沁沙地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吐爾基山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烏斯吐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興隆沼自治區森林公園、內蒙古罕山自治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4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內蒙古奈曼孟家段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2個:內蒙古科左后旗胡力斯臺淖爾國家濕地公園和內蒙古霍林郭勒靜湖國家濕地公園;自治區級濕地公園1個: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濕地公園;自治區級地質公園1個:內蒙古大青溝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0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8元,同比增長3.6%。分城鄉來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82元,同比增長1.9%;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71元,同比增長8.8%。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82元,同比下降3.0%。分城鄉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798元,同比下降7.2%;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679元,同比增長2.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建筑面積32.56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擁有現住房使用面積31.88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4%。
城鎮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機擁有量125.48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彩色電視機擁有量120.77臺/百戶。城鎮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94.42臺/百戶;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用電腦擁有量55.09臺/百戶。
附表9:
城鎮居民百戶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指標
單位
2020年
同比增長(%)
家用汽車
摩托車
洗衣機
電冰箱(柜)
微波爐
彩色電視機
空調
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
計算機
輛
輛
臺
臺
臺
臺
臺
部
部
臺
44.60
9.51
100.31
100.64
48.84
125.48
44.07
1.86
280.46
94.42
7.2
-21.4
0.0
0.2
0.3
0.1
2.7
-79.6
0.2
0.2
附表10:
農牧民百戶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指標
單位
2020年
同比增長(%)
家用汽車
摩托車
洗衣機
電冰箱(柜)
微波爐
彩色電視機
空調
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
計算機
輛
輛
臺
臺
臺
臺
臺
部
部
臺
35.51
59.99
96.77
93.49
10.60
120.77
5.38
2.03
273.92
55.09
13.7
0.0
1.1
4.8
6.4
0.2
39.7
-34.7
5.2
-2.5
全年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6.05萬人,同比增長2.0%;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23.90萬人,同比增長4.1%;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25.0萬人,同比增長0.5%。
全年全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戶2.40萬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15萬人,同比下降7.2%;農村定期救濟戶8.38萬戶,農村牧區居民定期救濟人數15.28萬人,同比增長6.9%。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98億元,同比下降1.2%;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69億元,同比增長15.8%;農村特困支出1.09億元,同比增長6.9%。
全市收養性福利事業單位29個,共有床位3397張,職工341人,醫護人員153人。共有農村收養性老年福利機構26個,年末在院老人917人;社會福利院2個,年末在院老人73人;社會福利醫院1個,年末在院老人21人。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2020年開展了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將在通遼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發布。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5、由于通遼市自然資源局變更調查尚未完成,2020年度年末耕地面積暫未公布。
6、公路里程、客貨運量、客貨運周轉量為預計數。
7、民航數據不含霍林郭勒機場數據。
8、公報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計量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