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內蒙古

阿拉善盟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1 22:18:56 來源:阿拉善盟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639次

阿拉善盟統計局

2004年3月16日

2003年,盟委、行署帶領全盟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轉移發展戰略”,沉著應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地震等自然災害和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帶來的嚴峻困難和挑戰,萬眾一心,奮力拼搏,使全盟國民經濟快速增長,邊疆安寧,社會穩定,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合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在連續幾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快速增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654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45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4419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3624萬元,分別增8.2%、34.7%和7.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上年的13469元提高到今年的16960元,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47:42調整至今年的10:53:37。

物價穩中有升。全年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達99.3%,比上年增長0.9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102.1%,增長1.0個百分點。

就業人數增加。年末全盟就業人員89599人,比上年末增加1878人,增長2.14%。其中:城鎮51695人,農牧區37901人。全年通過各種渠道安置下崗職工1839人,比上年增加36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9%。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年財政總收入40321萬元,比上年增加8071萬元,增長25.0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240萬元,上劃中央兩稅15081萬元,分別增加4361萬元和3710萬元。財政支出因2002年有通旗油路專項資金的拔付而明顯減少,全年地方財政支出83887萬元,比上年減少33000萬元,在地方財政支出中科技三項支出、撫恤、社會救濟費和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分別增長58.2%、59.2%和71.2%。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并末得到根本遏制,資源轉換步伐緩慢,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就業和再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待快速提高。

二、農業

農作物種植結構繼續調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159公頃,比上年減少2458公頃,其中:小麥1623公頃、玉米6262公頃,分別比上年減播867公頃和1449公頃;油料種植3778公頃,擴大1149公頃;棉花種植1359公頃,擴大658公頃。

糧食、薯類、瓜類等大宗農產品減產;油料、棉花、糖料產品迅速增產。全年糧食產量65434噸,比上年減產14934噸;油料11115噸,增產4155噸;棉花5274噸,增產2706噸。設施農業迅速發展,特種農產品產量成倍增加。

畜牧業生產喜獲豐收。2003年我盟向“六鎮、八區、十大灘”轉移轉產牧業人口519戶1922人。六月末牲畜頭數188.51萬頭(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2.69萬頭(只),十二月末牲畜頭數141.38萬頭(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6.33萬頭(只)。全年肉類總產量12229噸,羊毛產量823噸,羊絨產量292噸,分別增產2234噸、77噸、68噸;駝絨產量197噸,減產12噸。

林業生產繼續發展。當年完成造林面積6640公頃,造林成活率達86.0%;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4.19萬公頃,幼林撫育實際面積2433公頃,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67公頃。

水利建設得到發展。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16.25萬千瓦,增長5.66%,農牧業主要生產環節的機械化程度繼續提高,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4870噸,下降40.17%,農牧區用電量7044.6萬千瓦小時,增36.91%;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70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50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60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產銷銜接基本正常。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42298萬元,比上年增長27.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下同)增加值115805萬元,增長31.1%,主要產品增產的多,減產的少。產品銷售率達96.15%,比上年提高0.39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3年,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942萬元,基本與上年持平,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40.71,比上年提高1.20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18次,比上年多周轉0.34次,資本保值增值率117.15%,資產負債率68.22%,分別比上年增加2.75和5.56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82136元/人,比上年增長23.48%成本費用利潤率6.40%,總資產貢獻率9.06%,分別比上年減少2.18和1.15百分點。

建筑業生產增勢強勁。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2121萬元,比上年增69.8%,全盟四級及以上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2.46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14.32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長30.81%和39.57%,實現利潤673萬元,增長56.8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45000萬元,比上年增86.07%,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89311萬元,更新改造投資41008萬元,分別增長83.65%和145.90%。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全年第一產業投資12681萬元,第二產業投資104009萬元,第三產業投資12831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8.19%、248.98%和32.90%。

五、內外貿易和旅游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005萬元,比上年增13.75%,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1.41%。其中:縣以上消費品零售額70219萬元,縣以下零售額20786萬元,分別增13.87%和9.4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79451萬元,餐飲業零售額8835萬元,分別增14.09%和8.50%。城鄉商品交易市場活躍。年末,商品交易市場16個,比上年減少2個,全年商品成交額12626萬元,比上年增長44.36%。

對外貿易取得新進展。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額121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33%。其中:出口額752萬美元,增15.87%;進口總額463萬美元,為去年同期的2.48倍。主要出口商品:無煙煤21.50萬噸、鹽品6820噸、金屬鈉1533噸、硅鐵1458.5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1.11%、44.43%、145.67%和2330.83%,無毛羊絨11噸,比上年減少67噸。全盟利用國內資金25582萬元,比上年增長46.85%;策克口岸開放3次60天,出入境人員41722人次,出入境車輛15087輛次,進出口總量3082噸,增長92%。進出口總值380萬美元,是上年的2.24倍。

旅游業繼續發展。年內接待國內外旅游者33.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34%,海外游客5032人次,創外匯收入151.5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80%,旅游總收入達1.71億元,比上年增69.31%。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生產平穩發展,路網等級不斷提高。2003年,全年完成全社會公路客運量311萬人,貨運量816萬噸,分別比上年增2.3%和9.68%;客運周轉量26612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78373萬噸公里,分別增0.61%和25.28%。年末,全盟有公路66條,其中:省道7條,縣道14條,鄉道23條,專用線17條,邊防線5條;公路總里程501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480公里,等外公路370公里,草原自然路1161公里。全盟39個蘇木鎮中,有33個通了等級公路,通路率近84.62%,有19個蘇木鎮通了油路,通油路率近48.72%。全盟運力結構更趨合理,公路養護質量有所提高。

郵電通訊水平和服務質量繼續提高。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5484.43萬元,比上年增18.74%。年末局用交換機容量達5.94萬門,增長31.13%;無線市話21003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5561戶,增4.80%;移動電話用戶55606戶,增11.63%,全盟電話普及率達68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5部/百人。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3552戶,下降14.96%。

七、金融、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款規模迅速擴大。2003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30559萬元,比年初增加54924萬元,其中:企業存款79655萬元,儲蓄存款208646萬元,分別增加6761萬元和37233萬元;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33941萬元,比年初增加94177萬元,其中:短期貸款192399萬元,中長期貸款44683萬元,分別增加41644萬元和3757萬元,中期流動資金貸款17234萬元,減少3772萬元,特別是居民消費貸款增長較快,年末消費貸款余額21856萬元,比上年末增加3006萬元,增長15.95%,占貸款總額的6.54%。

保險事業繼續快速發展。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6246萬元,比上年增38.86%。其中:財產險2601萬元,人壽險3645萬元,分別增長50.35%和31.68%,;全年保險業賠付額1359萬元,增長56.03%。其中:財產險1121萬元,壽險238萬元,分別增長70.11%和12.26%。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保持較快發展。2003年全盟共有各類學校71所,招生9925人,在校學生32652人,畢業生8920人。其中:普通中學19所,招生4211人,在校學生14411人,畢業生3069人;小學35所,招生4436人,在校學生14446人,畢業生4782人;幼兒園12所,招生783人,在校學生2146人,畢業生769人,兩基成果鞏固提高,年內全盟義務教育輟學率,小學控制在0.21%,初中控制在1.15%,并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全年參加普通高考868人,本科上線率為15.21%,專科上線率為71.66%,總上線率86.87%。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績。年末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9425人,全年科技三項經費支出174萬元,比上年增長58.18%,科技產業化“5123”工程順利實施。年內安排科學技術發展項目19項,其中:《特色藥用植物肉蓯蓉種植及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星火計劃,科技合作重點項目《神舟四號搭載種子的實驗研究》、《飛播技術及植物穩定性研究》等項目全面啟動;首次載人航天飛船從我盟境內升起;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5項,全年專利申請6項,授權專利2項,年內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1項,合同成交額1310萬元,被自治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戶,自治區級民營科技企業4戶。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4項,14項科研成果通過盟級鑒定驗收,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科技合作效果良好,與中科院蘭州分院合作開展的“阿拉善盟鎖陽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和“騰格里沙漠飛播治沙新技術及植物種群穩定性研究”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年末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轉播臺57座,調頻發射臺3座,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1135座,微波站21個,擁有公共圖書館4個,群眾藝術館及文化館4個,文化站38個,廣播覆蓋人口17.68萬人,覆蓋率達88.67%,電視覆蓋人口17.61萬人,覆蓋率達88.34%,有線電視用戶3.09萬戶,圖書館藏書12.45萬冊。全年出版報紙117萬份,其中:《阿拉善報》99萬份,阿拉善廣播電視報18萬份。全盟新聞宣傳導向明顯增強,質量提高,共播發各類稿件581余條(篇),制作專題、特別節目7期,播發公益性廣告302余條(次),年內共舉辦各類展覽111期,觀眾1651人次,開展各類競賽活動93場,文藝輔導424次,組織各類文藝活動182次,組織農牧區電影放映隊放映電影1200多場,觀眾9.9萬人次,開展送圖書下鄉116次。對外宣傳工作成績突出,文藝創演、社會文化活動蓬勃發展,為全盟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文化輿論氛圍。

衛生事業成績喜人,特別是奪取了抗擊“非典”的階段性重大勝利。2003年上半年,面對SARS的爆發流行,盟委、行署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衛生部門全力以赴,有關部門協同作戰,人民群眾廣泛參與,開展了一場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取得了全盟僅發現一例“非典”疑似病人,而且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病人痊愈的好成績。全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逐步建立,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得到加強。年末擁有一類衛生機構65所,病床732張,衛生技術人員1389人,執業醫師649人,執業助理醫師185人;二類衛生機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3所,擁有執業醫師85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三類衛生機構(村、嘎查衛生室)171個,擁有執業醫師8人,鄉村醫生155人。

體育工作繼續加強。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在校學生體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達標率92%以上。全年全社會參加體育鍛煉健身活動人數15萬人(次);參加全區各類比賽獲獎牌33枚,,其中: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2枚,其他獎牌26枚。

十、環境保護

環境和自然保護工作繼續加強。全盟確定的自然保護區10個,總面積327.70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6個。年內共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20個,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投資總額731萬元,完成了蘭太實業公司原料鹽技改工程(煙塵、二氧化硫)、萬噸金屬鈉(水)、西染料大廠(水)和9臺鍋爐煙塵、二氧化硫的治理整改工作,城市污染得到進一步治理。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盟總人口179616人,比上年減少165人。其中:男性91699人,少數民族57809人,全年出生人口1580人,出生率8.16‰,死亡人數661人,死亡率4.31‰,人口自然增長率3.8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55元,比上年增加618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9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963元,比上年增加299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94%。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30.15%;農牧區為46.21%。城鄉居民每百戶耐用品擁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長。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22678人,比上年增加2361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2106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727名,為失業人員發放救濟金785.65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7626人,農牧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360人;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4853人。

年末各類社會福利敬老院床位150張,收養人數91人,城鎮建立起各種社會服務設施98個,其中:星光老年之家8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17萬元,接受社會捐贈52.6萬元。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