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統計局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影響,主動對接“五大規劃”,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五大工程”,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420.3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8.7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68.2億元,增長4.8%;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54.9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43.4億元,增長5.1%。三次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49.7%、16.2%和34.1%。
市場物價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9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呈七升一降,家庭用品及服務上漲4.2%,文教和娛樂用品及服務上漲2.7%,食品上漲2.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9%,交通和通信上漲1.3%,煙酒及用品上漲0.8%,居住上漲0.5%,衣著下降1.3%。
二、農業
農村經濟較快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6.7億元,同比增長1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4.9億元,增長11%。其中,農業增加值107.1億元,增長9.7%;畜牧業增加值15.5億元,增長12.1%;林業增加值8.4億元,增長19.3%;漁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24.7%。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1.3萬公頃(1819.5萬畝),增長2.4%。完成造林面積17468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801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13667公頃。肉類總產量10.9萬噸,增長5.5%。奶類產量23.7萬噸,增長6.5%。禽蛋產量1.8萬噸,增長3.9%。水產品總產量14721噸,增長19.2%。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單產情況如下: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72.5萬千瓦,同比增長5%。擁有農用拖拉機87903臺,減少0.5%。農村用電量24494萬千瓦時,增長0.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持續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3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重工業29.7億元,增長1.4%;輕工業7.6億元,增長18.8%。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6.5億元,下降13.2%。中省直工業實現增加值2.2億元,增長11.5%;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35.1億元,增長4.1%。地方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65.7%,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5.1億元,同比下降2.4億元,其中地方工業實現利稅14.7億元,同比下降1.9億元。
建筑業穩定增長。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59.8億元,同比增長5.7%。房屋施工面積265萬平方米,增長40.9%;房屋竣工面積199萬平方米,增長27.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4.7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建設項目投資215.6億元,增長8.1%;房地產開發投資29.1億元,增長47.9%。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第一產業投資53.6億元,增長143.7%,占全部投資額的21.9%;第二產業投資102.3億元,增長9.4%,占全部投資額的41.8%;第三產業投資88.8億元,下降14.6%,占全部投資額的36.3%。商品房銷售額19.8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59萬平方米,分別下降42.8%和51.7%。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1.3億元,增長12.9%;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9億元,增長13.2%。從行業看,批發業32.9億元,增長10.6%;零售業42.6億元,增長15.3%。住宿業營業額10.8億元,增長10.7%;餐飲業營業額19.2億元,增長13.4%。從商品類別看,吃的商品零售額47.6億元,占零售總額的50%;穿的商品零售額20.7億元,占零售總額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額22.4億元,占零售總額的23.5%。
六、對外貿易和旅游
對外貿易形勢嚴峻。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17.8億美元,同比下降57.5%。其中,進口2.4億美元,下降77.5%;出口15.4億美元,下降50.8%。邊境小額貿易7.3億美元,下降3.4%;一般貿易7億美元,下降75.7%;其他貿易3.5億美元,下降33.5%。對俄貿易12.1億美元,下降44.5%。旅游總體發展平穩。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57萬人次,同比增長12.8%。旅游收入45.8億元,增長12.1%。邊境旅游出入境人數82.7萬人次,下降5.2%。其中,出境人數41.5萬人次,下降5.1%;入境人數41.2萬人次,下降5.3%。邊境旅游收入14.5億元,增長0.5%。
七、交通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完成鐵路貨運量107.5萬噸,鐵路貨物周轉量16064.2萬噸公里;公路貨運量994萬噸,公路貨物周轉量154910萬噸公里;水路貨運量14萬噸,水路貨物周轉量115萬噸公里;航空貨運量1000噸。完成鐵路客運量118.7萬人,鐵路客運周轉量22558.3萬人公里;公路客運量812萬人,公路客運周轉量6225萬人公里;水路客運量22.3萬人,水路客運周轉量178.6萬人公里;航空客運量10.5萬人。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全口徑財政收入40.2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4億元,增長14.2%;上劃收入13.9億元,增長3.2%。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1.3億元,增長6.8%。金融存貸款增加。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596.1億元,比年初增長9.7%,其中儲蓄存款401.5億元,比年初增長10%。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331.6億元,比年初增長21.2%,其中短期貸款216.2億元,比年初增長27.9%。
九、教育衛生
教育事業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在校生9669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7163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16122人。小學校在校生55830人。小學凈入學率100%,初中凈入學率100%。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衛生機構床位數7620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9457人,其中,醫師3688人。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147個(含村衛生所653個)。其中,醫院65個,衛生院7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文化體育
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年末共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6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6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6.82%,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4.26%。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共獲國家級比賽金牌6枚、銀牌3枚、銅牌3枚;獲省級比賽金牌28.6枚、銀牌22.7枚、銅牌25.2枚。
十一、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環境保護系統共有271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環境監測人員82人。有自然保護區29個,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全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286.89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4.13%;單位GDP能耗0.753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3.4%。
十二、人口、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總人口169.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85.7萬人,女性人口84萬人。農業人口71.4萬人,非農業人口98.3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5‰,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長率-1.6‰。
年末,從業人員12.5萬人(不含個體和私營經濟),同比增長0.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2元,增長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1元,增長10.1%。
社會保障事業平穩發展。城鎮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0.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7.1萬人,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9.7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4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為61.6萬人。
注: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