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面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嚴峻復雜局面,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三都五城”新本溪建設,努力在結構調整中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做到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在新常態下,全市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171.16億元[3],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4]增加值63.6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642.02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465.53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5.5:56.5:38.0調整為5.4:54.8:39.8。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7854.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3.3%。其中,種植業增加值21.9億元,增長3.3%;林業增加值20.9億元,增長4.0%;牧業增加值15.7億元,增長2.6%;漁業增加值5.1億元,增長3.8%;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95億元,增長5.8%。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8288.5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9626公頃,比上年增加178公頃。其中,稻谷播種面積8903公頃;玉米播種面積35593公頃;谷子播種面積561公頃;高粱播種面積131公頃;豆類播種面積2565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662.5公頃。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42.2公頃;藥材作物播種面積3501.1公頃;蔬菜作物播種面積4346.1公頃;瓜果播種面積227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24萬噸,比上年減產4.8萬噸,下降16.8%。其中,水稻產量5.5萬噸,與上年持平;玉米產量17萬噸,下降21.7%;谷類產量0.12萬噸,下降6.8%;豆類產量0.4萬噸,下降26.4%。在非糧食作物中,油料產量0.1萬噸,比上年下降38.1%;蔬菜作物產量21.3萬噸,比上年下降2.1%;瓜果產量0.56萬噸,比上年下降2.2%;水果產量5.7萬噸,與上年持平;園參產量180.3噸,比上年增長1.3%。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535公頃,更新造林面積868公頃,四旁(零星)植樹80.2萬株。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32333公頃,森林中、幼齡林撫育面積9380公頃,當年苗木產量1.18億株。
全年肉類總產量10.1萬噸,比上年下降11.2%;禽蛋總產量5.0萬噸,比上年下降11.1%;奶類總產量0.26萬噸,比去年下降58.9%。
全年水產品產量17207噸,比上年增長0.5%。其中,淡水捕撈產量完成1211噸,增長18.0%;淡水養殖產量15996噸,下降0.7%。其中,魚總產量13008噸,比上年下降5.1%。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6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4%。其中,柴油機48.0萬千瓦,電動機5.83萬千瓦,汽油機7.09萬千瓦。全年機械總動力中,拖拉機動力18.94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1.73萬千瓦,收獲機械動力1.2萬千瓦,水田機械0.41萬千瓦,收獲后處理機械1.94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25.45萬千瓦,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動力3.59萬千瓦,農產品初加工作業機械動力3.62萬千瓦。農機化作業中,機耕面積38.93千公頃,機播面積28.1千公頃,機電灌溉面積2.91千公頃,機械植保面積1.95千公頃,機收面積23.12千公頃。全年農田基本建設作業量169.93萬立米。農用化肥使用量4.46萬噸,地膜使用量494噸,地膜覆蓋面積7031公頃,農用柴油使用量6921噸,農藥使用量764噸。
2014年全市總的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偏多。全年平均氣溫8.3℃,比上年高1.1℃;降水量為554.3㎜,比上年少360㎜;日照時數為2547.6小時,比上年多171.5小時。
三、工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65.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以下簡稱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輕、重工業分類看,輕工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96%;重工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7%。
從企業類型看,大中型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48%;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3.75%。
按所有制看,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97%;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4%。
按市直、縣區工業看,市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21%;縣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85%。其中,平山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56%。溪湖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59%。明山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56%。南芬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84%。本溪滿族自治縣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03%。桓仁滿族自治縣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36%。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98%。
按主要行業看,冶金支柱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36%;鋼鐵深加工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81%;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6%;建材產品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37%;醫藥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6%;采礦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9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48%;化工及制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5%;紡織及紡織品加工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45%;農副產品加工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63%;食品及飲料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3.82%;木材加工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7.2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生鐵1841.0萬噸,比上年下降5.25%。粗鋼1626.1萬噸,比上年下降3.36%。鋼材1589.2萬噸,比上年下降17.3%。發電量42.07億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8.57%。啤酒100483千升,比上年增長8.08%。人造板378674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5.6%。中成藥5250.7噸,比上年增長14.7%。平板玻璃9940319重量箱,比上年增長14.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81%,上年同期為97.8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95.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7%。資產合計213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75%。實現利稅總額173.8億元,比上年增加4.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98.02億元,比上年增加8.56億元。在全市609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個數77個,比上年增長26.2%。虧損企業虧損面12.6%,虧損企業虧損總額7.54億元,比上年增長5.19%。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4.1萬人,比上年增長1.0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四、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
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325.28億元,比上年下降12.4%。初步核算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96.8億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建筑工程產值247.13億元,比上年下降3.5%;安裝工程產值34.39億元,比上年下降27.2%;其他建筑產值15.28億元,比上年下降43.3%。竣工產值182.94億元,比上年下降1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0.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9.9%。實際投標承包面積792.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8%。期末從業人員7.8萬人,比上年增長6.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2.6億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住宅投資85.0億元,比上年下降8.0%。購置土地面積98.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6%。商品房屋施工面積1385.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4%。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444.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5%。商品房屋竣工面積420.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2%。竣工房屋價值112.2億元,比上年下降21.6%。
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29.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5%。其中,現房銷售面積237.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5%;期房銷售面積91.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1%。商品房屋銷售額129.8億元,比上年下降34.1%。其中,現房銷售額92.8億元,比上年下降30.4%,期房銷售額37.0億元,比上年下降41.7%。年末全市商品房屋待售面積142.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8%。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5.2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5.2億元,比上年增長5.0%。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772.6億元,比上年增長8.8%。房地產開發投資112.6億元,比上年下降15.1%。
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84.8億元,比上年下降1.0%;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8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71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478個,比上年下降27.6%,新開工項目233個,比上年下降18.2%,全部建成投產項目298個,比上年下降6.9%。
六、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8.3億元,增長9.3%。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4%。
從批發、零售業銷售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6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99.3億元,比上年下降2.6%,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163.2億元,比上年增長25.0%。零售業實現銷售額3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87.9億元,比上年增長4.5%,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25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2%。
從住宿、餐飲業經營情況看,住宿業實現營業額9.9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5.0億元,比上年增長20.0%。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8.4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6.5億元,比上年增長6.2%,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4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0%。
七、旅游業
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3666.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0%。國內旅游收入295.79億元,比上年增長22.27%。接待入境旅游者33.5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42.35%。旅游創匯22261.0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7.11%。全年旅游總收入309.58億元,比上年增長16.43%。
年末星級以上賓館22家,旅行社41家。年末全市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9個。
八、市場價格
年末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4%,比上年增長1.4%。其中,服務業項目價格指數101.2%,比上年增長1.2%,消費品價格指數101.4%,比上年增長1.4%。從構成居民消費的八大類商品看,食品類指數102.7%,比上年增長2.7%;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0.1%,比上年增長0.1%;衣著類指數100.8%,比上年增長0.8%;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99.0%,比上年下降1.0%;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指數101.2%,比上年增長1.2%;交通和通信類指數99.6%,比上年下降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100.6%,比上年增長0.6%;居住類指數101.7%,比上年增長1.7%。
年末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89.6%,比上年下降10.4%。其中,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88.6%,比上年下降11.4%;輕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0.8%,比上年增長0.8%。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87.6%,比上年下降12.4%;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1.5%,比上年增長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95.3%,比上年下降4.7%。
九、對外經濟
全年出口創匯31.0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04%。引進外資項目12個。新簽合同外資額359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85%。外商直接投資額6008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78%。引進內資項目206個,引進省外投資到位資金額377.65億元。
十、交通運輸、郵電、用電量
全年公路貨運量8348萬噸,比上年增長11.8%;公路貨運周轉量1255725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2.3%。公路客運量2876萬人,比上年增長7.7%;公路客運周轉量158333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3%。全年鐵路貨運量1310萬噸,比上年下降22.5%。鐵路客運量2782萬人,比上年下降6.1%。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5265萬元,比上年增長10.3%。電信業務總量177648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402167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56%。其中,全行業用電量1330411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68%。在全行業用電量中,第一產業用電量168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61%;第二產業用電量1271070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84%;第三產業用電量57653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0%。工業企業用電量1259547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1.7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1756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0.6%。在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60927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0.85%;鄉村居民生活用電量1082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0.76%。
十一、財政、金融、稅收、保險業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166.2億元,比上年下降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9.8億元,比上年增長0.1%。其中,各項稅收收入95.5億元,比上年下降1.7%。非稅收收入34.3億元,比上年增長5.6%。地方財政支出223.1億元,比上年下降1.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7.8億元,比上年增長7.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教育支出21.2億元,比上年下降16.1%;農林水事務支出12.9億元,比上年下降5.2%;科學技術支出3.0億元,比上年增長4.7%;醫療衛生支出7.5億元,比上年增長9.0%;環境保護支出4.6億元,比上年下降9.2%。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16.3億元,比年初增加87.0億元,增長8.5%。其中,金融機構單位存款余額399.9億元,比年初增加61.4億元,增長18.2%;個人存款余額706.4億元,比年初增加32.6億元,增長4.8%。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74.4億元,比年初增加108.4億元,增長14.1%。從結構上看,短期貸款余額553.5億元,比年初增加75.1億元,增長17.6%;中長期貸款余額225.9億元,比年初增加12.0億元,增長5.6%。金融機構票據融資余額94.5億元,比年初增加20.8億元,增長28.0%。
全年國稅收入47.7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消、增兩稅40.5億元,增長2.4%;企業所得稅5.4億元,增長14.1%;個人所得稅0.1萬元,增長81.6%;車輛購置稅1.6億元,下降5.6%。
全年地稅收入62.6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營業稅13.2億元,下降6.4%;土地使用稅23.9億元,增長38.5%;企業所得稅4.1億元,下降26.0%;個人所得稅3.9億元,下降0.3%;資源稅8.3億元,下降12.4%;城建稅3.2億元,下降9.0%;房產稅2.4億元,增長9.5%;車船稅0.6億元,增長7.0%。
全年人壽保險承保金額3305570.48萬元。承保件數370945件。業務收入178711.86萬元,比上年增長20.05%。給付金額42829.67萬元,賠款金額4553.56萬元。
十二、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99所。
學前教育。全市幼兒園247所,比上年增加6所。其中,城市幼兒園148所,農村幼兒園99所。全市入園幼兒總數10886人。在園幼兒總數27604人。離園幼兒總數9265人。全市幼兒園教職工總數2760人。全市幼兒園園所占地面積33.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8萬平方米。
義務教育。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118所,比上年減少3所。其中,城市學校69所,比上年減少3所;農村學校49所,與上年相同。共有教學班2056個,比上年減少61個。中小學在校生總數84518人。義務教育鞏固率(九年義務教育按時完成率)97.7%。
(一)小學教育。全市小學72所,其中城市40所,農村32所。小學招生總數8930人。小學在校生總數54326人。小學畢業生總數10100人。小學毛入學率98.9%;畢業生升學率100.9%。小學教職工總數6163人。小學校舍建筑面積42.2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0.4萬平方米。
(二)初中教育。全市初中43所(普通初中2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4所),比上年減少2所。其中,城市初中26所,比上年減少2所;農村初中17所,與上年相同。全市初中招生總數10187人。在校生總數30046人,全市初中畢業生總數10038人。毛入學率85.6%,比上年下降1.9%。初中教職工總數4314人。全市初中校舍建筑面積37.1萬平方米。
(三)特殊教育。全市特殊教育學校2所,畢業生7人,招生13人,在校學生數146人。全市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55人。
高中教育。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6所。
(一)普通高中教育。全市普通高中13所(高級中學8所,完全中學5所),普通高中招生總數6536人。在校生總數20831人。畢業生總數7673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2040人。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積33.5萬平方米。
(二)中等職業教育。全市職業教育學校13所。其中普通中專6所,職業高中4所,成人中專1所,技工學校2所。全市職業教育學校畢業生總數6899人,比上年減少1659人。職業教育學校共招生4681人,比上年減少535人。職業教育在校生總數15476人,比上年減少4116人。教職工2315人。全市職業教育學校占地面積133.4萬平方米,生均8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
高等教育。全市共有高等院校8所(3所在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7所(本科院校4所,高職專科學校3所),成人高等學校1所。全市高等學校畢業生總數4530人(本科畢業生1470人,專科畢業生3060人)。高等學校招生總數8515人(本科招生4752人,專科招生3763人)。高等學校在校生總數21411人(本科在校生11075人,專科在校生10336人)。高等學校教職工總數2306人。
十三、科學技術
年末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8個。全年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支出達3.02億元,比上年增長4.86%。全年有60項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21項。有9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其中,三等獎9項。受理專利申請378件,比上年下降26%,授權專利177件,比上年下降39%。全市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家,市級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3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6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717.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1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4%。
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5.8%,比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
十四、文化、衛生、體育
年末有文化事業機構82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7個、公共文博類場館8處。
全市共開展有品牌的慶典活動5場,提供各類文化服務1017次,共組織文藝活動參加人次達到21萬人次;舉辦各類展覽123次。在全市289個行政村農村公益放映電影3667場,觀眾30萬余人次。全年檢查各類文化出版物經營場所21家,收繳非法書報刊、教輔、電子出版物共計51000余本(張、份)。取締非法電臺7家。
市圖書館各種書籍總藏量80.3萬冊,全年借閱圖書30.3萬冊次,接待讀者23.3萬余人次,新發展讀者4955人。全市博物館共計接待43萬人次。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送書刊、資料5000多份,全市送戲395場。公共文博類場館8處,各類館藏文物26593件。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溪市有8處;遼寧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本溪市有7處;本溪市政府公布的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
年末全市有市、縣級廣播電臺3座,公共廣播節目5套,中波轉播發射臺2座(13千瓦),調頻轉播臺4座(7.8千瓦),廣播節目時間共計32746小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61%。全市有市、縣級電視臺1座,電視轉播節目共計31730小時,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09%。
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624個。其中,醫院34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3家;三級乙等醫院1家;二級甲等醫院14家;二級乙等醫院3家;一級醫院4家;其他9家)、療養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7家、衛生院35家、村衛生室296家、門診部12家、診所及衛生所和醫務室178家、采供血機構1家、婦幼保健院(所、站)7家、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家、衛生監督所3家(其他4家監督所與疾控機構合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5家,其它衛生機構3家。全市編制床位數11606張。其中,醫院10115張、療養院500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60張、衛生院831張。在職職工人數1336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499人、注冊護士4788人、藥劑師629人、技師598人、其它衛生技術人員912人、其他技術員249人、管理人員842人、工勤技能人員1441人。
全年競技比賽中,省運會比賽獲得293.9枚獎牌。其中,金牌140.5枚、銀牌64.8枚、銅牌88.6枚。國家級比賽獲得1金2銀。亞洲級賽事本溪培養選手獲得2金,國際賽事本溪培養的選手獲得4金3銀1銅。審批二級運動員117人。
全年舉辦群眾性體育活動25次。承辦CBA籃球比賽,遼寧藥都本溪隊出征CBA聯賽壯行會暨“雙花杯”相約CBA等活動。全年培訓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50人,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25人。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71.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42%。全市中小學全部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全年共投入資金178多萬元。體育彩票銷量為7150萬元,增幅8.3%。為重點運動員檢測1500多人/次,鑒定骨齡290人/次,技術檔案測試共計635人,治療運動損傷70余人,協助進行國民體質監測共計2880人/次。
十五、人口與就業
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戶數569021戶,比上年增加564戶。總人口1520341人,比上年減少2726人。戶平均人口2.67人。在總人口中,男性760037人,占總人口數的50.0%;女性760304人,占總人口數的50.0%。全市非農業人口為1029157人,比上年減少1406人,占全市總人口67.69%;全市登記出生人口數11015人,比上年增加1515人,出生率為7.24‰;死亡10210人,比上年減少3330人,死亡率為6.71‰;自然增長率為0.53‰。省內遷入人口1574人,省外遷入人口2125人;遷往省內人口3793人,遷往省外人口3438人。
年末全市城鎮實名制就業人員6.98萬人,完成省目標的104.2%;新增創業2434人,完成省目標的106.8%;開發公益性崗位1854人,登記失業人員27526人,比上年增長0.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4%,控制在省目標的5%以內。
十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2元,比上年增長10.2%。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6元,比上年增長9.8%。
年末全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7.81平方米。擁有水廠7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919公里,比上年增長9.4%,城市供水總量7069.2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2%,城市用水人口88萬人。城市人工煤氣供氣總量4681.69萬平方米;天然氣供氣總量2310.0萬平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6415.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長度323.39公里,本年更新改造道路長度2.57公里。城市道路面積586.79萬平方米。橋梁座數120座,安裝路燈道路長度509.87公里,道路照明燈盞數30058盞。城市綠化覆蓋面積87378.0公頃,綠地面積23480.0公頃。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0%以上。全市百分之百村通汽車、通電話。
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4.9萬人,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在職職工66.6萬人,比上年增長0.2%;離退休人員28.3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6%。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26417.3萬元,比上年下降3.1%。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620958.6萬元,比上年增長17.1%。全市企業(含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25.2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6.3%。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0.4萬人(含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比上年增長1.6%。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3.6億元,比上年增長6.3%。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6%。
企業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累計新增參保12.9萬人,參保總數分別達到86.53萬人、110.4萬人、37.5萬人、42.1萬人和28.2萬人。全年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79.5億元。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引進外國專家54人次,向省申報專家項目16項,向國家申報重大引智項目4個,向國家和省選拔推薦各層次人才28人。年內通過考試錄用公務員158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56人。
年末城市養老機構89家。其中,公辦11家,床位1269張;民辦63家,床位5294張;農村中心敬老院15所,床位1944張。日間照料室86家,床位172張。
城市低保人數47390人,比上年下降10.84%。發放保障金18134.76萬元,比上年下降10.05%。醫療救助人數23928人/次,比上年下降21.9%。城市低保邊緣人數5303人,比上年下降13.59%。
十七、城市綠化、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城區(含高新區)新增綠地面積155公頃。其中,新增公園綠地面積6公頃。公園個數14個,公園面積439.0公頃。
2014年1月1日起,全市首次執行國家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AQI),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Ⅱ級(良)以上天數260天,達標率為71.2%。市城區環境空氣中自然降塵年均值為13.1噸/平方公里·月,超過省控標準(8噸/平方公里·月)0.64倍;PM10和PM2.5年均值濃度分別為0.096毫克/立方米和0.061毫克/立方米,SO2、NO2、CO和O3年均值分別為0.046毫克/立方米、0.040毫克/立方米、2.3毫克/立方米和0.077毫克/立方米。市區降水pH值在7.02-8.01之間,全年未出現酸性降雨。
老官砬子飲用水源全年各項污染指標始終保持在國家Ⅱ類水質標準,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水質狀況良好。
全年各類功能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平均值為56.0分貝,根據《聲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技術規定》,區域環境噪聲質量均處于較好水平。
全年交通事故發生156數(起),比上年下降11.36%。火災發生780數(起),比上年增長41.05%。非煤企業死亡11人,比上年增長10.0%。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根據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進行了重新調整。
4.三次產業劃分執行新標準,將“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以及“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三個大類一并調入第三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