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吉林

四平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5-04-27 10:28:27 來源:四平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612次
2014年,四平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縱深實施“一核三帶”富民優先戰略,圍繞打造“五個強市”,突出“五并重、一加強”,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強作風,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
 
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2]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28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00.6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07.7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80.7億元,增長7.7%。人均生產總值達39285.3元,比上年增長8.2%。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23.3:47.2:29.5。一、二、三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2%、49.2%和34.6%。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降低7.1%。
 
圖12010-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全年全市公共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00.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7.9億元,比上年下降4.5%。市區公共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56.2億元,比上年增長7.0%,市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5.8億元,比上年下降10.9%。
 
全市公共預算財政支出完成191.4億元,比上年增長7.3%。市區財政支出完成64.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在市區財政支出中:農林水事務支出3.0億元,比上年增長30.5%;教育支出10.6億元,比上年下降11.9%;科學技術支出7311萬元,增長44.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4億元,增長25.2%;醫療衛生支出5.0億元,增長43.8%。
 
圖22010-2014年全市公共預算
 
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八項分類指標呈“七漲一降“的特征。食品價格上漲0.9%;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1.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3.0%;居住類價格上漲0.7%;衣著類價格上漲10.0%;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上漲0.5%。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0.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1%。
 
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2萬公頃,增長1.3%,全年糧食產量770.6萬噸,比上年減少30.6萬噸,下降3.8%。全年玉米播種面積79.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萬公頃,增長1.8%,玉米產量710.2萬噸,比上年減少18萬噸,下降2.4%;稻谷播種面積5.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534公頃,增長1.0%,稻谷產量49.6萬噸,比上年減少4.3萬噸,下降7.9%;大豆播種面積0.7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2萬公頃,下降20.5%。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農業產值217.3億元,比上年減少0.8%;林業產值9.5億元,比上年增長336.7%;牧業產值297.8億元,比上年增長9.8%;漁業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53.9%。
 
圖32010-2014年全市糧食總產量(萬噸)
 
全市豬飼養量795.9萬頭,比上年增長11.8%;牛飼養量184萬頭,比上年增長1.3%;羊飼養量132.9萬只,比上年增長3.0%。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63.2萬噸,比上年增長4.7%。其中,豬肉產量40.3萬噸,比上年增長9.4%;牛肉產量10.5萬噸,比上年增長0.5%;羊肉產量0.9萬噸,比上年增長1.6%。
 
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07.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9%。拖拉機保有量10萬臺,比上年增長4.7%。農用運輸車8991臺,比上年增長3.1%。農用水泵74218臺,比上年下降2%。全年農村用電量60142.3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
 
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98.9億元,比上年增長6.5%。實現工業總產值2080.7億元,比上年增長5.5%。銷售產值2064.4億元,比上年增長5.9%。產銷率99.2%,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利潤總額57.0億元,比上年下降5.7%,稅金總額34.1億元,比上年下降7.2%。
 
圖42010-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達446戶,比上年增長9.9%,占全市總戶數的90.3%。擁有資產5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8.7%。實現增加值50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4.1%,增加值增長速度為7.8%。實現利稅71.3億元,比上年下降0.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8.2%;實現利潤53.5億元,比上年下降1.9%,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3.9%。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34.3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全年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00.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工程結算收入82.4億元,比上年下降9.7%。建筑施工面積745.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8.3%,竣工面積521.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6%。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0%。
 
圖52010-2014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速度
 
注:2010年以前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起點為50萬元以上。
 
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起點為500萬元以上。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8.0億元,比上年下降1.2%。商品房銷售面積123.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9%,住宅銷售面積110.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8%。商品房銷售額48.5億元,比上年下降14.6%,住宅銷售額43.5億元,比上年下降8.3%。
 
國內外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剔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9.8%。其中,城鎮實現零售額42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3%;鄉村實現零售額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4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8%;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2.0億元,比上年下降2.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9%,限額以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89.7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圖62010-201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全年進出口總額4800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9.8%。其中,進口總額達4450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8.8%,出口總額達349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1%。
 
圖72010-2014年全市進出口總額
 
金融和保險
 
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927.9億元,比年初增加91.6億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215.4億元,比年初增加12.9億元。個人存款余額701.9億元,比年初增加85.5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736.7億元,比年初增加184.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413.5億元,比年初增加129.7億元;中長期貸款300.4億元,比年初增加57.6億元。
 
圖82010-2014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
 
全市有各類保險公司20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1家,人壽保險公司9家。全年保費收入281639萬元,比上年增長45.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94140萬元,比上年增長29.7%;人壽險保費收入187499萬元,比上年增長54.5%。各類保險賠款支出85887萬元,比上年增長42.5%。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47610萬元,比上年增長35.8%。人壽險給付支出38277萬元,比上年增長74.1%。
 
交通郵電業
 
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增加值4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全年公路旅客發送量2030萬人,比上年下降1.3%。公路貨物發送量6238萬噸,比上年增長21.0%。公路貨物周轉量231578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9.9%。旅客周轉量129022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0.9%。年末,全市出租車達9731輛,比上年增長7.0%。市區出租車達2797輛,比上年增長0.2%。全市機動車保有量506537輛,比上年增長8.3%。其中載客汽車達到226439輛,比上年增長14.8%,載貨汽車達到62616輛,比上年增長11.8%。
 
截止2014年末,全市擁有郵政局、所109個,同比下降3.5%。郵路總長度1156公里,比上年增長13.1%。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8988萬元,比上年下降12.2%。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648萬元,比上年下降70.2%;電信業務總量153340萬元,比上年下降5.4%。在郵政業務中,全年完成函件業務量67萬件,比上年減少49.6%;包裹業務量8.2萬件,比上年下降1.2%;匯兌31萬筆,比上年下降24.0%;特快專遞13萬件,比上年下降22.3%。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數達46.3萬戶,比上年增長11.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360.5萬戶,比上年增長11.3%。
 
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22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880人次,比上年增長37.8%。接待國內旅游者22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2%。旅游總收入31.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9%,其中旅游外匯收入112.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1%,國內旅游人民幣收入30.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5%。截至2014年末,全市有旅行社(不含公主嶺)31家,同比增長55%;星級酒店(不含公主嶺)2家。
 
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有大學4所,招生11225人,在校生57727人,畢業生9649人。全市有中等專業學校8所,在校生10965人,比上年減少1988人。招生3776人,減少532人,畢業生5524人,增加474人;全市有普通中學184所。招生43435人,減少1534人,在校生130013人,減少2129人,畢業生42856人,減少4359人。其中,普通高中17所,招生15706人,比上年增加1787人,在校生46593人,增加4580人,畢業生15969人,增加732人。普通初中123所,比上年減少45所,招生27100人,減少1221人,在校生81727人,減少841人,畢業生26523人,減少2400人;全市有普通小學889所,比上年減少11所,在校生177250人,減少11255人,招生22345人,減少9513人,畢業29326人,增加48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學校9所,在校生683人,增加68人,招生156人,增加52人,畢業生64人,減少19人。全市有幼兒園547所、學前班2715個,在園(班)人數54531人,比上年增加6969人。
 
2014年,四平市向國家和省申報科技項目82項,列入國家和省科技計劃59個,到位補助資金2966.5萬元。其中,有2個項目分別列入吉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全市共有16戶企業與吉林大學、吉林師大簽署了合作協議,實施關聯效應大、支撐力強、促進產業升級的重大產學研合作項目10項,在高校和科研單位引進消化吸收項目20余項。全市企業研發平臺達1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戶、吉林省創新型科技企業達18戶,吉林省科技企業達49戶。
 
為防御各類氣象災害,全年面向公眾發布各類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359次,其中暴雨藍色預警信號9次。全年共開展人工增雨作業75次,人工發射火箭彈376枚,人工防雹88次,發射防雹彈1599枚。
 
文化、衛生、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眾文化館、藝術館9個。公共圖書館5個,收藏圖書68萬冊。博物館6個,廣播電臺5座、電視臺6座,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達100%,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10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50個。衛生機構床位1487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3431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15891人。醫生6541人,比上年增長0.7%。護士5802人,比上年增長6.4%。全市孕婦死亡率42.47/10萬,嬰兒死亡率降5.95‰。
 
全年共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達30項,總計200余次。成功舉辦全國百城市自行車賽四平賽區決賽,傳承奧運精神,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競技體育成果豐碩,參加吉林省第十七屆運動會,有650名運動員,分別參加了田徑、舉重、摔跤、柔道、射擊、射箭、曲棍球、籃球、足球、乒乓球、武術、拳擊、跆拳道、自行車、速度滑冰、短道速滑16個項目的比賽。共奪得126枚金牌、196枚獎牌,總分3557分,有13人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夏季項目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獲全省第二名,冬夏項目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列全省第三位。體育產業發展良好,全年完成體育彩票銷售額1.5億元(不含公主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為328.1萬人,市區人口58.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9.1‰。全年死亡人口2.6萬人,人口死亡率為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
 
2014年全地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4元,比上年增長8.5%;全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3元,比上年增長9.5%。
 
年末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預計)20.8萬人,比上年下降4.6%。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17萬人(不含公主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
 
年末全部在崗職工人數(預計)19.4萬人,比上年下降3.5%。年末全市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3萬人,比上年增長0.1%。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9萬人,比上年增長0.2%。
 
全市有社會福利院182個,其中市區57個;福利院床位14873張,其中市區3188張。全市低保戶數為132642戶,低保人數為168793人。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市數據包含公主嶺,特殊標記除外。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使用的部分指標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提供的部門統計資料。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