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內蒙古

興安盟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3-04 11:05:41 來源:興安盟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59次

興安盟統計局

1999年3月13日

1998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六屆六次、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執行各項改革和發展的政策措施。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戰勝了嚴重洪澇災害,全盟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進步,全面實現了年初預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一、綜合

國民經濟整體運行良好。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3億元,比上年增長7.4%;第三產業產業增加值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第三產業增加值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達8618元/人,比上年提高12.6%。市場價格總水平下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2.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下降3.7%。勞動就業工作有所加強。年末全盟從業人員6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17.91萬人,比上年減少1.36萬人,城鎮個體私營企業就業人員5.70萬人,比上年增加1.28萬入。再就業工程有了重大進展,通過各種渠道安置下崗職工1.86萬人,占下崗職工人數的66.2%。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全年實現全部財政收入4.41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6%;財政支出8.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市場需求不足影響,部分農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下跌;部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差;下崗職工再就業壓力較大。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生產獲得全面發展,盡管全盟遭受了大面積的旱災和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但是由于各級政府積極采取抗災自救措施,加大農業投入,增加農業科技含量,特別是秋季光照好,秋霜晚,種植業奪得大豐收。全盟糧食總產達177.7萬噸,比上年增產23.7萬噸;經濟作物受水災影響有不同程度的減產,全盟油料總產2.75萬噸,比上年減產0.64萬噸,甜菜總產5.6萬噸,比上年減產10萬噸。

林業生產緊緊圍繞林業再造興安這一目標,深化改革,強化措施,狠抓各項基礎建設,1998年取得較大成績,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4.0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5200公頃,增長14.8%,幼林扶育面積5.06萬公頃,比上年增83.5%。

牧業生產保持了持續高速發展,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達495.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61.2萬頭(只),純增14.1%。年末家畜總頭數達395.2萬頭(只),比上年增加22.3萬頭(只),純增率5.96%。牲畜出欄增加,出欄率逐年提高,養畜效益增加,全年大小畜出欄148.9萬頭(只),比上年增加25.8萬頭(只),增長20.9%,出欄率達50.4%,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全年豬牛羊肉產量達75026噸,比上年增長18.3%。

漁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3592噸,比上年增長12.1%。

隨著農業投入的不斷提加,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盟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97.6萬干瓦,比上年增長15.2%;大中型拖拉機1719臺,比上年增長6.7%,小型拖拉機5.5萬臺,比上年增長9.1%;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0.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7.9%;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4.9萬噸,比上年增長10.9%;農用塑料薄膜658噸,比上年增長32.9%;年末擁有配套機電井22749眼,其中新增7063眼。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在困境中求發展,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鄉及鄉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8億元,比上年增長9.9%。

全年鄉以上獨立核算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0652萬元,比上年增長0.4%,實現利移總額16515.6萬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實現利潤203.7萬元,比上年增加651.3萬元,虧損企業虧損額4729.8萬元,比上年增長4.7%。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逐步好轉,全年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74.0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6.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建筑業發展較快,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36.0%。四級以上施工企業25家,完成房屋施工面積26.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9.0萬平方米,其中投標承包面積完成7.7萬平方米,投標承包面達29.2%。建筑施工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3356元/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盟固走資產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國有單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比上年增長48.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4億元,比上年增長84.6%,更新改造投資完成61.0億元,比上年下降13%,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全年國有單位投資中用于農牧林水的投資105萬元,用于工業建筑業投資7688萬元,用于商業運輸、郵電業投資30716萬元。

五、交通運輸郵電業

交通運輸郵電業保持了快速發展,全年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完成增加值15002萬元,比上年增長22.6%。

全年公路貨運量達1329萬噸,比上年增長4.7%,貨運周轉量完成171349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5%;公路客運量完成464萬人,比上年增長7.1%,公路旅客周轉量完成34480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5%。

郵電部門全年完成郵電業務量8375萬元,比上年增長41.0%,市話到達戶數40082戶,比上年增長16.9%,其中:住宅電話29827戶,比上年增長19.6%;函件323.9萬件,比上年增長0.3%;長途電話714萬次,比上年增長8.2%,公用電話達1797部,比上年增長71.5%;無線尋呼用戶達22728戶,比上年增長55.6%,移動電話達7418戶,比上增長151.2%。

六、國內貿易

我國消費市場平穩發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億允,同比增長8.6%,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0.1億元,比上年增長8.6%;旗縣級零售額6.1億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分經濟類型來看,國有經濟零售額4.85億元,比上年下6.6%;集體經濟零售額1.46億元,比上年增長29.8%;私營個體經濟零售額11.55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其他經濟零售額3.33億元,比上年下降13.9%。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2.5%;餐飲業零售額1.77億元,比上年下降11.0%;制造業零售額0.57億元,比上年下降10.9%;農民對城鎮居民零售額為2.99億元,比上年下降19.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七、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全年外貿出口總額43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8%。

利用外資增加,全年新增三資企6家,實際利用外資1291.4萬美元,比上年增加28.9%。

八、全融和保險業

全盟金融形勢穩定,各項存、貸款繼續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7.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工業貸款10.4億元,比上年增長9.4%;商業貸款36.9億元,比上年增長0.1%;農業貸款3.0億元,比上年增長21.2%。

保險業發展加快,全盟承保額達70.1億元,比上年增長50.8%,保費收入7419萬元,比上年增長37.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301萬元,人壽險保費收入4118萬元。全年保險賠款支出5993萬元,是上年的2.9倍。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實施科教興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了我盟的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全盟擁有國有科研機構18個,年內取得科研成果28項,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110項,專利申請13項,得到授權5項。

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1998年全盟升入各類普通高校學生1257人,升入各類普通中專學校學生2208,分別比上年增加了265人和1023人。全盟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含成人班)2896人,比上年增長21.6%,其中:少數民族2085人,比上年增長69.9%;普通高中在校學生12083人,比上年增長0.9%,其中:少數民族6127人,比上年增長4.1%;職業高中在校生5739人,比上年增長32.9%,其中:少數民族2087人。九年義務教育繼續加強,年內普通初中在校學生7453人,比上年增長0.03%,其中:少數民族34778人,比上年增長1.79%;小學在餃學生166606人,比上年減少5.4%,其中:少數民族77447人,比上年減少6.8%。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4%,與上年持平。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盟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從業人員218人,演出367場其中:在農村演出315場,全盟擁有文化站92個,群眾藝術館和文化館6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6個,藏書量達17.1萬冊。年末擁有廣播中、矩波發射臺3座,調頻廣播臺5座;電視臺、轉播臺和插轉臺(站)123座,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為85.5%和89.2%。盟級報刊發行量1.71萬份,其中:蒙文版840份。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全盟共有衛生機構(含個體)289個,在衛生機構中有醫院、衛生院109個,其中:鄉鎮衛生院80個,年末醫療單位擁有病床4022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979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797人,全盟衛生機構中有婦幼保鍵機構6個,婦幼衛生技術人員179人,衛生防疫機構8個,衛生防疫人員462人。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活動進一步開展,全盟召開縣以上體育運動會4次,參加運動員7020人次,在校學生體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占97.7%以上,其中:優秀占18.4%。

十一、環境保護

全盟環保工作力度加大,年末,環境保護系統職工人數達119人,各級環境監測站3個,環境監測人員61人。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見成效,全盟擁有自然保護區6個,其中:國家級1個,自治區級1個。全年完成限期治理污染項目16個,環境污染治理項目投資完成361.4萬元,限期治理率達100%,盟內4家15小企業均已關停,白色垃圾防冶初見成效。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降,全年出生人口16758人,出生率10.44‰;死亡人口4555人,死亡率4.64‰;人口自然增長率5.80‰。年末全盟總人口1609211人,比上年增加74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8759人,占27.27%,農業人口1170452人,占72.73%。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2元,比上年增加512元,增長15.2%;農牧民人均收入2017元,比上年增加287元,增長16.59%。

城鄉居民住宅條件不斷改善,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25.0萬平方米,農村牧區竣工住宅面積95.6萬平方米。

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年末全盟有55620人參加養老保險,有13454人參加離退休費統籌。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各類福利院有床位971張,收養872人,社會救濟改革進一步深化,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達11.3萬人次。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國內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