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統計局
(2022年3月31日)
2021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疫情散發等風險挑戰,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市經濟運行持續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121.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052.6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1.7億元,增長6.0%。三次產業比例為4.4:33.7:61.9。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7%、36.8%和60.5%。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9828元,比上年增長5.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9.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8.5萬人,鄉村人口71.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9.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男性人口176.7萬人,女性人口172.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4萬人,出生率為6.9‰;死亡人口1.9萬人,死亡率為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
表1 2021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
指標
|
年末數(萬人)
|
比重(%)
|
全市總人口
|
349.6
|
100.0
|
其中:城鎮
|
278.5
|
79.7
|
鄉村
|
71.0
|
20.3
|
其中:男性
|
176.7
|
50.5
|
女性
|
172.9
|
49.5
|
其中:0-14歲
|
47.6
|
13.6
|
15-64歲
|
257.2
|
73.6
|
65周歲及以上
|
44.7
|
12.8
|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4萬人,比上年增加1.7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比上年高出0.2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上漲0.7%,衣著類下降2.5%,居住類上漲0.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與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類上漲4.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2%,醫療保健類上漲0.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0.7%。


表2 2021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
類 別
|
比上年漲幅(%)
|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
|
0.9
|
食品煙酒
|
0.7
|
衣 著
|
-2.5
|
居 住
|
0.6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0.0
|
交通和通信
|
4.3
|
教育文化和娛樂
|
2.2
|
醫療保健
|
0.4
|
其他用品和服務
|
-0.7
|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0萬公頃,增長0.1 %;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1萬公頃,下降10.6 %。糧食總產量176.8萬噸,比上年增長1.6 %;油料產量4.7萬噸,下降53.3 %;甜菜產量6.7萬噸,下降15.4%;蔬菜產量37.8萬噸,下降5.9%;水果(含果用瓜)產量9.5萬噸,下降7.8%。
年末全區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72.6萬千瓦,比上年同口徑增長4.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16.5%,制造業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1.3%,股份制企業增長1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2%,私營企業下降11.6%。分行業看,食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4%,煙草制品業增長1.2%,造紙和紙制品業增長8.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4.0%,醫藥制造業增長7.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15.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9%。
表3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
指 標
|
比上年增長(%)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9.5
|
按主要行業分
|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28.0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0.6
|
食品制造業
|
8.4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22.9
|
煙草制品業
|
1.2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8.0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0.8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14.0
|
醫藥制造業
|
7.3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115.2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2.9
|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發電量587.6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3%;飼料121.2萬噸,增長4.9%;乳制品169.2萬噸,增長10.0%;卷煙179.5億支,增長1.1%;原油加工量392.5萬噸,下降4.2%;燒堿(折純)24.3萬噸,增長15.8%;水泥495.5萬噸,增長2.7%;單晶硅20.8萬噸,增長53.3%;原鋁(電解鋁)27.8萬噸,下降0.3%。
表4 2021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
指 標
|
產 量
|
比上年增長(%)
|
發電量(億千瓦時)
|
587.6
|
-1.3
|
飼 料(萬噸)
|
121.2
|
4.9
|
乳制品(萬噸)
|
169.2
|
10.0
|
卷 煙(億支)
|
179.5
|
1.1
|
原 煤(萬噸)
|
372.0
|
-31.1
|
原油加工量(萬噸)
|
392.5
|
-4.2
|
紙制品(萬噸)
|
51.6
|
12.1
|
燒 堿(折100%)(萬噸)
|
24.3
|
15.8
|
初級形態塑料(萬噸)
|
46.2
|
16.4
|
單晶硅(萬噸)
|
20.8
|
53.3
|
化學藥品原藥(萬噸)
|
0.9
|
11.7
|
水 泥(萬噸)
|
495.5
|
2.7
|
原 鋁(電解鋁)(萬噸)
|
27.8
|
-0.3
|
液晶電視機(萬臺)
|
183.7
|
6.0
|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2609.6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利潤總額235.3億元,增長19.7%;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9.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68家,比上年減少8家;施工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83.6萬平方米,下降4.0%;竣工房屋面積128.8萬平方米,增長2.8%;房屋建筑竣工率16.4%。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29.9億元,比上年下降2.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70.8億元,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0.3億元,增長8.7%;金融業增加值248.6億元,增長1.8%;房地產業增加值200.3億元,下降0.2%;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000.0億元,增長9.4%,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13.2億元,增長21.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56.6億元,增長1.7%。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817.6億元,增長19.0%。

全年公路貨運量13694.7萬噸,比上年增長23.1%,公路貨運周轉量174.5億噸公里,增長18.4%;公路客運量306.5萬人,增長107.5%,公路客運周轉量4.9億人公里,增長17.4%。
年末全市機動汽車保有量132.8萬輛,比上年增加6.2萬輛。其中,載客汽車保有量122.7萬輛,增加5.9萬輛;載貨汽車保有量9.4萬輛,增加0.3萬輛;專項作業車保有量6578輛,增加389輛。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7%;郵政業務總量完成16.4億元,下降1.7%。郵政服務業務總量4.7億元,下降14.5%;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9777.6萬件,增長31.7%;郵政寄遞服務業收入1.2億元,增長22.7%。郵政函件業務540.3萬件,增長12.8%;包裹業務5.2萬件,增長69.6%。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9112.3萬件,增長31.4%;快遞業務收入15.9億元,增長6.1%。年末全市移動電話用戶總數450.6萬戶,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351.3萬戶,5G移動電話用戶99.3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128.9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11.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6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450.6萬戶,增加9.3萬戶。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4.7億元,比上年增長7.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85.1億元,增長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9.6億元,增長7.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953.4億元,增長7.0%;餐飲收入151.3億元,增長6.5%。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5.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下降3.9%,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18.6%,汽車類零售額增長5.8%。
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159.8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出口額80.6億元,增長11.3%;進口額79.2億元,增長6.1%。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78.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7%。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8.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6.8%。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下降18.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2.1%。按項目隸屬關系分,地方項目投資增長7.5%,中央項目投資增長367.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270.7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住宅投資201.9億元,增長13.2%;辦公樓投資2.1億元,增長1.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9.0億元,下降9.6%。商品房銷售面積309.7萬平方米,下降25.2%;商品房銷售額334.3億元,下降26.6%。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8.9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稅收收入182.2億元,增長1.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79.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9.0億元,比上年下降4.5%。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6639.8億元,比年初增長8.6%。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893.1億元,比年初增長10.3%;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170.1億元,比年初增長7.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9568.7億元,比年初增長7.5%。其中,住戶貸款余額1932.1億元,比年初增長14.0%;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7635.4億元,比年初增長6.0%。住戶貸款中,短期貸款余額375.6億元,比年初增長10.0%;中長期貸款余額1556.6億元,比年初增長15.0%。
2021年末全市保險機構共有44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市實現保費收入146.9億元,同比下降6.1%,累計賠付55.4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2.6億元,同比下降16.1%,累計賠付33.1億元,同比增長17.9%;人身險保費收入104.4億元,同比下降1.4%,累計賠付22.3億元,同比增長20.1%。
-
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77元,比上年增長7.8%,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162元,增長13.6%。
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26元,比上年增長6.5%。從主要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28843元,增長8.7%;經營凈收入9218元,增長4.5%;財產凈收入5356元,增長7.1%;轉移凈收入9609元,增長1.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437元,增長13.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35元,增長9.5%。從主要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8482元,增長15.1%;經營凈收入10235元,增長5.7%;財產凈收入966元,增長3.3%;轉移凈收入2752元,增長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424元,增長14.9%。全體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6.8%,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5.5%,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1.0%,分別比上年下降1.3個和0.1個百分點。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66.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2.8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235.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1.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8.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8.4萬人。
年末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6916戶,受益人數139937人,全年累計發放低保資金70594.7元。其中,城市低保對象8522戶,受益人數12350人,發放低保資金8714.1萬元;農村低保對象78394戶,受益人數127587人,發放低保資金61880.5萬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1億元,比上年下降31.1%,爭取國家及自治區支持資金2.7億元,項目349項。年內專利授權量6620件,增長20.5%,占自治區專利授權總量的27.2%。安排重大科技專項經費1.4億元。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人數7.5萬人,與上年持平,在校生人數25.5萬人,增長2.4%,畢業生人數6.5萬人,下降3.0%;年末共有普通中學119所,招生人數4.8萬人,下降4.0%,在校生人數14.6萬人,下降0.7%,畢業生人數4.8萬人,下降4.0%;年末共有小學197所,招生人數3.9萬人,增長14.7%,在校生人數20.0萬人,增長5.3%,畢業生人數2.9萬人,下降3.3%;年末共有幼兒園443所,在園幼兒7.2萬人,與上年持平。
十、文化旅游、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11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5個。全市擁有廣播電視臺7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8%,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
全年累計接待國內游客1874.5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業收入349.8億元。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462個。其中,醫院110個,擁有病床19820張。全市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2168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醫師12477人。
年末全市共有體育場20個,體育館19個,室內游泳池(館)51個。
十一、資源、環境
初步統計,全年總用水量9.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5.8億立方米;工業用水1.2億立方米;生活用水2.0億立方米;生態環境用水0.9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6.6立方米/萬元。
初步統計,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7733.3公頃。其中,人工造林4200.0公頃,封山育林666.7公頃,森林撫育2866.7公頃。全市森林面積384066.7公頃,森林覆蓋率22.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9.0%,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10.1%。
全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優良空氣天數318天,比上年增加24天。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業企業。
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是指年末從業人員20人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和年末從業人員60人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
5、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行業法人單位;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法人單位;以及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行業法人單位。
6、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口徑。
7、城市建設數據均為統計快報數據,最終數據以全國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年報為準。
8、衛生數據均為國家衛生統計信息網絡直報系統上報數,最終數據以國家和自治區反饋數為準。
9、經濟作物數據均為統計上報數。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登記失業率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價格指數、人民生活、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呼和浩特調查隊;農牧業機械總動力數據來自市農牧局;對外貿易數據來自市商務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路客貨運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機動汽車數據來自市公安局;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電話互聯網數據來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旅游數據、電視、廣播數據來自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財政、科學技術支出數據來自市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中國銀保監會內蒙古監管局;醫療保障數據來自醫療保障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自治區教育廳;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科技數據來自市科學技術局;醫療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生活保障數據來自市民政局;水資源數據來自市水務局;林業數據來自市林業和草原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