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吉林

長春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1-08-09 12:18:37 來源:長春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1579次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全市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省委“三個五”戰略,中東西“三大板塊”部署,“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市經濟運行逐季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福祉持續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38.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3.82億元,比上年下降2.4%;第二產業增加值2758.1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3346.09億元,增長0.3%。三次產業結構為8.0:41.6:50.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7634元(按戶籍年平均人口數計算),比上年增長3.6%,折合11256美元。
 
圖片
 
全市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1129.5億元,增長0.3%。全市地方財政收入440.4億元,增長1.5%,其中,稅收收入351.3億元,增長2.1%。地方財政支出1084.1億元,增長10.5%,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3.9億元,增長6.9%;教育支出152.3億元,增長4.8%;衛生健康支出92.8億元,增長16.1%;交通運輸支出32.7億元,下降9.2%;農林水支出131.6億元,增長20.6%;住房保障支出49.1億元,增長37.3%。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漲幅比上年收窄1.0個百分點。從各類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情況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衣著價格下降2.2%,居住價格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8%,醫療保健價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4.9%。
 
圖片
 
二、農 業
 
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8.5億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94.1億元,增長2.5%;林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5.8%;牧業增加值332.6億元,下降2.8%;漁業增加值3.8億元,增長0.3%;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4.7億元,增長2%。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3.3萬公頃,與上年持平。糧食總產量達到1163.9萬噸,比上年下降3.3%。其中,玉米產量990.2萬噸,下降3.6%;水稻產量151.9萬噸,增長2.0%。豬出欄471.6萬頭,增長2.6%;牛出欄87.6萬頭,下降9.6%;羊出欄48.1萬只,下降2%;家禽出欄3億只,增長0.5%。肉類產量達到106.3萬噸,下降1.2%;禽蛋產量達到42.2萬噸,下降8.2%;牛奶產量達到7.7萬噸,增長29.8%。
 
圖片
 
主要農副產品產量
 
指標
 
單位
 
2020年
 
同比增減%
 
糧食總產量
 
萬噸
 
1163.9
 
-3.3
 
蔬菜總產量
 
萬噸
 
164.0
 
15.1
 
肉類總產量
 
萬噸
 
106.3
 
-1.2
 
禽蛋總產量
 
萬噸
 
42.2
 
-8.2
 
牛奶總產量
 
萬噸
 
7.7
 
29.8
 
出欄生豬
 
萬頭
 
471.6
 
2.6
 
出欄家禽
 
億只
 
3.0
 
0.5
 
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04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9%;全市蔬菜耕地面積為8.45萬公頃,下降0.6%;蔬菜總產值130億元,增長6.5%。全市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產品297個,有機食品217個,綠色有機環境監測面積達到529.4萬畝,綠色有機農業總產值416億元。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共5.4億元,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2.9億元,農機購置補貼6.4億元。獲評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補助資金10435萬元,改造農戶衛生廁所45122戶,獲評吉林省美麗鄉村共計31個。
 
新建續建農產品加工業產加銷一體化項目21個,完成投資16.3億元。省級以上和市級龍頭企業數量分別發展到162戶和173戶。
 
三、工業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總產值增長3.4%;重工業總產值增長10.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總產值增長41.1%;集體企業總產值增長4.2%;股份合作企業總產值增長18.9%;股份制企業總產值增長8.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總產值增長8.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總產值下降30.6%。
 
七大重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3.2%;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下降1.0%;生物與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長24.2%;光電子信息工業總產值增長1.9%;建材工業總產值增長10.4%;能源工業總產值下降0.6%;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3.4%。產值前30戶重點工業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5.3%。
 
202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
 
單位
 
產量
 
同比增減%
 
飲料
 
萬噸
 
266.7
 
26.8
 
精制食用植物油
 
萬噸
 
31.9
 
19.8
 
飲料酒
 
萬千升
 
1.5
 
-83.2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萬千升
 
0.2
 
-66.4
 
啤酒
 
萬千升
 
1.3
 
-84.5
 
軟飲料
 
萬噸
 
85.8
 
-44.9
 
服裝
 
萬件
 
320.6
 
-44.6
 
人造板
 
萬立方米
 
10.4
 
11.6
 
紙制品
 
萬噸
 
7.5
 
-26.4
 
多色印刷品
 
萬對開色令
 
204.6
 
-7.4
 
化學藥品原藥
 
 
3634.0
 
0.07
 
中成藥
 
 
12736.5
 
4.3
 
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252.7
 
4.7
 
塑料制品
 
萬噸
 
15.2
 
9.8
 
水泥
 
萬噸
 
662.9
 
27.9
 
鋼材
 
萬噸
 
9.6
 
-1.1
 
發動機
 
萬千瓦
 
9526.3
 
27.3
 
汽車
 
萬輛
 
265.4
 
5.6
 
基本型乘用車(轎車)
 
萬輛
 
144.0
 
-7.1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
 
萬輛
 
94.2
 
26.3
 
客車
 
 
962.0
 
231.7
 
載貨汽車
 
萬輛
 
22.3
 
23.7
 
改裝汽車
 
 
29.0
 
16.0
 
動車組
 
 
640.0
 
2.9
 
鐵路客車
 
 
380.0
 
6.2
 
城市軌道車輛
 
 
3157.0
 
34.1
 
變壓器
 
萬千伏安
 
836.8
 
7.1
 
全市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7.4%;利稅總額比上年增長2.3%;盈虧相抵后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2.4%。
 
全市資質以上建筑業完成總產值1287.8億元,比上年增長7.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2.4%。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24.3%,比上年下降7.8個百分點。房屋面積竣工率為7.6%,比上年下降4.6個百分點。
 
圖片
 
從各產業完成投資情況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6.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8%。從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1.6%;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6.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6.3%。民間投資增長10.2%。全市工業投資增長3.9%。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7979.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商品房竣工面積602.6萬平方米,下降34.8%。商品房銷售面積1126.8萬平方米,下降19.0%。商品房銷售額1001.6億元,下降16.5%。
 
全市二手房交易7.1萬套,交易面積640.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5%。其中:住宅交易6.9萬套,交易面積570.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4%。
 
五、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6.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下降5.5%。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下降6.3%;限額以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下降6.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下降13.4%。其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零售額下降21.1%;限額以下住宿餐飲業零售額下降12.9%。
 
圖片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汽車類零售額下降3.4%;糧油、食品類零售額下降0.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下降18.2%;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下降33.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4.3%;石油及制品零售額下降21.6%。
 
六、對外經濟 旅游 會展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027.6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進口892.2億元,增長5.2%;出口135.4億元,下降9.3%。按出口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方式出口88.3億元,下降6.0%;加工貿易方式出口43.5億元,增長32.2%。
 
全年新批外資項目(企業)46個,直接利用外資3.8億美元。
 
全年來長旅游人數達到7238.25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9.5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7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64.54%;接待國內旅游者7223.48萬人次,下降29.4%。全年旅游總收入1381.52億元,增長37.4%。旅游外匯收入6865.01萬美元,下降69.99%。
 
全市共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66項,展覽面積239萬平方米,展會實現交易額近180億元。
 
七、交通郵電業
 
全年鐵路客運量2031.5萬人,下降52.9%,貨運量810.5萬噸,增長37.3%。
 
全年公路貨物周轉量506.9億噸公里,增長28.3%;旅客周轉量為22.9億人公里,下降40.9%。公路總里程2.8萬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7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6.6%;高速公路605.5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2.2%。
 
全年民航貨郵吞吐量8.4萬噸,下降5.9%;旅客吞吐量936.1萬人,下降32.8%。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10.5萬輛,增長14.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87.7萬輛,增長14.2%。民用轎車保有量127.5萬輛,增長6.1%。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19.2萬輛,增長5.9%。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3.8億元,增長26.5%。郵政寄遞服務1.1億件,下降1.6%。其中,郵政函件業務626.8萬件,下降12.5%;包裹業務量9.3萬件,下降24.6%。快遞業務量2.4億件,增長46.5%,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36.2億元,增長30.0%。特快專遞19萬件,下降44%,集郵534萬件,下降41.6%,郵政儲蓄平均余額4276.1億元,增長7.2%。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887.9億元,增長4.2%。移動電話期末到達戶數1427萬戶,下降1.3%;互聯網接入用戶531萬戶,下降2.7%。
 
八、金融 證券 保險
 
年末全市擁有銀行信社類金融機構34家,保險公司28家,證券公司40家,證券分支機構1家,證券營業部20家,上市企業26家。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230.6億元,比年初增長12.2%。住戶存款余額6943.3億元,比年初增長16.8%。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4535.4億元,比年初增長11%。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
 
單位:億元
 
指標
 
2020年
 
比年初增減%
 
各項存款余額
 
14230.6
 
12.2
 
其中:1.住戶存款
 
6943.3
 
16.8
 
2.非金融企業存款
 
4572.4
 
12.3
 
3.財政性存款
 
347.8
 
45.4
 
4.機關團體存款
 
2052.4
 
-4.0
 
各項貸款余額
 
14535.4
 
11.0
 
其中:住戶短期貸款
 
720.4
 
13.2
 
中長期貸款
 
3935.1
 
8.9
 
年末股民賬戶數達到337.2萬戶,比上年增長9.1%。有價證券成交總額19411.0億元,比上年增長35.3%。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額11075.5億元,增長50.7%;國債成交額7532.2億元,增長19.2%;基金成交額373.8億元,下降14.9%。
 
全市保費收入310.3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1.0億元,增長1.7%;人身險保費收入209.3億元,增長8.5%。全年賠付總金額101.9億元,增長4.8%。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53.7億元,下降0.8%;人身險賠付金額48.2億元,增長11.8%。
 
九、城 建
 
全市完成道路新建和擴建長度286.8公里,全市道路總面積達到5184.4萬平方米,道路長度達到5939.9公里。
 
全市公共水廠日綜合生產能力為123萬立方米/日,城區使用自來水人數達414.8萬人。全市天然氣供氣總量達到8.26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達到3.8萬噸;城區使用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戶數達到212萬戶。城區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9797萬平方米。全市公園綠地面積達到5913.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22864.8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5%。
 
十、科技 質量技術監督 教育
 
全年專利授權量17373件,比上年增長46.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3472件,增長33.5%。
 
全年登記的科技成果259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451.6億元。市科技管理部門共投入科技經費18.55億元。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84戶。
 
全市有法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6家,依法設置的計量檢定機構9家。全年實施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1316批次,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6萬臺/件。
 
全市各類教育學校1621所(不含幼兒園,以下同),其中,普通高校41所,成人高校8所,中等職業學校94所,普通高中73所,初中學校323所,小學1061所,特殊教育學校10所,工讀學校1所。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當年招生44.1萬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13.6萬人,成人本專科生5.7萬人,研究生2.4萬人,中等職業1.7萬人,普通高中5.4萬人,初中階段7.5萬人,小學7.8萬人,特殊教育0.014萬人,工讀14人。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54.4萬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48.3萬人,成人本專科生9.6萬人,研究生7.0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4.6萬人,普通高中15.0萬人,初中23.1萬人,小學46.5萬人,特殊教育0.14萬人,工讀35人。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在校教職工13.4萬人。其中,普通高校4.4萬人,成人高校0.14萬人,中等職業0.5萬人,普通高中1.7萬人,普通初中3.3萬人,小學3.4萬人,特殊教育人0.047萬人,工讀41人。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專任教師10.3萬人。其中,普通高校2.9萬人,成人高校0.08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0.4萬人,普通高中1.1萬人,初中2.3萬人,小學3.6萬人,特殊教育0.047萬人,工讀31人。
 
全市舉辦學前教育機構1216個,其中,獨立設置幼兒園893所,附設幼兒班機構323個。當年入園兒童2.7萬人,在園兒童12.2萬人,全市幼兒園教職工2.1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1萬人。民辦普惠性幼兒園129所,在園幼兒1.8萬人。
 
全市非學歷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機構)612個,當年注冊學生6.3萬人,結業生1.95萬人,教職工0.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23萬人。
 
十一、文化 衛生 體育
 
全市共有文化(文物)事業機構280家,其中,藝術表演團體9家,藝術表演場館5家,公共圖書館13家,藝術館、文化館13家,文化站193家,文化藝術科研、科技機構1家,文物保護研究機構1家,文物保護管理機構5家,其他文化事業10家,博物館23家,文化市場管理機構7家。公共圖書館總藏量631萬冊,其中,少兒圖書館藏量101萬冊。
 
全市有各類文化經營場所1083家,其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485家,文化娛樂場所313家,演出場所22家,藝術品經營店263家。市區(含開發區)文化經營場所783家,其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330家,文化娛樂場所180家,演出場所10家,古玩(美術品)經營店263家。
 
全市有廣播電視臺7座,節目23套,中波發射臺和轉播臺4座,轉播臺18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為100%。
 
全市共有衛生醫療機構7966個,比上年增長62%。其中,醫院、衛生院377所,比上年增長22.4%。擁有醫療床位6.5萬張,比上年增長15.2%。衛生技術人員為8.1萬人,比上年增長37.4%。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4人。
 
市轄區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6家,城區人口覆蓋率達到100%。
 
全年成功承辦了瓦薩國際越野滑雪賽等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50余項次。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完善健身場地設施,改善健身條件,開展各級各類健身活動512余項次,近百萬人次參與活動。
 
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3.95億元,占全省銷售的比例為38.66%。
 
十二、環境保護 安全生產
 
初步核算,全市能源消費總量1910.89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98%。全社會用電量263.2億千瓦時,增長3.6%。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5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下降9.3%。
 
全年長春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等效聲級平均值55.2dB(A),晝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69.9dB(A)。
 
全年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級天數305天,占總天數的83.3%,其中,優質天數144天,占優良天數47.2%;良級天數161天,占優良天數52.8%;空氣首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年日均值每立方米42微克,比上年上升4微克;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每立方米10微克,比上年下降1微克;二氧化氨年日均值每立方米32微克,比上年下降2微克,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12,同比減少0.07。
 
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統計信息直報系統事故直報系統報送情況統計,全市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97起、死亡229人;全市億元GDP死亡率0.0345;工礦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死亡率1.011;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8。
 
十三、人口 人民生活 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53.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46.8萬人,四縣(市)人口406.6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為6.01‰,死亡率10.53‰,自然增長率-4.50‰。
 
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1元,比上年增長5.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6元,比上年增長7.6%。
 
年末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5.2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其中,在職職工165.5萬人,增長5.5%;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6.4萬人,增長1.0%。全年征繳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119.5億元;征繳失業保險基金4.4億元。全年共為69.7萬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226.6億元,增長2%;為2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金2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34.95萬人,參保率達到95%以上,其中職工醫療保險192.5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642.5萬人。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57.1萬人和123.2萬人。
 
全市共開發就業崗位18.4萬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萬人。年末全市公益性崗位在崗人數15423人。當年援助189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累計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9.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3%。
 
全市改造棚戶區住宅5911套,回遷安置居民1448戶。
 
年末全市城市居民6564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居民10956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計全年發放城鄉低保資金8.21億元。
 
全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共有466家,總床位數46190張。其中:國家辦養老機構91家,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375家。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85所。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8.66億元。募集善款3455萬元,總支出慈善募捐款4157萬元,受助群眾達5.3萬人次。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長春市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資料來源: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價格指數、城鄉居民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長春調查隊;農業機械總動力、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等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二手房交易、改造棚戶區住宅數據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貨物進出口總額等數據來自長春海關;實際利用外資數據來自市商務局;會展業數據來自市商務局;鐵路客運量數據來自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公路貨物周轉量、旅客周轉量數據來自市地方道路運輸管理局;民航運輸數據來自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民用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省公安廳;郵政業務總量、移動電話期末戶數、互聯網接入用戶數據來自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長春市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吉林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貨幣金融類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數據來自證監會吉林監管局;保險業數據來自保監會吉林監管局;道路新建和擴建、道路面積和長度、水廠日綜合生產能力、使用自來水人數、天然氣、供熱面積等數據來自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公園綠地面積、綠化覆蓋率等數據來自市林業和園林局;科技成果、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市科學技術局;專利申請量、質量檢驗機構等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文化事業機構、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經營場所、廣播電臺和旅游數據來自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環境保護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人口數據來市公安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等數據來自市社會保險局;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市醫療保障局;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等數據來自市就業服務局;城鄉低保、養老服務機構等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一级AV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十八禁免费看污网站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