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統計局
2018年3月23日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中央各項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省市十二次黨代會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致力抓轉型、保增長、促發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五大產業不斷壯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一、綜合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總人口1159286人。其中:城鎮人口941288人;鄉村人口217998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81.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男性人口575072人,占總人口的49.6%;女性人口584214人,占總人口的50.4%。全市出生人口5192人,出生率為4.4‰;死亡人口15567人,死亡率為13.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9‰。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7.9。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266424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96122萬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554505萬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1013616萬元,增長5.7%。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1.1:20.8:38.1。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2819元,比上年增長8.7%。
圖12013-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全市五大產業實現增加值1221538萬元,同比增長17.2%。其中:森林食品業379626萬元,增長8.6%;北藥業118580萬元,增長7.4%;生態旅游業508363萬元,增長26.8%;木材精深加工業56920萬元,增長3.5%;綠色礦產及冶金建材158049萬元,增長27.9%。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0.8%。從商品類別看,食品煙酒下降1.1%(其中糧食下降0.2%,畜肉下降7%,鮮菜下降11.6%,水產品上漲2.7%,鮮果上漲4.5%,蛋類下降2.5%),衣著上漲0.7%,居住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信下降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醫療保健上漲10.1%,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22.7%,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2.8%,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9%。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3495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漲659元/平方米,增長23.2%,其中住宅平均銷售價格3115元/平方米,上漲412元/平方米,增長15.3%。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0.7%。
圖22013—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
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1879萬元,增長18.2%。其中稅收收入92814萬元,增長11.3%;非稅收入69065萬元,增長29.1%。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81757萬元,增長16.7%。
圖32013-2017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增長速度
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1311人,全年新就業29706人,新增就業2214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594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5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5%。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9896.1公頃,比上年減少1149.9公頃,下降0.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30907.1公頃,比上年增加1443.1公頃,增長0.6%。全年糧食產量70.7萬噸,下降4.4%。其中水稻29.3萬噸,增長6.5%;玉米13.7萬噸,下降43%;大豆26.6萬噸,增長23%;其他糧食作物1.1萬噸,增長56%。
圖42013—2017年糧食產量
落實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作物種植面積293.6萬畝;有效使用“三品一標”(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有61家企業及專業經濟合作組織,213個產品。
年末大牲畜存欄8.9萬頭,比上年末增長0.6%。牛存欄8.7萬頭,增長1.2%,其中奶牛存欄2.7萬頭,增長0.4%。豬存欄36.4萬頭,下降1.1%;羊存欄11.9萬只,下降0.3%;家禽存欄621萬只,下降7.2%。全年肉類總產量125909噸,增長5.8%,其中,豬肉53167噸,增長4.2%;牛肉10038噸,下降5.9%;羊肉2013噸,增長3.7%;禽肉58214噸,增長7.9%。禽蛋產量55863噸,增長3.6%。牛奶產量57624噸,下降6.5%。
表12017年全市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
單位:%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噸
125909
5.8
其中:豬肉
噸
53167
4.2
牛肉
噸
10038
-5.9
羊肉
噸
2013
3.7
禽肉
噸
58214
7.9
奶類產量
噸
63878
-4.3
其中:牛奶
噸
57624
-6.5
肥豬出欄
頭
685750
3.8
肉牛出欄
頭
65676
-3
羊出欄
只
131049
6.4
家禽出欄
百只
240039
-2.9
大牲畜年末存欄
頭
89342
0.6
其中:牛
頭
87105
1.2
奶牛
頭
26617
0.4
豬年末存欄
頭
364217
-1.1
羊年末存欄
只
118987
-0.3
家禽年末存欄
百只
62102
-7.2
全年水產品養殖面積37603畝,增長4.2%。水產品產量4412噸,比上年增加202噸,增長4.8%。其中:養殖量4017噸,增長5.3%;捕撈量395噸,與上年持平。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4.8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18003臺,小型拖拉機擁有量3779臺(其中包括手扶式4臺)。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23516噸,比上年下降6%。農村用電量6936萬千瓦小時,比上年下降3.8%。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88.5噸,下降27.3%。
2017年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1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4.96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下降1%,股份制企業增長16.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6.9%,私營企業下降0.3%。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6.1%,制造業增長1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4%。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增長19%,小型企業增長10%。
圖52013—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9.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5.1%,醫藥制造業下降1.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5.3%,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0%,家具制造業增長17.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4%。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5.7%。
表2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實木木地板
萬平方米
32
-36.4
家具
千件
385
7.1
水泥
萬噸
50
-31.4
生鐵
萬噸
226
69.6
鋼
萬噸
240
77.4
鋼材
萬噸
201
56.2
發電量
億千瓦時
36.6
7.3
啤酒
千升
28023
-35.5
鉬精礦折合量
噸
30878
15.1
中成藥
噸
1139
-8.6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37051萬元,比上年增長85.4%。實現利稅總額130263萬元。
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及專業承包建筑企業68個,完成總產值135250.8萬元,比上年下降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4.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2%。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3.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8%,竣工產值107820.5萬元,比上年下降15.9%。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898910萬元,比上年增長17.8%。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487401萬元,增長11.5%;民間投資411509萬元,增長26.2%。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26982萬元,增長93.3%;第二產業投資258680萬元,增長9.9%,其中工業220949萬元,增長47.3%;第三產業投資513248萬元,增長11.1%。從隸屬關系看,地方投資896185萬元,增長18.1%,中央投資2725萬元,下降33.8%。全年到位資金894238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圖62013-2017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1164萬元,比上年增長8.9%。房屋施工面積101.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1.1%,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31.9萬平方米,增長96.5%。商品房銷售面積14.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12.4萬平方米,下降13.1%;商品房銷售額50432萬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住宅38624萬元,增長0.2%。
2017年全市棚改總計劃27053戶,其中:林業棚改12388戶;城市棚改14665戶。全年完成投資6.68億元,完成拆遷面積162.71萬平方米,開工率10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1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0%。按商品形態分,商品零售額945389萬元,比上年增長9.9%;餐飲收入額3664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4%。按地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47692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城區消費品零售額1052523萬元,比上年增長9.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4152萬元,比上年增長9.8%。
圖72013-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實現零售額88712萬元,增長11.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實現零售額73269萬元,增長11.9%;化妝品類實現零售額3854萬元,增長6%;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1171萬元,增長1.7%;日用品類實現零售額6040萬元,增長13.8%;五金、電料類實現零售額6099萬元,增長6.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實現零售額15448萬元,增長12.8%;中西藥品類實現零售額35875萬元,增長14.8%;家具類實現零售額4844萬元,增長12.9%;煤炭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9016萬元,增長2.7%;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56422萬元,增長6.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實現零售額15204萬元,增長9.2%;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4426萬元,增長62.6%;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實現零售額9215萬元,增長7.7%。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6861.4萬美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出口5430.3萬美元,增長2.6%;進口1431.2萬美元,增長1.1倍。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5180.1萬美元,增長13.8%;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79萬美元,下降38.9%;加工貿易進出口1602.2萬美元,增長23.4%。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進出口475.8萬美元,增長2倍;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進出口173.8萬美元,下降87.5%;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進出口6211.9萬美元,增長40.2%。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00萬美元,增長8.9%。
圖82013-2017年進出口總值及增長速度
表32017年進出口總值及增長速度
單位:萬美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值
6861.4
14.8
出口總值
5430.3
2.6
按貿易方式分
一般貿易
4910.6
16.8
加工貿易
512.8
-51.9
邊境小額貿易
6.8
-64.9
按企業性質分
國有企業
475.8
203.9
外資企業
172.7
-83.3
民營企業
4781.8
16.7
進口總值
1431.2
108.2
按貿易方式分
一般貿易
269.5
-21.7
加工貿易
1089.3
367.2
邊境小額貿易
72.3
-34.3
按企業性質分
國有企業
外資企業
1.1
-99.7
民營企業
1430.1
329.7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14.82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5%;旅客運輸周轉量5.35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4%。全年公路貨運量558萬噸,比上年下降5.1%;公路客運量674萬人,比上年下降10.4%。航空客運量13.5萬人,比上年增長10.8%。鐵路貨運量332.8萬噸,增長9%;鐵路客運量293萬人,增長5.5%。
年末全市汽車保有量達到71682輛,比上年增長9.1%,其中載客汽車58922輛,增長11.9%;載貨汽車12193輛,下降2.4%;其他汽車567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213輛),增長1.3%。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79224.1萬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66638.3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2585.8萬元。全市年末局用交換機總容量373.1萬門。光纜線路總長度25999.9公里。固定電話用戶11.1萬戶,其中城市10.2萬戶,農村0.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99.6萬人,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13.4萬人,4G移動電話用戶61.8萬人。互聯網用戶85.1萬戶,其中手機上網62.9萬戶,固定互聯網用戶22.2萬戶。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數125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4%;旅游收入112.97億元,增長29.6%。國家AA級以上景區28處,其中:AA級5處,AAA級13處,AAAA級9處,AAAAA級1處。省S級以上旅游滑雪場4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7個,省級旅游度假區4個。
圖92013-2017年全市旅游人次和收入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52.9億元,比年初增加29.9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62.5億元,比年初增加19.3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77.5億元,比年初增加11.1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住戶貸款44.3億元,比年初增加2.1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33.1億元,比年初增加9億元。
全年證券市場成交額4695387.4萬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股票3745373.8萬元,下降27.2%;基金13342.8萬元,下降58.1%;債券1310.8萬元,增長1.16倍;債券融券回購交易931460.6萬元,增長1倍;其他3899.3萬元,下降71.8%。年末股票市場累計開戶數為74396戶,比上年末增加2336戶,增長3.2%。
全年保費收入19.36億元,增長29.2%。其中:財產險2.47億元,下降3.2%;壽險16.89億元,增長35.9%。全年賠款及給付支出6.7億元,增長2.8%。其中,財險賠付1.4億元,增長27.1%;壽險賠付5.3億元,下降2.2%。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調查資料顯示,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2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6元,增長6.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5元,增長7%。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費性支出15170元,其中食品煙酒類支出4973元。城鎮恩格爾系數32.8%。
年末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8750人,離退休人員304343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5725人,領取失業保險人數247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57754人,其中城鎮職工341641人,城鄉居民516113人。全市有125884名城鄉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其中城鎮居民112739人,農村居民13145人,城鎮居民人均月補助344元,農村人均年補助2021元。低保資金到位率96.5%。
十、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2017年全市成人高等學校1所。中等專業學校2所,招生858人,在校生2244人,畢業生人數675人。中等職業高中學校5所,招生249人,在校生569人,畢業生人數135人。全市普通高中16所,招生5166人,在校生16272人,畢業生5761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4.5%。全市初中學校32所,招生5235人,在校生16437人,畢業生6410人。普通小學48所,招生4077人,在校生26321人,畢業生5326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8.35%。普通初中和小學輟學率分別為0.68%和1.65%。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到100%。特殊教育學校招生40人,在校生304人。幼兒園在園幼兒9464人。
全市共有科研機構5個,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5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1項,爭取經費30萬元,省級科技項目7項,爭取經費364萬元,市本級科技項目27項,科技經費200.8萬元。全年共取得省級科技成果7項,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科技成果2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3項,市級突出貢獻獎1項。全年申請專利198項,授權專利139項。技術合同交易額450萬元。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15個,藝術館3個,公共圖書館18個,市圖書館藏書359143冊(件),博物館10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2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臺28座,有線電視用戶170927戶。廣播綜合覆蓋率為97.14%,電視綜合覆蓋率為99.91%。電影院6家,電影票房收入1072.5萬元,觀影29.25萬人次。檔案館19個,其中綜合檔案館3個(市級1個,嘉蔭縣1個,鐵力市1個),城建檔案館1個,縣區級檔案館15個。
全年全市運動員參加國家比賽獲得獎牌20枚,其中金牌9枚、銀牌7枚、銅牌4枚。參加省級比賽獲得獎牌96枚,其中金牌38枚、銀牌34枚、銅牌24枚。向省級優秀運動隊輸送運動員25名。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83個,其中醫院40個,衛生院1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7個,門診部36個,村衛生室17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429個,采供血機構3個,急救中心(站)1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6897張,其中醫院6349張、基層衛生機構463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5張。衛生技術人員719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688人,注冊護士2707人,藥師(士)329人,技師(士)419人,其他1054人。
全市公交運營路網長度為659.3公里,其中中心區211.2公里。公交編碼線路51條,其中中心區17條。新開辟公交線路1條。全市共有公交車運營車輛583臺,其中中心區264臺,全年新購進公交車輛66臺。公交客運量5623.7萬人次,其中中心區3300萬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車4742輛。
全市養老機構109家,床位7792張,入住老人4388人。其中公辦12家,公辦民營7家,民辦90家。全市共有城鎮社區服務中心(站)131個,其中區(縣、市)服務中心41處,社區綜合服務站90個。
十二、環境保護
市級環境保護機構6個,現有在職人員60人。全市共有國家生態示范區2個,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省級生態市1個,省級生態區8個。共有自然保護區21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2462公頃,占全市行政區劃面積的20.5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面積396453.4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5個,面積227015公頃;市級自然保護區6個,面積48993.6公頃。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共監測365天,有效天數358天,其中:一級263天,二級75天,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天數為338天,達標率為94.4%;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伊春市中心城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4.8分貝,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為65.4分貝。
注:1、本公報各項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3、本公報數據除地區生產總值(GDP)和人口外,均不含農場系統。
4、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6、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城鎮和農村非農戶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7、貿易限上單位的限額標準: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住宿業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