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東北振興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GDP)實現61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1.7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8.5億元,比上年下降0.6%。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分別為23.0%、31.8%和45.2%。人均GDP達到23428元。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8.5千公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35.1千公頃,玉米播種面積413.8千公頃。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1.6千公頃。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2.3千公頃,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7.5千公頃。全年果園面積9.1千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320.4萬噸。其中,水稻產量30.0萬噸,玉米產量287.2萬噸。全年油料產量8.3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5.1萬噸。全年水果產量19.4萬噸。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6.7萬噸。其中,豬肉產量35.2萬噸,牛肉產量3.5萬噸,羊肉產量0.5萬噸,禽肉產量17.4萬噸。全年禽蛋產量8.1萬噸。全年牛奶產量9.2萬噸。全年生豬出欄404.8萬頭,年末生豬存欄194.0萬頭。
全年水產品產量1.8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0.3%,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增長39.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7.6%。
分門類看,全年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7.8%;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7.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6.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9%。
從重點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4%;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金屬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原煤1707.2萬噸,增長0.3%;發電量213.7億千瓦小時,增長0.3%;水泥328.2萬噸,增長7.6%;粗鋼3.6萬噸,增長95.2%;鋼材2.7萬噸,下降44.3%;電力電纜73863千米,增長44.1%;機制紙及紙板23.4萬噸,增長33.1%;精制食用植物油22.2萬噸,下降16.6%;飼料114.8萬噸,下降17.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9.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9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利稅總額35.4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利潤總額12.4億元,比上年下降5.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47.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4.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增長6.2%。
全年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79.1億元,其中本年新簽訂工程合同額44.2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3.2%。
分投資渠道看,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0.6%,建設項目投資比上年增長23.2%。
分產業結構看,全年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5.7%;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0.0%,其中制造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4.0%;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8.1%。
分經濟類型看,全年國有控股投資比上年增長33.8%,民間投資比上年下降2.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比上年增長178.2%。
全年建設項目233個,比上年增加69個。其中,計劃總投資超億元以上項目60個,增加13個。國投生物能源(鐵嶺)有限公司新建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遼寧豪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產15萬噸高檔用紙及紙制品項目、昌圖源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新建曲家店49.5MW風電場項目、鐵嶺協和興達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新建東孤家子48MW風力電場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74.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68.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3%;商品房銷售額28.6億元,比上年下降19.7%,其中住宅銷售額25.4億元,比上年下降18.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36.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0.3億元,比上年下降1.8%。分經營地看,全年城鎮零售額278.3億元,比上年下降2.0%;鄉村零售額151.9億元,比上年下降1.3%。分消費類型看,全年商品零售額385.7億元,比上年下降1.7%;餐飲收入額44.6億元,比上年下降2.2%。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類值中,全年糧油、食品類零售額2.1億元,比上年下降36.9%;飲料類零售額0.4億元,比上年下降22.0%;化妝品類零售額0.3億元,比上年下降38.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5億元,比上年下降37.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1.6億元,比上年下降34.5%;中西藥品類零售額0.8億元,比上年下降17.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0.02億元,比上年下降55.7%;通訊器材類零售額0.5億元,比上年下降52.6%;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24.1億元,比上年增長39.0%;煙酒類零售額0.3億元,比上年下降51.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3.9億元,比上年下降34.6%;日用品類零售額0.9億元,比上年下降7.6%;家具類零售額0.01億元,比上年下降39.7%;汽車類零售額16.5億元,比上年下降21.8%。
六、對外經濟貿易
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實現36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6%。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402740萬元,比上年增長106.2%,其中:進口完成262418萬元,比上年增長240.2%;出口完成140322萬元,比上年增長18.7%。
全年共接待國內旅游者22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接待入境旅游者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7%;實現旅游外匯收入29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2%。
七、交通運輸、郵電
全年公路貨運量完成7561萬噸,比上年增長3.7%;貨物周轉量完成1146826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7%;公路客運量3447萬人,比上年下降1.5%;旅客周轉量136036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5%。
2018年底,全市擁有各級公路2476條計11777.1公里(含高速公路314公里)。在公路總里程中,國家級公路5條計435.6公里,占總里程的3.8%;省級公路9條計899.7公里,占總里程的7.8%;縣級公路38條計820.1公里,占總里程的7.2%;鄉級公路396條計3296.8公里,占總里程的28.8%;村級公路2028條計5954.8公里,占總里程的51.9%;專用公路5條計56.2公里,占總里程的0.5%。縣級以上公路計2155.3公里,占總里程的18.8%。全市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91.2公里(含高速公路314公里)。在各級公路總里程中等級公路達到11461.4公里,占總里程的99.9%;黑色路面里程8148.9公里,占總里程的71.1%;晴雨通車里程11311公里,占總里程98.7%;綠化里程5620.8公里,可綠化里程11019.9公里,占宜林里程96.1%。全市已實現村村通達通暢。
2018全年郵政業務總量完成4.9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在郵政業務中,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123.4萬件,比上年增長40.6%。全年電信業務總量完成6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7.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28.7萬戶。年末寬帶用戶數達61.1萬戶,比上年增加4.4萬戶,增長7.8%。
八、市場價格
201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8%。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1.9%。其中:鮮菜價格上漲11.6%;水產品價格上漲0.7%;鮮瓜果價格上漲2.2%;禽肉類價格上漲11.7%;蛋類價格下降0.6%;畜肉類價格下降6%。衣著價格上漲0.4%;居住價格上漲2.2%;生活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0.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5.3%;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0.7%;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下降0.7%。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2.1%。
九、財政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2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各項稅收收入完成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在各項稅收中,增值稅15.3億元,比上年下降3.4%,企業所得稅3.9億元,比上年增長60.4%;個人所得稅1.7億元,比上年增長0.7%;房產稅2.4億元,比上年增長27.2%;非稅收入完成14.4億元,比上年下降3.1%,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比為72.4%:27.6%。市本級完成7.8億元,比上年增長1.8%;縣區級完成44.4億元,比上年增長7.0%。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0億元,比上年下降1.4%,教育支出27.2億元,比上年下降12.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4.4億元,比上年增長43.7%;農林水支出37.2億元,比上年下降5.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7.4億元,比上年增長2.3%;交通運輸支出4.8億元,比上年下降2.5%;住房保障支出3.0億元,比上年增長74.4%;科學技術支出0.8億元,比上年下降1.3%。市本級完成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縣區級完成1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
金融和保險
2018年末,全市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393.2億元,比年初增加85.1億元,增長6.5%,其中:單位存款余額231.5億元,比年初增加14.3億元,增長6.6%;個人存款余額1150.7億元,比年初增加90.8億元,增長8.6%。全市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70.5億元,比年初減少34.2億元,下降3.8%。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25.9億元,比年初減少31.3億元,下降6.9%;中長期貸款余額415.9億元,比年初減少8.3億元,下降2.0%;票據融資余額28.7億元,比年初增加5.5億元,增長23.8%。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8.5億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36.5億元;財險保費收入12.0億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11.4億元,其中:壽險給付3.9億元,壽險賠款1.9億元;財險賠款5.6億元,其中商車險賠款2.7億元。
科學技術和教育
2018年末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實現59.9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13.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6%和8.3%。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58.8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出口交貨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全年吸納技術簽訂合同37項,成交額0.9億元;輸出技術簽訂合同49項,成交額31738.6萬元;專利申請量1185件,其中,發明專利達190件,專利授權736件,發明授權38件。
2018學年普通小學在校生107551人,普通初中在校生6542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0006人;普通中專在校生5285人;職業高中在校生6426人;省農廣校在校生1524人;普通高等院校(含五年制中專)招生數5966人,在校生17472人;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開放教育)在校生3168(1785)人;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學院(開放教育)在校生193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85人。
十二、文化和衛生
2018年全市擁有各類文化藝術單位數17個,其中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9個,文化站89個,博物館2個(含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1個。全市有公共圖書館10個,公共圖書館面積36194平方米,藏書96.8萬冊;接待讀者72.1萬人次,為讀者舉辦各種活動94場,參加人員達2.2萬人次。
小品《大屯小事》參加2018年央視元宵晚會;小品《一墻之隔》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決賽,位列總分第三名,榮獲優秀作品獎和優秀團隊獎。組織我市企業參展第七屆遼寧工藝精品文化節,作品《唐裝四件套》葫蘆雕獲得2018“遼寧文化創意設計獎”銅獎。
2018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3016個,其中:縣以上醫院18個,衛生院8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6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2個,村衛生室1888個,個體診所826個。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98個。全市各類衛生機構共有醫療床位16350張,其中醫院床位11994張。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9289人,其中:執業醫師4761人,執業助理醫師5548人,注冊護士5039人,其他技術人員940人。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4元,比上年增長7.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8元,比上年增長6.2%。
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8.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92.6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1.7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6.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4.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6萬人,其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5454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8.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5.4萬人。
全年發放城鄉低保金3.77億元,發放救助資金1411萬元。共計保障城市低保對象22508人,農村低保對象71906人。全市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標準為541元;農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標準為4350元。全年累計下撥優撫資金9297.6萬元。
全年撥付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資金579.9萬元,撥付養老機構責任保險保費補貼資金48萬元。爭取省級維修改造資金270萬,用于改造我市農村特困救助供養機構;爭取省級消防改造資金401萬,用于我市公辦社會福利機構消防設施改造。落實全面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撥付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1895.8萬元,用于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保障。
十四、人口
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達291.6萬人,在總人口中,市轄區人口42.6萬人,占14.6%;縣(市)區人口249萬人,占85.4%;城鎮人口126.5萬人,占43.4%;鄉村人口165.2萬人,占56.6%。
2018年全市出生率為5.34‰,死亡率為5.9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6%。
0~17歲(含不滿16周歲)人口3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2.7%;18~34歲(含不滿34周歲)人口58.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20%;35~59歲(含不滿59周歲)人口127.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3.9%。60周歲及以上人口68.4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23.4%。
注:
1、本公報中2018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指標數據在年報時可能還有調整。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及各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4、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法人單位以及個體經營進行的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投資項目,不包括農戶投資、軍工和國防項目。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6、人口數為公安局戶籍統計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