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統計局
(2010年3月17日)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深入實施省委“兩創”總戰略和“三市并舉”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堅定信心保增長、攻堅克難促轉型,實現了全市經濟平穩增長、民生保障逐步改善、各項事業長足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綜 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為54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0.9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3.03億元,分別增長3.5%、11.3%和11.7%。人均生產總值23520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443美元),比上年增長10.0%。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從上年的10.9:48.6:40.5調整為10.7:48.1:41.2。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下降1.1%,其中食品類價格下降0.2%,居住類價格下降8.4%。(見表1)
表1 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情況
指 標
(上年=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食品
#糧食
煙酒及用品
衣著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居住
98.9
99.8
104.1
100.9
99.7
96.8
101.7
97.6
103.0
91.6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4346個,幫助4889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比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65.58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42億元,增長3.5%。
二、農業和農村建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3.8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4.3%,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110.24千公頃,下降9.8%;果用瓜種植面積3.2千公頃,增長5.5%;藥材種植面積3.0千公頃,下降0.7%;油料種植面積11.37千公頃,增長33.9%;蔬菜種植面積43.4千公頃,增長3.2%;花卉苗木面積1.4千公頃,增長3.6%。全年糧食總產量為56.37萬噸,比上年下降9.5%。(見表2)
表2 2009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計量單位:噸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糧 食
油 料
其中:油菜籽
食 用 菌
其中:香菇
蔬 菜
茶 葉
水 果
其中:柑桔
肉 類
其中:豬牛羊肉
禽 蛋
563748
20213
16314
44996
32418
1092589
21900
403945
186347
87403
63217
8174
-9.5
33.8
43.9
3.9
-2.7
-2.2
13.5
-5.7
-19.0
-0.2
-0.2
7.4
全年肉類總產量為8.74萬噸,比上年下降0.2%,其中豬肉產量5.99萬噸,下降0.6%,禽肉產量2.39萬噸,與上年持平。牛奶產量364噸,下降38.8%。全年生豬出欄67.53萬頭,增長5.4%;家禽出欄1395.48萬只,下降9.6%。水產品總產量1.88萬噸,比上年下降9.3%。
2009年末,全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3.8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7%,其中旱澇保收面積50.04千公頃,增長0.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17萬噸,增長1.0%。農業機械總動力100.3萬千瓦,增長4.1%。
新農村建設成效進一步凸現。圍繞“農民增收六大目標”,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積極實施各項惠民工程,農村環境面貌日新月異。2009年創建農村新社區9個、示范村14個,農村垃圾收集率達到79.5%,比上年提高6.5個百分點。全年異地轉移農民2.58萬人。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全面啟動,全市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5.15萬戶,拆除危舊房建筑占地面積225.85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面積26.4萬平方米,啟動舊村改造242個,完成投資32.5億元。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市林權抵押貸款余額達到6.59億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20.72億元,比上年增長12.0%。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814.87億元,增長11.5%。完成出口交貨值66.18億元,下降21.7%,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8.1%,比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產值66.3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7.6%。新產品產值81.91億元,增長32.6%,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8.3%,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年發電量25.1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6.2%,成品鋼材產量197.17萬噸,增長35.5%。(見表3)
表3 2009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 品 名 稱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發 電 量
飲 料 酒
自來水筆
肥 皂
合成洗滌劑
皮 鞋
成品鋼材
傘
軸 承
縫 紉 機
人 造 板
億千瓦時
千升
萬支
萬噸
萬噸
萬雙
萬噸
萬把
萬套
萬架
萬立方米
25.13
216908.54
2089.15
19.01
32.25
4140.38
197.17
62.68
13512.32
234.31
62.26
26.2
-4.0
17.6
3.5
6.1
-2.8
35.5
-9.8
34.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16.0
2.9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3.9%,比上年上升1.5個百分點。
建筑業增加值40.42億元,比上年增長7.5%。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04.11億元,增長6.8%,利潤總額4.87億元,增長18.3%。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9.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增幅比上年提高7.3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56.61億元,增長10.7%,增幅比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全社會非國有投資147.92億元,增長8.9%,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53.0%。
在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7.71億元,比上年下降8.4%;第二產業投資90.25億元,下降3.2%,其中工業投資87.21億元,下降5.1%;第三產業投資158.65億元,增長22.0%。
全年限額以上投資項目1410個,比上年增加228個,其中,新開工項目651個,增加188個。灘坑水電站工程、青田外雄水電站、景寧外舍防護工程、500千伏萬象變二期擴建工程、水閣污水處理廠、麗中遷建工程、市職高遷建工程、麗水外國語實驗學校、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擴建、麗水華僑飯店、麗水體育場等一批社會民生、能源水利重大項目如期建成。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1.30億元,比上年增長3.3% 。商品房銷售額79.69億元,比上年增長77.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87.59億元,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45.03億元,分別增長14.8%和14.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94.29億元,增長15.0%;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1.51億元,增長15.9%;其他行業零售額6.82億元,下降0.1%。
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場106個,比上年減少9個,全年成交額161.7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16個,全年成交額93.09億元;超十億元的市場5個,全年成交額70.29億元。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11055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出口93493萬美元,下降9.3%,進口17562萬美元,下降25.8%。(見表4)
表4 2009年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絕對數(萬美元)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一般貿易
加工貿易
#機械產品
輕工工藝
紡織服裝
進口額
111055
93493
92532
961
51356
22092
14290
17562
-12.4
-9.3
-9.3
-13.2
-18.8
9.7
-5.5
-25.8
歐洲和亞洲仍是我市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對大洋洲市場保持較快增長。(見表5)
表5 2009年對主要市場出口情況
國(地區)別
出口額(萬美元)
比上年增長(%)
歐 洲
#歐盟
亞 洲
#東盟
#日本
#香港
北美洲
#美國
非 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32538
21720
32681
7714
1990
1897
14062
12885
7292
5501
1419
-11.3
9.5
-7.8
-17.1
-19.5
-32.3
-9.9
-10.2
-5.7
-16.0
26.9
全市新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8個,比上年減少2個;外商直接總投資3100萬美元,下降96.8%;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973萬美元,下降83.5%;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913萬美元,下降64.0%。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3.64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全市公路貨物周轉量799079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7%;公路旅客周轉量237630萬人公里,增長7.9%。鐵路客運量126萬人,貨運量130萬噸。(見表6)
表6 2009年公路、水路運輸完成運輸量
指 標
計量單位
絕 對 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公路
水運
旅客周轉量
公路
水運
萬噸公里
萬噸公里
萬噸公里
萬人公里
萬人公里
萬人公里
808878
799079
9799
237892
237630
261
5.3
6.7
-40.0
3.9
7.9
-0.4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17.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4% 。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05億元,增長58%;電信業務收入14.12億元,增長11.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含小靈通)達54.89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15.58萬戶;固定電話、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為21.4部/百人和84.1部/百人。全年新增互聯網用戶(含寬帶用戶)2.31萬戶,年末總量達19.3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3.6%。
全年國內旅游者1539.6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9%;國內旅游收入71.15億元,增長27.9%。入境旅游者10.51萬人次,增長23.9%,其中外國人9.45萬人次,增長8.2%;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1.05萬人次,增長44.2%。國際旅游外匯收入23011萬美元,增長24.3%。全年旅游總收入86.87億元,增長26.9%。
八、金融和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937.0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7.0%,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881.12億元,增長39.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72.3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2.3%,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666.08億元,增長41.6%。年末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551.5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5.3%。(見表7)
表7 2009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 標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其中:企事業存款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其中:人民幣
各項貸款余額
其中:短期貸款
937.03
211.91
551.51
497.23
672.30
326.76
37.0
48.7
35.3
38.8
42.3
39.6
中長期貸款
321.80
38.6
按五級分類4家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34841萬元,不良貸款率為 0.7%,比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
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6.30億元,增長18.6%;人身險保費收入10.14億元,增長8.0%。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5.01億元,其中壽險賠款及給付1.49億元;財產險賠款3.51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擁有普通高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11860人,在校生34402人,畢業生11643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2379人,在校生31511人,畢業生9930人。普通高中招生12173人,在校生35295人,畢業生11160人。初中招生28058人,在校生88555人,畢業生25599人,初中畢業升高中段的比例為94.97%,比上年提高0.89個百分點。普通小學招生25167人,在校生155288人,畢業生28164人;小學畢業生升學比例達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99.88%和99.92%。特殊教育招生90人,在校生514人。全市擁有幼兒園943所,在園幼兒79130人。
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2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政策出臺后,累計獲批高新技術企業24家。年末共有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9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29個。全年獲批國家、省級新產品40個,國家、省級創新基金項目5個。
全年通過市級以上驗收科技項目共90項, 評審和鑒定科技項目共21項,其中有16 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5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得到加強,共獲專利授權215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年末全市有69家企業獲得392張3C證書。法定計量技術機構9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8940臺件。
年末累計全市已獲得國家名牌產品5個、省名牌產品53個、國家馳名商標29件、省著名商標97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群藝館1個、文化站183個,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8個。市級廣播電視臺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8座。全市有線廣播電視用戶39.4萬戶。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4%和97%。全年公共電視、廣播節目播出時間分別達到55753小時和52010小時。全市公開發行的報紙有3種,年發行量達3542萬份,平均每千人每天擁有38份報紙。全市共有綜合檔案館11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708個全宗,共計86.31萬卷。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含診所)34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90個,婦幼保健院(所、站)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0個。衛生技術人員(不含診所)974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188人,注冊護士3231人,床位數6604張。
年末全市九個縣(市、區)全部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人員達187.7萬人,占全市應參合人口的93.82%,人均籌資水平140元。
全年我市運動健兒共取得世界冠軍6個、全國冠軍6個、全省冠軍21個。全市共創建11個省級體育強鎮(鄉),12個省級青少年俱樂部,扶持建設470個小康體育村。全年發行體育彩票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戶籍人口2573853人,比上年增長0.57%。其中,男性人口1335432人,女性人口1238421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2.0%和48.0 %。全年出生人口30631人,出生率11.95‰;死亡人口15886人,死亡率為6.2‰;全年凈增人口14754人,自然增長率為5.8‰。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70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比上年增長8.6%和14.2%。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044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588元,實際分別增長14.6%和7.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4.8%,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9.1%,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1.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6.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6平方米。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11.3輛,比上年增加3.4輛。
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0.3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5.02萬人,增加0.82萬人;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為 24.73萬人,增加2.0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6.35萬人,增加0.28萬人;生育保險參保職工11.48萬人。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累計參保人數5.67萬人,籌集資金7.63億元。全市低保對象68229人,其中城鎮4590人,農村63639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9318.2萬元,比上年增長47.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89.6%,城鎮“三無”集中供養率96.3%。
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32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社會安全
全年全市水資源總量170.2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7.2%;人均水資源6581立方米,增長14.0%。全年降水量1481.5 毫米,比常年(1971年~2000年30年要素平均值,下同)偏少5.9%,比2008年多162.1毫米。全年平均氣溫為18.5℃,比常年偏高0.9℃。日照時數為1724.9小時 ,比常年偏多39.5小時。年末全市32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35.17億立方米。
全年噪聲達標區198.8平方公里,煙塵控制區298.8平方公里。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達到100%。全市地表水89個斷面的水質監測,有85個斷面年均值滿足相應水功能要求。市區空氣質量符合Ⅱ級標準要求的天數達到358天。城市聲環境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各標準適用區平均值均低于相應標準。
生態建設成效進一步顯現,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005公頃;跡地更新7005公頃;當年新增育苗106公頃;中、幼齡林撫育面積7772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0.79 %。全市共創建省級生態鄉鎮93個,省級綠色學校65所,建成省級生態環境教育示范基地5個。全市建有各級自然保護區(含自然保護小區)8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50千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60%。建有市級以上森林公園11個。全年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47平方米。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節能降耗取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繼續下降。企業加大了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技術改造,積極采取節能減排措施,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7%。34個行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的綜合能源消費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比2005年末累計減排13.4%和14.12%。
建設“平安麗水”取得階段性成效。據調查,2009年我市群眾安全感滿意率96.85%,比上年提高0.43個百分點。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9起、 死亡279人、受傷812人、直接財產損失130萬元,分別比上年下降22.0%、6.7%、27.5%和56.4%。火災事故92起,比上年下降4.2%,直接經濟損失384萬元,上升了27.5%,死亡3人。
全年因山洪爆發等自然災害死亡2人,受傷590人,倒塌房屋885間,損壞房屋10150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46億元。全市工礦商貿企業發生事故49起、死亡48人。
注:(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
(2)全市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人均生產總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口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