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統計局
二〇一三年四月三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應對不利形勢,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勵精圖治,扎實工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各項事業加快推進,科技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一、經濟總量
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GDP)實現98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93.3億元,同比增長5.3%,拉動GDP增長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09.2億元,同比增長9.1%,拉動GDP增長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8.9億元,同比增長11.5%,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分別為19.7%、51.9%和28.4%。人均GDP達到32329元,比上年增加3682元。
二、農林牧漁業
201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431.9億元,可比價增長9.9%。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實現193.3億元,可比價增長5.3%。
糧食生產取得新突破。2012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413.4萬噸,是歷史上糧食產量最高的年份,比上年增加11.8萬噸,同比增長2.9%。其中,玉米產量344.4萬噸,同比增長4.5%;蔬菜產量368.4萬噸,同比增長2.5%。
全市林業生產取得新成績。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1608公頃,四旁植樹106萬株。實現林業產值12.8億元,可比價增長11.6%。
畜牧業倍增計劃成效顯著。全年牛出欄126.5萬頭,羊出欄85.0萬只,豬出欄580.9萬頭,家禽出欄16996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22.9%、14.6%、31.9%和21.3%。全年肉類總產量125.8萬噸,同比增長36.1%。其中,豬牛羊肉產量81.2萬噸,同比增長56.2%;禽蛋產量31.2萬噸,同比增長12.8%;牛奶產量20.6萬噸,同比增長5.1%。實現畜牧業產值259.7億元,可比價增長14.0%。
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14336噸,同比增長4.6%。水產品養殖面積(含清河水庫、柴河水庫,不包括昌圖)8624公頃。實現漁業產值3.5億元,可比價增長2.8%。
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44.9萬千瓦,同比增長6.9%;全市機耕面積55.3萬公頃,機播面積50.2萬公頃,機收面積達19.2萬公頃。
三、工業
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5.4%,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6.7%;輕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5.5%,重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5.4%;大中型企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4.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增長15.3%。產品銷售率為97.6%。在銷售產值中,輕工業增長15.0%,重工業增長15.5%。按可比價格計算,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0%。
全市以沈鐵工業走廊建設為標志的工業園區日新月異、發展勢態強勁,園區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已逐步形成,壯大全市工業經濟和強市效能日漸顯現。18個重點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已達830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48.8%;全年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0.5%;完成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7.9%。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攀升。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3.0億元,同比增長14.6%;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17.4億元,同比增長36.0%;利稅總額342.4億元,同比增長38.0%。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全年原煤產量1857.0萬噸,比上年下降13.3%;發電量202.9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7%;飼料239.5萬噸,比上年增長10.9%;鋼材25.8萬噸,比上年增長72.6%。
四、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業
2012年建筑業完成增加值4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9%。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產值2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房地產開發業平穩發展。全年開工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共有163家。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677.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51.4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建筑面積504.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67.0億元。
五、固定資產投資
“項目年”成效顯著,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70億元,同比增長24.8%;農村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同比下降27.3%;農村農戶固定資產投資19億元,同比增長7.5%。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單位投資68億元,同比增長21.4%;非國有經濟投資857億元,同比增長21.0%。
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4億元,同比下降7.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44億元,同比增長31.8%,其中,工業完成投資623億元,同比增長27.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67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215億元,同比增長10.8%。三次產業投資之比由上年的2.0:64.0:34.0調整為1.6:69.6:28.8。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660億元。新增主要生產能力:水泥248萬噸/年,新建公路22.5公里,改建公路37公里,城市自來水供應能力1萬噸/日。
六、交通、郵政和電信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3%。全社會貨物運輸量完成8250萬噸,貨物周轉量完成1329470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6.6%和17.0%;旅客運輸量4900萬人,比上年增長8.2%;客運周轉量132244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2%。(以上數據為公路數據)
2012年底,全市擁有各級公路1265條計6526公里。在公路總里程中,國家級公路3條計109公里,占總里程的1.7%;省級公路6條計521公里,占總里程的8%;縣級公路30條計766公里,占總里程的11.7%;鄉級公路289條計2216公里,占總里程的34%;村級公路932條計2858公里,占總里程的43.8%;專用公路5條計56公里,占總里程的0.9%。縣級以上公路計1079公里,占總里程的16.5%。全市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78.1公里。在各級公路總里程中等級公路達到6497公里,占總里程的99.6%;黑色路面里程3872公里,占總里程的59.3%;晴雨通車里程6526公里,占總里程100%;綠化里程2970公里,占宜林里程45.5%。全市770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達通暢。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7844萬元,比上年增長31.9%。在郵政業務中,全年完成函件279.4萬件,比上年增長61.4%;特快專遞17.5萬件,比上年下降4.2%;全年電信業務總收入150229萬元,比上年增長8.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9.6萬戶,比上年減少6.3萬戶,下降11.3%;移動電話用戶達227.7萬戶,比上年增加22.5萬戶,增長11.0%。年末寬帶用戶數達26.3萬戶,比上年增加2.9萬戶,增長12.4%。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七、國內貿易
國內貿易持續增長,城鄉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2012年全市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5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7.3%。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實現782.1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252.6億元,增長27.1%;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529.5億元,增長36.3%。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城鎮零售額實現198.3億元,鄉村零售額實現109.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9%和16.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89.0億元,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實現218.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0%和17.7%。
八、對外經濟貿易及旅游
實際利用外資穩步增長。全年新簽項目8個,比上年下降46.7%;合同外資額5429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2.7%;實際利用外資4021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2.5%。
外貿出口增長較快。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5191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1.7%,其中:進口完成850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50.2%;出口完成4340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4.3%。
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60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9%;旅游外匯收入401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8%;國內旅游收入192.5億元,比上年增長42%;旅游總收入達到195.1億元,比上年增長43%。
九、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8%,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比上年上漲4.0%,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8%,干豆及豆制品價格上漲2.2%,牛肉價格上漲26.9%,羊肉價格上漲18.4%,豬肉價格下降8.9%,鮮蛋價格下降16.0%,水產品價格上漲13.3%;煙酒類價格上漲1.1%;衣著類價格上漲2.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1.0%;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3.7%;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0.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5%;居住類價格上漲3.3%。
十、財政、稅收和金融
2012年全市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4.6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各項稅收收入完成85.7億元,同比增長9.5%;非稅收入完成28.9億元,同比增長8.0%,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比為74.7:25.3;市本級完成6.6億元,增長11.7%;縣(市)區完成108.0億元,增長9.0%。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0.9億元,同比增長19.7%。其中:教育支出34.0億元,同比增長36.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1億元,同比增長19.4%;市本級支出40.0億元,下降4.6%;縣(市)區支出160.9億元,增長27.8%。
銀行業平穩運行,各項存貸款呈穩定增長態勢。201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款829.5億元,比年初增加100.0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單位存款余額194.8億元,比年初增加3.9億元,同比增長2.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20.3億元,比年初增加97.4億元,同比增長18.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13.4億元,比年初增加59.3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短期貸款余額303.9億元,比年初增加31.3億元,同比增長11.5%;中長期貸款余額294.5億元,比年初增加23.7億元,同比增長8.8%。票據融資余額15.1億元,比年初增加4.3億元,同比增長39.8%。
全市保險業務得到較快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壽險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11.1%;財產險收入5.7億元,同比增長12.5%。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5.5億元,同比增長19.6%。其中:壽險給付和賠款2.3億元,與去年持平;財產險賠款3.1億元,增長34.8%。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我市榮獲全國教育督導工作先進集體和教育事業發展特別貢獻獎,鐵嶺縣被確定為全國學前教育巡回支教試點縣。投入28.4億元,發放了教師津貼,落實了有關學生的扶助政策,改善了21所幼兒園、26所中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維修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3萬平方米,加強了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鐵嶺師專專本科專業建設。全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0.5%;普通高中在校生43280人,同比下降1.5%;普通中專在校生6153人;職業高中(職業中專)在校生13178人;省農廣校在校生2598人;普通高等院校(含五年制中專)招收學生數5680人,在校生達14229人;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4573人;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學院在校生2287人;成人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在校生約30萬人次;特殊教育在校生369人。
科技事業成績顯著,高新產業生機勃勃。2012年全市擁有市級科研機構8個,從事科研活動251人,科研經費支出2469萬元;全年組織實施各類課題項目18項。全市已經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2家,本年新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9家;到2012年末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實現466.7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136.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和33%。吸納技術簽訂合同364項,成交額10.5億元;輸出技術簽訂合同4項,成交額1378萬元;專利申請量778件,其中,發明專利達169件,專利授權584件,發明授權56件。
十二、文化、廣播、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得到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2012年全市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9個,文化站89個,博物館3個(含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個。全市有公共圖書館9個,公共圖書館面積21658平方米,藏書46萬冊;接待讀者35萬人次,為讀者舉辦各種活動75次,參加人員達14萬人次。
專業藝術工作成績斐然。舉辦了《龍鳳呈祥和諧鐵嶺》迎春文藝晚會,秧歌劇《楊柳情》被評為遼寧省2012年“五個一”工程獎。鐵嶺工筆畫院3月份在新加坡舉辦了鐵嶺工筆畫展,昌圖縣9月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黑土丹青?國畫展”。群眾文化工作亮點紛呈,先后成功舉辦了元宵節廣場群眾舞蹈大賽、焰火晚會等系列文化活動,舉辦了“我要上春晚,快樂咱家鄉”群眾文化活動大賽,豐富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2012年全市群眾文化廣場活動達160場,參與人數達153萬人次。朝鮮族群眾藝術館參與舉辦了遼寧省第六屆朝鮮族民俗節,參加遼寧省第七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取得了一個金獎和兩個銀獎的好成績。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有新進展,銀岡書院、西豐城子山山城遺址、開原團山子遺址、昌圖四面城古城遺址已通過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家組驗收。
2012年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和設備得到很大改善,節目更加豐富多彩。市級電臺自辦節目66套,每日自辦節目時間52.5小時,市級電視臺自辦節目16套,每日自辦節目時間4.2小時。全市共有市縣級廣播電臺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6.6%;全市有市縣級電視臺5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其中包括調頻轉播發射臺),電視人口覆蓋率97.8%。有線電視用戶48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1萬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衛生事業邁出新步伐,衛生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顯著提高。年末全市衛生機構3108個,其中:縣以上醫院25個,個體診所892個。共有醫療床位8767張。衛生技術人員10438人,其中:執業醫師3722人,執業助理醫師871人,注冊護士3594人,其他技術人員2251人。年末全市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4個,專業技術人員396人;婦幼衛生機構7個,專業技術人員172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8個,鄉鎮衛生院91個。
體育事業欣欣向榮,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發展,競技體育水平穩步提高。進行了以銀州區(一期工程)和新城區(二期工程)為代表的城市社區建設環境建設,130個行政村配套安裝健身器材已全部安裝完畢。積極開展鐵嶺市全民健身活動月活動,成功舉辦了遼寧省第二屆公路自行車快樂騎行接力活動、鐵嶺市第六屆萬人健走活動、鐵嶺市龍舟大賽、鐵嶺市“全民健身日”健身展演、鐵嶺市釣魚比賽、迎接2012年元旦長跑等多項全民健身活動。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由市軍體校培養輸送的鐵嶺籍運動員方玉婷與隊友通力協作,勇奪女子射箭團體比賽銀牌。2012年鐵嶺市共組隊參加了省12個項目的比賽,共取得了12枚金牌,15枚銀牌,19枚銅牌。積極做好我市承辦十二運會女子排球(16歲至19歲年齡組)比賽的籌備工作。全年共銷售體育彩票1.1億元,銷量創歷史新高。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2年末,全市總人口達302.2萬人,在總人口中,市區人口44.1萬人,占14.6%;縣(市)人口258.1萬人,占85.4%;農業人口200.4萬人,占66.3%;非農業人口101.8萬人,占33.7%。
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8587元,比上年增加2384元,增長14.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386元,比上年增加2347元,增長19.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69元,比上年增加1298元,增長14.0%;農民人均消費性支出6301元,比上年增加659元,增長11.7%。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市為34.5%,農村為35.4%。
據城鄉住戶調查資料顯示,年末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平方米;農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7.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市實現實名制就業6.5萬人,新增就業5.8萬人,普惠制技能培訓2.2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以下,是歷史最低水平;不斷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3萬人、78萬人、23萬人、25萬人、21萬人,基金征繳分別實現8.1億元、6.7億元、1.4億元、1.1億元、0.3億元。啟動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參保人數達到2.3萬人。扎實推進新農保工作,全市完成新增新農保參保人數5.6萬人,參保率達到93%。為18萬名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1.1億元。為近15萬名企業退休人員提高養老金待遇,月人均增加200元。組織各類職業介紹和招聘會,實現“人崗對接”3.8萬人次。全年共為5200多名農民工討回被欠工資4380余萬元,農民工工資清欠率達到98%。
社會福利事業扎實推進。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每月分別提高了82元和55元,集中供養五保對象和分散供養五保對象年生活補助標準分別增加了940元和980元。集中供養孤兒和散居孤兒月人均最低養育標準分別達到1300元和800元。全市累計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2278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7263人次。累計下撥城市低保戶及低保邊緣戶供暖補助資金4000萬元,救助城市困難群眾8萬余戶。“兩節期間”累計發放臨時性救助資金4600萬元,共救助城鄉困難群眾9萬余戶。為1913名低保對象免除殯葬服務費171萬元。投入1300萬元,改造農村低保戶和農村低保邊緣戶危房2000戶。全年下撥救災資金2160萬元,救助災民11.6萬人次。投資3500萬元的市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主體已完工。籌集資金3000余萬元,新改(擴)建了4所國辦養老機構,2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爭取省專項資金240萬元,對8所中心敬老院實施了維修改造。爭取省專項資金1200萬元,新建6所農村困難家庭常年病人托管中心。繼續鞏固雙擁模范城成果,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及時下撥中央、省各類優撫資金6000余萬元,有效保障全市3.24萬名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1059人,符合安置條件的441人,現已安置231人。積極開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及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全市共接待求助人員4541人次。全年新增福利企業5家,安置殘疾職工400余人,殘疾職工參保率達到100%。
積極開展了“蓓蕾慈善救助工程”和“春蕾慈善行動”等系列慈善活動,共發放善款140萬元,救助困難群眾4900人次,積極開展了“助學圓夢行動”,資助1000名考入本科以上院校的貧困家庭大學生,有效發揮了慈善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補充作用。
十四、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總體環境有了明顯改善。2012年全市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投入2.48億元,修建道路1.8萬平方米(開發區專用車基地建設路面)。新建排水設施0.28萬延長米。新增路燈195盞(包括凡河新區56盞)。鐵嶺中心城區投資2.3億元,維修、擴建了24條主次干道,新建黑色路面1.8萬平方米。植樹30萬株(老區),綠化覆蓋面積1773公頃,新增綠地38公頃,公園綠地448公頃。城市用水普及率97.74%,供水管道長度890.7公里(包括凡河新區71公里),年供水總量3523.6萬立方米;城市供氣總量4138萬立方米;新增煤氣用戶5987戶,燃氣普及率96.39%;城市供熱能力1748.3兆瓦,供熱總量926.6萬吉焦,供熱面積1832.7萬平方米。
城市面貌展現全新形象,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鐵嶺新城區開工建設重點項目22個,新開工面積11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0億元。哈大高鐵鐵嶺西站投入運營,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淺水灣民主幼兒園、師專體育館交付使用。老城區提升改造十件實事全部完成,投資2.1億元,完成了靠山屯整體拆遷,異地新建回遷樓主體完工,沙子溝棚戶區改造開始啟動。投資3.3億元,完成205萬平方米外墻保溫工程。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使2.8萬戶居民受益。對站前廣場、匯工街、體育館進行了全面改造。中心鎮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215萬平方米,凡河鎮、慶云堡鎮、老城街道躋身全省百強鄉鎮。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年快報數或初步核算數。
2、公報中的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3、人口數為公安局戶籍統計數。
4、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5、交通數據為不含昌圖數據。
6、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數據為外經貿局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