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黑龍江

大慶市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5 18:21:16 來源:大慶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971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五屆十二次全委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努力工作,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30.7億元,同比增長8.0%。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0.1億元、887.3億元、113.3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27.3%、7.1%和12.7%。

一、農業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化進程穩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實施了“綠色特色農業”“農轉牧”等發展戰略,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3億元,比去年增長37.9%。綠色特色和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14.2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28.7%。[z1]

農業全年實現產值29.0億元,比去年增長36.8%。全市糧食總產量188.7萬噸,比去年增長57.1%。

畜牧業生產出現快速發展,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亮點。全年實現產值27.3億元,比去年增長47.9%,接近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半壁江山”的目標。

林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實現產值0.92億元,造林面積1.73萬公頃,造林質量較高,重點實施了防沙治沙造林、綠色通道建設、松嫩兩江沿岸防護林建設等三北四期工程和“西北風口”造林、主城區城防林建設、村屯綠化造林等工程項目,森林覆蓋率比去年有所提高。

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實現產值4.1億元,比去年增長7.4%,水產品產量6.6萬噸。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建設一批旱田節水灌溉、水田標準化等基礎設施項目,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純)7.3萬噸,比去年增長8.5%,農村用電量1.5億千瓦時,比去年增長10%。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04.6萬千瓦時,比去年增長11.2%。

二、工業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地方工業增勢強勁。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850.8億元,比去年增長7.6%。中省直企業生產平穩運行,實現工業增加值790.4億元,同比增長5.6%,大慶油田公司全年生產原油5013.1萬噸,是5000萬噸高產穩產的第27年。地方工業實現了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60.4億元,比去年增長40.1%,增幅提高24個百分點。

全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00.1億元,比去年增長7.6%,其中,中省直企業實現增加值775.5億元,比去年增長5.6%,地方企業實現增加值24.6億元,比去年增長26.7%。

全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593.7億元,比去年下降9.8%,其中,中省直企業實現利稅585.4億元,比去年下降10.0%,地方企業實現利稅8.3億元,比去年增長16.2%。

油田生產繼續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年產原油5013.1萬噸,實現連續27年穩產。生產天然氣20.2億立方米,比去年下降8.2%。石化企業努力降低成本,搞好產品精深加工,全年原油加工量1120.1萬噸,比去年下降2.9%。

電力工業全年發電78.0億千瓦時,比去年增長1.7%。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較快。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注冊的企業達1038家,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62億元,工業總產值106億元,工業增加值24.6億元,利稅15億元,開發區對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較強的拉動作用。至年末,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190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9億元,實現利稅9億元。

工業經濟效益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全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73.8,位居全省第一。總資產貢獻率為43.6%,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05.9%,資產負債率為26.9%,流動資產周轉率3.1次,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1.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6154元/人,產品銷售率99.1%。

三、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所增長,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02.9億元,比去年增長1.4%。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16.2億元,比去年增長16.2%;更新改造投資71.0億元,比去年下降5.9%;其他投資2.6億元,比去年增長188.9%;房地產開發投資13.1億元,比去年降低44.4%。房屋施工面積260.8萬平方米,建成居民住宅106.5萬平方米,分別比去年下降33.1%和50.6%。

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72.4億元,比去年下降3.6%。

四、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全年鐵路發運貨物1231.3萬噸,比去年增長5.8%,發送旅客676.3萬人,比去年下降9.8%。全年公路貨運量1728萬噸,比去年增長2.0%,貨物周轉量40007.5萬噸公里,比去年增長2.1%;客運量750.6萬人,比去年增長0.2%,旅客周轉量64497萬人公里,比去年增長4%。

郵電通信業服務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5億元,比去年增長14%,其中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88億元,比去年增長5.8%。訂銷報刊4863萬份,比去年增長10.4%,發送函件340萬件,比去年下降11.4%;收寄特快專遞27萬件,比去年增長28.5%。新裝電話9.3萬戶,新增移動電話用戶17.4萬戶,互聯網拔號上網5.7萬戶,均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長。

五、國內貿易和物價

城鄉消費品市場貨源充足,購銷兩旺。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9億元,比去年增長11.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72.9億元,餐飲業10.1億元,其他行業14.9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1.5%、35.0%和下降0.9%。

市場物價走勢平穩,略有下降。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9.2%,比去年降低0.8個百分點。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除原油外)為5780萬美元,比去年下降8%,其中,出口3760萬美元,比去年增長27.5%。利用外資有新進展,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63萬美元,比去年增長10.6%。

旅游業繁榮興旺,獨特的石油文化和濕地景觀等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全市旅游業總收入6.97億元,比去年增長32.25%。接待海外游客6000人次,比去年增長3.4%,接待國內游客300萬人次,比去年增長15.38%。旅游外匯收入94萬美元,比去年增長6.8%。

七、財政和金融

全市財政部門積極擴大財源,努力增收節支,全市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8.1億元,比去年增長9.1%;財政支出32.5億元,比去年增長13.1%。地稅完成稅收33.48億元,增長5.7%;國稅完成稅收205.7億元,增長0.66%。

金融業穩健運行。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50.0億元,比年初增加77.5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儲蓄存款余額382.2億元,比年初增加28.8億元,同比增長8.1%;各項貸款余額191.7億元,比年初增加18.4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年貨幣凈投放58.5億元,比去年下降12.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科教興市穩步推進,科技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市共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599項,取得鑒定驗收科技成果413項,其中獲省級獎勵24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5%。全市共代理專利申請387項,組織實施專利技術328項。全市科技總投入達3850萬元(市本級)。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市擁有各類學校1155(含幼兒園)所,教職工3.6萬人,其中,教師2.8萬人。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高考升學率77.9%。

文化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全年共創作文化藝術作品347部(首),獲省級獎勵92個,國家級獎勵24個。全年開展全市性群眾文化活動21次,組織文化下鄉、下基層演出73次,組織參加省級以上文藝比賽31次。全市擁有廣播電臺1座,全年制作廣播節目16069小時;電視臺1座,電視轉播臺17座,有線電視臺(站)18座,全年制作電視節目15451小時。全市廣播覆蓋率與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2%。

衛生事業得以鞏固和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醫院、門診所、療養院等各種醫療衛生機構348所,設有病床位9718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3萬人。

體育事業成績喜人。2002年我市成功舉辦了黑龍江省第十屆運動會,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競技運動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參加國內外比賽獲金牌154枚,銀牌154枚,銅牌114枚,均比去年有大幅提高。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實際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達到98%,鍛煉達標率比去年有所提高。

九、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和治理取得重要進展。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部分指標達到一級標準,城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6.91%,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1.41%,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噪聲達標區覆蓋率67%,城市污水處理率56.9%,建設項目“三同時”合格執行率100%。全市環境保護投資指數為1.65%。

十、人民生活

職工工資水平繼續提高。年末全市在崗職工總數42.7萬人,在崗職工工資總額75.0億元,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為17632元,比去年增長11.9%。

據抽樣調查資料統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1.2元,比去年增長3.6%。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024.3元,比去年增長6.4%。農民人均純收入1838.8元,比去年增長38.3%。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使用面積22.3平方米,比去年增長6.2%,農村住宅磚瓦化率達56.47%,比去年提高了10.6個百分點。

十一、人口與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計劃生育工作成績顯著。年末全市總人口254.6萬人,比去年增長9.95‰。其中,市區人口114.9萬人,四縣人口139.7萬人。隨著我市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人口出生率為8.1‰,比去年上升0.2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2.74‰,比去年下降0.2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比去年上升0.5個千分點。全年生育符合政策率達98.27%,綜合節育率達91.5%,獨生子女領證率為60.76%,均比去年略有提高。

注:公報內所有產值與增加值均為現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各項統計數字均為初步統計數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人在线观看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