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吉林

白山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6-05 13:29:07 來源:白山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4552次

白山市統計局

2012年5月17日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著力實施“三動”戰略,全力推進“三化統籌”,全市經濟總量穩步提升,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社會事業長足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為建設全省“較發達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31.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8.44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7.36億元,增長2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65.63億元,增長8.7%。人均GDP達到41325元/人,增長17.1%。三次產業比例為9.1︰59.7︰31.2。

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831.9億元,增長39.7%;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287.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54.1%。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為109.5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04.9%,比2010年漲幅提高1.6個百分點。食品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11.0%;煙酒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2.2%;衣著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1.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2.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5.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0.5%;居住類價格全年累計上升2.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全年累計下降1.0%。

全市完成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57.99億元,同比增加14.74億元,增長34.1%。其中,市本級完成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34.29億元,同比增加7.39億元,增長27.5%。全年完成地方級財政收入35.53億元,增長40.6%。其中全年完成稅收收入24.09億元,增長39.4%。全市完成財政支出127.38億元,增長27.3%。其中:教育支出14.82億元,增長26.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29億元,增長13.4%;醫療衛生支出9.13億元,增長19.5%;環境保護支出9.60億元,增長70.6%;農林水事務支出12.32億元,增長24.7%;交通運輸支出6.74億元,增長31.9%。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實現種植業增加值25.51億元,增長31.9%;林業增加值15.75億元,增長2.9%;牧業增加值4.45億元,下降47.9%;漁業增加值2.34億元,下降2.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39億元,增長8.3%。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4.36萬畝,比上年減少1.44萬畝,下降1.9%。全年糧食總產量22.83萬噸,增長13.9%。其中,玉米產量16.83萬噸,增長14.9%,單產6057公斤/公頃,增長14.7%;水稻產量0.81萬噸,增長3.0%,單產6533公斤/公頃,增長12.8%。

2011年,全市豬、牛、羊、禽出欄量分別達到17.66萬頭、6.68萬頭、6.14萬只和57.9萬只,其中豬、牛、羊、禽出欄量分別增長6.3%、5.9%、6.0%和6.2%。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2.57萬噸,增長5.9%;鮮蛋類總產量1.74萬噸,增長5.9%;牛奶總產量0.14萬噸,增長5.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速度加快。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91.8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9.9%,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3%,拉動經濟增長12.5個百分點。從行業類別看,資源型行業仍是拉動白山市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資源型工業實現增加值205.4億元,同比增長26.7%,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9.5個百分點,對工業的貢獻率為63%。從內部結構看,輕重工業調整趨向優化。以醫藥、飲料、食品加工為主的輕工業發展明顯提速,以礦產、能源、冶金為主導的重工業穩步增長,輕工業生產增速快于重工業,偏重型的工業結構有所改善。輕工業同比增長54.6%,重工業增長24.4%,輕工業增速快于重工業30.2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一路回升,工業效益穩步提高。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盈虧相抵后共實現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盈利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別是:煤炭開采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木材加工制品業。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41%,比上年提升48.3個百分點,達到近年來的最好水平。

綜合能耗水平繼續下降。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456.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3.7%,落后工業增加值增幅16.2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單耗)為1.8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12.4%。

建筑業平穩較快發展。全年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6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8%。當年資質內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達到300.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2.9億元,比上年增長31.8%。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3.0億元,增長332.5%;全年完成工業投資216.7億元,增長34.3%。

全年完成非國有投資206.1億元,占全部投資總額的48.7%。其中,完成私營企業投資78.4億元。

全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到107.2億元,增長14.5%,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25.3%。全市在建計劃總投資超億元以上的建設項目有131個,完成投資214.2億元;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17個,完成投資121.2億元。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6.5億元,增長79.3%。商品房竣工面積28.7萬平方米,增長28.7%;商品房銷售面積131.3萬平方米,增長50.2%。其中,銷售住宅面積90.1萬平方米,增長14.5%。

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全年共引進省外(國內)資金245.9億元,增長34.3%。實際利用外資15358萬美元,增長14.0%。

五、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19.0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年末全市汽車保有量達到15.0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7%。個人汽車保有量達到12.84萬輛,增長6.3%。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1666萬噸,完成公路客運量4845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3.0%和4.1%。完成貨運周轉量35.83億噸公里,客運周轉量31.50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3%和3.4%。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17公里,國家級公路達到214公里,省級公路1090公里,縣級公路671公里,鄉級公路1516公里,村級公路1239公里,專用公路1557公里。

郵電通信業健康發展。郵政業務總量1.1億元,增長10.7%。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6.91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全市移動電話交換設備容量207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8.6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22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130.15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101部/百人;互聯網絡寬帶接入用戶14.64萬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43.18億元,增長17.2%;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9.96億元,增長18.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高于城鎮0.9個百分點。

在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中,糧油類增長25.7%;金銀珠寶類增長21.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40.1%;服裝類增長17.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4.4%;汽車類增長41.0%;化妝品類增長16.2%;中西藥品類增長12.7%;書報雜志類下降3.9%;石油及其制品類增長28.2%;日用品類增長31.1%;肉禽蛋類增長49.5%;家具類增長25.6%;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2.2%;通訊器材類增長29.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9.6%。

外貿出口形勢好轉。2011年全市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2761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出口20238萬美元,增長7.2%;進口7374萬美元,增長64.3%。

旅游業快速增長。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411.1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6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6%和29.0%。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數3.4萬人次,旅游收入1266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7%和25.6%。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款規模繼續擴大。201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34.55億元,比年初增加60.87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74.72億元,比年初增加34.14億元。人民幣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86.48億元,比年初增加34.16億元;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23.34億元,比年初增加4.24億元。

保險業務健康發展。截止2011年底,全市有各類保險公司14家,保險行業當年實現保費收入10.51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2.44億元,增長56.8%;人身保險費收入8.07億元,下降7.1%。當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給付總額2.15億元,比上年增長28.0%。其中:財產險賠款金額1.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人身險給付金額1.02億元,增長52.2%。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科技創新成績顯著。2011年,全市國內專利申請量120件,授權量7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46件,與上年持平,授權量17件,是去年的2倍。有8戶企業共17項專利獲吉林省專利發展資金補貼11萬元,一戶企業獲國家知識產權局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專項資金13.2萬元。2011年全市列入國家、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69項,獲得無償科技資金2772萬元。全年有1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省級科技進步3等獎。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截至2011年末,全市有小學230所,在校學生57489人,專任教師4776人;普通初中92所,在校學生21813人,專任教師5334人;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學生34040人,專任教師1473人;中等教育學校21所,在校學生8462人,專任教師802人;幼兒園224所,在校學生18028人,專任教師993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有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6座,博物館、紀念館10座。全市60%的鄉鎮成立了文化站,全部行政村建立了“農家書屋”,有效的豐富了農民的業余文活生活。全市有市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各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5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19.5萬戶,有線電視數字轉換率達到82%以上,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87.8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5.18%。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153個,其中醫院60個,衛生院64個,婦幼保健院(所、站)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監督所6個。醫院和衛生院擁有醫療床位6768張。全市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644人,注冊護士3430人。

體育事業成績顯著,全年共舉辦群眾性體育活動和比賽235次,參與人數達5.7萬人次;全市晨晚練指導站達到219個;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59名。當年白山市運動員在全國第十二屆冬季運動會上共奪得3枚金牌、3枚銀牌和6枚銅牌,金牌數列全國第七名,全年參加全國比賽共奪得3枚金牌、5枚銀牌和7枚銅牌,參加省級比賽共奪得15枚金牌、32枚銀牌和25枚銅牌。全年銷售體育彩票5260.6萬元。

十、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2011年,全市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削減1467噸,氨氮排放量削減90噸,垃圾滲濾液處理(COD)削減量148噸,氨氮削減量17噸,畜禽養殖糞便處理(COD)削減量299噸,氨氮削減量45噸。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削減8467噸,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2831噸。

2011年白山市中心區環境空氣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的要求。全年監測有效天數361天,Ⅱ級以上天數354天,Ⅲ級天數7天。

全市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嚴格控制在《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之內。全市7處水源地各項指標均滿足國家飲用水源地三類水體標準的要求,水質達標率為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事業

人口數量保持穩定。2011年末,全市總人口(戶籍)為128.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0.0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31.2%;非農業人口為88.4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68.8%。全年出生人口8485人,出生率為6.6‰,比上年提高個0.1千分點;死亡人口5905人,死亡率為4.6‰,比上年下降1.1個千分點;自然增加人口25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0‰,比上年提高1.2個千分點。

居民收入繼續增加,生活條件又有改善。2011年,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483元,增長13.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739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34元,增長19.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46元,增長3.3%。從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看,2011年市區城鎮恩格爾系數為34.7%,全市農村為39.0%。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5184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889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7%。

全市基本養老參保人數達到20.4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66萬人;離退休人數達到14.61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5.90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2.36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3.5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1.71萬人,同比增長13.8%,其中農民工參保4.22萬人,增長20.5%;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90萬人,同比增長8.3%。

2011年,全市共籌集城鄉低保資金4.03億元,其中城市低保資金3.57億元,農村低保資金0.45億元。城市低保月發放標準達到221元,農村低保年發放標準達到1144元,有效保障了全市174344人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報》為初步(快報)統計數據,最終結果將以統計年報數據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播放 | 日韩A级亚洲A级欧美A级 | 亚洲专区欧美日韩 |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