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統計局
2023年5月19日
2022年,面對國內疫情多發廣發等多重挑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縣(市)區、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府調控有力,部門協同作戰,國民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經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綜合
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6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7.7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79.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57.4億元,增長5.3%。三次產業結構為34.3:27.0:38.7。第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3.8%、32.2%和44.0%。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5622元,比上年增長6.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8%。其中,食品煙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3%、2.3%、0.5%、5.5%、0.3%、0.2%;衣著、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下降0.2%、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9.2%。
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95萬人。
二、農業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8%。其中,種植業產值278.3億元,增長1.6%;林業產值9.4億元,增長22.1%;畜牧業產值62.0億元,增長6.4%;漁業產值10.8億元,增長1.5%;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7.2億元,增長5%。
全年肉類總產量7.1萬噸,同比增長4.4%;蛋類產量2.8萬噸,與上年持平;奶類產量18.1萬噸,同比增長5.2%;水產品產量5.4萬噸,增長13.6%。

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36萬畝,綠色食品種植基地面積600萬畝(不含農墾),獲得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分別為197個、30個、6個。
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7.6萬人(不含農墾),實現勞務收入33億元。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20萬千瓦(不含農墾),擁有農用拖拉機6.6萬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7%,利潤總額增長40.9%,稅金總額增長34.5%。在規模以上工業22個行業中,有15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占全部行業的68.2%,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占全部行業的31.8%。其中:四大主導產業(煤炭及相關產業、石墨、綠色食品、醫藥)增加值比重占規模以上工業89.4%,增速為8.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4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達104.0%。
列入統計目錄的2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11種產品增長,占全部產品的55.0%,9種產品下降,占全部產品的45.0%。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9%。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的建筑業企業共122個,下降4.7%。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1.6萬平方米,增長52.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1.8%。在建項目574個,在建項目中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143個。在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9.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7.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9%,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45.2%。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8億元,比上年下降57.9%。商品房銷售面積38.3萬平方米,下降15.9%;商品房銷售額14.5億元,下降24.9%。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4億元,比上年下降1.9%。從地域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86.8億元,下降1.8%;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1.6億元,下降2.6%。從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63.1億元,下降3.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32.4億元,下降0.6%;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7億元,下降5.3 %;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2.1億元,下降5.2%。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20個類值中有11個比上年增長,9個比上年下降。其中,汽車類增長42.8%;日用品類增長26.0%;通訊器材類增長24.7%;飲料類增長14.7%;家具類增長12.7%;中西藥品類增長11.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0.8%;糧油、食品類增長10.4%;煙酒類下降2.0%;石油及制品類下降2.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25.0%;金銀珠寶類下降39.6%,其他未列明商品類下降9.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鐵路、航空完成貨物運輸量3029萬噸,比上年增長0.1%。其中,公路貨物運輸量1851萬噸,下降3.1%;鐵路貨物運輸量1178萬噸,增長5.6%;航空貨物運輸量215噸,下降4.9%。
公路、鐵路、航空完成客運量1390.7萬人,比上年下降9.4%。其中,公路1224萬人,下降12.5%;鐵路147萬人,增長33.2%;航空19.7萬人,下降21.8%。
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27萬輛,比上年增長7.6%。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6.56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18億元,增長13.6%(其中:郵政服務業務總量3.61億元,快遞業務總量1515.7萬件);電信業務總量10.4億元。局用交換機總容量396.2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3.8萬戶,增長13.1%;ヂ摼W用戶128.9萬戶,增長1.7%。移動電話用戶190.8萬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1109.3萬人次,同比增長5.65%,旅游業總收入67.73億元,同比增長6%。
七、財政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稅收收入26.6億元,增長21.4%。在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9.6億元,增長27.4%;企業所得稅2.7億元,增長27.3 %;個人所得稅1.3億元,增長26.3%。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3.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682.7億元,比年初增加221.3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86.1億元,比年初增加3.4億元;住戶存款余額1414.7億元,比年初增加205.9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05.0億元,比年初增加45.7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820.4億元,比年初增加32.5億元;住戶貸款184.6億元,比年初增加13.2億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2941人,在校生10373人,畢業生2532人。全市有技工學校1所,招生1163人,在校生3006人,畢業生1776 人。職業學校8所,招生1555人,在校生3919人,畢業生1091人。普通高中20所,招生9354人,在校生27573人,畢業生8615人。普通初中77所,招生8655人,在校生36305人,畢業生11702人。普通小學58所,招生7012人,在校生43743人,畢業生8648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招生55人,在校生571人,畢業生94人。幼兒園327所,在園幼兒21876人。
年末全市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19個。專利授權720件,降幅11.11%。
年末全市共有檢驗檢測機構58個。檢驗檢測中心17個。特種設備檢驗研究所1個。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2個,公共圖書館4個,博物館10個,鄉鎮文化站48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98%;有線數字電視覆蓋戶數13.6萬戶。全市共有檔案館10個。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 1076個(含村衛生室447個),其中醫院65 個、衛生院 47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3112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2292張。衛生技術人員1239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715人,注冊護士5573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個,衛生技術人員200人。全市共有鄉鎮衛生院47個,床位1024張,衛生技術人員798人。
在體育競技比賽方面,參加省以上各項比賽共獲得獎牌232枚,金牌74枚、銀牌79枚、銅牌79枚;其中:國家級獎牌3枚,金牌3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62.8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03.1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3.62‰。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981元,比上年增長6.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6元,比上年增長4.0%。
全市各類養老機構131個,設置床位10268張,收養兒童41人,特困供養對象833人;城鎮社區服務站133個。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2305萬元。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造林面積3398公頃。年末全市轄區內有自然保護區8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6.23萬公頃。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53天。
2022年,全市共接報生產安全亡人事故8起、死亡7人,同比下降20%、30%。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1。
注釋: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