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遼寧

本溪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5-10 23:19:38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6796次

2011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和諧進步,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657.0億元,比上年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3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3.4%。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9:62.90:32.01。人均生產總值66335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7%。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3.12億元(現價),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9.01億元,比上年增長7.2%;林業增加值15.05億元,比上年增長7.3%;牧業增加值1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0%;漁業增加值4.37億元,比上年增長4.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82億元,比上年增長4.5%。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9038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253公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9145公頃;玉米播種面積35315公頃;谷類播種面積863公頃;高粱播種面積154公頃;豆類播種面積2930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14公頃;藥材作物播種面積3883公頃;蔬菜作物播種面積4101公頃;瓜果播種面積203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30.28萬噸,比上年增長39.8%。其中,水稻產量5.88萬噸,比上年增長19.0%,玉米產量22.36萬噸,比上年增長49.7%,谷類產量0.34萬噸,比上年增長36.0%,豆類產量0.64萬噸,比上年增長25.5%。在非糧食作物中,油料產量0.10萬噸,比上年增長66.7%,蔬菜產量19.88萬噸,比上年下降2.6%,瓜果產量0.56萬噸,比上年增長7.7%,水果產量5.29萬噸,比上年增長12.1%,園參產量195噸,比上年增長3.1%。

全市人工造林面積13.6萬畝,封山育林面積620萬畝,中、幼林撫育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5%。

全年肉類總產量12.5萬噸,比上年增長4.8%;禽蛋產總量5.7萬噸,比上年增長3.6%;奶類總產量1.7萬噸,比上年下降5.6%。

全年水產品產量16000噸,比上年下降20.0%。其中,淡水捕撈產量完成1339噸,比上年下降55.5%。淡水養殖產量14661噸,比上年下降13.3%,其中,魚總產量13882噸,比上年下降1.1%。漁業水面養殖面積15312公頃,比上年下降9.5%。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53.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5%。其中,柴油機41.59萬千瓦;電動機5.33萬千瓦;汽油機6.94萬千瓦。全年農機械總動力中,拖拉機動力13.46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2.04萬千瓦,收獲機械動力0.79萬千瓦,水田機械0.06萬千瓦,收獲后處理機械1.30萬千瓦,漁業機械0.003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27.21萬千瓦,畜牧養殖機械1.24萬千瓦,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動力3.92萬千瓦,農產品初加工作業機械動力3.63萬千瓦。農機化作業中,機耕面積43.33千公頃,機播面積26.67千公頃,機電灌溉面積2.99千公頃,機械植保面積1.84千公頃,機收面積10.69千公頃。全年農機經營總收入3.19億元。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4.40萬噸,地膜使用量459噸,地膜覆蓋面積6997公頃,農用柴油使用量6837噸,農藥使用量731噸。

全市水務完成土石方1956.2萬立方米,投入人工743.7萬個工日,車工14.7萬個臺班,投入使用農建資金4.6億元。全年完成灌溉水源窖工程169項,新增調蓄供水能力821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4萬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萬畝,新修加固堤防143公里。全年完成農村飲水工程82處,解決5.9萬人、2.4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三、工業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9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以下均簡稱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1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7%。

從輕、重工業分類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10.7%;重工業完成增加值4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從企業類型看,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39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小型企業完成增加值112.8億元,比上年增長62.8%。按所有制看,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374.4億元,比上年增長11.4%;非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135.8億元,比上年增長52.5%。按市直、縣區工業看,市直工業完成增加值346.4億元,比上年增長8.8%;縣區工業完成增加值163.9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其中,平山區完成增加值17.6億元,比上年增長40.6%。溪湖區完成增加值23.8億元,比上年增長38.5%。明山區完成增加值22.7億元,比上年增長35.3%。南芬區完成增加值16.7億元,比上年增長38.5%。本溪縣完成增加值31.8億元,比上年增長42.4%。桓仁縣完成增加值20.3億元,比上年增長34.4%。高新技術開發區完成增加值31.0億元,比上年增長44.5%;按主要行業看,冶金支柱業完成增加值339.1億元,比上年增長7.5%;鋼鐵深加工業完成增加值80.5億元,比上年增長81.2%;裝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8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2%;建材產品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0.8億元,比上年增長17.6%;醫藥制造業完成增加值24.1億元,比上年增長193.1%;采礦業完成增加值78.0億元,比上年增長42.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完成增加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化工及制造業完成增加值29.0億元,比上年增長16.2%;紡織及紡織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0億元,比上年增長1.8%;農副產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9%;食品及飲料業完成增加值4.8億元,比上年增長27.3%;木材加工及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17.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6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93.1億元,比上年增長39.47%。資產合計2011.4億元,比上年增長40.13%。實現利稅總額89.8億元,比上年增加29.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8.3億元,比上年增加10.8億元。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7個中,虧損企業個數55個,比上年下降3.51%。虧損企業虧損面13.9%,虧損企業虧損額5.0億,比上年增長15.07%。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3.1萬人,比上年增長8.66%。

四、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市納入統計制度的205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291.1億元,比上年增長60.9%。初步核算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1%。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39.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其中,建筑工程產值211.0億元,比上年增長51.9%;安裝工程產值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其他建筑產值7.1億元,比上年增長1.6倍。竣工產值156.3億元,比上年增長8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867.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6.4%。實際投標承包面積725.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4.3%。期末從業人數7.3萬人,比上年增長23.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83.1億元,比上年增長45.1%。其中,住宅投資50.8億元,比上年增長66.4%。購置土地面積14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4.8%。商品房屋施工面積1098.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7.9%,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612.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倍。商品房屋竣工面積33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6.4%。竣工房屋價值7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倍。

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99.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5.7%,其中,現房銷售面積139.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倍;期房銷售面積260.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9.7%。商品房屋銷售額145.0億元,比上年增長90.4%。其中,現房銷售額56.9億元,比上年增長95.6%,期房銷售額88.2億元,比上年增長87.2%。年末全市商品房屋待售面積66.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4%。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0.8億元,比上年增長40.0%。其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7.2億元,比上年增長40.0%。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94.1億元,比上年增長39.1%。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83.1億元,比上年增長45.1%;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比上年增長52.3%。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9億元,比上年增長88.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8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82.6億元,比上年增長59.7%。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319.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762個,比上年增長10.6%,新開工項目582個,比上年增長5.3%,全部建成投產項目423個,比上年下降12.4%。

六、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9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14.6%。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3億元,比上年增長17.6%。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6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4%;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

從批發、零售業銷售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40.6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56.0億元,比上年增長18.4%,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84.7億元,比上年增長25.8%。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30.9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96.8億元,比上年增長21.2%,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134.1億元,比上年增長24.4%。

從住宿、餐飲業經營情況看,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3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21.1%,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23.4%。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9.2億元,比上年增長26.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2%,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25.1億元,比上年增長27.8%。

七、旅游業

全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數302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6.2%。國內旅游收入227.6億元,比上年增長29.4%。接待入境旅游人數5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0%。旅游外匯收入3889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4.6%。全年旅游總收入252.8億元,比上年增長30.0%。

年末全市星級以上賓館達25家,旅行社達35家。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9個。

八、市場價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5.0%,比上年同期增長5.0%,其中,服務業項目價格指數102.8%,消費品價格指數106.2%。從構成居民消費的八大類商品看,食品類指數112.0%,比上年增長12.0%;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1.5%,比上年增長1.5%;衣著類指數100.1%,比上年增長0.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101.9%,比上年增長1.9%;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指數102.3%,比上年增長2.3%;交通和通信類指數101.1%,比上年增長1.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101.7%,比上年增長1.7%;居住類指數104.1%,比上年增長4.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4.8%,比上年增長4.8%。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107.07%,比上年增長7.07%。其中,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7.20%,比上年增長7.20%;輕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5.57%,比上年上升5.57%。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7.52%,比上年增長7.52%。;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4.25%,比上年上升4.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112.45%,比上年增長12.45%。

九、對外經濟

全年出口創匯1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5%。引進外資項目22個,比上年增長22.2%。新簽利用外資合同額5183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9%。外商直接投資352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0%。引進域外投資項目608個,引進域外投資到位資金額791.8億元,比上年增長71.0%。

全年派出勞務人員2556人次,比上年增長11.1%。完成營業額149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2%。

十、交通運輸、郵電、用電量

全年公路貨運量6754萬噸,比上年增長26.1%;貨運周轉量904982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5.3%。公路客運量2858萬人,比上年增長20.6%;客運周轉量181067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0.5%。全年鐵路貨運量3117萬噸,比上年增長10.8%。鐵路客運量1715萬人,比上年下降21.7%。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277萬元,比上年增長32.6%。電信業務總量134256萬元,比上年增長17.2%。

全社會用電量139420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0.5%。其中,全行業用電量1326746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0.2%。在全行業用電量中,工業企業用電量1262023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0.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7462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7.1%,。在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5920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0.0%;鄉村居民生活用電8253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0.3%。

十一、財政、金融、稅收、保險業

全市地方財政收入158.5億元,比上年增長85.4%。一般預算收入102.4億元,比上年增長37.3%。其中,各項稅收收入75.5億元,比上年增長35.5%。非稅收收入26.9億元,比上年增長42.6%。地方財政支出188.9億元,比上年增長49.8%。一般預算支出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3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公共安全支出8.6億元,比上年增長4.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0%;教育支出1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農業支出9.6億元,比上年增長5.4%;科學技術支出2.2億元,比上年增長88.9%;醫療衛生支出5.6億元,比上年增長16.2%;節能環保支出3.0億元,比上年下降10.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59.69億元,比年初增加121.56億元,同比多增加22.67億元,增長16.5%。其中,金融機構單位存款余額319.80億元,比年初增加64.45億元,同比增長25.2%;個人存款余額530.18億元,比年初增加56.58億元,同比增長12.0%。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0.22億元,比年初增加59.87億元,同比增長10.0%。從結構上看,短期貸款余額392.30億元,比年初增加97.00億元,同比增長32.9%;中長期貸款余額246.47億元,比年初增加6.02億元,同比增長2.5%。金融機構票據融資余額21.45億元,比年初減少43.14億元,同比下降66.8%。

國稅收入40.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6%。其中,消、增兩稅32.4億元,比上年下降17.7%;企業所得稅5.8億元,比上年增長74.2%;個人利息所得稅0.02億元,比上年下降60.0%;車輛購置稅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地稅收入7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2%。其中,營業稅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1%;企業所得稅6.2億元,比上年增長367.7%;個人所得稅9.1億元,比上年增長65.7%;資源稅6.0億元,比上年增長41.4%;城建稅2.9億元,比上年下降2.8%;房產稅2.0億元,比上年增長16.0%;車船稅0.4億元,比上年增長19.5%。

全年人壽保險承保金額1141716.7萬元。承保件數216803件。業務收入129675.1萬元,比上年下降22.0%。給付金額32748.9萬元,賠款金額3830.2萬元。全年財產保險承保金額24005949萬元。保費收入49749.3萬元,比上年增長15.1%。賠款金額20552.7萬元,比上年下降10.1%,賠付率為41.3%。

十二、教育

2011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8所,其中幼兒園23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9所(小學66所,初中51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普通高中17所,中等職業學校15所,高等院校3所;

在校學生總數195220人,其中幼兒園25124人,義務教育階段100615人(小學62112人,初中38329人,特殊教育174人),普通高中25211人,中等職業教育26684人,高等教育17586人;

教職工總數19747人,其中幼兒園2461人,義務教育階段11218人(小學6125人,初中5034人,特殊教育59人),普通高中2119人,中等職業教育2425人,高等教育1524人;

專任教師14202人,其中幼兒園955人,義務教育階段9035人(小學5250人,初中3741人,特殊教育44人),普通高中1675人,中等職業教育1709人,高等教育828人。

十三、科學技術

年末科學研究開發機構26個。全年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支出達2.2億元,比上年增長88.9%。全年共有57個項目榮獲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4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21項。共有4個項目榮獲省科技進步,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受理專利申請493件,授權專利330件。全市共擁有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3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6家。

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15.0億元,比上年增長61.8%,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138.2億元,比上年增長48.2%。全市高新技術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3.2%,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十四、文化、衛生、體育

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7個、博物館4個。共建設農家書屋289個,行政村覆蓋率100%,投入建設資金總額為578萬元。選配出版物共4717種,共計43.7萬冊,總碼洋582萬元,惠及到農村人口54萬人。全市農村放映電影2712場次。發放農業科技資料和圖書1000余份(冊)。在“培訓下基層、輔導面對面”活動中,舉辦大型培訓活動10場次,小型培訓活動近百場次,進行7個藝術門類30多個項目的輔導培訓,培訓基層文藝骨干近300人。本溪市第十屆“迎新春”秧歌大賽,共有50支秧歌隊參加表演,近千人參加活動。組織策劃并排演晚會共9場。舉辦本溪首屆“紅歌大賽”、大型文藝晚會《紅旗頌》。遼寧省“中國戲曲推廣日”本溪專場演出6,承辦第八屆本溪國際楓葉節開幕式演出活動。市圖書館總藏量769995千冊。采購新書4500種,13500冊;報刊1150種,征集地方文獻62種,145冊;電子文獻4500種,4500冊。全年接待讀者20.76萬人次,書刊借閱31.05萬冊次。新發展讀者3466人。全年完成服務課題40項,取得成果20項,提供文獻線索1675條。市博物館開設文化講壇兩期,展覽活動5次。共接待觀眾14萬人次,青少年觀眾7.5萬人次,接待團體觀眾263個,講解967場。市新華書店全年實現圖書銷售總碼洋1397萬元,其中教材發行銷售615萬元。

首屆本溪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67家企業參展,展示27大門類千余種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并重點推介以遼硯產業園區為主的16個文化產業招商項目,參觀近8萬人次。我市遼硯石雕精品為重點的8家企業、11個文化項目、400多種文化產業產品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現場交易額就達94.4萬元,簽約額132萬,獲得5個獎項。我市有2個項目,分別獲得省文化廳非遺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全市有市、縣級廣播電臺3座,中短波轉播發射臺1座(13千瓦),調頻轉播臺4座(7.1千瓦),廣播電臺開辦節目5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4%。全市有市級電視臺1座,電視轉播發射臺5座(13.55千瓦),市、縣電視臺開辦節目6套,全市有線電視用戶56.7萬戶,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7%。

2011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318個。其中,醫院29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2家;三級乙等醫院2家;二級甲等醫院14家;二級乙等醫院3家;一級醫院1家;其他7家)、療養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0家、衛生院37家、門診部7家、診所及衛生所和醫務室154家、采供血機構1家、婦幼保健院(所、站)7家、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家、衛生監督所(中心)7家、其它衛生機構3家。全市編制床位數9556張,其中,醫院8331張、療養院300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11張、衛生院674張、門診部40張。衛生技術人員數1311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803人、注冊護士4567人、藥劑師716人、技師683人、其它衛生技術人員640人、其他技術員388人、管理人員811人、工勤技能人員1504人。

我市在省級比賽中共獲得金牌54枚、銀牌68枚、銅牌86枚。在全國比賽中共獲得金牌7枚、銀牌3枚、銅牌1枚。在國際大賽共獲得金牌3枚。

引進并承辦了2011—2012賽季CBA聯賽,使遼寧隊主場落戶本溪,這是我市首次承辦全國最高等級的職業籃球聯賽。舉辦了“商業銀行杯”全國競走大獎賽,來自全國各地500余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參賽。組織乒乓球超級聯賽、全國肯德基三人制籃球賽、遼寧盼盼與夏威夷大學明星聯隊、與澳大利亞墨爾本隊籃球對抗賽、省老年人競技麻將賽等賽事。遼寧省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首屆體育大會,我市獲得優秀組織獎。舉辦本溪市首屆體育節,全市共舉辦遼寧省千人自行車邀請賽、體育節開幕式文藝演出、遼寧省登山邀請賽、萬人武術大會、龍舟大賽、踢毽跳繩擂臺賽、大眾廣播操展示、充氣攀巖、徒步走等千人以上規模活動10項,參與人數及現場觀眾近30萬人。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舉辦了趣味運動會、秧歌匯演、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等不同形式的文體活動105項次,參與人數及觀眾近50萬人。全市所有的體育場館,全部免費開放。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用于體育事業總投入達2000萬元。體育彩票銷量突破6000萬元大關。

十五、人口與就業

2011年末,省城鎮化水平評估和省人口抽樣確認全市常駐總人口1725103人,其中,城鎮人口1309698人,農村人口415405人,城鎮化率75.92%。

全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人數為26.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2萬人,增長13.8%。其中,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18.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3萬人,增長1.7%;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2.3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2萬人,增長9.5%。;其它所有制經濟單位從業人員5.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8萬人,增長93.3%。全市企業單位從業人員人數19.0萬人,比上年增加2.5萬人,增長15.0%。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人數5.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萬人,增長10.2%。機關從業人員人數2.0萬人,比上年增加0.3萬人,增長17.6%。

2011年,全市城鎮實名制就業人員8.2萬人,比上年下降1.6%。新開發公益性崗位3318個,比上年增長10.6%。全市實有登記失業人員2.7萬人,比上年下降5.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2%.

十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9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4億元,增長31.9%。其中,國有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7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9億元,增長18.9%;集體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億元,增長36.4%;其它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1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億元,增長1.4倍。

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2元,比上年多收入2977元,增長17.6%。其中,工資性收入12612元,比上年增長16.9%;經營凈收入1823元,比上年增長43.9%;財產性收入484元,比上年增長41.4%;轉移性收入7121元,比上年增長14.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524元,比上年多收入1678元,增長21.4%。其中,工資性收入4763.5元,比上年增長23.0%;家庭經營性收入3978.4元,比上年增長20.7%;財產性收入338.6元,比上年增長23.0%;轉移性收入443.5元,比上年增長20.6%。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982元,增長15.4%;在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中,人均食品消費支出5441元,比上年增長13.8%。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818元,比上年增長14.8%,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114元,比上年增長22.8%。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883元,比上年增長23.8%。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1534元,比上年增長16.1%。人均文化教育、娛樂用品消費支出1579元,比上年增長22.3%。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043元,比上年增長6.8%。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569元,比上年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668.7元,增長15.7%。在農民人居生活消費支出構成中,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643.9元,比上年增長16.2%。人均衣著消費支出476.5元,比上年增長12.7%,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457.2元,比上年增長5.4%。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300.7元,比上年增長11.5%。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652.7元,比上年增長43.8%。人均文化教育、娛樂用品消費支出524.4元,比上年增長21.6%。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505.8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121.5元,比上年增長8.8%。

年末市區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2.7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7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9.8%,燃氣普及率89.0%。城市人均道路面積由上年的10.1平方米減少到8.5平方米。城市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150萬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長度925.2公里,供水總量20040.9萬立方米。熱水供熱能力1498兆瓦,蒸汽305噸每小時,供熱面積3071萬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百分之百村通汽車、通電話。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4.2萬人,比上年增長4.6%,其中,在職職工60.7萬人,比上年增長4.1%;離退休人員23.5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5.9%。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7.4萬元,比上年增長28.0%。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6.9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全市企業(含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20.8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6.1%。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5.5萬人(含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比上年增長1.7%,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0.3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全市企業(含個人)養老保險擴面人數4.4萬人,比上年增長63.0%,工傷保險擴面人數4.6萬人,比上年增長53.3%,醫療保險擴面人數2.5萬人,比上年增長67.1%。

年末全市城市共有養老機構77家,其中,公辦27家,床位4123張。民辦50家,床位3690張。農村中心敬老院16所,床位2314張。城市低保人數有69181人,比上年下降9.2%。發放保障金25142.5萬元,比上年增長19.9%。醫療救助人數34164人次,比上年下降25.8%。城市低保邊緣人數8408人,比上年下降13.6%。

十七、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

全年城區共栽植各類樹木46萬株,新增綠地面積75.6萬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1.9萬平方米。

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工業用水總量247117萬噸,比上年增長8.8%、工業煤炭消費總量1465萬噸,比上年增長11.5%、工業廢水排放總量2064萬噸,比上年下降10.8%、工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1247噸,比上年下降20.4%、工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45420噸,比上年下降21.3%、工業煙塵排放總量11735噸,比上年下降4.9%、粉塵排放總量25348噸比上年下降5.8%、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2322萬噸,比上年增長2.5%。

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Ⅱ級(良)以上天數349天,比上年增加1天,達標率由上年的95.3%提高到95.6%,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空氣中四項主要污染物中除自然降塵超過省控標準(8噸/平方公里·月)1.03倍外,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與上年相比自然降塵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別下降了1.6噸/平方公里·月和0.001毫升/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分別上升0.004毫升/立方米和0.008毫升/立方米。

老官砬子飲用水源各項污染指標的年均值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水質狀況良好。

各類功能區環境噪聲晝間、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均低于國家《生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環境噪聲限值。市區環境噪聲晝間、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56.5分貝和47.5分貝,比上年晝間上升0.2分貝,夜間上升0.6分貝。城區道路交通噪聲加權平均值為60.4分貝,比上年下降4.1分貝。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4.5分貝,比上年上升0.3分貝。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公報中有的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婷婷丁香爱丁香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另人妖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