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江蘇

揚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8-03-28 13:09:44 來源:揚州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5574次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喜慶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年。一年來,全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兩聚一高”,辦好“十件大事”,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全市經濟運行實現了高質量增長,臺階更高、步伐更穩;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普惠均衡、協調發展;民生福址日益改善,城鄉統籌、生態宜居。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64.92億元,可比價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2.06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2475.86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327.00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6:49.4:45.0調整為5.2:48.9:45.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2559元,增長7.7。
 
2017年末全市有各類法人單位118185家,產業活動單位14458家。全市新登記民營企業25757戶,注冊資本983億元,新登記個體工商戶46976戶。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5339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4300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8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5186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779人。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97.3%,扶持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5678人。
 
市場物價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1.7。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1%。構成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的八大類指數分別是:食品煙酒類100.1、衣著類102.6、居住類103.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102.2、交通和通信類101.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102.8、醫療保健類99.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102.4。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2.2。
 
二、農業
 
糧食種植面積588萬畝,比上年下降6.5%;油菜籽種植面積32.4萬畝,比上年下降6.3%;蔬菜播種面積86.4萬畝,較上年增長6.2%。全年糧食總產量285.4萬噸。其中,夏糧96.2萬噸;秋糧189.2萬噸。
 
全年生豬出欄128萬頭,較上年減少0.4%,存欄60.9萬頭,較上年減少13.6%;家禽出欄4217.5萬只,較上年減少2.3%,家禽存欄1258.6萬只,較上年減少12.8%。豬牛羊禽肉產量17.4萬噸,比上年下降2.0%;禽蛋產量13.23萬噸,比上年下降3.7%;水產品產量40.4萬噸,較上年增長0.88%,其中養殖產量37.5萬噸,較去年增長1.1%,捕撈產量2.96萬噸,較去年減少2.1%。
 
年末全市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3053個,其中列入2017年名錄的家庭農場654個,經營面積12.44萬畝。全市各級農業龍頭企業達423家,國家級5家,省級53家,市級155家,縣級210家。新建高標準農田20.5萬畝,劃定37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新增設施農(漁)業11.3萬畝。新實施國家級農業科技重大專項2項。新增省級農產品品牌45個。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6%。順利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任務。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269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371.10億元,增長13.9%,工業增加值增長8.0%。產值過千億元的行業有三個,分別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1691億元,同比增長16.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061億元,同比增長17.7%)、汽車制造業(1090.4億元,同比增長8.16%),三個行業合計完成產值3842.4億元,同比增長14.2%,高出全市增幅0.3個百分點,對全市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1.9%,拉動全市產值增幅5.7個百分點。
 
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45.9億元,增長16.5%,高于規上工業平均增速2.6個百分點,比上年提升6.2個百分點。其中新材料、新光源、高端裝備制造、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6個行業達到2位數增幅,分別增長28.7%、17.3%、15.3%、13.8%、12.9%和10.7%。
 
五大重點產業累計完成產值6274.2億元,增長13.4%,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7%。其中機械裝備產業產值3307.2億元,同比增長15.1%;汽車產業產值1280.2億元,同比增長9%;石化產業產值1058.7億元,同比增長16.6%;新能源和新光源產業產值519.7億元,同比增長10%;船舶產業產值212億元,同比增長0.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76.94億元,增長11.9%;實現利潤507.25億元,增長2.5%。
 
全社會用電量237.05億千瓦時,增長5.2%。第一產業用電量4.83億千瓦時,增長2.2%;第二產業164.70億千瓦時,增長3.5%,其中,工業用電162.21億千瓦時,增長3.6%;第三產業30.17億千瓦時,增長11.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7.34億千瓦時,增長8.5%。
 
表1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2017年
 
產量
 
比上年±%
 
原油
 
萬噸
 
120.1
 
-9.7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227.62
 
5.3
 
燒堿(折100%)
 
萬噸
 
30.22
 
11.8
 
合成纖維聚合物
 
萬噸
 
198.88
 
-0.2
 
水泥
 
萬噸
 
956.44
 
-4.1
 
鋼材
 
萬噸
 
454.33
 
34.4
 
塑料制品
 
萬噸
 
15.71
 
14.8
 
 
萬噸
 
16.42
 
-5.6
 
服裝
 
萬件
 
14293.58
 
-1.3
 
化學纖維
 
萬噸
 
125.84
 
7.4
 
金屬集裝箱
 
萬立方米
 
726.31
 
4.3
 
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
 
萬對千米
 
482.29
 
75.1
 
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
 
萬臺
 
51.13
 
-45.1
 
家用電冰箱
 
萬臺
 
354.05
 
0.3
 
呢絨
 
萬米
 
324.50
 
1.9
 
機制紙及紙板
 
 
98427.00
 
-0.5
 
人造板
 
萬立方米
 
65.53
 
15.5
 
單晶硅
 
萬千克
 
13.93
 
-10.6
 
皮革鞋靴
 
萬雙
 
4349.10
 
12.1
 
全市實現建筑業總產值3635.7億元,增長8.6%;建筑業增加值306億元,增長12.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7495.2萬平方米,增長2.6%,其中新開工面積12289.1萬平方米,增長13.2%;竣工產值3090.8億元,增長7.8%;竣工面積10740.4萬平方米,增長6.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90.09億元,增長12.2%,其中,工業投資完成2029.83億元,增長18.4%,工業投資占比達55%;服務業投資完成1643.15億元,增長5.5%;房地產投資完成443.58億元,增長8.1%。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401.61億元,增長8.1%,其中,住宅投資280.15億元,下降3.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9.04億元,增長17.5%;辦公樓投資32.68億元,增長151.69%;其他用房投資41.72億元,增長29.9%。商品房施工面積2958.6萬平方米,增長7.5%,其中,新開工面積988.2萬平方米,增長39.3%;商品房竣工面積671.4萬平方米,下降8.3%;商品房銷售面積879.71萬平方米,增長19.7%。
 
市級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435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327.4億元。新開工重大產業項目158個,其中,工業項目104個、服務業項目45個、農業項目9個。
 
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繼啟動或建成。S611沿湖大道、宿揚高速建成通車,連淮揚鎮鐵路揚州段、城市南部快速通道、金灣路等快速推進,五峰山過江通道公路接線、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一期擴建、真州路北延、揚子津大橋等開工建設。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基本完成。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瓜洲外排泵站工程加快實施。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市貨運總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1.34億噸和390.48億噸公里,分別增長8.9%、9.1%。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完成3427萬人和29.93億人公里,分別下降11%、7.1%。港口貨物吞吐量13223萬噸,增長8.7%;集裝箱吞吐量50.9萬標箱,下降1%。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新開辟國內航線7條,國際航線1條,累計開通航線42條,其中國內31條,國際/地區11條,全年旅客吞吐量183.7萬人次,增長35.4%,貨郵吞吐量9377.9噸,增長17.2%。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610.43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293.68公里。
 
全市郵政通訊業務收入67.04億元,增長9.5%。其中,通訊業務收入43.68億元,增長4%;郵政業務收入23.36億元,增長21.4%。年末電話用戶608.3萬戶,下降1.1%,其中移動電話用戶508.6萬戶,增長0.1%。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53.9萬戶,增長8.2%。
 
全市旅游實現總收入796.72億元,同比增長15.2%,接待國內外游客6297.38萬人次,同比增長11.9%;實現旅游外匯收入7505.62萬美元,同比增長19.5%;過夜游客同比增長17.6%。主要封閉式景區接待游客1042.54萬人次,增長14.6%。全市擁有國家A級景區37家,其中5A級1家、4A級10家、3A級13家。省星級鄉村旅游區(點)48家,其中四星級16家。共有星級飯店48家,其中五星級4家、四星級13家。星級飯店客房出租率67.55%。旅行社138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7家。馬可波羅花世界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成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8家,潤德菲爾莊園創成首批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出臺全省首部旅游風情小鎮地方標準,推出首批市級創建單位3家;新增民宿客棧床位超800張,全市四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全部建有專用停車場。
 
六、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4.01億元,增長10%,其中,批發業187.18億元,增長8.8%;零售業1134.90億元,增長10.3%;住宿業23.69億元,增長7.6%;餐飲業148.23億元,增長9.5%。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86.54億元,增長1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7.47億元,增長9.8%。
 
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74.03億元,同比增長6.2%。在23個大類商品的零售額統計中,有18個類別同比實現正增長。增幅居前5位的是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飲料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煙酒類,分別增長23.2%、19.1%、13.9%、11.9%、9.3%。
 
七、財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0.18億元,下降7.3%,其中,稅收收入241.44億元,下降9.6%。主體稅種中,增值稅113.36億元,增長41.8;企業所得稅29.98億元,增長7.7%;個人所得稅10.59億元,增長3.9%;契稅21.78億元,增長50.6%。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0.59億元,增長3.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9.11億元,增長16.5%;教育支出90.71億元,增長6.8%;科學技術支出19.95億元,增長52.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48億元,增長41.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5.72億元,增長18.7%;交通運輸支出14.98億元,增長25.0%。
 
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5700.87億元,比年初增加339.32億元,增長6.3%,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664.64億元,比年初增加103.53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4007.76億元,比年初增加499.62億元,增長14.2%。其中,個人消費貸款1121.49億元,比年初增加270.44億元。住房消費貸款978.43億元,比年初增加220.36億元。
 
全市各類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158.15億元,增長6.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5.02億元,增長4.8%;人身險保費收入123.12億元,增長6.5%。保險賠款總支出24.62億元,增長5.6%,其中財產險支出21.08億元,增長3.2%;人身險支出3.54億元,增長22.7%。
 
全市證券資金賬戶數62.65萬戶,比上年增加6.98萬戶,增長12.5%。證券交易額11731.03億元,比上年增加6.21億元,增長0.1%。其中股票交易額8510.68億元,比上年減少814.67億元,下降8.7%,占交易額的72.55%;基金交易額444.35億元,比上年增加132.03億元,增長42.3%,占交易額的1.13%。新引進銀行、保險、證券機構10家,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15家。
 
八、開放性經濟
 
全市外資實際到賬12.08億美元,增長0.35%。新批準項目122個,新增協議外資23.69億美元。全市完成外經營業額9.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累計境外投資項目16個,中方協議投資額6239萬美元。
 
全市進出口總額108.0億美元,增長13.2%,其中,出口78.7億美元,增長9.7%;進口29.3億美元,增長23.9%。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56.18億美元,增長9.8%;加工貿易出口20.53億美元,增長10.2%。從貿易市場看,歐盟累計出口18.7億美元,同比增長18.6%;美國出口18.6億美元,同比增長5.6%;東盟出口6.40億美元,增長0.1%;香港出口6.58億美元,下降1%;拉丁美洲出口5.83億美元,增長23.5%。
 
表2十類主要商品出口情況
 
商品類別
 
累計出口額
 
(萬美元)
 
同比
 
(%)
 
占全市
 
出口比重
 
(%)
 
化學化工
 
92539
 
17.5
 
11.8
 
紡織制品
 
71132
 
-2.6
 
9.1
 
船舶
 
64542
 
74.6
 
7.8
 
鞋帽
 
41802
 
-0.7
 
5.4
 
機動車輛與零配件
 
41449
 
23.9
 
5.3
 
電子紙與液晶裝置
 
38244
 
14.0
 
4.9
 
新光源新能源
 
35381
 
18.7
 
4.2
 
電動工具與機床等加工設備
 
27979
 
19.6
 
3.5
 
牙刷
 
22292
 
8.3
 
2.8
 
玩具
 
18900
 
5.2
 
2.4
 
合計
 
454260
 
57.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3家,總數達745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219.5億元,同比增長12%。全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達32638件和14214件,分別同比增長20.7%和7.3%,其中企業申請量和授權量達16653件和6493件,同比增長55.9%和17.54%;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87件,較2016年同比增長32.7%,3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首次一年有4人獲批國家“萬人計劃”;首次有3項我市主持的科研項目躋身全國科技最高獎項名單,其中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實現揚州在自然科學獎項目上零的突破。
 
新(遷)建中小學8所,新(改、擴)建幼兒園11所,創成省優質園3所,新創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51所。全市共有幼兒園298所,小學206所,普通中學164所,普通高校8所。在園幼兒112867人,小學在校生人數210467人,普通中學在校生人數174956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82755人。全市幼兒園毛入學率為99.40%,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06%。全市高考本二以上上線人數達18235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群眾藝術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新增影院8家,全市40家影院實現全年總票房2.42億元。共有廣播電臺6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新建11家24小時“城市書房”、331家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增300余家農家書屋實現通借通還。開展公益文化活動720場,書場演出1208場,播放公益電影12232場。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75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40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22765張,其中醫院、衛生院病床19864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678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868人,注冊護士11337人。18家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全面建成使用,11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遷建寶應、江都人民醫院,新建高郵人民醫院東院。
 
揚州體育健兒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獲金牌3人次,獲銀牌2人次,獲銅牌5人次。積極開展省運會籌備工作,建成游泳健身中心、射擊運動中心。成功舉辦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女子佩劍世界杯、深潛賽艇海上絲路公開賽。
 
十一、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
 
深入推進公園體系建設,全市新建改造8個綜合公園、84個社區公園、29個口袋公園,三灣公園、蜀岡文化公園建成開放,明月湖體育休閑公園提檔升級。啟動東南片區更新改造,推進南河下街區整治。市區新辟調整公交線路21條,出新城市家具577處;新建污水管網160公里、污水集中處理率90%;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10個、示范小區36個。加快首批10個市級特色小鎮建設,頭橋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單位,杭集鎮入選全國特色小鎮,儀征棗林灣入選國家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啟動實施特色田園鄉村“111”行動,沙頭鎮沙頭村和月塘鎮四莊村入選省級試點,方巷鎮沿湖村獲評國家級“最美漁村”。建成51個省級綠化示范村。新改建農村公路180公里,改造危橋50座。鎮村公交開通率84%。執行《揚州市河道管理條例》,全市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清淤縣鄉河道740萬方、村莊河塘970萬方,創成省級水美鄉鎮3個、水美村莊10個。
 
扎實推進“263”專項行動,關閉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844家,超額完成省定32萬噸減煤任務,關停化工企業103家,磚瓦行業專項整治取得進展,完成市區27條、縣(市)9條黑臭水體整治。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7項年度重點工程扎實推進,制定寶應、高郵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四個清單”。圓滿完成省環保督察迎檢任務,按期落實839份環保信訪件。全年PM2.5均值54微克/立方米,較基準年2013年下降22.9%,完成國家“大氣十條”考核目標。創成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32個省考以上斷面水質達標率93.8%。儀征濱江水源地取水口整治到位。鳳凰島創成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復查。全市新增植樹569萬株、成片造林3.05萬畝、永久性保護綠地4塊。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91萬平方米。揚州環保產業園成為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廣陵獲得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四個創新”示范點稱號。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0.8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05%,比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59.9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851人。全市登記出生人口4.54萬人,出生率9.87‰;死亡人口5.28萬人,死亡率11.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1‰。年末市區戶籍總人口為233.00萬人,增長0.23%。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70元,增長9.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8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4元,增長9.1%。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237元,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093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766元,增長7.6%。市區、縣(市)最低工資月標準分別提高至1890元、1720元。
 
年末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07.9萬人、133.71萬人和66.57萬人。年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8.39萬人,基礎養老金發放率達100%。年末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214.35萬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調至125元。2017年出臺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實施細則,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提高至470元。
 
社會福利事業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52874人,累計資金支出20903.11萬元;臨時救助31171戶,支出2251.61萬元;城鄉醫療救助89382人次,累計支出1440.28萬元。市區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至每月630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制服祙在线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 在线视频东京熟 |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