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遼寧

鐵嶺市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3 01:09:12 來源:鐵嶺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689次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堅持以招商引資為中心,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改組的力度,較好的完成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國民經濟持續增長,運行質量不斷提高,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基礎建設得到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但農業生產投入不足、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民收入下降,工業企業脫困基礎不牢,失業和下崗職工較多,就業壓力大等問題仍很突出。

一、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初步統計,2000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0億元,下降2.5%;第二產業增加值43.0億元,增長14.4%;第三產業增加值45.0億元,增長9.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47元, 比上年增長6.3%。

【農業】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0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農業產值50.1億元,下降13.2%;林業產值1.0億元,增長9.7%;牧業產值33.2億元,增長l.7%;漁業產值0.7億元,下降1.8%。

種植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農業戰線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地擴大了非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以蔬菜為主的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4.5萬公頃(地方口徑),蔬菜總產量達227.2萬噸,比上年增加20.3萬噸,增長8.9%。糧食作物與非糧食作物的比重由上年的75.4:24.6調整到67.3:32.7。

糧食產量下降。在調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6萬公頃(統計口徑)的情況下,又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使糧食作物大幅度減產。全年糧食總產量179.4萬噸,比上年減產124.2萬噸,下降40.9%。其中水稻產量32.5萬噸,比上年下降17.8%;玉米產量117.0萬噸,下降50.4%;大豆產量6.5萬噸,增長92.2%。在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3.7萬噸,比上年增長7.7%;甜菜產量2.8萬噸,比上年增長11.3倍;水果產量6.9噸,下降23.1%。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807公頃,其中,經濟林1146公頃,防護林1292公頃,用材林 215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2.58%。

畜牧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31.8萬噸,比上年增長6.2%。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3.4萬噸,增長0.4%;禽肉產量8.9萬噸,增長22.5%;牛奶產量0.9萬噸,增長11.6%。

漁業生產下降。全年水產品產量1.1萬噸,比上年下降17.6%。

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建設步伐加快。全年推廣5項綜合配套的抗旱節水、高產高效低耗栽培技術,無公害瓜果監測面積已達到0.4萬公頃。全市商品糧基地縣已發展到4個;鄉鎮級生豬生產基地達到28個,鄉鎮級黃牛生產基地達55個;蔬菜保護地面積3.7萬公頃。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農村機械總動力100.2萬千瓦時,比上年末增長10.4%;全年農村用電量4.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2%;化肥施用量(折純)18.8萬噸,增長6.3%;每公頃耕地農業機械動力1.98千瓦,比上年增長17.9%;年末有效灌溉面積14.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4.3%;節水灌溉面積1.6萬公頃,增長50.3%。

【工業】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國有及國有控股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84.1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0.8億元,增長51.7%;輕工業完成產值19.9億元,比上年增長47.2%,重工業完成產值64.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中省直工業完成產值51.4億元,比上年增長9.7%;地方工業完成產值32.7億元,增長35.2%。

主要工業產品生產在結構調整中得到新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產品大幅度提高。其中:食用油產量1.9萬噸,增長17.5%;混合飼料產量16.2萬噸,增長43.7%;方便主食品81.0噸,增長32.8%;乳制品883噸,增長36.7%;飲料5282噸,增長1.5倍;布131萬米,增長20.9%;亞麻布132萬米,增長21.1%;家具16萬件,增長25.1%;機制紙5.1萬噸,增長10.5%。部分產品產量下降,其中,金屬切削工具下降75.0%;鑄件下降43.5%;起重機械下降8.3%。

新產品開發向縱深發展,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實現新產品產值2.0億元,新產品產值率為2.3%。開發新產品75項,其中2項達到國際水平,有1項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改造投資7.7億元,新增利稅1600萬元。

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有所好轉。全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6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3%;實現利稅7.0億元,增長33.0%,其中,實現利潤2.2億元,增長1.4倍;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91.3%,比上年提高10.4個百分點。

【建筑業】建筑業生產持續增長。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8.0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全年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3%;施工面積207.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8%;房屋竣工面積141.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0%。建筑行業全年實現利稅7144萬元。

【郵電通信和交通運輸業】全年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及倉儲業增加值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

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全年全社會貨物運輸量完成2090萬噸,貨物周轉量完成54960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3%和0.4%;旅客運輸量2440萬人,客運周轉量76180萬人/公里。

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年末全市擁有各級公路4270公里,比上年增加5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 32.9公里。在各級公路里程中,有路面里程達427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623公里,晴雨通車里程4270公里;綠化里程3116公里。

郵電通信業持續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完成函件553.6萬件,比上年下降24.9%;特快專遞6.3萬件,增長36.5%;包件10.2萬件,下降1.5%;郵政儲蓄平均余額12.8億元,比上年增長26.7%。全市交換機總容量達到41.6萬線,比上年增加8.8萬線。城鄉電話用戶達到29.7萬戶,比去年同期增加4.9萬戶,增長19.8%;城鄉電話全線普及率達每百人9.96部。

【房地產業】全市房地產業增加值3.0億元。比上年增長14.3%。

房地產開發保持適度規模,積極引導住宅消費。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53.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9.5萬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43.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35.9萬平方米,占商品銷售面積總量的82.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旅游業】旅游業發展較快。全年共接待旅游、訪問、從事商務及各項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313人,旅游外匯收入14萬美元。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大。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國有經濟投資21.5億元,下降6.5%;非國有經濟投資14.9億元,增長58.9%。基本建設投資14.3億元,增長31.5%;技術改造投資7.7億元,增長5.5%;房地產開發3.9億元,增長10.4%;農村投資4.7億元,增長16.8%。

投資結構有所改善。隨著招商引資的深入發展,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比重有所上升。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以水利業為重點的第一產業完成投資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4.2億元,增長64.0%,投資比重由上年的26.7%上升到39.0%,其中,工業完成投資11.3億元,增長33.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1.4億元,下降6.9%。

投資效益不斷提高。全年全社會新增固定資產33.9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92.9%,比上年提高10.4個百分點;竣工各類房屋建筑面積208.9萬平方米,竣工率84.4%,比上年提高8.0個百分點。新增主要生產能力:水泥年產量4萬噸;食用植物油年產量15萬噸;肉加工品年產1000噸;冷飲品年產3800噸;程控交換機7.2萬線;二級電路130公里;中小學生席位3936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5萬冊;影劇1014個座席;醫院病床60張;賓館18間;自來水供應日產量5萬噸;城市供熱每小時4噸;城市永久性橋梁1座。

【國內商業】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增加值10.3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國內貿易進一步擴大。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49.4億元。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銷售額10.l億元,同上年持平。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中,商品批發額9.0億元,增長1.1%;商品零售額10.7億元,下降14.4%。

消費品市場穩中漸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4億元,比上年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消費品零售額3.6億元,比上年增長1.l%;集體經濟消費品零售額4.3億元,下降7.8%;股份制經濟消費品零售額0.2億元,增長7.5%;私營經濟消費品零售額4.0億元,增長18.0%;個體經濟消費品零售額36.6億元,增長9.2%;從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4.3億元,增長14.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3.1億元,下降13.6%。

商品交易市場繼續發展,集市貿易成交活躍。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場達到165個,全年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22.9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銷售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4個,成交額9.8億元,占全部成交額的42.8%。

【市場價格】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0.4%。其中,食品類為98.5%;衣著類為100.4%;家庭設備日用品類為98.6%;醫療保健類為98.8%;交通和通訊工具類為91.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為91.7%;居住類為101.1%;服務項目類為111.3%。

【財政、金融與保險】財政運行平穩,金融秩序良好。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8億元,為調后預算的100.8%;一般預算財政支出完成15.6億元,為調后預算的85.7%。金融業不斷強化和完善服務功能,大力吸收存款,努力增加信貸投放。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1.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3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23.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4億元;儲蓄存款余額123.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9億元,增長 9.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62.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41.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6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4.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0.2億元;中期流動資金貸款余額2.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0.5億元。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503.2億元,比上年增長16.0%;現金支出529.2億元,比上年增長13.0%,現金累計凈投放26.0億元,比上年同期少投5.5億元。

保險規模不斷擴大。全年保費收入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0.8億元,增長14.3%;人壽險保費收入1.7億元,增長30.8%。全年賠付金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37.4%,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6539萬元,增長33.6%;人壽險賠付金額1714萬元,增長57.0%。

二、體制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到2000年末,112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中,已實施各類形式改革的企業83戶,改革面達74.l%。其中,68戶一、二類國有工業企業中,有33戶完成了公司化改革,占一、二類企業總數的48.5%,實現了市政府提出的40%的改革目標。全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3億元,實現利稅5.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倍和25.9%;虧損面控制在26.8%。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力實施“社保一號”工程,進一步完善“三條保障線”制度,妥善解決了下崗職工及離退休人員、困難群眾保障等難點問題。全年共籌集1.7億元資金用于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安置下崗職工2.2萬人;收繳基本養老金1.9億元,支付離退休人員養老金2.9億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和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保障人數達到4.2萬人,發放保障金2400萬元。

【再就業工程】全年有4.5萬名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占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總數的37.2%;有2.2萬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全年培訓下崗人員2.l萬人。

三、對外開放

【對外貿易】全年外貿出口總額3918萬美元,增長59.3%。其中,自營出口企業11家,出口創匯137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4.0 %。全年對外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40多個,列前五位的是: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香港。

【利用外資】利用外資成果顯著。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合同13項,協議外資額6632萬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額663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5%。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6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5%。到年末,全市已注冊三資企業254家,其中,當年新增13家,累計投產開業96家。

【對外經濟技術和勞務合作】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持續發展。全年新簽技術出口合同5項,合同金額36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0%。全年共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項目10項,比上年增長75.0%;合同金額15.0萬美元,為上年的5.0倍,完成營業額336萬美元,增長5.0%。全年出國勞務人員700人,比上年增長11.1%。

四、社會事業

【科技】科技事業成效顯著。年末全市科學研究開發機構11個,從事科研活動人員454人,全年科技事業經費支出661萬元,其中研究和發展經費支出83萬元。全年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32項,其中達到省以上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19項。得到推廣與應用的29項,推廣應用率達90%,新增產值19146萬元,創利稅3689萬元。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5項,成交金額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0%。全年共受理專利申請 20件,授權專利17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教育】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教育結構和學校布局得到進一步調整。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580所,在校生40.2萬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學生1058人,在校生2928人;中等專業學校招收學生918人,在校生3639人;初中在校生11.1萬人,初中入學率達98.3%;小學在校生25.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7%。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繼續發展。全市成人高等專業學歷教育共招收學生1094人,在校學生3092人。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新建、維修校舍11萬平方米,現代化教學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文化]文化、新聞、出版和廣播事業繁榮活躍,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全年演出1000場次,觀眾1221千人次;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9個,圖書流通37.6千人次。文藝作品不斷出新,全年獲省以上獎勵的文藝作品50余件。廣播電視事業有新發展。全市有市縣級廣播電臺7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2座,廣播電臺開辦節目7套,廣播人口覆蓋率96.8%;全市有市縣級電視臺及有線電視臺7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27座,電視臺及有線電視臺開辦節目8套,電視人口覆蓋率97.6%。

【衛生】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698個,個體診所420個;醫療床位7919張;衛生技術人員11812人,其中醫院、衛生院醫生3853人,護士2944人。預防保健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市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3個,衛生技術人員991人,婦幼衛生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206人。年末全市共有鄉鎮衛生院101個。推廣和完善了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的辦醫模式,全市甲級村衛生所達到85%。

【體育】體育事業蓬勃開展。全市組隊參加省年度比賽獲獎牌56牧,其中,獲金牌19枚。全民健身活動穩步推進,全市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達90.0萬人;學校體育運動活躍,有98.3%的在校學生達到了《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社會福利】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年末,全市各類社會設施床位3745張,收養2794人。城鎮社區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年末城鎮已建立各種社會服務設施30個,農村已建立社會保障網絡的鄉鎮106個。

五、就業和人民生活

【就業】年末全市全部從業人員122.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6%。其中城鎮從業人員56.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1%。在城鎮從業人員中,在崗職工總數26.7萬人,比上年減少2.2萬人;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員13.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5.8%。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6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7%。

【居民收入】職工工資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7019元,比上年增加6O5元,比上年增長9.4%。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2元,比上年增長7.6%;人均消費性支出3326元,增長2.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元,比上年下降3.9%;農民人均生活費支出1611元,比上年增長15.6%。

【居住水平】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86.2萬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52.9萬平方米。據住戶調查資料,年末全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8.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平方米;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20.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平方米。

六、土地、城建與環保

【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成效顯著。年末,全市實有耕地50.6萬公頃,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萬公頃。

【城市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市日供水能力達30.05萬立方米;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288萬平方米,新建住宅實施了一戶一閥;引鐵法煤層氣一期工程竣工,煤氣用戶6.4萬戶,城市用氣綜合普及率達94.0%,其中:煤氣氣化率64.0%。綠化、美化的標準和檔次有新的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1.6%,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6平方米。

【環境保護和治理】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單位23個,其中,環境保護監測站6個;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項目267個,投資1.5億元,其中工業老污染源完成治理項目78個,投資1.4億元。

注: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年快報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无线看国产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日韩深夜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