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遼寧

丹東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1-08-08 21:43:50 來源:丹東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1653次
丹東市統計局
 
2021年3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重強抓”專項行動為載體,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市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向好,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十四五”丹東市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經濟總量
 
據省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3.6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189.3億元,增長3%;第三產業增加值436.6億元,下降2.2%。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
 
全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2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4%。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9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1萬公頃,糧經作物種植面積比例85.5:14.5。
 
全年糧食總產量114.2萬噸,比上年增加0.5萬噸,增長0.4%,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繼2015年后,連續六年跨越100萬噸的臺階。其中,玉米產量71.1萬噸,增長1.6%;稻谷產量37.5萬噸,下降6.2%。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1.3萬噸,下降8.1%;烤煙產量0.5萬噸,下降9.1%;水果(含瓜果類)產量46.8萬噸,增長1.1%;蔬菜及食用菌產量64.1萬噸,下降5.8%;草莓產量19.2萬噸,增長7.9%;板栗產量11.8萬噸,增長1%。
 
2016—2020年丹東市糧食產量
 
單位:萬噸
 
全年肉類總產量36.9萬噸,比上年增長50.5%。其中,豬肉產量3.8萬噸,增長9.4%;牛羊肉產量0.5萬噸,增長7%;禽肉產量32.6萬噸,增長58.4%。全年禽蛋產量14.5萬噸,增長8.2%。其中,雞蛋產量13.9萬噸,增長9%。奶類產量4萬噸,增長20.3%。其中,牛奶產量3.9萬噸,增長20.2%。豬年末存欄50.3萬頭,增長20.5%;牛年末存欄6.5萬頭,增長15.3%;羊年末存欄23.9萬只,增長2.7%;家禽存欄4668.2萬只,增長36.9%;大牲畜年末存欄7.5萬頭,增長9.6%。
 
全年水產品產量62.3萬噸,增長2.7%。其中,淡水產品產量12.5萬噸,下降0.8%;海水產品產量49.8萬噸,增長3.6%。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52.4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4.8萬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工業用電量67.4億千瓦時,下降4.1%。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8戶。
 
2016—2020年丹東市工業用電量
 
單位:億千瓦時
 
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6.5%;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18.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5.5%;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加值增長2.0%;其他類型企業增加值下降6.9%。其中,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量78.7%。
 
全市涉及的35個行業大類中,共有17個保持增長,增長面為48.6%。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3%,總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的16.0%;紡織服裝、服飾業增加值增長62.0%,總量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的9.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8%,總量居全市第三位,占全市的8.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冷凍水產品產量13.0萬噸,比上年增長1.2%;生產服裝4612萬件,增長13.0%;生產飼料83.1萬噸,增長63.9%;石墨及碳素制品11.8萬噸,增長28.6%;電子元件49065萬件,增長9.3%;金屬切削機床890臺,增長16.8%;汽車0.8萬輛,下降58.4%;焦炭49.7萬噸,增長9.5%。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計757.9億元,負債總計474.2億元,資產負債率62.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4.8億元,比上年增長2.2%;利潤總額33.1億元,增長16.9%;虧損企業虧損額10.5億元,增長14.2%;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8.1%;完成出口交貨值60.3億元,下降2.4%。成本費用利潤率7.1%。
 
全市具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1.4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建筑工程產值85.4億元,增長11.3%;安裝工程產值4.5億元,下降50.5%。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114.7億元,增長6.2%;房屋施工面積290.2萬平方米,下降2.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4.5%。其中,建設項目增長8.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2.5%。
 
2016—2020年丹東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單位:%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83.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0.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3%。三次產業投資構成比為11:25:64。
 
從投資規模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542個,當年竣工投產項目307個。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102個,占全部建設項目個數的18.8%,實現投資比上年增長1.8%,占全部建設項目投資額的47.8%。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55個,占全部新開工項目個數的11.4%,實現投資增長17.2%。重大項目中,丹東國際金融商貿會展城有限公司會展城項目、鳳城老窖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搬遷改造項目、丹東新區新建排水管網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從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投資比上年增長7.5%;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5.8%。在非國有經濟投資中,民間投資增長16.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9.6%。
 
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住宅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17.5%。房屋施工面積1171萬平方米,下降13.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894.7萬平方米,下降15.3%。房屋竣工面積185.2萬平方米,增長2倍,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53.7萬平方米,增長2倍。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84.3萬平方米,增長2.2%。商品房銷售額108.6億元,增長12.2%。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246.9萬平方米,增長32.8%。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億元,比上年下降16.7%。分經營地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18.8億元,下降17.7%;鄉村實現零售額42.2億元,下降11.3%。分規模看,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實現零售額72億元,下降25.6%;限額以下貿易單位實現零售額189億元,下降12.7%。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額達到230億元,下降18.5%;餐飲收入額到達31億元,下降0.4%。
 
2016—2020年丹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單位:%
 
在177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零售類值中,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20億元,比上年下降25.8%;汽車類零售額20.5億元,增長10.6%;服裝、鞋帽、針織品類零售額4.4億元,下降45.3%;糧油、食品類零售額5.5億元,增長10.3%;飲料類零售額0.5億元,下降19.4%;煙酒類零售額0.9億元,下降24.9%;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0.6億元,下降63.2%;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1億元,下降29.1%;中西藥品類零售額2.5億元,增長6.2%;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0.34億元,下降2.1%;化妝品類零售額0.7億元,下降17.0%。
 
六、對外經濟貿易
 
202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17.8億元,比上年下降23.6%。其中,出口總額99.5億元,占全省比重3.8%,下降24.3%;進口總額18.3億元,占全省比重0.5%,下降16.5%。
 
全市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按商務部口徑789萬美元。全年實有三資企業385家,投資總額6305萬美元。
 
全年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276.7億元。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運量4794萬噸,比上年下降4.2%;鐵路貨運量1976.7萬噸,增長11.4%;水運貨運量332萬噸,下降1.9%;民航貨運量0.04萬噸,下降40.7%。全年公路客運量631萬人,下降82.6%;鐵路丹東站旅客發送量243.6萬人,下降60%;水運客運量44萬人,下降50.6%;民航客運量14萬人,下降46.1%。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4418萬噸,下降22.1%。集裝箱21萬標箱,下降47.3%。
 
丹東機場2020年共有在飛國內航線9條,分別為丹東-北京航線、丹東-上海(浦東)-深圳航線、丹東-青島-上海(虹橋)航線、丹東-煙臺-上海(虹橋)航線、丹東-威海-上海(虹橋)航線、丹東-揚州-重慶航線、丹東-煙臺航線、丹東-揚州-麗江航線及丹東-青島航線。機場全年航班起降架次為1386架次,比上年下降31.5%;機場旅客吞吐量13.96萬人次,下降46.1%(受機場改擴建施工影響,2020年5月6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停航)。丹東-青島航線于2020年2月9日停航;丹東-揚州-麗江航線于2020年2月1日取消。
 
2020年末全市普通公路通車里程9857.2公里,高速公路367公里,高級及次高級公路總里程7885.2公里。
 
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51.7萬輛,比上年增長6.6%。其中,載客汽車31.4萬輛,載貨汽車6.2萬輛,摩托車13.4萬輛,掛車0.6萬輛。汽車總量中,非營運汽車保有量49.2萬輛,比上年增長6.6%。年末機動車駕駛員70萬人,比上年增長1.8%。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50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6億元。函件104.7萬件,訂銷報紙累計份數2065萬份,訂銷雜志累計份數113萬份。全年規模以上快遞企業運送快遞3480.8萬件,其中同城491萬件,異地2986.7萬件,國際及港澳臺3.2萬件;實現業務收入4.9億元。城鄉固定電話用戶39.5萬戶,下降13.3%。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26.2萬戶,下降0.5%。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75.4萬戶,增長4.5%。
 
2020年,全市旅游總收入同比下降79%;接待入境游客下降96.9%。
 
年末全市共有A級旅游景區30處,其中,4A級景區9處,3A級景區20處,1A級1處。全市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6處。全市擁有星級飯店33家,旅行社118家。
 
八、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6%。八大類商品呈“六漲兩降”態勢。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幅度最大,上漲8.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居第二位,上漲3.5%;醫療保健類、教育文化和娛樂、衣著類和居住類分別上漲1.7%、1.0%、0.4%、和0.2%;下降的類別為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交通和通信類,分別下降0.4%和3.8%。
 
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增長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比上年增長2.2%。
 
九、財政、稅收
 
全年全口徑稅收收入84.4億元,比上年下降6.7%。
 
據快報數統計,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15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7.6億元,增長3.3%。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48億元,下降3.9%,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1.9%。其中,增值稅稅收收入19.5億元,下降1.4%;企業所得稅6.1億元,下降29.2%;個人所得稅1.1億元,下降17.8%;資源稅1.6億元,增長52.5%。非稅性收入完成29.6億元,增長17.5%。
 
2016-2020年丹東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單位:億元
 
全年財政支出30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5.3億元,增長4.2%。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2億元,增長11.0%;公共安全支出12.3億元,增長6.5%;教育支出35.5億元,增長20.7%;科學技術支出0.3億元,下降1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3.2億元,下降16.8%;衛生健康支出19.5億元,增長9.7%;農林水事務支出32.0億元,增長5.4%;城鄉社區支出20.0億元,下降2.6%。
 
十、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5.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8%,占GDP的比重為10.9%,占服務業比重為19.5%。2020年,全市金融業實現納稅8.4億元,同比下降19.4%,占全市比重9.9%。銀行業完成6.7億元,證券業完成856萬元,保險業完成1.4億元。
 
2020年末,銀行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64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住戶存款2234.7億元,增長13.6%。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335.6億元,下降1.8%。其中:中長期貸款681億元,下降0.6%。
 
2016-2020年丹東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
 
單位:億元
 
全市上市(掛牌)企業7戶,主板1戶,新三板1戶,上股交3戶、遼股交2戶。3戶企業推薦進入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庫。
 
全市金融(類金融)機構共有188家,其中:銀行機構28家、保險公司46家(財險20家、人險26家)、證券公司營業部16家、小貸公司34家、擔保機構26家、典當公司29家、融資租賃公司8家、基金公司1家;分支網點近900個,其中銀行機構網點642個、從業人員9106人,基本實現村鎮(鄉)全覆蓋。
 
年末全社會保險承保額14748.3億元,比上年增長35.0%。其中,財產險保額10258.4億元,增長45.8%;人身險保額4489.8億元,增長15.5%。全年財產險和人身險總計實現保費收入51.5億元,增長1.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0億元,增長5.3%;人身險保費收入37.5億元,下降0.5%。全地區保險理賠支出金額15.3億元,增長2.7%。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7.7億元,增長8.5%;人身險賠付支出7.6億元,下降2.6%。
 
十一、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01件,授權發明專利60件,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38件,同比增長3.9%。全市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5家。按可比口徑,技術合同成交額2.03億元,同比增長78%。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90所,擁有教職工28028人,其中專任教師22448人。全年共有在校學生269989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37466人,高中在校生35559人,初中在校生45194人,小學在校生85930人,幼兒園在校生43888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4255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6693人,工讀學校在校生85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91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升學率(普高)65.6%。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擁有文化、文物事業機構101個。其中,文化事業機構92個,文物事業機構9個。文化事業機構中,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1個,公共圖書館7個,公共文化館8個(其中群眾藝術館1個、朝鮮族文化藝術館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84個。
 
年末全市廣播電臺擁有發射臺5座,調頻轉播發射臺6座,廣播電臺自辦節目6套,全年播出時間37690小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8%。全市有電視轉播發射臺6座,電視臺自辦節目7套,電視全年播出時間46383小時。有線廣播電視轉播干線網絡總長7260公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687個。其中,醫院53個,衛生院79個,婦幼保健院(所)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全市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以下均為實有床位數)18490張,比上年增長6.1%。其中,醫院13513張,下降0.3%;衛生院3949張,增長7.9%。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5190人,增長3.2%。其中,執業醫師5419人,增長1.6%;助理醫師831人,下降6.2%;注冊護士6640人,增長6.3%。全市共設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覆蓋率10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市人口覆蓋率100%。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6.9萬人。
 
全年參加省以上競賽16次,奪得省以上獎牌197枚。其中金牌53枚,銀牌61枚,銅牌83枚。舉辦縣級各項單項比賽9(青少年)項次。承辦國家級賽事1項,省級賽事3項,舉辦市級群眾健身活動11項。在鄉鎮和社區新安放健身路徑113套。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住戶調查,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46元,比上年增長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5%;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9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
 
全年城鎮實名登記失業人員245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9%,比上年上漲0.4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7009人。征繳失業保險基金0.7億元,下降28.9%;支出失業保險基金1.3億元,增長39.1%。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12.7萬人,比上年增長2.1%。其中,在職參保人數57.3萬人,增長0.7%;離退休參保人數55.4萬人,增長3.7%。全年征繳養老保險費41.8億元,比上年減少24.1%。全年發放養老金160.1億元,增長8.9%。發放養老金離退休人數55.4萬人,增長3.7%。
 
全年城鎮職工征繳醫療保險基金20.8億元,比上年增長9.5%;支出醫療保險基金17.1億元,增長1.8%。全年城鎮居民征繳醫保基金13.9億元,增長5倍;支出醫保基金10.6億元,增長6.1倍。
 
全市擁有各類福利院140個,共有床位9232張,收養各類福利人員5539人。全市城鎮建立社區服務中心2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8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2235.6萬元。
 
全市城鄉共有低保戶4.5萬戶,比上年減少0.7%。其中,城鎮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4萬戶,農村享受低保戶待遇的有3.1萬戶。全年城鄉享受低保待遇人數6.4萬人,減少2.8%。其中,城鎮享受低保待遇人數2.0萬人,農村享受低保待遇人數4.4萬人。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億元,增加0.1%。其中,城鎮發放保障金1.5億元,與上年持平;農村發放保障金1.7億元,增長0.2%。
 
全市穩定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4戶294人。其中,寬甸縣脫貧101戶250人,鳳城市脫貧21戶40人,東港市脫貧2戶4人。按照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全部實現脫貧。
 
十四、能源、環境保護和城市基礎設施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40.6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01.7萬噸標準煤,下降0.3%。
 
年末丹東市區城市道路總長度420.5公里,道路總面積896.6萬平方米。丹東市區內城市公共汽車運營車輛770輛,運營線路86條(含支線),運營線路總長度1741.8公里。
 
全市城市自來水管長度1018公里,全年供水總量5900萬噸,比上年下降4.5%;用水普及率100%。人工煤氣供氣管道長度552.7公里,煤氣供氣總量4288.1萬立方米,增長0.7%;天然氣管道長度245.9公里,天然氣供氣總量2011.9萬立方米,增長53.2%;城市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5708噸,下降6.4%。煤氣用戶26.2萬戶,天然氣用戶8.9萬戶,液化石油氣用戶2.1萬戶。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比上年增加11天,空氣質量達到及好于二級的比例為95.6%。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濃度年均值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年均值48微克/立方米,下降12.7%。
 
注釋:
 
[1]本公報中2020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指標數據在年報時可能還有調整。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及各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規定,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全市糧食總產量是鄉鎮上報數。
 
[5]農業機械總動力:指全部農業機械動力的額定功率之和。按使用能源不同分為以下四部分:柴油發動機動力指全部柴油發動機額定功率之和;汽油發動機動力指全部汽油發動機額定功率之和;電動機動力指全部電動機(含潛水電泵的電動機)額定功率之和;其他機械動力指采用柴油、汽油、電力之外的其他能源,如水力、風力、煤炭、太陽能等動力機械功率之和。
 
[6]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法人單位以及個體經營進行的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投資項目,不包括軍工和國防項目。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指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9]規模以上服務業分三個統計范圍:
 
一是統計范圍為年營業收入2000萬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二是統計范圍為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類,教育三個門類,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
 
三是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10]貨物運輸周轉量:指在一定時期內由各種運輸工具實際完成的貨物運量與相應的運送距離的乘積之和。
 
[11]旅客運輸周轉量:指在一定時期內由各種運輸工具實際運送的旅客人數與相應的運送距離的乘積之和。
 
[12]民用汽車保有量:指報告期末,按照《機動車注冊登記工作規范》,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已注冊登記領有民用車輛牌照的全部汽車數量。汽車保有量統計的主要分類:根據汽車結構分為載客汽車、載貨汽車、其他汽車;根據汽車所有者分為個人(私人)汽車、單位汽車;根據汽車的使用性質分為營運汽車、非營運汽車;根據汽車大小規格,載客汽車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載貨汽車分為重型、中型、輕型和微型。
 
[13]特快專遞件數、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統計口徑有調整。
 
[14]移動電話用戶:指報告期末通過移動電話交換機進入移動電話網的全部電話用戶。
 
[15]年末互聯網用戶不包括有線電視公司用戶。
 
[16]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由于政策調整,自2019年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全部并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17]在職參保人數指社會從業人員。
 
[18]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
 
[19]支出失業保險基金中含還貸付息。
 
[20]城市建設相關數據為城市建成區數據。
 
[21]可吸入顆粒物: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
 
[22]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23]關于社區服務中心指標在2020年民政統計指標新規定中重新定義為:鄉鎮街道層面建立的具有一定服務管理功能的社區服務機構。按照指標要求理順社區服務中心為23個,因此與2019年相比下降幅度較大。
 
[24]交通貨運量和水運貨運量因省交通廳修訂數據,與上年數據不可比。
 
[25]資料來源:本公報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物價、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丹東調查隊;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來自遼寧省統計局丹東市調查隊;林業數據來自市林業和草原局;水產品數據、豬牛羊禽肉產量、禽蛋產量、牛奶產量、農業機械總動力等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外貿進出口、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三資企業等數據來自市商務局;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數據來自市經濟合作發展服務中心;公路運輸、港口等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民航數據來自丹東機場;鐵路發送旅客數據來自鐵路丹東站;私人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市交警支隊;郵政業務數據、電信業務數據來自省反饋;稅收收入來自市稅務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市金融發展局、中國人民銀行丹東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市銀保監局;專利數據、科技成果數據來自市科學技術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旅游數據、文化館、藝術館、公共圖書館、體育、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市醫療保障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社會福利等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城市公共汽車營運車輛、營運線路等數據來自市公交公司;城市供水情況來自市水務局、供氣及綠化狀況等數據來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救災物資及災民安置等數據來自市應急局;脫貧攻堅數據來自市扶貧辦;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无线码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 污污精品91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