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吉林

長春市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4 16:28:09 來源:長春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815次

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團結一致,振奮精神,深入開展了企業改革、招商引資和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三個戰役”,實施了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兩項工程”,加快了農業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兩化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人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一、綜合

國民經濟總體運行良好,宏觀調控目標全面實現。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GDP)609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23.2億元,增長8.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55.8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30億元,增長14%。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由上年的21.1%、41.5%和37.4%調整為20.2%、42.0%和37.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886.5元,比上年增長12.5%。市場價格持續在低位運行。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出現負增長,比上年下降1.7%;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6%。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8%,衣著價格上漲0.5%,居住和服務項目價格分別上漲7.4%和5.8%。

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各種方式改革的國有企業達624戶。其中,74戶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56戶企業實行了股份合作制,50戶企業被兼并,18戶企業破產。實施了大公司、大集團戰略,組建了長春醫藥、大成玉米、汽車配件等3戶大型企業集團。加大了小企業放開搞活力度,有2793戶小企業實行了改制經營,轉制率達88.2%。“再就業工程”取得新進展。全市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站)1358個,分流2.9萬人,實現再就業10.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還不夠快,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壓力較大;農村市場消費不旺;縣域經濟發展滯后等。

二、農業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市圍繞“三大一強”戰略目標,堅持科教興農,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推廣田間科學管理技術,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獲得大豐收,總產量達82.65億公斤,比上年增加17.7億公斤。油料作物減少1.4萬噸,蔬菜增加21.9萬噸,水果增加2375噸。

畜牧業和水產業發展速度保持穩定增長。全年畜牧業產值達8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豬牛羊肉產量51.7萬噸,比上年增長17.6%;奶類產量4.6萬噸,比上年增長4.7%;禽蛋產量24.2萬噸,比上年增長11.5%;鹿茸產量3.99萬公斤,比上年增長44.7%;水產品產量2.1萬噸,比上年增長11.6%。全市完成造林面積6200公頃,為計劃的124%。當年完成新育苗面積510公頃,為計劃的176%。

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完成了6條主要江河堤防土方達標工程和伊通河城區上段治理工程,新增治澇面積45萬畝,旱田節水灌溉面積發展到32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92.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4%。化肥施用量(折純噸)30.2萬噸,增長3.1%。農村用電量5.4億千瓦小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鄉鎮企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完成總產值560.8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工業271.1億元,建筑業73.4億元,交通運輸業85.9億元,批發零售貿易業77.5億元,社會服務業35.3億元。

農業產業化骨干項目建設成效顯著,10條龍型項目全面啟動,大成玉米一期工程和吉林華興120萬頭豬屠宰加工等25個龍頭企業部分建成或竣工投產,實現產值123億元,全年轉化糧食130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在市場價格較低,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努力克服困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加強內部管理,使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全市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倍。其中:市及市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為95.2%,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5790元/人。全市30種重點工業產品產量有24種上升,汽車23.4萬輛,增長5.0%,其中轎車8.1萬輛,增長18.2%,數字程控交換機48.7萬線,增長19.7%,電話機10.7萬部,增長45.6%,摩托車11.3萬輛,下降29.2%,卷煙18.5萬箱,下降17.7%,鐵路客車733輛,下降31.6%。

建筑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5.8億元,比上年增長9.9%。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得到進一步推廣落實。全市施工工程個數4635個,實行招投標工程1755個,占全部施工工程個數的37.8%。施工面積45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0%,竣工面積249萬平方米,增長10.1%,工程質量優良品率為33.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年初我市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資力度這一機遇,確立項目,增加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7億元,比上年增長33.6%。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50.7億元,增長11.6%;更新改造完成投資25.4億元,增長26.6%;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6.2億元,增長15.7%。市屬以下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4億元,比上年增長41.1%,占全市投資總額的68.8%。農村鄉鎮企業投資比例上升。全年完成投資33.6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占全市投資總量的23.7%,比上年提高8.5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穩定增長。全年完成投資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7%。房屋施工面積259.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01.9萬平方米,其中經濟適用住房竣工面積57萬平方米,提供經濟適用住房7000套,解困工程當年竣工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9.8億元,比上年增長96%,商品房空置面積56.6萬平方米。

重點建設項目進展較快。年初確定的50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36個,占項目總數的72%。完成投資25.4億元,為本年計劃的79.8%。其中大成玉米一期工程、羅蘭電器、五環體育館、金賽藥業等15個項目已經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長春龍家堡機場前期準備工作、熱電一廠擴建及熱網配套工程進展順利。

投資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建成投產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投資項目486個,項目建成投產率為46.3%;新增固定資產51.2億元,交付使用率為62.1%。新增的生產能力主要有:轎車3萬輛,摩托車50萬輛,電子計算機2萬部,糧食倉庫1.9萬平方米,各類院校學生席位1.1萬個。

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1998年是我市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投資最多的一年。青年路、南開運街等九條道路和長農、長吉兩個公路出口,芙蓉公鐵立交橋、光復路高架橋等重點市政工程提前竣工。大中修道路32條、50萬平方米,新鋪裝小巷道330條,整修人行步道34萬平方米。城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1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已達2804萬平方米。煤氣日供氣總量33.9萬立方米,市區使用煤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戶數51.2萬戶,新增燃氣用戶2.1萬戶。規劃區使用自來水人數184萬人。擁有營運公共電、汽車2362輛,運營線路網長度665公里。城區植樹35.7萬株,新增綠地102.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5119.3公頃,綠化精品不斷增加,綠化覆蓋率為3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發展迅速,鐵路、公路、民航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到1998年末,全市共有公路424條,總里程達595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7.4公里。公路密度為31.5公里/百平方公里。長春機場現有航線39條,其中國際航線2條,航班數平均每周起降152班次。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1.36億噸,比上年下降0.8%;完成客運量4799.4萬人,比上年下降1.0%。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814萬噸,比上年下降13.6%;鐵路旅客發送量1867萬人,比上年下降4.9%。公路貨運量8512萬噸,比上年增長0.7%;公路客運量2894萬人,比上年增長1.6%。公路貨物周轉量完成31.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9%。公路旅客周轉量完成14.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7.9%。民航發送旅客38.4萬人,比上年增長2.9%,旅客吞吐量77.6萬人,比上年增長3.4%;貨郵發送量3753.1噸,比上年增長20.3%。

郵電通信事業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函件下降18.6%,特快專遞增長6.7%,長途電話增長21.9%。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分別比上年增長19.1%和94.3%。移動電話新增用戶12萬戶,到年末已達24.7萬戶。計算機互聯網上網用戶達2389戶。市話年末到達戶數67.7萬戶,比上年增長15.8%。其中,住宅電話55.5萬戶,增長15.9%。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20.6萬門,年末電話機82.1萬部,增長18.5%。

六、國內貿易

城鄉市場商品銷售平穩發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和集體經濟分別比上年下降8.5%和10.5%;個體私營經濟消費品零售額105.3億元,比上年增長15%,占總額的44.2%。從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增長2.6%,餐飲業增長3.6%。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市新建、擴建商品市場20處,新增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年末城鄉集貿市場已發展到490個,成交額474.8億元。

“菜籃子”工程建設持續發展。全市蔬菜播種面積9.3萬公頃,其中蔬菜基地面積6.5萬公頃。蔬菜總產量達24.5億公斤。引進蔬菜新品種22個,蔬菜市場貨豐價穩。畜禽定點屠宰和肉品管理工作有新的進展,熟肉制品基本上實現了標準化管理,肉、奶和禽蛋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6%、4.7%和11.5%。

七、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外向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面對亞洲金融危機,我市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擴大出口范圍,拓寬國際市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為1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進口總額7.5億美元,增長40.5%;出口總額3.2億美元,下降5.8%。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全年新批三資企業146戶,比上年增加14戶。其中,市本級新批三資企業112戶,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11個。實際利用外資4.14億美元,其中市本級實際利用外資2.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9%;利用內資50.8億元人民幣。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生產性企業占70.4%。四個開發區繼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全年共審批三資企業79個,占市本級審批項目總數的70.5%;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45億美元,占市本級實際利用外資額的55.6%。’98中國長春商品交易會成效顯著,簽定引資項目62個,進出口貿易成交合同37項。

隨著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加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98長春書市等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來我市旅游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7%。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3.4萬人次,接待華僑和港澳臺同胞6152人次。全市旅游業總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外匯收入1500萬美元。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在連續多年較快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3.6%,財政支出完成37.7億元,比上年增長7.3%,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入,我市依靠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的貨幣政策,活化資金,增加存貸款力度。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744.9億元,比年初增加65.9億元,增長9.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581.2億元,比年初增加44.5億元,增長8.3%。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43.6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11.7億元,增長12.5%。金融機構現金收入2007.6億元,現金支出1988.7億元,貨幣凈回籠18.9億元。

證券市場發展較快。上市企業和股票交易機構分別為15個和5個,全市有價證券成交總額577.6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額530.4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國債交易成交額39.5億元,增長1.1倍。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承保總額1036億元,比上年增長18.5%。保費收入7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6億元,增長3.2%;人身險保費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人身險給付金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倍。

九、科技、教育

“科教興市”戰略穩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實施各類科技發展計劃106項,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取得了較快進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8%。

科技隊伍穩定發展,科技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到1998年末,全市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8萬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員15.6萬人,社會科技人員15.2萬人。全市獨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已發展到100個。其中,自然科學研究機構78個,社會科學研究機構17個,科技情報與文獻機構5個。科技成果顯著,全市通過鑒定、驗收和認定的科技成果561項,屬于國際首創(領先)1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8項,屬于國家首創(領先)138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320項。技術成果交易日益活躍。全市技術開發咨詢、轉讓等服務機構發展到1520戶,技術成果交易額達6.5億元。市科技管理部門共投入科技經費1840萬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0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023戶,實現產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21.4%。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薄弱學校建設不斷加強,20所薄弱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得到充實完善,教學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解決市屬企業辦學困難,剝離了8所企業辦學校。部分困難企業職工子女就學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素質教育穩步推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較快發展。

27所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共招收本、專科學生2.6萬人,年底在校生8.2萬人。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1.3萬人,年底在校生3.3萬人。各類中等學校730所,在校生48.5萬人。其中,中等專業學校5.7萬人,農職業中學4.4萬人,技校1.2萬人,普通高中6.4萬人,初中26.4萬人,各類成人中等專業學校4.4萬人。1906所小學年底在校生72.9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5%,比上年上升0.1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日本三级网站网址 |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