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加大的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著力構建“龍江絲路帶”,推進十大重點產業建設,將調結構、轉方式作為工作重點,全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優,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持續改善。
一、綜合
常住人口。據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全年人口出生率為6.0‰,死亡率為6.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812萬人,比上年減少21萬人;城鎮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人口主要構成情況如下表: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年末常住總人口
3812.0
100.0
#城鎮人口
2241.5
58.8
鄉村人口
1570.5
41.2
#男性人口
1927.0
50.6
女性人口
1885.0
49.4
#0—14歲人口
423.1
11.1
15—64歲人口
2973.4
78.0
65歲及以上人口
415.5
10.9
國民經濟。初步核算,我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08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3.5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4798.1億元,增長1.4%;第三產業增加值7652.1億元,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為17.5:31.8:50.7。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9462元,比上年增長6.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934.9億元,比上年增長7.3%,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52.6%,穩居全省半壁江山。
物價水平。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和農村均上漲1.1%。從商品類別看,呈現“7升1降”: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7%、煙酒及用品上漲2.1%、衣著上漲1.6%、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上漲1.3%、食品上漲1.1%(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3%,蛋類價格下降10.3%,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4.4%,鮮菜價格上漲5.6%)、家庭用品及服務上漲0.8%、居住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下降1.0%。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0.1%,農產品生產價格下降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3%,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1.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4.0%。
就業情況。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城鎮人員失業再就業人員299.8萬人,困難群體再就業人員23.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8%,比調控目標低0.12個百分點。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我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8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852.8億元,增長5.3%;林業增加值95.0億元,增長6.7%;畜牧業增加值641.5億元,增長4.0%;漁業增加值44.3億元,增長10.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54.3億元,增長8.8%。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72.4:3.4:21.0:1.4:1.8變化為68.9:3.5:23.9:1.6:2.0。
農業機械化水平。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5442.7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6%;農用拖拉機157.5萬臺,增長1.6%;農用運輸車15.8萬輛,下降0.6%。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53.1萬公頃,節水灌溉面積169.7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3.4萬公頃。農村用電量72.6億度,增長4.3%;化肥施用量255.3萬噸,增長1.3%。
糧食蔬菜產量。我省糧食產量6324.0萬噸,比上年增長1.3%,實現“十二連增”,再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位列全國第一。其中,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分別為2199.7萬噸、21.8萬噸、3544.1萬噸和428.4萬噸。全年蔬菜產量957.4萬噸,下降2.9%;瓜果類161.6萬噸,下降19.6%;甜菜7.3萬噸,下降82.2%;油料18.3萬噸,增長8.4%;烤煙6.9萬噸,下降18.8%;亞麻2.0萬噸,下降20.7%。
畜牧業生產。全省生豬存欄1314.1萬頭,出欄1863.4萬頭,豬肉產量138.4萬噸。牛、羊和家禽存欄量分別為510.7萬頭、895.7萬只和1.5億只,分別比上年增長1.7%、4.5%和4.4%;全年牛、羊和家禽出欄量分別為269.7萬頭、751.9萬只和2.1億只,分別增長2.3%、3.2%和3.0%。牛肉和羊肉產量為41.6萬噸和12.3萬噸,分別增長2.4%和3.9%;禽肉、禽蛋和牛奶產量分別為34.4萬噸、99.9萬噸和570.5萬噸,分別增長3.7%、1.8%和2.5%。
綠色食品。年末全省綠色及有機食品種植面積7309萬畝,比上年增長1.4%,其中,A級綠色食品種植面積7249.6萬畝,增長1.3%;綠色食品認證個數1620個,比上年增加120個;綠色食品產業牽動農戶15.7萬戶。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產品產量1350萬噸,增長4.7%;實現產值1380億元,增長23.2%;實現利稅101.4億元,增長18.3%。
勞動力轉移。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56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72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和16.1%。
三、工業
工業生產。全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05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9%,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6.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下同)實現增加值3229.5億元,增長0.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1827.7億元,下降0.7%;集體企業增加值13.8億元,增長8.1%。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962.0億元,增長5.1%;重工業增加值2267.5億元,下降0.6%。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增加值2261.6億元,下降0.5%;小型企業增加值944.8億元,增長6.5%。
工業效益。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384.5億元,比上年下降13.4%;實現利稅1167.7億元,比上年下降45.2%,其中利潤409.9億元,下降58.5%。其中,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579.5億元,下降6.0%;利潤333.2億元,下降6.1%。
四大主導產業。全年裝備、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2634.7億元,比上年下降0.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6%。其中,食品工業增長8.5%;石化工業增長4.8%;裝備工業下降1.1%;能源工業下降3.7%。
工業產品產量。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9種工業產品中,全年產量比上年增長的有86種,占34.5%,其中有45種產品產量增幅超過20%。在重點監測的26種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5種,下降的21種。增長的有:化肥49.2萬噸,增長5.7%;化學藥品原藥1.1萬噸,增長5.0%;化學纖維8.0萬噸,增長3.8%;啤酒208.1萬千升,增長3.3%。降幅較大的有:微型電子計算機1.7萬部,下降51.4%;金屬切削機床505臺,下降45.1%;工業鍋爐1.1蒸發量萬噸,下降42.1%;成品糖3.8萬噸,下降30.6%;汽車8.0萬輛,下降30.6%。
名稱
產量
增幅(%)
原油(萬噸)
3838.6
-4.0
天然氣(億立方米)
35.6
1.5
大米(萬噸)
1462.7
-4.5
成品糖(萬噸)
3.8
-30.6
乳制品(萬噸)
191.4
-2.1
液體乳(萬噸)
140.7
-0.2
啤酒(萬千升)
208.1
3.3
卷煙(億支)
426.0
-5.3
機制紙及紙板(萬噸)
51.7
-12.9
原油加工量(萬噸)
1555.5
-1.5
焦炭(萬噸)
687.5
-14.2
合成氨(萬噸)
62.7
-8.9
化肥(萬噸)
49.2
5.7
乙烯(萬噸)
84.0
-19.2
化學藥品原藥(萬噸)
1.1
5.0
中成藥(萬噸)
2.7
-22.1
化學纖維(萬噸)
8.0
3.8
水泥(萬噸)
3264.5
-12.5
生鐵(萬噸)
408.9
-10.5
鋼材(萬噸)
403.8
-16.4
工業鍋爐(蒸發量萬噸)
1.1
-42.1
金屬切削機床(臺)
505
-45.1
汽車(萬輛)
8.0
-30.6
輪胎外胎(萬條)
493.5
-0.6
發電量(億千瓦小時)
870.0
-1.3
微型電子計算機(萬部)
1.7
-51.4
四、固定資產投資、建筑業和房地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全省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884.3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04.2億元,增長32.6%;第二產業投資3878.3億元,下降0.1%;第三產業投資5101.9億元,增長1.6%。裝備、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2714.1億元,增長0.6%,占工業投資的75.0%。全年施工項目16118個,增長25.3%;新開工項目13357個,增長38.1%。
建筑企業。全年建筑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5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的建筑業企業(指總承包及專業承包企業,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實現利潤46.6億元,下降17.2%,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617.1萬平方米,下降20.2%,其中實行投標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占76.9%。
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992.1億元,比上年下降25.1%。商品房銷售面積1996.6萬平方米,下降19.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710.6萬平方米,下降19.7%;商品房銷售額1027.1億元,下降15.0%,其中住宅銷售額824.2億元,下降14.4%。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40.2億元,比上年增長8.9%。按地域分,城鎮零售額6685.9億元,增長8.8%,其中城區5564.1億元,增長9.1%;農村(縣以下)零售額954.3億元,增長9.4%。從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1150.7億元,增長8.3%;零售業零售額5577.4億元,增長9.0%;住宿業零售額91.2億元,增長5.3%;餐飲業零售額809.5億元,增長9.9%。
熱銷商品。在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統計的27類商品中,零售額比重較大的有:服裝鞋帽紡織品類425.1億元、汽車類424.2億元、石油及制品類324.0億元、糧油食品類302.7億元、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118.8億元,中西藥品類173.3億元。增長較快的有:建筑裝潢材料類增長54.4%,通訊器材類增長15.8%,飲料類增長21.3%,煙酒類增長15.9%。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09.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46.1%。其中,出口80.3億美元,下降53.7%;進口129.6億美元,下降39.9%。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144.0億美元,下降48.8%;邊境貿易進出口39.0億美元,下降57.3%;加工貿易進出口15.0億美元,增長76.3%。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進出口100.9億美元,下降38.8%;民營企業進出口96.1億美元,下降54.4%;三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進出口12.2億美元,下降8.7%。從國(地區)別看,我省與俄羅斯貿易往來仍為對外貿易主體,對俄實現進出口108.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3.4%,占全省進出口的51.7%。其中,對俄出口23.5億美元,下降73.9%;自俄進口84.9億美元,下降40.5%。對美國實現進出口總額14.9億美元,下降30.8%。對東盟、歐盟(28國)和巴西進出口分別為13.2億美元、11.8億美元和7.8億美元,分別下降44.3%、36.2%和17.1%。我省對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進出口為5.9億美元和3.7億美元,分別增長14.2%和1.7倍。從商品類別看,機電產品出口28.0億美元,下降50.1%;原油和鐵礦砂進口分別下降47.4%和43.2%,農產品進口下降30.4%。
招商引資。全省實際利用外資55.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6%。分三次產業看,第二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居主導地位,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6.3%,實現金額36.1億美元,增長27.9%;第一產業利用外資下降12.9%;第三產業利用外資下降19.1%。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共完成貨物周轉量1725.4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2.8%。其中,鐵路593.6億噸公里,下降23.4%;公路929.3億噸公里,下降7.9%;水運8.1億噸公里,增長2.3%;航空2.2億噸公里,增長1.2%;管道192.1億噸公里,增長3.6%。全年完成旅客周轉量762.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3.5%。其中,鐵路251.1億人公里,下降1.2%;公路229.6億人公里,下降0.7%;水運0.4億人公里,增長1.7%;航空281.4億人公里,增長12.2%。年末公路線路里程16.3萬公里,比上年增長0.5%,其中高速公路4346.3公里,增長6.4%。
民用車量。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354.7萬輛,比上年增長8.4%,其中私人汽車301.7萬輛,增長12.2%。民用轎車擁有量185.6萬輛,增長13.8%,其中私人轎車169.5萬輛,增長16.2%。
郵政電信。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9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7%。其中,電信業務總量459.6億元,增長19.1%;郵政業務總量31.6億元,增長1.0%。年末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46513公里,增長2.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96.0萬戶,下降7.0%,其中,城市503.8萬戶,下降6.1%;農村92.2萬戶,下降11.3%;移動電話用戶3430.3萬戶,下降0.8%。全省電話普及率為105.0部/百人,比上年減少1.8部。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502.1萬戶,增長1.9%;移動互聯網用戶2009.0萬戶,下降0.3%。移動短信和移動彩信業務量分別為59.3億條和2.2億條。
旅游收入。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1300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9%;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361.4億元,增長27.7%。其中,接待國內旅游人數12925.9萬人次,增長22.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337.0億元,增長29.6%;接待國際旅游人數83.5萬人次,下降41.1%,實現國際旅游外匯收入4.0億美元,下降29.9%。
八、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支。全年實現公共財政收入1165.2億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主體稅種中,國內增值稅129.4億元,下降23.3%;營業稅257.0億元,增長2.6%;企業所得稅99.9億元,下降3.1%;個人所得稅35.6億元,下降3.8%。公共財政支出完成402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從支出項目看,節能環保、農林水事務、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與傳媒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9.4%、39.8%、16.6%、20.8%和16.6%。
金融市場。截至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1218.9億元,比年初增加1655.4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住戶存款12439.8億元,比年初增加119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非金融機構存款4085.2億元,比年初減少337.0億元,比上年下降8.5%;政府存款3799.1億元,比年初增加4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2.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6214.9億元,比年初增加2817.7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住戶貸款4036.7億元,比年初增加316.0億元,比上年增長8.4%;非金融機構及機關團體貸款12137.5億元,比年初增加2471.1億元,比上年增長25.6%。
證券市場。截至年末,我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35家,本年新增3家。其中,滬市25家,深市10家。按照企業類型劃分,國有企業18家,民營企業15家,外資企業1家。上市公司總股本337.5億股,比上年增長12.1%;總市值4910.7億元,比上年增長53.0%。
保險收入和賠付。全年保費收入59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財產險收入133.6億元,增長9.5%;壽險收入403.3億元,增長16.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54.9億元,增長43.4%。全年賠付額169.3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67.0億元,增長2.4%;壽險賠付金額86.8億元,增長12.6%;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金額15.5億元,增長26.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年末共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7所,招生21172人,在學研究生62044人,畢業生19151人。普通高校81所,招生20.6萬人,在校生73.5萬人,畢業生19.4萬人。成人高校21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5萬人,在校生16.8萬人,畢業生8.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42所,招生7.6萬人,在校生22.9萬人,畢業生8.4萬人。普通高中377所,招生18.1萬人,在校生55.4萬人,畢業生19.4萬人。普通初中1563所,招生25.1萬人,在校生90.0萬人,畢業生26.7萬人。普通小學2802所,招生24.9萬人,在校生147.8萬人,畢業生25.4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977人,在校生6903人。幼兒園5770個,在園幼兒53.2萬人。成人技術學校培訓學員62.7萬人次。
科技研究。年末全省共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811個,全年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54.0億元,下降4.5%,R&D經費支出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1.0%。全年共取得各類基礎理論成果355項,應用技術成果1191項,軟科學成果66項。受理專利申請34611件,增長8.6%;授權專利18942件,增長22.9%。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854份,成交金額127.3億元,增長5.0%。
監測機構。年末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888個,比上年增加4個;產品質量、體系認證辦事機構13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21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535.0萬臺件。地震臺站49個,地震遙測臺站60個。
十、文化和衛生
文化產業。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9個,文化館148個,公共圖書館107個,博物館158個。全省共有檔案館158個,已開放各類檔案380萬卷。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6%,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8%。全年出版報紙67087萬份,出版雜志4803萬冊,二者分別比上年下降2.8%和9.0%;出版圖書6797萬冊(張),下降8.5%。
醫療衛生。年末共有衛生機構930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01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1.3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9.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1.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9萬人,注冊護士8.1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8個,其衛生技術人員0.4萬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44個,其衛生技術人員0.3萬人。鄉鎮衛生院959個,床位2.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4萬人。實際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1495萬人,比上年下降2.3%。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3元,比上年增長7.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7152元,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5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391元,增長7.2%。城鎮恩格爾系數為27.7%;農村恩格爾系數為27.5%。
社會保障。年末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038.8萬人,比上年增長2.4%,其中在崗職工參保593.0萬人,離退休參保445.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594.8萬人,增長0.5%,其中,職工參保873.7萬人,城鎮居民參保721.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312.8萬人,下降34.6%;參加生育保險357.1萬人,增長0.3%;參加工傷保險512.0萬人,增長1.3%。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0.2萬人,下降5.6%;農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8.2萬人,增長0.8%。
社會福利。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2.8萬張,收養人員8.3萬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577處,其中,社區服務指導中心39個,社區服務中心644個,社區服務站1373個,其他服務設施521個。
十二、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年末全省有自然保護區24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87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12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769萬公頃。在13個地級市中,5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
安全生產。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1483人,比上年增加16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98,與上年持平;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1.968,比上年增長7.8%;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萬車死亡率為2.055,比上年下降2.9%;煤礦百萬噸安全事故死亡率為1.422,比上年增長52.6%。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