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六穩”“六保”任務全面落實,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
一、綜合
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48.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07.1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786.35億元,增長3.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54.88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46.1:48.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0.06萬戶,年末實有59.66萬戶,分別增長45.1%、12.6%。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2.69萬戶,年末實有16.77萬戶。全年新登記個體工商戶6.95萬戶,年末實有40.49萬戶。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01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4萬人,完成就業技能培訓7.2萬人次,創業帶動就業9.45萬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7%,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1萬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8.0%,非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3%。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同比“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8.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4.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4%,居住類上漲0.5%,醫療保健類上漲0.5%,衣著類、交通和通信類分別下降0.6%、2.4%。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82萬畝,同比增長0.5%,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66.3萬畝,增長0.7%;秋糧播種面積315.7萬畝,增長0.3%。全年糧食畝產492.6公斤,其中夏糧畝產381.7公斤,增長1.1%,創2016年以來新高;秋糧畝產586.1公斤,下降0.7%。全年糧食總產286.65萬噸,同比增長0.4%,其中夏糧總產101.65萬噸,增長1.8%;秋糧總產185萬噸,下降0.4%。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15.9萬噸,增長8.9%。禽蛋產量5.7萬噸,下降57.8%。牛奶總產量2.1萬噸,增長16.7%。水產品總產量39.9萬噸,增長0.8%,其中養殖產量37.6萬噸,增長2.0%;捕撈產量2.3萬噸,下降14.9%。
全市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93千公頃,年末設施農業面積58.26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87.31萬千瓦。有效灌溉面積276.73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26千公頃,年末節水灌溉面積210.53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2815家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6.3%,其中輕工業增長5.3%,重工業增長6.6%。按門類分,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8%,采礦業增加值下降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工業增長9.7%,集體工業下降29%,股份制工業增長7.4%,外商港澳臺投資工業增長3.7%。
先進制造業產值增長6.8%,對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63.1%,拉動全市產值增幅4.6個百分點。分產業看,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13.3%,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增長9.8%,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產業增長9.4%,高端裝備產業增長7.9%,電子信息產業增長7.6%,食品產業增長5.2%,新型電力裝備增長4.2%,高端紡織服裝產業和航空產業分別下降6.9%和4.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9%,利潤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4.6%、5.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4%,總資產貢獻率為7.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6.2%。
全社會用電量264.66億千瓦時,增長2.0%,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3.44億千瓦時,增長9.3%;第二產業177.96億千瓦時,增長1.7%,其中工業用電174.54億千瓦時,增長1.5%;第三產業40.24億千瓦時,增長0.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3.02億千瓦時,增長4.8%。
全年建筑業實現總產值4516.04億元,增長6.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0821萬平方米,增長9.4%,其中新開工面積13949.3萬平方米,增長32.6%。竣工產值3686.3億元,增長2.1%。竣工面積10523.2萬平方米,下降10.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5%,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5.8%,第二產業投資下降31.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8.4%。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833.97億元,增長19.8%。商品房施工面積為3748.15萬平方米,增長13.6%;竣工面積856.74萬平方米,增長128.1%。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817.64萬平方米,增長12.4%;商品房銷售額910.75億元,增長19.3%。
五、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9.29億元,同比下降3.1%。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33.09億元,下降3.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6.20億元,下降2.8%。按行業分,批發業224.82億元,下降4.6%;零售業1048.26億元,增長0.7%;住宿業9.66億元,下降32.4%;餐飲業96.55億元,下降26.9%。
六、開放型經濟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770.2億元,下降1.1%;其中出口580.03億元,增長0.7%;進口190.17億元,下降6.1%。從進出口主體看,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359億元,增長7.2%,占全市進出口的46.6%,其中出口318億元,增長9.5%;國有企業進出口137.6億元,增長13.2%,其中出口76.4億元,增長21.1%;外資企業進出口269.4億元,下降15.3%,其中出口181.5億元,下降16.9%。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588.3億元,同比下降1.3%;加工貿易進出口144.3億元,同比下降18.2%;其他貿易方式中,保稅區進出境倉儲或轉口貨物進出口31.7億元,同比增長7632.9%。從出口市場看,前十出口國(地區)累計出口485億元,占全市出口83.6%。
全市實際到賬外資14.7億美元,增長6.0%。從來源地看,亞洲(地區)投資12.7億美元,增長11.5%;歐洲投資6783萬美元,增長68.5%;南美洲主要國家投資7654萬美元,增長66.2%;美國投資558萬美元,增長91.8%。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45個,下降6.5%;新增協議外資57.9億美元,增長65.1%;新招引世界500強及跨國公司項目6個。
全市對外投資總額5.81億美元,增長7.4%,其中對外直接投資額1.6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55億美元,對外輸出勞務人員實際收入5974萬美元。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0個,中方協議投資額9783萬美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市貨運總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1.28億噸和417.6億噸公里,分別增長7.8%、11.5%;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完成2817.85萬人和15.53億人公里,分別下降27.7%、41.7%;港口貨物吞吐量14377.2萬噸,增長3.3%;集裝箱吞吐量52.73萬標箱,增長0.7%。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新開辟國內航線6條,累計開通49個通航點,其中國內41個,國際/地區8個;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237.2萬人次,同比下降20.4%;完成貨郵吞吐量1.26萬噸,同比增長71%。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632.03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93.68公里。截止2020年底,全市新增汽車7.74萬輛,全市機動車保有量101.63萬輛,同比增長3.6%,全市機動車駕駛人總數159.70萬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37.40萬人。
全市郵政通訊業務收入83.81億元,增長7.7%,其中通訊業務收入48.19億元,增長4.9%;郵政業務收入35.62億元,增長11.6%。年末電話用戶604.33萬戶,下降1.8%,其中移動電話用戶519.14萬戶,下降1.2%。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00.37萬戶,增長7.8%。
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3840.95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610.33億元。接待國內旅游人數3839.61萬人次,下降50.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08.41億元,下降38.9%。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1.34萬人次,下降83.1%,其中外國人1.07萬人次,下降46.9%;港澳臺同胞0.26萬人次,同比下降87.7%。旅游外匯收入2787萬美元,下降67.4%。全市擁有國家A級景區57家,旅行社168個。
八、財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7.27億元,增長2.6%。稅收收入264.46億元,增長0.2%,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8.4%。主體稅種中,增值稅121.95億元,下降4.7%;企業所得稅35.31億元,增長4.5%;個人所得稅9.32億元,增長2.3%。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68.33億元,增長9.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3.97億元,增長0.4%;公共安全支出40.52億元,增長2.5%;教育支出107.03億元,增長10.0%;科學技術支出12.47億元,下降27.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4.92億元,增長22.4%;衛生健康支出43.0億元,增長1.9%;節能環保支出15.00億元,下降44.9%;農林水支出55.62億元,增長5.2%;交通運輸支出36.18億元,增長0.5%;住房保障支出25.11億元,增長4.4%。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7586.35億元,增長13.2%,其中住戶存款3698.46億元,增長14.9%;貸款余額6279.75億元,增長16.8%。個人消費貸款1757.24億元,增長12.9%。住房消費貸款1578.42億元,增長12.9%。
年末全市累計實現境內上市企業15家,境內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額228.2億元,總股本83.26億股,總市值1221億元。全市證券資金賬戶數84.60萬戶,比上年增加11.81萬戶,增長16.2%。證券交易額16287.66億元,比上年增加4344.30億元,增長36.4%,其中股票交易額11954.51億元,比上年增加3325.29億元,增長38.5%,占交易額的73.4%;基金交易額976.85億元,比上年增加514.23億元,增長111.15%,占交易額的6.0%。
全市各類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178.27億元,增長1.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8.37億元,增長3.2%;壽險保費收入110.53億元,下降1.0%;健康險保費收入24.72億元,增長10.6%;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4.65億元,增長13.8%。累計賠付支出46.71億元,增長1.7%。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3.5億元,增長4.7%;壽險賠付支出15.97億元,下降2.1%;健康險賠付支出5.72億元,下降0.1%;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1.52億元,增長5.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完成專利申請量39039件,專利授權量2848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585件;發明專利授權149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5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105件。商標申請量20439件,注冊量13096件。新增地理標志2件。
全年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67家,有效高企累計數達1627家。新增省高企入庫培育企業629家,1287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9.8%,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8.1%,較2019年提升0.9個百分點。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99萬人,在校生11.07萬人,畢業生2.45萬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0.42萬人,在校生1.16萬人,畢業生0.2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5.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100%。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3.32萬人(不含技工學校)。特殊教育招生0.02萬人,在校生0.1萬人。全市小學在校生22.26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7.67萬人。全市共有幼兒園368所,比上年減少1所;在園幼兒11.51萬人,比上年增加0.38萬人。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9.5%。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17個,美術館1個,電影放映單位62家,綜合檔案館7個,向社會開放檔案10.35萬卷。共有廣播電臺電視臺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數達88.27萬戶,有線電視數字化率達100%。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獲國務院正式命名,完成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改造提升。《朱自清》《衣冠風流》分別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優秀戲曲電影獎,謝馥春脂粉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灣頭鎮獲評“中國玉雕之鄉”。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964個,其中醫院9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8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26316張,其中醫院擁有病床18906張。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0964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3203人,注冊護士12800人,其中醫院有衛生技術人員1687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569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302人。全市共有鄉鎮衛生院53個,床位數4333張,鄉鎮衛生技術人員5154人,鄉村醫生和衛生院1538人。
2020年揚州運動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得國際性比賽金牌1人次,獲得全國比賽金牌7人次、銀牌4人次、銅牌11人次。世界田聯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籌備工作有序推進。
十一、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
新改建市區污水管網60公里。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2個、棚戶區(危舊房)7587套(戶),翻建背街小巷30條,新改建農貿市場6個。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85%。完成77個被撤并鄉鎮集鎮環境整治,疏浚縣鄉河道85條。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12個、特色田園鄉村19個,菱塘回族鄉清真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城市PM2.5年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下降16.3%;空氣優良率達80.1%,提高10.5個百分點。完成橫溝河、寶帶河、小秦淮河、邗溝河等整治工程,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基本完成,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類比例達87.5%。新增城市綠地112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9.57平方米,成片造林5.2萬畝,修復濕地4735畝。森林覆蓋率15.04%,林木覆蓋率23.67%。單位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標。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454.71萬人,比上年下降0.53%。全年出生人口29637人,出生率6.52‰;死亡人口40493人,死亡率8.91‰,當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9.2%。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43元,同比增長4.8%,其中工資性收入23063元,增長4.1%;經營凈收入6389元,增長3.7%;財產凈收入3171元,增長7.0%;轉移凈收入6220元,增長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02元,增長3.6%,其中工資性收入為28137元,增長2.7%;經營凈收入6651元,增長2.9%;財產凈收入4696元,增長5.8%;轉移凈收入7718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3元,同比增長6.3%,其中工資性收入14532元,增長6.6%;經營凈收入5958元,增長4.9%;財產凈收入618元,增長7.3%;轉移凈收入3705元,增長7.5%。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060元,下降1.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342元,下降1.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550元,下降3.9%。
年末全市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27.08萬人、435.36萬人、74.34萬人、95.03萬人和96.27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5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80元。試點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頤養示范社區29個,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個。揚州城鄉低保標準實現一體化,月人均標準由2015年末的390-575元統一提高到2020年的710元,累計發放低保資金19.51萬人次8.18億元。
注:
1、本公報使用的數據為快報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部分指標數據因統計口徑調整,較上年不具可比性。
4、人口和就業人員數據以最終發布的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為準,本公報中不單獨發布相關數據。公報中涉及的人均指標根據人口預計數計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