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地委、行署、林管局的領導下,全區上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發展“六大產業”、深入實施“三大工程”,全力以赴保生態、促轉型、抓改革、惠民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一、綜合
經初步核算,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3946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0622萬元,增長8.2%;第二產業增加值132876萬元,增長5.0%;第三產業增加值595965萬元,增長4.3%。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803元,同比增長6.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9元,同比增長6.4%。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4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8.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6.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2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2823.8萬元,同比下降9.7%。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94.4萬元,同比增長20.4%。
二、農業
2016年全年共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92850萬元.,比上年增長8.3%。糧食總產量達324891噸,比上年減少28.8%。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指標
2016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
324891噸
-28.8
其中:小麥
44951噸
57.0
大豆
196509噸
-36.8
馬鈴薯
14771噸
-2.0
油料
231噸
蔬菜
75020噸
-6.1
2016年實現林業產值335533萬元,比上年增長8.5%。營林情況良好,全年完成中幼齡林撫育面積345.9萬畝;育苗805.5畝,當年苗木產量7594萬株,義務植樹49.4萬株,人工造林面積8.69萬畝。
2016年畜牧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區畜牧業總產值實現146310萬元,比上年增長8.9%。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如下:
指標
2016年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19831噸
5.8
其中:豬肉
12182噸
7.7
牛肉
2614噸
3.533.5
羊肉
2038噸
3.1
禽肉
2492噸
5.5
禽蛋產量
7071噸
5.7
奶類產量
3052噸
-20.0
其中:牛奶產量
3052噸
-20.0
牛存欄
35600頭
4.5
其中:奶牛
1173頭
-28.7
豬存欄
113687頭
5.4
羊存欄
158306只
4.0
家禽存欄
941257只
3.6
特色養殖業生產情況如下:
指標
2016年
比上年增長%
熊
5只
持平
鹿
1962頭
-26.7
鴕鳥
14只
16.7
狐(貂)
38982只
-25.6
獺兔
3418只
5.4
山雞
820只
-32.6
2016年年末全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2.8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2%,擁有農用拖拉機12697臺,比上年減少1.5%。化肥施用量(折純)7476噸,比上年減少0.8%,農村用電量1945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9%。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6年,在全省工業經濟緩慢回暖,各地市回暖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大興安嶺地區1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牢牢把握全區穩中求進總基調,在煤炭市場回暖和綠色食品加工業迅速發展的帶動下,年初即實現高速回暖,一季度增加值增速14.8%。經過一年的鞏固發展,回暖態勢趨穩,全年各月均保持正增長,1-12月實現增加值44597萬元,同比增長10.7%,位列全省首位,增速比伊春高16.8個百分點,比四大煤城高4.4到15.9個百分點,成為全省回暖最快,趨勢最穩的地市。
經濟效益方面尚需提高。截至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64312萬元,同比下降1.9%;實現利稅14657萬元,同比增長23.6%;實現利潤1696萬元,同比下降23.3%;虧損企業6戶,虧損企業虧損額8130萬元。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實際完成比上年增長%
家具(件)159083-29.2
果酒及配制酒(千升)43.035.2
果汁和蔬菜汁類飲料(噸)1929-9.3
活性炭(噸)2410-20.3
水泥(噸)2828102.8
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筑企業24家,完成產值97423萬元,同比下降30.9%。實現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477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0.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494861萬元,同比下降12.0%。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2400萬元,同比增長27.0%。
從投資主體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仍居主導地位,民間投資持續低迷。在投資整體下滑的趨勢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仍保持正向增長,1-12月完成410715萬元,同比增長6.6%,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83%,而民間投資自5月份起一直處于負增長的低迷狀態,1-12月完成84146萬元,同比下降52.4%。
從三次產業上看,一產和三產投資保持增長。全區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0288萬元,同比增長23.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93577萬元,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0996萬元,同比下降58.5%。三次產業的投資比重為6.1:14.4:79.5。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230萬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11958萬元,增長7.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272萬元,增長9.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58283萬元,增長5.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5947萬元,增長14.7%。
六、對外經濟貿易
全年進出口總額完成1187.5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5.21%,增幅位列全省第12位。其中,出口完成839.74萬美元,下降43.53%,進口完成347.84萬美元,下降89.47%。
實際利用外資9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7.03%。
旅游業穩步發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數560.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8%,實現旅游業總收入54.33億元,增長25.1%。
七、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呈現下降。2016年全區完成公路客運量107萬人,比上年下降14.4%;完成客運周轉量9780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5.4%。完成公路貨運量445萬噸,比上年下降29.8%;完成貨物周轉量212084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7.5%。
郵政業快速發展。2016年,全區快遞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定不斷提高,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59.8萬件,同比增長91.6%,在快遞業務迅速發展的拉動下,全區郵政業務總量完成8943.5萬元,比上年增長17.4%。
通信業收入小幅增長。通信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641萬元,比上年增長2.5%。全區移動電話37.1萬戶,下降3.3%;固定電話用戶7.5萬戶,下降17.0%;國際互聯網在網用戶10.4萬戶,下降5.7%。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支同比減少。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6469萬元,同比下降22.2%。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各項主體稅種中,增值稅完成11422萬元,增長53.2%;營業稅6226萬元,下降63.1%;企業所得稅4558萬元,下降41.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68782萬元,同比下降7.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3.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5.0%,醫療衛生支出下降5.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下降39.1%,農林水事務支出下降2.8%。
金融信貸規模穩步擴大。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967775萬元,比年初增加178358萬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803102萬元,比年初增加46027萬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389283萬元,比年初增加29594萬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17567萬元,比年初增加19805萬元。其中,住戶貸款余額403092萬元,比年初增加115154萬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479203萬元,比年初減少103995萬元。
保險收入與賠付額同步增加。全年保險業務收入100355萬元,比上年增長22.0%,其中,財產險業務收入21738萬元,增長0.5%;壽險業務收入78617萬元,增長29.7%。全年賠付支出42703萬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4562萬元,下降22.5%;壽險賠付支出38141萬元,增長41.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6年,全區共有普通中學39所,招生4899人,在校生15243人,畢業生5912人。普通小學25所,招生1840人,在校生12323人,畢業生2736人。公辦幼兒園42個,在園幼兒3413人。2016年,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招生1566人,其中:專科1000人、中專566人。學年末在校學生4655人,其中:專科2842人,中專1813人。
2016年,科技活動取得新成果。研究所從業人員146人,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123人。全區科技經費支出1158萬元,全區通過科技成果鑒定13項。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6年,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1個。中短波轉播發射臺2座、調頻發射臺24座、電視轉播發射臺2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86.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有線電視用戶82689戶。
2016年,全區共有衛生機構331個,其中:醫院31、衛生院36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965張,衛生技術人員339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43人,注冊護士1345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8個。全區共有縣(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46個。
2016年,全區運動員在國內比賽中成績顯著,全年共獲得19枚金牌、24枚銀牌、13枚銅牌。
十一、人口
2016年全區人口繼續出現負增長趨勢。公安年報數據顯示,全區人口出生率4.49‰,死亡率7.33‰,人口自然增長率-2.84‰,比上年提高0.5個千分點。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451106人。其中城鎮人口402621人,占總人口比重89.3%。男性人口228534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0.7%;女性人口222572人,所占比重為49.3%。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7。18歲以下人口45398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0.1%;18-59歲人口331202人,所占比重69.2%;60歲及以上人口93395人,所占比重20.7%,比上年擴大1.9個百分點。
十二、全民創業
2016年全民創業人數達到7.4萬人,增長5.8%;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增長8.3%。實現增加值37億元,增長23.1%,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
全民創業“三大領域”蓬勃發展,成為全區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重要引擎。林下種養殖業在藍莓產業、特色動物養殖業、食用菌產業及山產品采集業等發展帶動下,實現增加值19億元,增長22.1%;加工業在食品加工等發展帶動下實現增加值1.7億元,增長37.2%。服務業在旅游業、電商產業、住宿餐飲等帶動下實現增加值15.6億元,增長23.6%。
電商產業迅猛發展,林下產品網上交易額不斷攀升。我區通過建立綠色食品旗艦店、淘寶特色產品、微信推介等現代化營銷模式,建立起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2016年網上銷售品種達30多種,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累計達到2.27億元,實現增加值5448萬元。其中食用菌、北藥、藍莓交易額位居林下產品網上銷售前三位,交易額分別實現7713.8萬元、6601.5萬元和2919.4萬元。
注:1、公報中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或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由于統計制度方法的變化,個別指標總量的增長情況與上年公報發表的數據不一致,均以本公報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