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大慶調查隊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一二三四五”發展戰略,堅持“全黨抓發展,中心抓經濟,重點抓項目”的總體要求,著力打牢“四個基礎”,大力推進各項改革,全市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教育、文化、體育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攀升,為“十二五”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8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
單位:億元
指標 2010年 比上年增長(%)
地區生產總值 2900.1 12.0
第一產業 95.0 10.0
第二產業 2385.1 11.2
工業 2320.0 11.3
建筑業 65.1 9.3
第三產業 420.0 16.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3.1 6.3
批發和零售業 109.0 19.5
住宿和餐飲業 24.7 21.0
金融業 22.9 7.0
房地產業 83.9 10.9
營利性服務業 52.1 21.2
非營利性服務業 104.3 17.9
經濟結構更趨優化:三次產業結構達到3.3:82.2:14.5,油與非油經濟比例達到52:48,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比例達到80.1:19.9。
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5.5億元,同比增長20.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9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分別實現9.8億元、11.3億元、5.7億元、5.2億元和1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21.7%、6.5%、59.7%和12.1%。地方財政支出175.3億元,同比增長21.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分別支出19.2億元、23.5億元、11.0億元和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1.5%、11.3%和18.8%。
市場物價平穩上漲: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增長3.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9.8%、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2.5%、衣著價格上漲1.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下降0.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5.0%、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7.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價格下降1.8%、居住價格上漲2.5%。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為129.9%。
就業形勢穩定趨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83萬人,比上年增加0.17萬人。年末全市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2.9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二、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5.0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種植業實現45.0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2.4萬公頃,綠色特色和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30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41.4%。全市糧食總產量達505.7萬噸,同比增長28.3%。
2010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產量(噸) 同比增長(±%)
糧 食 5057278 28.3
#水 稻 588525 22.4
玉 米 4161752 34.0
大 豆 107597 23.3
薯 類 37593 -40.8
油 料 30844 -25.4
甜 菜 69260 8.6
蔬 菜 729817 -29.9
畜牧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年實現畜牧業產值103.5億元,實現畜牧業增加值46.2億元。
2010年畜牧業生產及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指標值 同比增長(±%)
期末畜禽存欄
大牲畜(頭) 784314 14.6
#黃牛及肉牛 246884 16.9
奶牛 485404 12.8
豬(頭) 1339639 15.4
羊(只) 1088805 8.9
家禽(只) 15975812 14.0
#肉雞 7115032 20.5
鵝 2172257 9.1
期末畜禽出欄
肉牛(頭) 247554 12.8
肥豬(頭) 1761306 15.8
肉羊(只) 837132 4.4
家禽(只) 36417394 10.3
畜禽產品產量
豬牛羊禽肉產量(噸) 276352 12.2
禽蛋(噸) 80006 15.3
牛奶(噸) 1501436 13.1
全年完成植樹造林23.1萬畝,實現產值1.8億元。漁業產值實現4.6億元,水產品產量7.6萬噸。
農業綜合發展能力增強:新增膜下滴灌93萬畝、旱澇保收田62.4萬畝、土地改良1.5萬畝,發展農機合作社46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71個,推廣農業先進技術155項,培訓農民36萬人次。
農村面貌發生較大變化:新建農村公路368公里、飲水安全工程256處、沼氣入戶工程50項,新增上網村50個,有線電視入戶3.4萬戶。農民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醫保人均籌資標準和大病補助標準分別達到150元以上和3萬元以上,1.3萬困難農戶實現脫貧。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320.0億元,同比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37戶,實現增加值2090.0億元,同比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增加值1499.8億元,同比增長1.8%;石化行業實現增加值360.0億元,同比增長27.8%;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59.6億元,同比增長57.0%;建材行業實現增加值40.5億元,同比增長63.0%;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3.9億元,同比增長55.0%。
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735.0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89.6點;全員勞動生產率76.4萬元/人,同比增長39.0%;主營業務收入3703.2億元,同比增長28.9%。
地方工業快速增長:全市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520.0億元,同比增長45%,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22.4%。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注冊的企業達2760家,同比增長10.9%;實現技工貿總收入965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工業總產值700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工業增加值261億元,同比增長56%,占全市地方工業增加值的50.2%;實現利稅60億元,同比增長1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同比增長(±%)
原油 萬噸 4000.0 持平
天然氣 億立方米 29.9 7.4
原油加工量 萬噸 1306.4 6.7
汽油 萬噸 341.3 6.7
煤油 萬噸 27.9 3.8
柴油 萬噸 459.0 1.7
潤滑油 萬噸 23.6 -9.6
液化石油氣 萬噸 138.3 2.6
合成氨 萬噸 53.2 -5.2
化肥(折純) 萬噸 33.6 -7.7
乙烯 萬噸 54.4 -6.8
化學纖維 萬噸 6.7 -4.2
塑料制品 萬噸 14.1 1.2倍
發電量 億千瓦時 89.5 -3.8
啤酒 萬千升 13.5 3.6
乳制品 萬噸 26.9 -0.8
水泥 萬噸 328.3 55.3
機制紙及紙板 萬噸 24.8 73.5
2010年全市資質以上建筑企業達到313戶,全年完成施工產值230.6億元,同比增長25%。按總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4.8萬元/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36.1億元,同比增長37.5%。其中,中省直企業完成投資384.6億元,同比增長1.7%;地方完成投資651.5億元,同比增長73.5%。從產業投向看,第一產業投資24.0億元,同比增長2.2倍;第二產業投資615.8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工業投資601.0億元,同比增長22.8%;第三產業投資396.3億元,同比增長69.7%。
房地產業開發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19.5億元,同比增長42.6%。商品房銷售面積305.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8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9%。商品房銷售額128.8億元,其中住宅106.2億元,同比增長10.1%。
五、國內外貿易和旅游
國內貿易繼續升溫: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1.0億元,同比增長23.8%。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538.8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5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和24.3%。按構成分,吃、穿、用、燒商品零售額分別為96.6億元、98.7億元、302.4億元、9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23.8%、24.0%和25.2%。
對外貿易高速增長: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5.4億美元,同比增長39.8%。其中,出口9.76億美元,同比增長71.8%;進口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4587.1萬美元,其中直接實際利用外資15676.7萬美元,同比增長12.0%。
旅游業發展迅速:啟動建設北國之春夢幻城、龍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等29個項目,連環湖溫泉景區一期、北國溫泉養生廣場等建成投用,成功舉辦第三屆濕地旅游文化節,實現旅游收入26.4億元,同比增長33.0%。接待游客743.5萬人次,同比增長6.2%。
六、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發展良好:全年公路客運量33665萬人,同比增長24.8%,客運周轉量394216萬人公里,同比增長23.3%;全年公路貨運量3485萬噸,同比增長17.8%,貨運周轉量552000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0.2%;全年鐵路客運量745.7萬人,同比增長2.5%,貨運量1130萬噸,同比下降1.3%。
郵政電信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郵政電信業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3億元,同比下降19.3%;電信業務收入24.8億元,同比增長7.8%。全年訂銷報刊55萬份,同比增長22.2%;收寄特快專遞62萬件,同比增長5.1%;發送函件361萬件,同比增長12.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2.7萬戶,同比增長1.7%;移動電話用戶293.4萬戶,同比增長18.8%;互聯網用戶38.0萬戶,同比增長14.5%。
七、金融和證券
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560.9億元,比年初增加204.5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09.8億元,比年初增加85.8億元。
2010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貸
單位:億元
指標 12月末 比年初增加額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1560.9 204.5
#企業存款 428.1 116.2
儲蓄存款 900.9 68.1
#定期儲蓄 619.3 29.5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409.8 85.8
#短期貸款 174.2 25.4
#個人貸款及透支 32.9 8.2
中長期貸款 231.5 81.6
#個人貸款 85.1 28.1
#個人消費貸款 50.2 17.9
證券市場穩步發展:全年證券總交易量1756億元,比上年下降10.9%。年末股票市場累計客戶數為25.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7%。年末客戶總資產達到13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3%。
八、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78人,在學研究生2121人,畢業生720人。全市8所普通高等院校,全年招收本專科學生17084人,在校生64158人,畢業生18586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0353人,在校生58611人,畢業生18355人;初中招生27909人,在校生123354人,畢業生33186人;普通小學招生29891人,在校生144353人,畢業生27909人;幼兒園在園幼兒46462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4091人,在校生10557人,畢業生3613人。特殊教育招生65人,在校生402人,畢業生43人。
文化事業繁榮進步:市圖書館等重點功能項目順利推進,擁有公共圖書館5個,藏書102萬冊,全年讀者累計80萬人次。新建鄉鎮文化站37個,完善農家書屋125個,“書香大慶”、“百湖之夜”、“十百千萬”全民健身等群眾文體活動深入開展。數字電視用戶261426戶,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8.99%和99.29%。
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市衛生機構1520個,衛生機構病床13784張,衛生技術人員18665人。新建市婦女兒童醫院、5所縣區醫院、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南醫院和市人民醫院晉升三甲醫院,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體育事業取得好成績:全年共獲得世界級體育比賽金牌1枚,國家級體育比賽獎牌3枚(金牌1枚、銅牌2枚),省級體育比賽獎牌415枚(金牌170枚、銀牌127.5枚、銅牌117.5枚)。
九、能源與環境
節能降耗完成目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1.2551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4.5%,全面實現了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的目標。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全市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18個,總面積為3647.5平方公里。生態環境整體優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5%,全市森林覆被率提高到10.6%,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污水處理率達到9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全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5679元,同比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5.6元,同比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45元,同比增長22.0%。城鎮恩格爾系數為32.6%,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農村恩格爾系數為38.3%,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據,最終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人口數據擬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報上正式對外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