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
2019-04-30
2018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持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強轉方式調結構,全市經濟實現穩定增長,發展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一、綜合
經濟總量
初步測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00.5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25.5億元,下降0.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89.3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085.7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5:29.1:61.4調整為8.3:26.8:64.9。常住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837元,增長5.6%。縣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1.3億元,增長2.2%,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4%。
人口
年末戶籍總人口951.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67.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9.1%,比上年末提高0.5個百分點。在全市人口中,市轄區人口550.9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206.4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21.7%。全市出生人口5.8萬人,出生率6.12‰,死亡人口5.4萬人,死亡率5.71‰。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85.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09.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3%。
2018年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全市戶籍總人口
951.5
100
按所在地分
城鎮
467.5
49.1
鄉村
484.0
50.9
按性別分
男性
475.4
49.97
女性
476.1
50.03
按年齡分
0-17歲(含不滿18周歲)
130.0
13.7
18-34歲(含不滿35周歲)
197.5
20.8
35-59歲(含不滿60周歲)
417.7
43.9
60周歲及以上
206.4
21.7
勞動就業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2萬人,比上年下降7.2%,失業人員再就業6.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6%,低于控制目標0.54個百分點。
財政收支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4.4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稅收收入324.4億元,增長9.9%。主體稅種中,增值稅增長4.3%,企業所得稅下降0.7%,個人所得稅增長15.2%,城市維護建設稅增長8.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62.2億元,增長0.4%。
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5%。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1%,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8%。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1%,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4.2%,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5.4%。
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4.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10.9%。
2018年全市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12月份價格指數
(上年同月=100)
價格指數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1.2
102.5
其中:1、食品煙酒
101.5
101.7
2、衣著
99.2
100.1
3、居住
100.7
100.7
4、生活用品及服務
100.3
100.8
5、交通和通信
100.7
100.9
6、教育文化和娛樂
104.7
105.9
7、醫療保健
100.8
111.3
8、其他用品和服務
99.8
98.6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年全市工業產能利用率67.6%,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產能利用率100%,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能利用率43.8%,比上年減少1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耗能工業產品水泥、硅酸鹽水泥熟料產量分別下降13.2%、3.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831.5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301.7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423.8萬平方米,減少232.3萬平方米。運用底線思維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建立政府性債務統計、風險協調會商等工作機制,摸清政府隱性債務底數,嚴格規范舉債融資行為,存量政府債務全部轉換為政府債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77.6元,比上年下降3.0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費用14.6元,提高0.2元。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工業企業113家,全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8%。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3%,其中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分別增長-37.3%、8.3%、16.7%、24.5%、0.2%、5.9%、39%、-10.6%。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34.2億元,增長17.6%。
哈爾濱新區
哈爾濱新區調整新區規劃,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發展構架,步入江北一體發展區與江南政策協同區互動發展的新階段。全年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8.4億元,比上年增長8.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6:63.3:36.1調整為0.4:60.6:39.0。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1億元,增長21.4%,其中稅收收入33.4億元,增長2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1.5%,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2.7%。
精準扶貧
全市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兜底保障、危房改造和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截至年末,籌集并下拔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000萬元,6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22421貧困人口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由上年0.98%下降到0.46%,同比下降0.52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78.6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農業產值629.2億元,下降0.7%;林業產值31.3億元,增長2.7%;牧業產值260.0億元,增長0.7%;漁業產值19.2億元,增長9.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8.9億元,增長11.4%。
全市蔬菜產量93萬噸,油料產量0.9萬噸,煙葉產量0.6萬噸,水產品產量13.4萬噸,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12.9萬噸,捕撈水產品產量0.5萬噸。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0.9萬畝,產量24.6萬噸;瓜果類面積1.5萬畝,產量2.5萬噸;花卉苗木面積8379畝。
全市有效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988個,綠色食品標識551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31個,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840萬畝。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099萬千瓦,增長2.9%;化肥投入(折純)43.4萬噸,下降3.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1081.0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增長5.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增長4.3%,制造業增長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3%。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單位:%
指標
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5.8
1、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
4.8
集體及集體控股經濟
18.0
非公有制經濟
10.0
2、中央工業
4.0
省屬工業
1.8
地方工業
10.1
3、大中型企業
7.7
小微型企業
4.9
4、四大主導產業
7.1
裝備制造業
2.5
食品工業
9.9
醫藥工業
16.8
石化工業
3.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8.2%,銷售產值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8.7%,回落0.7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增長2.9%,其中利潤增長0.7%,稅金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349戶,虧損面為27.5%,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2.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2.8%,比上年末下降0.7個百分點。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5種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87種,占44.6%;產量下降的有102種,占52.3%;產量持平的有6種,占3.1%。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2.8%。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主要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啤酒
萬千升
115.8
0.3
集成電路
萬塊
29098
1.4
電站鍋爐
萬蒸發量噸
8.2
-9.9
工業鍋爐
萬蒸發量噸
0.8
-15.4
工業機器人
套
311.0
44.0
石墨烯粉
噸
3.4
3.0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萬千瓦
1433.7
0.1
電動機
萬千瓦
84.5
8.7
變壓器
萬千伏安
400.4
-45.2
電力電纜
萬千米
6.3
-30.5
鋰離子電池
萬只
886.3
-37.7
電工儀器儀表
萬臺
231.5
21.4
建筑業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609.4億元,比上年下降3.4%。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937戶。其中,一級資質及以上建筑企業153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16.3%;一級以下建筑企業784戶,占83.7%。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748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79.8%。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17.9億元,比上年增長5.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26.3億元,增長2.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56.1億元,增長4.4%;金融業增加值443.6億元,增長6.1%;房地產業增加值223.2億元,增長1.4%;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997.0億元,增長10.7%。
交通運輸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8155.8萬噸,比上年下降6.4%。貨物運輸周轉總量316.9億噸公里,下降6.8%。
2018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8155.8
-6.4
鐵路
萬噸
777.3
-0.9
公路
萬噸
6968
-7.0
水運
萬噸
406
-5.8
民航
萬噸
4.5
3.2
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316.9
-6.8
鐵路
億噸公里
190.8
3.2
公路
億噸公里
122.7
-19.1
水運
億噸公里
2.5
-5.7
民航
億噸公里
0.9
-2.2
全年完成旅客運輸總量11209.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6.0%。旅客運輸周轉總量351.1億人公里,增長4.3%。
2018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
萬人次
11209.6
-6.0
鐵路
萬人次
4239.3
1.1
公路
萬人次
5942.0
-12.4
民航
萬人次
1028.3
8.7
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351.1
4.3
鐵路
億人公里
93.5
12.5
公路
億人公里
75.1
-11.8
民航
億人公里
182.5
8.4
年末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253條,新增9條。其中,國際航線19條,減少9條;國內航線234條,新增18條。全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2043.1萬人次,增長8.6%。航空貨郵吞吐量12.5萬噸,增長3.2%。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82.6萬輛,增長10.2%。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65.6萬輛,增長11.0%;個人小型客車保有量150.3萬輛,增長11.7%。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6985輛,新增2528輛。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625.1億元,比上年增長70.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8.2億元,增長20.0%;電信業務總量576.9億元,增長76.2%。快遞服務企業快遞業務量21684.8萬件,增長29.4%,快遞業務收入31.4億元,增長31.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80.6萬戶,下降10.8%。移動電話用戶1481.6萬戶,增長0.7%。固定互聯網用戶386.0萬戶,增長14.9%。其中,寬帶接入戶386.0萬戶,增長14.9%。
旅游業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56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國內游客8543.7萬人次,增長11.1%;入境游客23.9萬人次,增長0.2%。
全年實現旅游業務總收入1376.2億元,增長16.9%。其中,國內旅游業務收入1368.8億元,增長17.2%;國際旅游創匯11181.7萬美元,下降17.2%。
全市擁有A級旅游景區79家、S級滑雪場9家;星級賓館60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21家,三星級33家,二星級4家。旅行社363家,其中出境組團旅行社84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79家。
會展業
全年舉辦各類會展活動425個,同比增長10.3%。全年舉辦展覽項目147個,增長6.52%,其中在專業展館舉辦的規模以上的展覽項目52項,總展覽面積138.5萬平方米。展會直接收入23.6億元人民幣,增長10%,帶動其他相關產業收入212億元,增長9.6%。成功舉辦了中俄博覽會暨哈洽會、2018哈爾濱寒地博覽會、首屆中國(哈爾濱)航天航空3D打印材料及應用制備技術博覽會暨論壇、哈爾濱科技成果交易會以及引進舉辦的國際廣告節等品牌展會。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比上年下降7.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下降59.1%、8.5%、6.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7%;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6.4%;港澳臺及外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8%;按投資規模分,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92.5%,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全市的51.6%。
全年城市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2.2%。其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投資下降13.5%;信息傳輸業投資下降76.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32.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下降15.0%。
房地產開發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17.6%,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0.2%。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8.9%;辦公樓投資增長27.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增長3.5%。商品房銷售面積1042.8萬平方米,下降16.5%。
2018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1、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
億元
-
17.6
其中:住宅
億元
-
18.9
2、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1042.8
-16.5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914.3
-14.4
3、商品房待售面積
萬平方米
831.5
-26.6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423.8
-35.4
4、商品房銷售額
億元
962.3
-8.0
其中:住宅
億元
818.1
-3.0
六、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5.1億元,比上年增長4.2%。按地域分,城鎮零售額增長4.2%;鄉村零售額增長3.6%。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增長3.9%;零售業零售額增長4.0%;住宿業零售額增長4.9%;餐飲業零售額增長5.8%。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增長5.7%;商品零售增長3.9%。
七、外經外貿
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09.7億元(海關口徑),比上年下降8.0%。其中,出口103.5億元,增長5.2%;進口106.2億元,下降18.0%。從商品類別看,農產品進出口63.3億元,下降11.1%;機電類產品進出口88.2億元,下降12.5%;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22.4億元,下降31.9%。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進出口額81.9億元,下降32.4%;民營企業進出口額83.7億元,增長14.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44.1億元,增長31.0%。從貿易國別看,對俄羅斯聯邦進出口額排第一位為31.6億元,增長47.1%。
2018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及增速
單位:萬元、%
指標
進出口
增長
出口
增長
進口
增長
全市進出口貿易總值
2097038
-8.0
1035103
5.2
1061935
-18.0
1、按貿易方式分類
一般貿易
1784190
-4.6
773147
19.5
1011043
-17.3
加工貿易
131154
18.0
87811
30.0
43343
-0.7
邊境貿易
1016
152.5
156
278.4
859
138.1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170597
-36.0
170597
-36.0
0
0
2、按貿易國別分類
俄羅斯聯邦
315818
47.1
77354
22.6
238464
57.3
美國
249580
-42.9
75739
8.2
173841
-52.6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177090
609.3
176699
608.5
391
1341.7
巴西
156474
-7.8
18897
35.7
137577
-11.7
德國
118069
-19.3
63386
-3.0
54683
-32.5
使用外資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76戶,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合同外資金額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9.9%。增資擴股18項,新增合同外資1.8億美元,新設立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18戶,投資總額42.7億美元,增長258.0%;新設立投資總額超億美元的企業3戶,投資總額37.6億美元,增長275.9%。
全年實際使用外資36.5億美元,增長6.1%。其中,直接使用外資3.1億美元,下降26.1%;非直接使用外資33.4億美元,增長10.6%。
使用內資
全年簽訂執行的國內經濟合作項目568項,到位資金1658.2億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省際間合作項目485項,到位資金1498.9億元,下降7.8%。
八、金融證券保險
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1616.0億元,比上年增長9.2%,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079.8億元,增長8.6%;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1504.0億元,增長9.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921.2億元,增長9.6%。
201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總量
增長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
11504.0
9.4
境內存款
11492.9
9.4
住戶存款
5394.3
9.2
非金融企業存款
2771.9
-3.2
廣義政府存款
2620.5
34.4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706.3
-5.8
境外存款
11.1
2.9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
10921.2
9.6
境內貸款
10687.6
8.7
住戶貸款
3086.7
11.3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7591.0
7.5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10.0
0.0
境外貸款
233.6
73.2
保險
全年哈爾濱市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44.1億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3.6億元,增長10.5%;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70.4億元,下降13.9%。人身險收入中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04.3億元,下降21.13%;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7.7億元,增長20.6%;意外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5億元,增長19.8%。全年賠款和給付支出98.4億元,增長13.1%。其中,財產險賠款37.4億元,增長8.3%;人身險給付支出61.0億元,增長16.3%。人身險賠付中壽險給付39.7億元,增長5.9%;健康險賠款和給付19.7億元,增長41.4%;意外險賠款1.7億元,增長57.1%。
九、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
路網建設
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如期開通。哈爾濱火車站北廣場已建成投用。開工建設城鄉路高架橋、大方里延長線和三機街道路打通工程等202個路橋項目,其中145個已竣工投用。地鐵1號線三期己完成了試運營安全預評審,正在組織空載試運營;2號線一期工程已完成18座車站的主體施工,穿越松花江隧道等15個區間己雙線貫通;3號線二期工程東南環已完成16座車站的主體施工和15個區間雙向貫通,西北環已啟動4座車站建設。啟動建設源網廠站19座,新建改造各類管線253公里。
城市交通
年末共有編碼公交線路292條,其中新開辟、調整和延伸公交線路60條。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5664.9公里,其中新增運營里程75.1公里。共有公交運營車輛7031輛,其中新增、更新車輛2022.8標臺,其中新能源公交車1556臺。全年公交客運量12.7億人次。共有出租汽車18260輛,其中更新雙燃料出租車1666臺,客運量5.6億人次。地鐵營運線路長度21.8公里,客運量0.83億人次。上線移動智能終端查詢系統(哈爾濱交通出行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市城八區棚戶區改造開工10個項目、7154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02%;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8394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05%。分配公共租賃住房6244套,完成年度計劃的104%。解決歷史遺留建設項目359個、涉及26.5萬戶居民不動產權證辦理問題。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全市新增物業管理面積675萬平方米,創建市級以上物業管理示范項目36個。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任務,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全市淘汰燃煤鍋爐1191臺;城市居民區淘汰改造供熱燃煤鍋爐84臺,新增供熱生物質鍋爐1臺。完成城市內河、松花江污染源普查和整治規劃,實現阿什河消除劣五類水質年度目標,磨盤山、松花江等市級水源地專項整治任務全面完成,松花江干流哈爾濱段水質總體優良。關閉向陽垃圾處理場,雙城垃圾焚燒廠一期和6個縣鄉垃圾處理站建成投用。機械化清掃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0%和91.7%。城區新建荷和園、東直公園等公園(游園)20處,改建開放式公園1個,新植樹木9.8萬株,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增加835萬平方米,達到15624萬平方米。
供熱、供氣
全年新增集中供熱能力900萬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30574.6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5%;全市供氣管道總長度3400余公里,天然氣用戶178.8萬戶,其中家庭用戶176.7萬戶。
十、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市擁有9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2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專利申請量22373件,比上年增長5.0%;專利授權12077件,下降0.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945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635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3206項,成交額154.2億元,增長13.2%。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導入”試點啟動實施,全年轉化校所科技成果359項,新增各級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46家。
教育事業
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9所,普通高中102所,普通初中342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574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334所。
2018年全市教育機構學生、教師情況
單位:人、%
學校類型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專任教師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
271
0.0
800
-2.8
222
-8.3
-
-
普通高校
185512
2.6
610625
-1.2
186892
-1.6
31874
-0.7
成人高校
11589
157.7
16704
48.3
5167
-24.3
846
-12.3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28727
-25.4
91675
-8.6
37135
-4.9
6011
-5.5
普通高中
43771
-11.4
140545
-1.7
46221
6.3
11493
2.1
普通初中
79539
6.4
257177
6.8
63450
-14.0
23851
-1.3
普通小學
72675
6.2
402937
-2.1
80979
6.2
28891
-5.6
幼兒園
49680
-25.4
140844
-14.0
55304
-11.1
9824
-2.5
特殊教育學校
502
-21.6
2940
11.8
324
12.1
570
0.9
文化事業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博物館79個;文化館(藝術館)18個;公共圖書館17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66個;綜合檔案館19個,專業檔案館1個。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80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40萬戶,哈爾濱電視臺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95198小時;哈爾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81796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99.98%,廣播綜合覆蓋率99.93%。
衛生事業
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982個(未含農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26個、衛生院18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0個。衛生機構床位數8.7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6.87萬人,其中執業醫師2.33萬人,注冊護士2.87萬人。衛生機構全年診療3429.6萬人次。
體育事業
全年舉辦全市體育競賽16項。參加國際比賽獲得獎牌13枚,其中金牌2枚、銀牌7枚、銅牌4枚;參加國內比賽獲得獎牌380枚,其中金牌129枚、銀牌170枚、銅牌81枚。
全年打造10分鐘健身圈工程,安裝健身路徑180處;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712人(二級712人,三級2000人);開展國民體質監測11079人。共建設乒乓球園區、羽毛球園區、籃球園區、棋類園區等特色園區62處,新農村示范點2處。免費開放冰場74個。城區中小學校“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實現全覆蓋。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
據抽樣調查測算,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7828.0元,增長6.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347.9元,增長6.5%。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4.0元,增長8.9%;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094.7元,增長8.8%。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1%和37.5%。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差距5.4個百分點,比上年縮小0.5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事業
年末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54.5萬人,比上年增長4.3%。享受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00.6萬人,增長3.1%。城鄉居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0萬人,其中享受養老保險待遇96.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98.2萬人,增長0.9%。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732.6萬人,增長0.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1.8萬人,增加2.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37.4萬人,增加2.1萬人。
社會福利與救助事業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8.82萬人,比上年下降11.8%,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2.99萬人,下降8.9%,特困人員2.31萬人,下降2.5%。全市現有養老機構360家,床位5.2萬張,其中當年新增養老床位3871張,新建樂活休閑養老綜合體、老年公寓36家。救助孤困兒童1093人。
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5.37萬張,收養人員3.51萬人。城市基礎服務設施897處。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7.8億元,增長0.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市區每人每月642元,縣(市)每人每月556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市每人每年3900元。
十二、能源、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能源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38.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6%,其中工業用電量99.8億千瓦時,增長9.7%,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38.4億千瓦時,增長3.5%,鄉村居民用電量17.3億千瓦時,與上年持平。
全年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0.7%。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89萬噸標準煤,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82.1萬噸標準煤,增長7.7%。
資源環境
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3568.3公頃,比上年增長93.5%。其中,工礦倉儲用地255.3公頃,增長9.4%;商服用地80.9公頃,下降51.1%;住宅用地293.5公頃,下降17.4%;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2938.7公頃,增長169.7%。
全年完成造林23.22萬畝。濕地公園16處,面積2.0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3處,省級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2處,面積12.07萬公頃。活立木積量985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6%。完成人工造林10.52萬畝。
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10天,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為3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為6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3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為20微克/立方米。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9.4分貝,城市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為73.4分貝。
安全生產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32起,比上年下降9.8%;死亡242人,上升18.0%;受傷264人,下降0.3%;直接經濟損失5070萬元,上升26.1%。其中,發生較大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6起,上升50.0%;發生重大火災事故1起,死亡20人。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0.038人。
注釋:
[1]本公報均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4舍5入原因,總計與分項合計可能存在0.1-0.2的誤差,未做機械調整。正式數據以本年度出版的《哈爾濱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組;建筑業增加值絕對數均為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4]郵電業務總量計算方法為相應各類產品乘以相應的平均單價(不變價)之和,加上出租電路和設備、代用戶維護電話交換機和線路等的服務收入。
[5]固定資產投資范圍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