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黑龍江

大興安嶺地區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5 19:54:59 來源:大興安嶺地區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187次

2005年全區人民在地委、行署、林業集團公司的領導下,以黨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生態立區的發展定位,深入貫徹“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的戰略部署,著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深化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10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348萬元,增長10.5%;第二產業增加值71659萬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208096萬元,增長1.8%。

市場物價小幅上漲。全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3%。分類別看,八大類呈現“五升三降”態勢。其中:食品、居住、衣著、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指數分別呈上升態勢,其它類別呈下降態勢。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03.91。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區國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5億元,增長35%;實際利用境外資金81萬美元,增長56.3%;外貿進出口總額836.1萬美元,增長21.9%。

二、農業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共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5367萬元,比上年增長8.3%。

全年共實現林業產值142024萬元,比上年增長9.4%。由于2004年火災形成的火燒木在2005年開采,使2005年的木材產量比上年增長7.6%,但木材銷售價格下降,共實現木材采運產值104312萬元,比上年下降1%。營林情況良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0公頃,零星植樹206.9萬株,育苗58.6公頃。

主輔換位取得新成就,畜牧業快速發展。全區畜牧業總產值達33307萬元,比上年增長6.3%。奶牛存欄3905頭,增長11.7%。肉類產量比上年下降6.7%;鮮蛋產量比上年下降1.3%;奶產量比上年增長6.7%。

特色養殖業發展形勢良好。全區特色養殖業為畜牧業貢獻產值2.2億元,占全區畜牧業總產值的35%,比上年增長32.1%。

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5.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5%。擁有農用拖拉機9137臺,比上年增長5.8%。化肥施用量(折純)4557噸,比上年下降6.6%,農村用電量591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0.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效益同步增長,利潤、利稅均創新高。2005年全區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63048萬元,比同期增長22.8%,其中:公有制經濟完成產值55626萬元,同比增長23.3%;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產值107422萬元,同比增長22.5%。木材加工業產值完成83930萬元,同比增長36.6%;非木材加工業產值完成79118萬元,同比增長10.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7236萬元,同比增長25.4%;利潤總額665萬元,比上年增加673萬元;實現利稅5088萬元,同比增長38.7%;虧損企業虧損額55萬元,比同期下降83.7%;虧損面下降27.5%。

受外來建筑企業沖擊的影響,建筑業發展呈下降趨勢。全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筑企業27家,完成產值31019萬元,比上年下降18.4%,其中:完成建筑、安裝工程28903萬元,比上年下降20.3%。2005年級別以上建筑企業實現利潤829萬元,稅金總額達到506萬元。全年施工房屋面積24.6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9.6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5年我區調整和優化投資結構,廣開籌資渠道,加強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但由于缺乏大項目的支撐,完成投資額相對較低,投資增長乏力。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07693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7%。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012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6%。

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經濟類型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71695萬元,同比下降29.3%,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7.6%;民間投資完成34317萬元,同比增長26.2%,高于全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43.8個百分點,占投資的比重由去年的21.1%上升到今年的32.4%,上升了11.3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新增生產能力有:改建公路206.77公里;城市自來水供水能力0.39萬噸/日;城市自來水管道長度13.61公里;城市防洪堤長度1.88公里。本年新增固定資產99336萬元,同比增長13.5%。

五、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活躍。2005年全區市場供給充足,社會消費心理穩定,市場物價穩定回升。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10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達138808萬元,增長6.9%;餐飲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現零售額為16672萬元,增長9.7%;其他行業零售額為14629萬元,增長3.0%。從商品類別看:食物類商品零售額為70255萬元,增長6.8%;穿著類商品零售額為30279萬元,增長6.7%;用品類商品零售額為39580萬元,增長6.6%,燃燒類商品零售額為29995萬元,同比增長7.0%。

六、對外經濟貿易及旅游業

進出口總值繼續攀升。據海關統計,2005年全年進出口總值完成836.1萬美元,增長21.9%,其中出口完成485.2萬美元,增長63.3%;進口完成350.9萬美元,下降9.7%。

對俄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境外采伐完成35萬立方米,增長16.7%;在外勞務人員1610人,增長6.6%。

我區加大了旅游宣傳力度,旅游業穩步增長。全年接待各類旅游者175487人次,增長28.6%;全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0450萬元,增長28.8%。

七、交通和郵電業

郵電通信業持續穩定增長。2005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收入36788萬元,比上年增長6.7%;全區本地電話用戶18.7萬戶,比上年下降12.6%;移動電話年末達20萬戶,比上年增長12.4%;國際互聯網用戶3.8萬戶,比上年增長5.6%,特快專遞完成8.0萬件,同比增長7.8%。

交通運輸業進入新階段。2005年,全區旅客運輸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人們的出行更加快捷,經濟和社會生活更加便利。全年共完成公路貨運量759萬噸,同比增長1.0倍;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23665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0.9%;全區公路客運量完成106萬人,同比增長3.9%;完成公路旅客周轉量10982萬人公里,同比增長0.3%。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4819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4.5%,再次超過全區GDP增幅。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636萬元,增長13.5%。一般預算支出80319萬元,增長18.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金融形勢平穩。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22859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3.6%,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66378萬元,增長9.9%;全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48099萬元,其中建筑業貸款余額2333萬元,增長13.5%。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全年保費收入31951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壽險保費收入29121萬元;財產險保費收入2830萬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6391萬元,其中壽險給付4639萬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352萬元;財產險賠款1752萬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在改革調整中穩步發展。2005學年末全區共有普通中學38所,招生9204人,在校學生28850人;小學104所,招生4418人,在校學生35155人;幼兒園30所,入園2619人,在園幼兒4019人。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招生535人,其中:專科345人、中專190人。學年末在校學生1757人,其中:專科968人,中專789人。

科技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取得新進展�,F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3個,科研人員126人。全區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總額938.5萬元,其中省級項目160萬元,林業集團公司281萬元,行署科技三項費60萬元,各縣區局自投437.5萬元,共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2項。2005年全區科技成果通過鑒定9項,其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3項,獲地區科技進步獎13項。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藝術、廣播影視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4個,文化站10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1個。中短波轉播發射臺2座、調頻發射臺11座、電視轉播發射臺12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86.23%,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91%,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37373戶。

衛生事業規范運行。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37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9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348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114張。全區共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110人,其中執業醫師1202人,執業助理醫師190人,注冊護士1122人。全區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9個,衛生技術人員188人。婦幼保健機構5個,衛生技術人員78人。全區共有鄉鎮衛生院31個,床位322張,衛生技術人員376人。

體育事業繼續蓬勃發展。在參加省級及以上舉辦的各種賽事中,我區體育健兒成績顯著,全年共獲得金牌29枚,銀牌25枚,銅牌32枚。

十一、人口

人口持續低速增長。2005年全區人口出生率5.98‰,死亡率4.32‰,人口自然增長率1.66‰。年末全區總人口53510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63019人,占總人口比重86.53%;農業人口50751人,所占比重為9.48%。男性人口275877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1.56%;女性人口259227人,所占比重為48.44%。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42。18歲以下人口103196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9.29%;18-60歲人口374806人,所占比重70.13%;60歲及以上人口57102人,所占比重10.6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5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0元,同比增長7.0%。農民人均純收入3552元,同比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283元,同比增長5.6%。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5.7%,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

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總量減少,職工平均工資增加。2005年末全區城鎮單位從業人員98037人,下降1.6%;在崗職工95369人,下降2.0%。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9273元,增長4.9%。

社會保障進一步增強。年末實際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繳費人數為10.5萬人,同比增長1.1%。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3.2萬人,同比增長8.2%。全區城鄉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2635.2萬元,同比增長3.1%。

注:

1、公報中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或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由于統計制度方法的變化,個別指標總量的增長情況與上年公報發表的數據不一致,均以本公報為準。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午夜色性爱福利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