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影響,適應經濟新常態,堅定發展信心,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六大提升工程”,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初步核算,地區生產總值447.8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6.4億元,增長7.8%。第二產業增加值67.9億元,增長3.8%;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53.9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163.5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48.3%、15.2%和36.5%。
市場物價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4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呈七升一降,食品上漲2.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2.3%,衣著上漲1.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0.4%,居住上漲0.2%,煙酒上漲0.1%,交通和通信下降1%。
二、農業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4.5億元,同比增長8.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4.9億元,增長8.3%。其中,農業增加值112.3億元,增長7.9%;畜牧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9.3%;林業增加值11.3億元,增長10%;漁業增加值1.9億元,增長10.9%。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6.1萬公頃(1890.8萬畝),增長4%。完成造林面積13800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800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8667公頃。肉類總產量11.6萬噸,增長6.4%。奶類產量23.4萬噸,下降1.2%。禽蛋產量1.8萬噸,與上年持平。水產品總產量16350噸,增長11.1%。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單產情況如下:
糧食作物面積(萬畝)單產(斤/畝)
水稻29.7871.9
小麥88.3480
玉米717.3923.5
大豆965.2247.4
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85.31萬千瓦,同比增長4.7%。擁有農用拖拉機87933臺,比上年增加30臺。農村用電量24426萬千瓦時,下降0.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低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4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重工業28.7億元,下降0.8%;輕工業6.7億元,增長18.7%。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5.8億元,下降24%。中省直工業實現增加值2.5億元,增長3.3%;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32.9億元,增長2.3%。地方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工業產品單位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原煤萬噸360.514.5
硅萬噸11.61.4
發電量萬千瓦時167079-4.9
水泥萬噸181-10.3
塑料制品噸18803219.8
食用植物油噸38183-31.9
乳制品噸3919313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67.7%,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1.4億元,同比下降3.6億元,其中地方工業實現利稅11.1億元,同比下降3.6億元。
建筑業發展放緩。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3.2億元,同比增長5.7%。房屋施工面積242萬平方米,下降8.7%;房屋竣工面積225萬平方米,增長13.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小幅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4.4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建設項目投資231.5億元,增長7.4%;房地產開發投資22.9億元,下降21.2%。投資項目大幅增長。全年施工項目502個,增長58.9%;新開工項目402個,增長77.1%。其中產業項目170個,增長47.8%,完成投資99.4億元,下降19.3%。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第一產業投資59.9億元,增長11.7%,占全部投資額的23.6%;第二產業投資89.4億元,下降12.6%,占全部投資額的35.1%;第三產業投資105.1億元,增長18.4%,占全部投資額的41.3%。水利投資15.3億元,增長1.3倍。商品房銷售額22.5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71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3.9%和20.2%。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趨于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8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7.7億元,增長8.8%;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1億元,增長9.6%。從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6.5億元,增長11.6%;零售業零售額47.9億元,增長12.4%。住宿業營業額12.2億元,增長14.3%;餐飲業營業額21.1億元,增長7.9%。從商品類別看,吃的商品零售額51.9億元,占零售總額的50%;穿的商品零售額22.5億元,占零售總額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額24.4億元,占零售總額的23.5%。
六、對外貿易和旅游
對外貿易低迷。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7.9億美元,同比下降55.5%。其中,進口3.3億美元,增長39.8%;出口4.6億美元,下降70.1%。邊境小額貿易3億美元,下降58.7%;一般貿易2.7億美元,下降61.1%;其他貿易2.2億美元,下降37.3%。對俄貿易6.8億美元,下降43.7%。
旅游形勢整體較好。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49.7萬人次,同比增長16.5%。旅游收入52.8億元,增長15.4%。邊境旅游出入境人數70.6萬人次,下降14.7%。其中,出境人數35.6萬人次,下降14.4%;入境人數35萬人次,下降15%。邊境旅游收入12.3億元,下降14.8%。
七、交通
交通運輸業發展態勢良好。完成鐵路貨運量98.8萬噸,同比下降8.1%,鐵路貨物周轉量14310萬噸公里;公路貨運量1065萬噸,增長7.1%,公路貨物周轉量127738萬噸公里;水路貨運量17.3萬噸,增長23.6%,水路貨物周轉量170.4萬噸公里;航空貨運量393.9噸,下降60.6%。完成鐵路客運量142.5萬人,增長20.1%,鐵路客運周轉量27114.1萬人公里;公路客運量655萬人,下降19.3%,公路客運周轉量45519萬人公里;水路客運量24.8萬人,增長11.2%,水路客運周轉量198.4萬人公里;航空客運量12.6萬人,增長2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支同步增長。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9億元,增長9.8%。其中,稅收收入14.4億元,增長5.5%;非稅收入14.5億元,增長14.5%。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63.6億元,增長15.7%。
信貸資金規模擴大。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674.7億元,比年初增長13.2%,其中住戶存款464.8億元,比年初增長15.8%。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500.5億元,比年初增長50.9%,其中短期貸款364.2億元,比年初增長90.2%。
九、教育衛生
教育事業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在校生9644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6507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11189人。小學校在校生54711人。小學凈入學率100%,初中凈入學率100%。
衛生服務不斷改善。年末衛生機構床位數7600張,比上年減少20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9830人,比上年增加373人,其中,醫師3808人,增加120人。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139個(含村衛生所651個)。其中,醫院65個,衛生院7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
十、文化體育
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年末共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6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6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6.82%,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4.26%。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共獲國家級比賽金牌1枚、銀牌1枚;獲省級比賽金牌9枚、銀牌10枚、銅牌6枚。
十一、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環境保護系統共有225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環境監測人員98人。有自然保護區29個,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單位GDP能耗0.6243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3.09%。
十二、人口、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總人口167.9萬人,其中,男性人口84.7萬人,女性人口83.2萬人。城鎮人口102.1萬人,鄉村人口65.8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1.9‰。
年末,全市城鎮新就業人數2.5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5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7元,增長6.8%。
社會保障事業平穩發展。城鎮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0.3萬人,同比增長1%;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7.1萬人,與上年持平;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50.4萬人,增長1.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為61.9萬人,增長0.5%。
注:
1、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2、地區生產總值、人口、金融數據包括農墾,其他數據為市屬。
3、居民消費價格、城鄉居民收入、造林面積、農業機械、對外貿易、旅游、交通運輸、財政、金融、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環境、人口、就業、社保等數據來源于有關部門,其他數據來源于市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