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黑龍江

雙鴨山市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5 15:37:48 來源:雙鴨山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134次

2002年,是我國加入WTO后的第一個年頭,面對機遇與挑戰,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加快發展為目標,堅持實施民營立市、招商強市、科教興市、文明建市“四大戰略”,攻堅克難、積極進取,使我市國民經濟仍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

一、綜合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0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9.1%,與上年增幅相比高出0.1個百分點。實現了年初制定的保9爭10突破100個億的預定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6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38.7億元,同比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33.2億元,同比增長10.3%。三次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協調,三次產業的比例為:28.5:38.5:3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681元,與上年相比增加531元,增長9.0%。

二、農業

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02年,我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適當壓縮糧食生產,擴大經濟作物面積,加快發展飼草作物種植。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24.5萬公頃,同比增長0.1%,糧豆薯實播面積18.2萬公頃,同比減少1.2萬公頃,減少3個百分點。經濟作物由上年的5萬公頃增加到5.4萬公頃,同比增加0.4萬公頃,增長8.4%。青飼料作物由上年的0.09萬公頃猛增到0.6萬公頃,同比增加0.5萬公頃,增長5.8倍。全市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由上年的70.2:29.5:0.3調整到今年的66.2:31.1:2.7。全市農作物優良品種面積已發展到19.6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80%,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

農產品產量有增有減。據實割實測,糧豆薯總產量57.1萬噸,同比下降7.8%,其中:谷物37.9萬噸,同比下降6.9%。水稻13.8萬噸,同比下降29.6%;小麥1.5萬噸,同比增長1倍多;玉米21.8萬噸,同比增長10.4%。大豆12.9萬噸,同比下降11.5%。農產品產量有增有減,其主要原因是今年自然條件不平衡,旱、水、雹、霜凍災害不均,分地區看,饒河和寶清災情較重,糧食產量分別下降41.3%和7.3%;市轄區和集賢縣糧食產量略有增加,分別增長2.2%和3.4%。

綠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我市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并朝著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全市綠色食品種植認證個數為23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71.6萬畝,同比增加36.6萬畝,增長1倍多,占總播種面積的19.5%。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8家,同比增加8家企業,增長80%,其中已有15家企業24種產品得到綠色認證。全市已形成“東北王”牌礦泉水;“樂萬家”、“集紫花”牌油豆角;“綠利”、“大頂子山”牌大米;“古龍春”牌系列白酒;“渴康”牌系列飲料;“黑蜂”牌系列蜂蜜;“寶清紅”等知名品牌。全市已訂單15萬噸,同比增加13.8萬噸,增長11.2倍。

畜牧業生產發展較快。我市以加快畜牧業發展為重點,依托我市糧食資源,圍繞區域經濟增加飼養量,發展規模生產。全市已建成牧業小區29個,專業鄉鎮19個,專業村108個,養殖專業戶4526戶。全市大牲畜存欄8.3萬頭,生豬存欄21.8萬頭,羊22.2萬只,同比分別增長21.3%、8.9%、33.3%。生豬出欄21.2萬頭,牛出欄2.1萬頭,家禽出欄276.7萬只,羊7.4萬只,同比分別增長5.8%、12.0%、8.9%、29.2%。

林業。全市當年造林面積6097公頃,本年育苗面積80公頃。

漁業。全市水產養殖收獲面積3206公頃,同比增長4.3%,水產品產量8620噸,同比增長1.4%。

非農業和鄉鎮企業。全市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21.1億元,同比增長8.9%;增加值5.2億元,同比增長8.2%;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9.1%;凈利潤7638萬元,同比增長13.3%;實繳稅金2156萬元,同比增長33.1%。

三、工業、建筑業

工業經濟增長速度較快。2002年,全市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09916萬元,同比增長16.4%。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04650萬元,同比增長20.9%。實現利稅22751萬元,同比增長76.3%,其中:實現利潤-247萬元,同比減虧5802萬元,實現稅金22998萬元,同比增長21.3%,實現虧損額5408萬元,同比下降45.4%。

從隸屬關系上看:中央工業企業總量增長,但效益下滑。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0782萬元,同比增長18.4%;實現利潤-1089萬元,同比減盈增虧1216萬元;實現稅金5343萬元,同比下降2.8%。省屬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全年實現增加值41021萬元,實現利潤5萬元,同比減虧增盈9018萬元,實現稅金10477萬元,同比增長39.6%。其中:雙鴨山礦業集團實現增加值39953萬元,同比下降6.5%;實現利潤300萬元,同比減虧增盈9141萬元;實現稅金10409萬元,同比增長39.5%。地方工業發展速度加快。全市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38113萬元,同比增長53.9%,實現利潤837萬元,同比下降70.5%,實現稅金7178萬元,同比增長20.5%。

全市工業繼續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雙鴨山礦務局受小煤井關閉影響,生產、銷售、效益全面發展。二是,部分招商引資企業相繼投產達效,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如:安通煤氣、吉雙鐵合金、龍海煤礦等。三是,部分骨干企業生產效益較好。如:昌達油脂、烏蘇里江制藥、大理石總廠、黑龍雙鍋、東方工業公司、新時代水泥、銀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

建筑企業效益欠佳。我市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722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7.5%。實現利潤23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虧104萬元。施工單位施工個數282個。其中:投標承包的工程個數70個,占全部施工單位個數的24.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9萬平方米,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5.4%,房屋竣工面積38萬平方米,下降51.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呈下降趨勢。2002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350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0.5%。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12015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8.3%;更新改造完成投資3970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1.4%;其他投資完成2353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倍;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010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2%。

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本建設投資下降。今年基本建設投資小于上年,主要是大項目少,并且投資規模沒有上年大。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大幅下降。我市房地產開發多為兼營,上年工程基本竣工,導致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大幅度下降。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與上年同期相比雖然都有所增長,但其所占總的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大,因此對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不明顯。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02年,新建成的一批大項目有:(一)、寶清縣龍頭橋水庫工程,自開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7466萬元;(二)、雙福路改擴建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900萬元;(三)、雙鴨山國家糧食儲備庫,累計完成投資1417萬元;(四)、雙鴨山第一發電廠有限責任公司技術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538萬元。除此之外,今年又落成了一批住宅小區。

五、交通和郵電業:

2002年,我市交通運輸業發展較快,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改善,城市綜合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02年末,我市境內公路總里程2205公里,其中:新增二級路面92公里。鐵路里程215公里。

郵電、通信業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517萬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1.4%。年末局用交換機總容量279462門,增長9.7%。本地電話用戶32萬戶,與上年相比增加4.26萬戶,增長13.3%。移動電話用戶19萬戶,增長30.6%。互聯網撥號上網用戶2.9萬戶,與上年相比增加9694戶,增長45.6%。

六、國內貿易、外經和物價

我市商業市場繼續保持平穩的發展態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8884萬元,同比增長5.4%。其中:市的零售額實現148847萬元,同比增長5.9%;縣及縣以下的零售額實現100037萬元,同比增長4.6%。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189347萬元,同比增長6.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5674萬元,同比增長8.6%;其它行業實現零售額43863萬元,同比增長0.7%。

外貿進出口總值提高。2002年,實現3403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出口總值實現3304萬美元,同比增長9.6%;進口總值實現99萬美元,同比增長8.7倍。

在全市的出口貿易中,以我市的地方產品居多,糧油食品中、五金礦產、針紡織品、輕工產品等四類十一種產品。主要出口俄羅斯、日本等國家。但出口商品的結構還處于初級產品為主的低層次階段。

市場物價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與上年基本持平。從分類看,交通和通訊、居住、食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指數分別為99.8%、100.1%、96.2%、102%,衣著價格指數為97.5%,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價格指數分別為101.1%、98.2%、101.2%。

旅游業發展較快。具不完全統計,我市2002年,全年旅游收入4500萬元,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22萬人,其中:出入境人數2.4萬人。旅游創匯收入200萬美元。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支穩定增長。2002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112078萬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7208萬元,增長3.7%;全市地方財政總支出完成110130萬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一般預算支出106632萬元,增長18.8%。

金融機構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80793萬元,比年初增長6.3%;各項貸款余額1313205萬元,比年初增長2.3%。

保險事業發展較快。全年保費收入22071萬元,比上年增長93.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255萬元,增長8.5%;人壽險保費收入18816萬元,增長123.0%。支付各類賠款2562萬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1763萬元,增長6.2%;人壽險賠付金額799萬元,增長39.0%。

八、文化、教育、衛生和體育事業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5個。中短波廣播發射臺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有線電視用戶8.6萬戶。全年報紙發行數量1626.8萬份。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共有中等專業學校2所。普通中學135所,在校生94224人,全市普通初中入學率達97.2%。小學388所,在校生11250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6.5%。

衛生事業發展進一步規范。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3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84個。衛生機構床位數5249張。全市共有專業技術人員5898人,其中執業醫師1958人,執業助理醫師478人,注冊護士1996人。全市共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個、專科防治所7個,婦幼保健站15個。

九、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事業得到加強。2002年,全市自然保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自然保護區已發展為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市級自然保護區1個、區級自然保護區2個。低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建成煙塵控制區5個,達標面積39平方公里。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工作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工業污染達標率達到98.7%。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150.9萬人,比上年增長0.5%,其中:非農業人口80.4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53.3%;農業人口70.5萬人,占46.7%。全市人口出生率9.16‰,人口自然增長率5.14‰。

全市在崗職工有所減少、工資總額略有提高。全市年末在崗職工人數為14.2萬人,同比下降2.3%;全年共發放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2.5億元,同比增長9.0%。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782元,比上年增加950元,增長12.1%。

城鎮居民收入明顯增加。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4.39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8.2%,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9.7%。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3428.77元,與上年相比增長32.7%,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34.4%。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Aⅴ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 亚洲中文字幕色欧另类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