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不利影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砥礪前行,我市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一、綜合
年末全市總人口553.2萬人,比上年下降0.7%。其中,農業人口356.8萬人,下降0.7%;非農業人口196.4萬人,下降0.6%。全市人口出生率為4.87‰,下降0.2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3.62‰,下降0.10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5‰,下降0.15個千分點。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238.8億元,比上年增長5.2%。第一產業增加值299.3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408.2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531.3億元,增長6.0%。三次產業結構為24.2:33.0:42.8。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8.1%、29.0%和42.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830元,增長7.1%。
市場物價漲幅趨于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01.3%,比上年上漲1.3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99.3%,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耗總量1136.2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0.9258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8.8%。
2014年末,全市從業人員205.7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82.1萬人,農村從業人員123.6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9.5萬人。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9.9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農業產值318.5億元,增長3.7%;林業產值5.7億元,下降0.2%;牧業產值214.5億元,增長12.1%;漁業產值9.1億元,增長8.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0億元,增長5.5%。
糧食蔬菜產量增加。糧食蔬菜喜獲豐收,糧食產量實現“七連增”;全年蔬菜產量92.2萬噸,瓜果類21.5萬噸,甜菜37.1萬噸,油料1.5萬噸。
畜牧業總產值完成21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7.9%。年末大牲畜存欄177.0萬頭,增長2.7%。其中,黃牛及肉牛存欄101.0萬頭,增長6.0%;奶牛存欄68.5萬頭,下降1.1%。全年肉類總產量55.5萬噸,增長5.0%。
全市綠色食品國家級原料基地種植面積已達140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40.7%,新增120萬畝。全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306個,11個產品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圍繞建設“生態市園林城”,推進林業機制創新,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0.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9.6萬畝,封山育林11.2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62.3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35.2億元,增長16.5%;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27.1億元,下降10.0%。全年裝備工業完成增加值56.3億元,下降21.2%;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125.1億元,增長18.3%,兩大工業基地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9.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5.1億元,比上年下降3.3%。實現利稅總額84.0億元,下降10.8%。其中,實現利潤47.4億元,下降13.4%;實現稅金36.6億元,下降7.1%。
全年建筑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的建筑業企業(指總承包及專業承包企業,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實現利潤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40.3萬平方米,增長4.1%,其中,實行投標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占62.7%。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755.1億元,比上年增長4.8%。在投資中,民間投資595.2億元,增長5.0%;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37.8億元,下降6.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22.1億元,增長246.7%。裝備、食品兩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172.4億元,下降28.8%,占工業投資的59.5%。新增固定資產608.9億元,增長20.7%。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30.0億元,增長10.9%;商品房銷售面積225.1萬平方米,下降22.5%;商品房銷售額93.9億元,下降17.5%。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實現零售額569.5億元,增長15.0%;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8.9億元,增長14.7%。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32.4億元,增長14.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86.0億元,增長9.1%。
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批發零售貿易業24類商品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下降7.9%,家用電器類下降0.2%,化妝品類下降4.0%,石油及制品類下降1.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66.7%,通訊器材類增長60.9%,汽車增長5.8%;家具類增長5.2%。
六、對外經濟貿易
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4778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0%。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戶,總投資額42922.0萬美元,合同外資28084.0萬美元。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90642.5萬美元,增長10.0%。其中,進口16109.9萬美元,增長2.6%;出口74532.6萬美元,增長11.7%。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完成貨物發送量12655.6萬噸。其中,鐵路1448.5萬噸;公路11207.0萬噸;航空66噸。客運量6036.4萬人。其中,鐵路1655.7萬人;公路4365.0萬人;航空15.7萬人。
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3億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9.2億元,郵政業務總量3.1億元。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6.4萬戶,下降18.7%,移動電話用戶427.3萬戶,增長33.4%。固定寬帶接入用戶54.1萬戶,增長22.9%。
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537.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億元。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6875.0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09.0萬美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財政和金融業
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41.8億元,比上年下降2.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96.0億元,下降8.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6億元,增長15.8%。全市財政總支出340.5億元,增長3.7%,地方財政支出194.8億元,下降1.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4.8億元,增長11.9%。
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34.7億元,比年初增長10.9%。其中,單位存款397.8億元,增長7.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963.5億元,增長11.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164.3億元,增長28.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687.7億元,增長31.5%;中長期貸款余額454.2億元,增長21.0%。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2.0元,比上年增長12.0%;人均消費支出17381.1元,增長10.3%。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積26.0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282元,增長13.0%;村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19.9平方米。
城鎮登記失業率4.1%;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為49.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48.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74.2萬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實施重點科技計劃項目33項;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12項;科技成果鑒定274項;全年認定技術合同54項;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243.0億元。
全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學生1.3萬人,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4.6萬人,增長4.5%。普通高中招收學生2.1萬人,下降10.8%;在校學生6.9萬人,下降4.0%。初中招收學生3.6萬人,增長2.5%,在校學生10.6萬人,增長1.1%,初中入學率達99.8%。小學招收學生3.3萬人,下降8.3%;在校學生21.5萬人,下降2.1%;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0%。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4年末,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3個,廣播電臺1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達100%。電視臺14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
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99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49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8個,婦幼衛生機構17個。衛生機構床位2.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5萬人,其中,醫生9767人。
2014年,我市體育健兒在世界性比賽中獲得金牌1枚,銀牌2枚,銅牌1枚;在亞洲比賽中獲得銀牌2枚;在省比賽中獲得金牌265枚,銀牌149枚,銅牌128枚。群眾性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場所、器材配置逐步完善。
十二、環境保護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21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9.1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面積14.5萬公頃。市區空氣質量好于和達到新標準二級的天數為315天。交通噪聲為67.8分貝,區域環境噪聲為51.7分貝。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總產值絕對數指標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4.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口徑為城鎮計劃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5.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金融、旅游、衛生等數據來自于部門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