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
2019年,全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戰略考慮、系統安排、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原則,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經濟總量
經省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9.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27.3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552.6億元,增長5.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5:22.1:67.4調整為10.8:21.5:67.7。第一、二、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4%、17.5%和75.1%。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5175元,增長4.6%。九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60.1億元,增長3.5%;九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6.6億元,增長6.0%。
人口
年末戶籍總人口95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73.9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9.8%,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在全市人口中,市轄區人口553.0萬人。全市出生人口5.4萬人,出生率5.64‰,死亡人口4.8萬人,死亡率5.07‰。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6.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09.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9%。
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戶籍總人口
951.3
100
按所在地分
城鎮
473.9
49.8
鄉村
477.4
50.2
按性別分
男性
475.1
49.9
女性
476.2
50.1
按年齡分
0-17歲(含不滿18周歲)
128.5
13.5
18-34歲(含不滿35周歲)
189.7
19.9
35-59歲(含不滿60周歲)
418.4
44.0
60周歲及以上
214.7
22.6
勞動就業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1萬人,下降1.2%,登記失業人員和困難人員分別實現再就業6.51萬人和2.4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1%。
財政收支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0.9億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稅收收入306.1億元,下降5.7%。主體稅種中,增值稅下降3.9%,企業所得稅下降4.0%,個人所得稅下降26.9%,城市維護建設稅下降6.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01.1億元,增長14.4%。
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4.4%,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2%。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4%,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下降1.0%,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0%。
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6%。
2019年全市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價格指數
(上年同月=100)
價格指數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3.2
102.6
其中:1、食品煙酒
113.2
107.8
2、衣著
98.8
101.0
3、居住
93.2
97.8
4、生活用品及服務
98.9
99.6
5、交通和通信
98.1
99.3
6、教育文化和娛樂
103.1
102.5
7、醫療保健
104.9
103.5
8、其他用品和服務
106.6
103.7
精準脫貧
全市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兜底保障、危房改造和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截至年末,籌集并下撥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000萬元,全市唯一一個國貧縣延壽縣脫貧摘帽。全市16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當年有17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和19219貧困人口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由上年0.46%下降到0.02%。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076.5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產值679.2億元,增長2.5%;林業產值32.5億元,增長2.3%;牧業產值297.1億元,增長1.7%;漁業產值23.4億元,增長11.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4.2億元,增長7.0%。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34.1萬畝,增長2.4%。其中,水稻839.1萬畝,增長15.0%;玉米1670.6萬畝,下降4.0%;大豆367.3萬畝,增長10.4%。全市蔬菜生產基地110個。設施蔬菜種植面積8.4萬畝,產量21.7萬噸;瓜果類面積1.1萬畝,產量2.0萬噸;花卉苗木面積3683畝。
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23.5萬畝,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1050萬畝,其中綠色食品產品認證面積1020萬畝,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30萬畝。綠色食品標志認證58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32個,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840萬畝。
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24個,“村村能人”培訓1861人。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3家,實現銷售收入460億元,帶動基地面積850萬畝。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49萬千瓦,增長4.5%;化肥投入(折純)42萬噸,下降3.1%。推進農村改廁2.4萬戶,2106個問題“大棚房”全部整改到位。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861.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增長2.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增長4.1%,制造業增長3.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
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增長10.1%、19.1%、7.6%、0.2%、3.3%、-2.1%、-39.4%。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單位:%
指標
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
2.5
1、公有制企業
-0.2
國有控股企業
-0.4
非公有制企業
7.2
2、中央企業
0.4
地方企業
2.1
其他企業
6.2
3、大中型企業
1.8
小微型企業
6.2
4、四大主導產業
1.9
裝備制造業
2.0
食品工業
8.9
醫藥工業
1.9
石化工業
-10.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4.4%,銷售產值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8.9%,回落0.7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6.1%,利稅總額下降23.2%。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215戶,虧損面為21.0%。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1.8%,比上年末下降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78.9元,比上年增加0.7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費用12.2元,比上年下降0.8元。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6種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86種,占46.2%;產量下降的有96種,占51.6%。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4.5%。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主要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乳制品
萬噸
32.4
3.8
大米
萬噸
255.7
13.7
啤酒
萬千升
121.0
4.9
集成電路
億塊
3.4
16.6
工業鍋爐
蒸發量噸
6496.8
-29.3
工業機器人
套
360
-4.8
石墨烯
噸
2.1
-38.2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萬千瓦
1099.0
-22.5
電動機
萬千瓦
107.0
26.6
變壓器
萬千伏安
742.8
82.3
電力電纜
萬千米
6.3
-0.4
鋰離子電池
萬只(自然只)
281.8
-68.2
電工儀器儀表
萬臺
352.6
52.6
電站鍋爐
蒸發量萬噸
6.3
-12.8
滾動軸承
萬套
4736.0
-28.5
建筑業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266.1億元,比上年增長3.7%。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1093戶。其中,一級資質及以上建筑企業163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14.9%;一級以下建筑企業930戶,占85.1%。資質以上建筑企業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849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77.7%。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710.3億元,比上年增長4.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2.2億元,增長5.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80.3億元,增長7.3%;金融業增加值603.1億元,增長5.2%;房地產業增加值333.9億元,下降2.6%;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460.1億元,增長7.4%。
交通運輸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8876.7萬噸,比上年增長8.8%。貨物運輸周轉總量312.7億噸公里,下降1.3%。
2019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速
單位:%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8876.7
8.8
鐵路
萬噸
969.4
24.7
公路
萬噸
7531.0
8.1
水運
萬噸
371.0
-8.6
民航
萬噸
5.3
17.0
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312.7
-1.3
鐵路
億噸公里
202.2
6.0
公路
億噸公里
107.2
-12.6
水運
億噸公里
2.1
-16.0
民航
億噸公里
1.1
17.0
全年完成旅客運輸總量11314.4萬人次,增長0.9%。旅客運輸周轉總量346.6億人公里,下降1.3%。
2019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速
單位:%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
萬人次
11314.4
0.9
鐵路
萬人次
4801.5
13.3
公路
萬人次
5472.0
-7.9
民航
萬人次
1040.9
1.2
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346.6
-1.3
鐵路
億人公里
90.7
-6.4
公路
億人公里
70.9
-5.6
民航
億人公里
185.0
1.4
年末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277條,增加24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23條,新增至喀山、吉隆坡、雅加達、芽莊、峴港等航線;國內航線254條,增加20條。全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2078萬人次,增長1.7%。航空貨郵吞吐量13.6萬噸,增長8.7%。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576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77.2公里。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97.9萬輛,增長8.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78.7萬輛,增長8.0%;個人小型客車保有量162.7萬輛,增長8.0%。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汽車擁有26.6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汽車擁有12.9輛。年末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514輛,全年新增2722輛。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9.4億元,比上年增長22.9%;電信業務總量726.7億元,增長50.9%。快遞服務企業快遞業務量24440.6萬件,增長12.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下降16.3%。移動電話用戶增長3.0%,移動電話普及率54部/百人。固定互聯網用戶增長6.4%,其中寬帶接入戶增長6.4%。
旅游業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57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國內游客9544.2萬人次,增長11.7%;入境游客35.5萬人次,增長48.4%。
實現旅游業務總收入1575.7億元,增長14.5%。其中,國內旅游業務收入1551.9億元,增長13.4%;國際旅游創匯34418.7萬美元,增長207.8%。
全市擁有A級旅游景區67家、S級滑雪場9家。星級賓館56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21家,三星級29家,二星級4家。旅行社390家,其中,出境組團旅行社97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93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比上年增長7.3%。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7.7%,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4.3%、5.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2%。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4%,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4%,港澳臺及外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1%。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139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754個。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66個,同比增加95個,占全市在建項目的比重47.8%,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2%,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89.9%;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77個,同比增加27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6.1%。
城市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5%。其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投資下降1.6%;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4.3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0.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5倍。
房地產開發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1%,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9.6%。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9.0%;辦公樓投資下降58.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12.6%。商品房銷售面積964.8萬平方米,下降8.2%。
2019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1、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
億元
-
6.1
其中:住宅
億元
-
19.0
2、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964.8
-8.2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824.8
-10.4
3、商品房銷售額
億元
957.1
-1.1
其中:住宅
億元
806.6
-1.8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5.6%。從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零售額分別增長5.3%、5.4%、4.8%、7.2%。從城鄉市場看,城鎮市場零售額增長5.6%;鄉村市場零售額增長5.5%。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增長18.9%。
七、外經外貿
對外經濟
與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51.5億元(海關口徑),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出口總值119.8億元,增長15.7%;進口總值131.7億元,增長24.0%。
從商品類別看,農產品進出口85.0億元,增長34.2%;機電產品進出口98.1億元,增長11.3%;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37.2億元,增長66.5%。
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進出口額96.4億元,增長17.6%;民營企業進出口額111.1億元,增長32.8%;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37.6億元,下降14.6%。
2019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及增速
單位:萬元、%
指標
進出口
增長
出口
增長
進口
增長
全市進出口貿易總值
2514807
19.9
1197686
15.7
1317121
24.0
1、按貿易方式分類
一般貿易
2177191
22.0
947888
22.6
1229303
21.5
加工貿易
145532
11.0
93975
7.0
51557
18.9
邊境小額貿易
127
-86.3
29
-72.0
98
-88.1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111823
-34.5
111823
-34.5
0
0.0
2、按貿易國別分類
巴西
415492
164.6
10257
-45.7
405235
193.4
俄羅斯聯邦
384659
21.8
159016
105.6
225643
-5.4
香港
183198
540.6
182889
575.0
309
-79.4
美國
164040
-34.3
40941
-45.9
123099
-29.2
德國
132154
11.9
75252
18.7
56902
4.1
注:2019年11月份冰城海關調整指標名稱,將“邊境貿易”調整為“邊境小額貿易”。
使用外資
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4戶,合同外資金額7.3億美元,投資來源于俄羅斯、韓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涉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12個行業。新設立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20戶,比上年增長11.1%。存量外資企業增資擴股12項,新增合同外資3.7億美元。全市直接利用外資3.4億美元,增長8.8%。
八、金融證券保險
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2353.1億元,比上年增長6.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181.8億元,增長10.0%。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2250.5億元,增長6.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053.0億元,增長10.4%。
201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總量
增長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12250.5
6.5
境內存款
12237.6
6.5
住戶存款
6291.8
16.6
非金融企業存款
2839.6
2.4
機關團體存款
2286.8
15.0
財政性存款
542.7
-14.1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276.7
-60.8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12053.0
10.4
境內貸款
11792.4
10.3
住戶貸款
3515.1
13.9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8277.3
9.0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100.0
保險
全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75.1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財產險84.2億元,增長14.4%;人身險290.8億元,增長7.5%。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中,壽險204.0億元,下降0.1%;健康險77.9億元,增長35.1%;意外險8.8億元,增長4.6%。全年保險賠款和給付支出119.7億元,增長21.7%,其中財產險賠款44.3億元,增長18.4%;人身險給付支出75.4億元,增長23.6%。人身險給付支出中,壽險給付43.8億元,增長10.4%;健康險賠款和給付29.7億元,增長51.2%;意外險賠款1.9億元,增長13.0%。
證券
全市有證券經營機構(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82家,分公司20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1家。全年代理有價證券交易成交額271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額﹝5﹞11445.1億元,增長32.8%。各證券經營機構開戶數為437萬戶,較去年增加24萬戶。
九、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
路網建設
哈爾濱火車站改造全面完成。啟動建設東三環江北段148路、東二環高架體系完善工程、東直路立交橋、二環樂松廣場高架橋、三環王崗地道橋等路橋項目,其中東二環高架體系完善工程(先鋒路至公濱路段)、二環樂松廣場高架橋、三環王崗地道橋、向東街地道橋等75個項目已竣工投用。地鐵1號線三期于4月10日開通運營;2號線一期和3號線二期東南環完成全部38座車站和區間隧道的主體工程施工。新建停車場19處,新增公共停車泊位6147個。
城市交通
年末共有編碼公交線路306條,其中新開辟、調整和延伸公交線路45條。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6984公里,其中新增運營里程704公里。共有公交運營車輛7402輛,其中新增、更新車輛2063.5標臺,其中新能源公交車1937臺。全年公交客運量10.6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6.5%。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共有出租汽車17980輛,其中更新雙燃料出租車2423臺,客運量5.56億人次。地鐵營運線路長度30.3公里,客運量1.04億人次,增長25.2%。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市區棚戶區10個項目,實現開工2784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00.9%;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6750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12.5%。分配公共租賃住房10533套,完成年度計劃的175%。梳理解決棚改歷史遺留項目25個,涉及0.9萬余戶居民。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全市新增物業管理面積620萬平方米,創建市級以上物業管理示范項目33個。實施老舊住房綜合維修改造92萬平方米。淘汰燃煤鍋爐1106臺。推進實施城區水系治理污水收集截流項目16個;啟動實施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項目7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啟動建成玉泉固廢綜合處理園區填埋區一期,向陽、小月亮灣等存量垃圾場治理完成中央環保督察要求的45%,主城區四環路內廢品收購站和四環路沿線、出入城口垃圾堆放點全部清除。機械化清掃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100%。城區新增友誼西路游園和停車場項目、太平北四道街游園、綏化路三角地等公園(游園)15處,改建開放式公園2個,新植樹木6.11萬株,新增綠地30.8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5913公頃。
供熱、供氣、供水
全年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23公里,新增集中供熱能力700萬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3096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6%。全市供熱管網總長度3350公里,供氣管道總長度4235公里,天然氣用戶188萬戶,其中家庭用戶186萬戶。推進從供水廠到水龍頭全程統一管理體制改革,新建維修改造二次供水設施325處,使12.7萬戶居民吃水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十、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3個。專利申請量23491件,比上年增長5.0%;專利授權量11883件,下降1.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046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430件。全市共登記技術合同3436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06.5億元,增長34.0%。全市高新技術企業812家,增長4.9%。全市備案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93家。全年獲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47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17項。
教育事業
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7所,普通高中101所,普通初中347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415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360所。
2019年全市教育機構學生情況
單位:人、%
學校類型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專任教師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
313
15.5
918
14.8
236
6.3
-
-
普通高校
217591
17.3
680304
11.4
207144
10.8
32633
2.4
成人高校
10647
-8.1
22954
37.4
4312
-16.5
832
-1.7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32892
14.5
87986
-4.0
32624
-12.1
6117
1.8
普通高中
52349
19.6
145648
3.6
47277
2.3
11582
0.8
普通初中
73267
-7.9
257501
0.1
73268
15.5
23476
-1.6
普通小學
70072
-3.6
398792
-1.0
73884
-8.8
27717
-4.1
幼兒園
58752
18.3
143463
1.9
50912
-7.9
10220
4.0
特殊教育學校
462
-8.0
3181
8.2
256
-21.0
569
-0.2
文化事業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6個;博物館80個;文化館(藝術館)20個;公共圖書館17個,圖書館分館137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73個。全年出版圖書7958萬冊,發行期刊5360萬冊,印刷報紙26264萬份。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50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30萬戶。哈爾濱電視臺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03369小時,哈爾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04908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99.99%,廣播綜合覆蓋率99.95%。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活動8000余場(次)。哈爾濱芭蕾舞團正式成立,首演即獲成功。
衛生事業
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026個(未含農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31個、衛生院18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3個。衛生機構床位數8.93萬張。衛生技術人員7.0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2.44萬人,注冊護士3.01萬人。衛生機構全年診療3413.9萬人次。
體育事業
舉辦全市體育競賽22項。參加國際比賽獲得獎牌10枚,其中金牌6枚、銀牌3枚、銅牌1枚;參加國內比賽獲得獎牌1134枚,其中金牌439枚、銀牌347枚、銅牌348枚。
打造10分鐘健身圈工程,安裝健身路徑7103件;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456人(二級456人,三級2000人);開展國民體質監測10606人。新建可拆裝移動冰場2個,免費開放冰場89個。創建國家級校園足球、省級冰雪特色學校193所,城區中小學校“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實現全覆蓋。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
據抽樣調查測算,全市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7元,增長5.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9235元,增長6.9%。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8元,增長7.7%;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921元,增長7.5%。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2%和37.6%。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差距5.4個百分點,與上年持平。
社會保障事業
年末全市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62.8萬人,比上年增長5.7%。享受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03.2萬人,增長2.6%。城鄉居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4.8萬人,其中享受養老保險待遇99.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00.2萬人,增長2.0%。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702.7萬人,下降4.1%。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2.2萬人,增加0.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0.5萬人,增加3.1萬人。
社會福利與救助事業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7.80萬人,比上年下降11.6%;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3.07萬人,增長0.5%;特困人員2.26萬人,下降2.2%。全市現有養老機構468家,床位數42692張,其中當年新增養老床位2355張,新建樂活休閑養老綜合體、老年公寓37家。救助孤困兒童1099人。
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4.42萬張,收養人員2.96萬人。城市基礎服務設施897處。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4.58億元,比上年下降18.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市區每人每月684元,縣(市)每人每月573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市每人每年4020元。
十二、能源、資源環境、安全生產
能源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51.8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5%,其中工業用電量103.59億千瓦時,增長3.8%,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40.16億千瓦時,增長4.5%,鄉村居民用電量17.6億千瓦時,增長1.5%。
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70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0.6%。規模以上工業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00.6萬噸標準煤,增長0.4%。
資源環境
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907.1公頃,比上年下降46.4%;工業倉儲420.0公頃,增長71.2%;商服用地162.5公頃,增長103.3%;住宅用地425.6公頃,增長58.1%;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898.9公頃,下降69.4%。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7.67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86萬畝,完成封山育林18.19萬畝,退化林分修復1.62萬畝。地方林業濕地公園16處,面積2.1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3處,面積2.0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12處,面積12.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987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6%。
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4天,優良率達83.3%,其中優的天數144天,比上年增加21天。實測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4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6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為1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33微克/立方米。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9.7分貝,城市交通干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71.5分貝。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100%,松花江流域國考斷面優良比例84.6%。
安全生產
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65起、死亡131人,分別比上年下降56.6%、50.6%;直接經濟損失3035萬元,下降40.0%。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05起、死亡63人,分別下降62.1%、57.1%。全年未發生10人以上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25人。
注釋:
﹝1﹞本公報均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4舍5入原因,總計與分項合計存在著微少差的情況。正式數據以本年度出版的《哈爾濱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組;建筑業增加值絕對數均為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4﹞固定資產投資范圍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5﹞股票交易成交額統計口徑為A股加B股交易成交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