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時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總量倍增、位次前移、跨越發展、全面振興”的目標,創優環境,搶抓機遇,全市上下凝神聚力、務實進取,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積極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呈現“穩、進、好”的態勢。
一、綜合
經濟總量。初步核算,地區生產總值505.1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3.2億元,增長7.7%。第二產業增加值79.5億元,增長8.6%;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68.7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增加值202.4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44.2%、15.7%和40.1%。
物價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2%。從商品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呈“五漲兩平一降”態勢:醫療保健類上漲2.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6%,交通和通信類上漲1.5%,食品煙酒類上漲1.4%,衣著類上漲1.2%;居住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3%。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3.6億元,同比增長7.8%。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9.3億元,增長7.8%。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35.8億元,增長8.5%;林業增加值14.2億元,增長9.5%;畜牧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0.8%;漁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8.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7.9%。農作物播種面積129.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1%。完成造林面積3053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454公頃,當年新封山育林面積2599公頃。完成森林撫育面積33193公頃。肉類總產量10.5萬噸,下降13.5%。奶類產量20.5萬噸,與上年持平。禽蛋產量1.5萬噸,下降22.8%。水產品總產量1.9萬噸,增長1.5%。
農業生產條件。農業機械總動力313.5萬千瓦,同比增長3.7%。擁有農用拖拉機87692臺,同比增長0.8%。農村用電量24888萬千瓦時,下降0.4%。
三、工業
工業生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其中,重工業增長16%;輕工業增長16%。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7%。中省直工業增加值增長9%;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17%。從產品產量看,在重點監測的工業產品中,增長較快的有:黃金2447千克,增長4.1倍;銅金屬含量4.3萬噸,增長27.1%;煤炭319萬噸,增長23.6%。下降較多的有:精制食用植物油8992噸,下降55%;水泥80.6萬噸,下降14.7%。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名稱
單位
產量
增幅%
煤炭
噸
3190311
23.6
發電量
萬千瓦時
192456
5
銅金屬含量
噸
42525
27.1
鉛金屬含量
噸
1304
104
鋅金屬含量
噸
1357
13.8
小麥粉
噸
58183
-0.5
精制食用植物油
噸
8992
-55
乳制品
噸
14654
-2.2
飲料酒
千升
15267
17.9
其中:啤酒
千升
15215
18.7
飲料
噸
61938
-18.6
其中:包裝飲用水
噸
40789
-19.6
水泥
噸
806231
-14.7
黃金
千克
2447
408.7
工業效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利潤總額增長55.2%,利稅總額增長39.6%,其中地方工業利稅總額增長35.2%。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1%。其中,建設項目投資下降4.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倍。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第一產業投資下降43.4%,占全部投資額的6.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1%,占全部投資額的25.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7%,占全部投資額的68.1%。商品房銷售額21.9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59.8萬平方米,分別下降1.7%和12.4%。
建筑企業。建筑業總產值21.7億元,同比增長4.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4萬平方米,下降13.7%;房屋竣工面積72萬平方米,下降50.6%。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3%。按地域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2%;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5%。從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增長9.5%;零售業零售額增長11.6%。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2.8%;餐飲業營業額增長9.5%。
熱銷商品。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統計的27類商品中,零售額比重較大的有:石油及制品類6.4億元,服裝鞋帽紡織品類6.2億元,汽車類3.9億元。增長較快的有:中西藥品類增長1.2倍,化妝品類增長60.7%,家具類增長44.7%。
六、對外貿易和旅游
對外貿易。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44.5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進口32.9億元,增長21.5%;出口11.6億元,增長12.6%。邊境小額貿易37.9億元,增長17.5%;一般貿易6.1億元,增長65.8%;其他貿易2145萬元,下降84.2%。對俄貿易41.4億元,增長17.8%。
旅游。國內外游客1152.6萬人次,同比增長18.9%。旅游收入100.6億元,增長22.5%。邊境旅游出入境人數88萬人次,增長16.1%。其中,出境人數44.1萬人次,增長17.2%;入境人數43.9萬人次,增長15%。邊境旅游收入15.4億元,增長15.7%。
七、交通
交通運輸。鐵路貨運量130.9萬噸,同比增長3.1%,鐵路貨物周轉量15949萬噸公里,下降21.3%;公路貨運量760萬噸,增長1.9%,公路貨運周轉量117889萬噸公里,下降10%;水路貨運量33.3萬噸,增長48.7%,水路貨運周轉量319.8萬噸公里,增長54.7%;航空貨郵49噸,下降32.4%。完成鐵路客運量138.6萬人,增長2.9%,鐵路客運周轉量27890萬人公里,增長5%;公路客運量391萬人,下降13.2%,公路旅客周轉量35560萬人公里,下降13.9%;水路客運量29.9萬人,增長13.3%,水路客運周轉量239.4萬人公里,增長13.1%;航空旅客吞吐量18.1萬人次,增長20.1%。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支。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4億元,增長7%。其中,稅收收入16.9億元,增長13.1%;非稅收入17.5億元,增長1.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4.1億元,增長1.4%。民生支出和重點支出得到保障,住房保障支出9.3億元,增長18.4%;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6億元,增長17.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4億元,增長2.3%;農林水事務支出81.4億元,增長0.8%。
金融市場。2018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809.4億元,比年初增長7.7%,其中住戶存款594.4億元,比年初增長12.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557.8億元,比年初下降4.7%,其中短期貸款395.5億元,比年初下降2%。
九、教育衛生
教育事業。高等教育在校生10233人,同比增加160人。普通中學在校生51045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5243人。小學校在校生48149人。小學凈入學率100%,初中凈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衛生機構1046個(含村衛生所659個)。其中,醫院60個,衛生院7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衛生機構床位數7974張,比上年增加89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9740人,比上年減少79人,其中,醫師4032人,增加2人。
十、文化體育
文化事業。年末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6個,廣播電視臺6座。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7.7%,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7.9%。
體育比賽。獲國家級比賽金牌3枚,同比減少1枚;銀牌7枚,同比增加5枚;銅牌11枚,同比增加10枚。獲省級比賽金牌22枚,同比增加10枚;銀牌33枚,同比增加17枚;銅牌38枚,同比增加24枚。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系統共有245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環境監測人員66人,有自然保護區25個。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
十二、人口、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人口。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總人口159.3萬人,其中,男性人口80.2萬人,女性人口79.1萬人;城鎮人口93.1萬人,鄉村人口66.2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0.8‰。
新增就業和居民收入。年末全市城鎮新就業人員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57元,同比增長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8元,同比增長9%。
社會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1.4萬人,企業和個體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2.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77.6萬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9.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5萬人。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地區生產總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為按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修訂后數據。
4、地區生產總值、人口、金融數據含省農墾北安、九三管理局,其他數據口徑不含。
5、居民消費價格、城鄉居民收入、造林面積、農業機械、對外貿易、旅游、交通運輸、財政、金融、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環境、人口、就業、社保等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