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統計局
2012年3月22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城鄉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十二五”規劃實施旗開得勝,實現了首年開門紅。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81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0.7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417.6億元,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222.5億元,增長13.1%。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6674元(折合4233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2%。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0.7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種植業產值167.9億元,增長34.3%;林業產值24億元,增長22%;牧業產值142.5億元,增長16.1%;漁業產值0.4億元,增長1.9%。
全年糧食總產量277.3萬噸,比上年增長29%,創歷史最高紀錄。棉花總產量0.06萬噸,增長13.0%。油料產量2.3萬噸,增長19.1%。水果總產量47.8萬噸,增長15.4%,其中園林水果產量39.1萬噸,增長12.4%。蔬菜總產量390.5萬噸,增長11.4%,其中棚菜產量286.1萬噸,占蔬菜總產量73.3%。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作業面積126.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60.4萬畝,飛播造林面積32.1萬畝。
全年豬、牛、羊和家禽出欄分別為291.9萬頭、47.6萬頭、180.9萬只和8069萬只,比上年分別增長12.8%、10.9%、11.5%和11.3%。肉類總產量56.7萬噸,增長12.1%,禽蛋產量58.2萬噸,增長15.9%,奶類總產量17.5萬噸,增長14.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其中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7.3%,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0.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34.2億元,比上年增長35.4%。其中,私營工業總產值完成677.3億元,增長36.3%。14家超十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80.4億元,增長52.4%。
主要工業產品中,原煤228.8萬噸,比上年增長28.6%;鐵礦石原礦產量3892.1萬噸,增長10.4%;生鐵498.3萬噸,增長47.4%;成品鋼材489.1萬噸,增長42.8%;水泥401.1萬噸,增長16.9%;水泥專用設備19.2萬噸,增長42.1%;紗12741噸,增長4.2%;布4113萬米,增長5.4%;紙制品6426噸,增長28%;輪胎外胎323.6萬條,增長20.4%;平板玻璃529.3萬重量箱,增長1.6%;黃金4088.7千克,增長12%;發電量10.3億千瓦時,增長53%;磚87088萬噸,下降29.5%;發動機1177.2萬千瓦,下降25.6%;礦山專用設備4.2萬噸,下降2.4%;冷、鮮豬肉11.7萬噸,增長19.5%;白酒14532千升,增長2.3%;啤酒143673千升,增長38.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82.8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利潤總額50.9億元,增長58.5%;利稅總額91.1億元,增長51.3%;虧損企業52戶,比上年減少5戶,虧損面下降1.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102.8億元,產銷率為97.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產銷率為97.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輕工業產銷率為97.1%,比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4%。164戶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282.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建筑業總產值247.5億元,增長49.4%;實際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積1345.6萬平方米,增長36.9%,其中新開工面積1187.9萬平方米,增長49.5%;房屋竣工面積533.2萬平方米,下降18.5%。全員勞動生產率13.1萬元/人,下降12.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8.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24.3億元,增長24.4%;農村非農戶投資53.8億元,增長89.4%。在城鎮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435.8億元,增長25.4%;房地產開發投資88.5億元,增長19.2%。
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控股經濟固定資產投資116.7億元,比上年增長30.4%;集體經濟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下降54.3%;其它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06.8億元,下降0.5%;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3.9億元,下降60.9%;私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335.6億元,增長40.9%;港澳臺商固定資產投資7.6億元,增長579.7%;外商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下降56.6%。
按投資的重點行業劃分:用于農林牧漁及水利管理業的固定資產投資56.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7%;用于工業的投資351.6億元,增長19.9%;用于交通、運輸、郵電業的投資6.2億元,增長44.2%。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348.2億元,比上年增長6.1%,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60.2%。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8.5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其中,商品住宅投資72.5億元,增長30.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05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2.8%;竣工面積213.5萬平方米,增長137.8%;銷售面積376.3萬平方米,增長25.9%;銷售額92.7億元,增長33.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7.8萬平方米,下降43.2%。
全年開工的房地產企業開發樓盤由上年的122個增加到200個。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7億元,比上年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0.1億元,增長17.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4.6億元,增長16.3%。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30.6億元,增長17.2%,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52.9億元,增長29.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4.1億元,增長21.7%,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6.7億元,增長33.3%。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1427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3%。全年出口創匯額31274萬美元,下降4.6%。
對全市出口貢獻較大的企業是朝陽浪馬輪胎有限公司、朝陽飛馬集團、凌源東晟碳素有限公司、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全年出口創匯額分別為10055萬美元、6369萬美元、2284萬美元和880萬美元。域外招商引資完成506.3億元,增長24.6%。向國外輸出勞務1536人次,下降1.4%。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普通公路固定資產投資4.43億元。截至年末,全市高速公路里程386公里;普通公路里程13660公里,比上年新增210公里;共有村道7852公里。全市通油路行政村1349個,比重100%。普通公路晴雨通車里程7845公里。普通公路綠化里程4980公里。全市共有普通公路橋梁92338米/3149座,其中大橋以上24568米/107座。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公路客運量3835萬人,公路旅客周轉量164380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3821萬噸,貨物周轉量583423萬噸公里,分別增長6.6%、8.4%、10.5%和19.7%。建成了北票市常河營和東官營、凌源市大王杖子和佛爺洞、朝陽縣西營子等5座農村客運站。新建龍城二級客運站1座。全市共有公交運營車輛606輛,公交調度中心7個,運營線路總長度2974公里,年運營里程5904.4萬公里。
全年郵政電信業務總量19.1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7億元,增長14%;電信業務總量17.4億元,增長24.7%。年末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到111.3萬門,增長1.1%;城鄉固定電話裝機數73.8萬戶,下降9.9%;全市移動電話用戶198.1萬戶,增長8.7%;年末互聯網用戶31.2萬戶,增長27.2%;全年發送特快專遞22.4萬件,下降7.7%。
全年共接待旅游、訪問、從事商務等項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1.7萬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長21.4%。全市旅游總收入129.4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其中旅游外匯收入為1025.09萬美元,增長20.2%。
八、市場價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4.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2%,非食品價格上漲1.7%;消費品價格上漲4.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5.1%。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12.2%;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3.2%;衣著類價格上漲2.7%;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2.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9%;居住類價格上漲5.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4.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3%。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7.2%,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2.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7.4%。
九、財政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6.9億元,比上年增長31.2%。其中,各項稅收65.9億元,增長28.2%。在各項稅收中,營業稅14.3億元,增長26.4%;增值稅10億元,增長29.8%。全年全口徑稅收收入117.6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其中國稅收入52.7億元,增長31.5%,地稅收入64.8億元,增長28.5%。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8億元,增長18.8%;教育支出24.6億元,增長19.5%;農林水事務支出24.1億元,增長19.6%;醫療衛生支出12.9億元,增長41.1%;科學技術支出1.8億元,增長84.3%。
十、金融和保險業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8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3.4%,比年初增加167.2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76.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3.1%,比年初增加164.2億元。在各項存款中,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614.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6%,比年初增加113.3億元。單位本外幣存款余額246.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5.4%,比年初增加49.9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34.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2%,比年初增加89.3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24.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9%,比年初增加86.3億元。在各項貸款中,本外幣短期貸款余額21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4%,比年初增加20.4億元;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余額300.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6.8%,比年初增加80.6億元。
全年保險行業承保金額158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財產險承保金額1091.2億元,下降11.1%;壽險承保金額197.5億元,增長59.1%;健康險承保金額299.5億元,增長263.5%。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8.2億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8億元,增長17.1%;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1.6億元,下降22.9%;健康險保費收入0.7億元,增長45.4%。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7.2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7億元,增長32.5%;壽險賠付支出2.7億元,增長1.16%;健康險賠付支出1.76億元。
十一、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共組織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2項。其中,納入國家科技計劃5項,省科技計劃54項,獲國、省科技資金5150萬元;實施市本級科技計劃53項,落實資金1200萬元。新能源電器(超級電容器)產業基地22個項目獲省科技資金扶持3320萬元。全年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83.2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年內有3家企業晉升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4家企業建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省、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總數達到了40家。選派10個科技特派團、3100多名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服務活動。引進、培育農業新品種140項,推廣新品種95個,重點扶持了12家農業科技型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有5家企業納入省科技計劃。組織召開市政府與13所高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項目洽談會,幫助68家企事業單位與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6.98億元,增長32%。
全年義務教育按時完成率94.7%。全市當年入園幼兒45151人,在園幼兒77617人,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72.3%,比上年增長10.5個百分點。全市小學毛入學率為100.2%,比上年下降4.8個百分點,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99.2%,比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初中階段毛入學率為117.4%,比上年增長3個百分點;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0.4%,比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89.3%,比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全市有高等學校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所,成人高等學校2所。普通高校招本專科學生1864人,其中普通本專科1629人,成人本專科235人;成人高校招本專科學生3735人。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025人;成人本專科在校生4340人。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1489人;成人本專科畢業生1270人。全市共有特教學校3所,畢業生49人,招生42人,在校生384人。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年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82個。組織舉辦各類文化活動70余項;舉辦專場文藝演出12場,觀眾近50萬人次;發放科技資料4000余份、致富實用小冊子19種1000余份、圖書500余冊;組織創作了大戲劇本3部,小戲(小品)劇本5部。鋪設市內小區有線電視地下管網10公里,開通市區10個小區125棟樓的有線電視信號。牛河梁遺址保護和展示、建平和北票境內的長城保護和展示被列入遼寧省“十二五”重點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年內有5個項目入選省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年末有各類衛生機構4466個。其中,醫院40個,衛生院(開業)12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6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所,社區衛生服務站58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1609張;衛生技術人員13655人,其中執業醫師5712人,執業助理醫師879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我市籍運動員代表遼寧省參加全國比賽共獲4枚金牌、5枚銀牌、4枚銅牌,其中1人在全國女子舉重冠軍賽上,抓舉超世界紀錄。在2011年亞洲舉重錦標賽女子63公斤級國際比賽上,獲得該級別的3枚金牌。在巴黎舉辦的舉重世錦賽上,獲得1銀1銅。我市代表遼寧省組隊參加了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取得了3個二等獎,第八屆殘運會我市殘疾人運動員獲得9枚金牌。在全省青少年比賽中我市選手獲得82枚金牌。2011年我市成功承辦了遼寧省第六屆農運會,以16枚金牌的好成績列第4位。
十三、城市公用事業和環境保護
全年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63條、57公里、88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93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路燈1780基桿。其中,朝陽市區新建和改造友誼大街、凌河街、和平街、長江路等城市道路17條、20公里、42萬平方米,鋪設人行步道方磚19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80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路燈986基桿。到年末,朝陽市區共有道路213條,239.4公里,道路面積442.63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近11平方米,排水管道379.3公里,城市路燈7487基桿。
全年城區新增綠地123萬平方米,植大樹20萬株,新建改造園林廣場15個。其中,朝陽市區新增綠地55萬平方米,植大樹6萬株,栽植和擺放鮮花160萬株;新建和改造人民廣場、朝重、朝柴廣場、青年公園等園林場園8個。年末市區綠地面積達到977萬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面積36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5.4%,綠地率26.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67平方米。2011年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
全年新建水洗公廁31座。其中,朝陽市區新建水洗公廁15座。朝陽市區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到年末,朝陽市區主次干道清掃保潔面積587萬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運量24.2萬噸;共有水洗公廁68座,移動(生物)公廁5座,旱廁130座,地下垃圾轉運站85座。
全年城區新建和改造燃氣管道56公里。其中,朝陽市區新建和改造燃氣管道26公里。秦沈天然氣管道朝陽支線工程已開工建設,已完成管道焊接40公里。到年末,朝陽市區燃氣管道總長314公里,煤氣總用戶達11.3萬戶,煤氣供應總量1930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80%。
全年削減化學需氧量4566.7噸、氨氮447.8噸、二氧化硫5048噸、氮氧化物1559噸。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標準天數為355天,達標率為97.3%,其中一級天數55天。“創模”工作通過國家環保部的專家評審,26項指標已達到或基本達到省級考核標準,全市“創模”工作已經進入省級驗收階段。組織開展環保專項整治活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400多人次,檢查企業1000余家。
十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到2011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40.9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8.42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9.9%;非農業人口102.54萬人,占總人口的30.1%。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8元,比上年增長15.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536元,比上年增長22.7%。
注:
(1)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統計范圍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調整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由原來的50萬元及以上項目,調整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2)公報中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人均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零售額數據為調整后可比口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