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統計局
2002-3-7
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實踐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積極應對世界經濟衰退的不利影響,繼續貫徹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等一系列方針政策,努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運行質量進一步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十五”計劃開局良好。
一、綜合
2001年,全省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工業生產適度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外貿出口較快增長,財政金融形勢良好,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2001年,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0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3440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2570億元,增長11.9%。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0∶52.7∶36.3變為10.3:51.3:38.4。全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4550元(按常住人口計算,若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4850元),增長8.8%。
二、農業
2001年是浙江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第一年,全省農業經濟在積極發展效益農業、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林牧漁業生產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工業增勢強勁,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得到提高。
糧食作物生產大幅調減,蔬菜、藥材、花卉等經濟作物發展迅速,糧經比例漸趨合理。2001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875.6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6.0%,糧食總產量1055.8萬噸,比上年下降11.8%。經濟作物面積為1370.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7%。蔬菜、甘蔗、藥材播種面積分別為628.0千公頃、17.4千公頃、19.7千公頃,分別增長10.4%、6.4%、19.9%。花卉種植面積33.9千公頃,增長99.1%。糧經面積比例由去年的65:35調整到59:41。林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1.5千公頃,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52.7千公頃;封山育林面積1269.4千公頃,其中本年新封面積785.1千公頃。
畜牧業生產形勢較好。傳統主要畜禽產品產量增加,市場供應充裕。全年生豬出欄1669.3萬頭,比上年增長7.5%;肉類總產量136.1萬噸,增長10%。
漁業生產穩步發展。2001年全省水產品產量472.9萬噸,比上年增長0.7%,實現漁業總產值308.8億元,增長3.7%(主要農產品產量詳見附表)。
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一步增強。2001年,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400.3千公頃,旱澇保收面積1006.3千公頃。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017.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90.3萬噸,比上年增長0.7%;農村用電量285.3億千瓦小時,增長11.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適度增長。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3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全部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781億元,增長12.5%,輕工業完成增加值962億元,增長11.7%;重工業完成增加值819億元,增長13.7%。
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傳統產業調整和改造不斷加快。2001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皮革、機械工業增加值為928.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1.6%,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發展,新產品生產快速增長。全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比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2.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7.3%。新產品產值573億元,增長32.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詳見附表)。
產銷銜接水平穩步提高,經濟效益良好。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7.1%,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七項經濟效益考核指數達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高點,為142.6,比上年提高4.2點。全年實現利稅815.7億元,增長19.0%,其中利潤451.8億元,增長26.7%。
建筑業持續發展。2001年,全省實現建筑業增加值3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全省四級及以上建筑施工企業施工單位工程中實行投標承包的工程個數為33188個,投標承包面達52.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完成房屋竣工面積922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1%。
地質勘查工作取得新成效。2001年,全省地質環境監測站6個,安排地質勘查項目23項,地質系統完成機械巖心鉆探工作量11573米,新發現礦產地2處。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2001年,全省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69億元,比上年增長22.1%,超過11%的調控預期目標。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完成投資1879億元,增長30.1%;城鄉集體和個人投資890億元,增長8.1%。
在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979億元,比上年增長23.7%;更新改造投資319億元,增長32.6%;房地產開發投資536億元,增長50.4%。全年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施工項目8316個,比上年減少105個;新開工項目5239個,增加455個;年末在建的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4366億元,比上年增長20.0%。
投資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第三產業投資迅猛發展。在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投資50億元、413億元、835億元,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7.7%,二、三產業分別增長17.3%、33.4%,占基建和更改投資的比重分別為3.9%、31.8%和64.3%。
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進一步增強。在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中,基礎設施項目投資819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占基建和更改投資的63.1%。其中水利業投資46億元,比上年下降8.9%;電力工業投資190億元,下降8.9%;交通運輸業投資211億元,增長1.6%;郵電通信業投資155億元,增長29.1%;城市建設投資217億元,增長87.7%。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良好。全年國家和省重點建設在建項目324項,完成投資3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建設投產項目78個,主要有:杭州農網項目、浙江移動GSM七期工程、金麗溫高速公路三期、聯通寧波公司五期工程、杭瓶南輸變電工程等。
全省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建成投產項目4579個,其中,基本建設項目2413個,更新改造項目1915個,項目建成投產率為52.4%;新增固定資產1229億元,新增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65.4%,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迅速。2001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達536.3億元,比上年增長50.4%。實現房地產業增加值1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7%。房地產施工面積6242萬平方米,增長43.7%;竣工面積2004萬方米,增長32.8%;銷售面積1736萬平方米,增長32.2%。其中商品住宅銷售1490萬平方米,增長30.4%。個人購房比例迅速提高,在商品房銷售中,個人購房比重達94.9%。
五、國內貿易和市場價格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1434.8億元,增長14.3%;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1120.6億元,增長7.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792.5億元,增長12.0%;餐飲業零售額250.2億元,增長16.9%;制造業零售額165.5億元,增長9.7%;其他行業零售額347.3億元,增長4.2%。在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個私經濟零售額為1627.億元,占63.7%。
市場建設快速發展。2001年末,全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278個,實現成交額46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465個,超10億元的市場78個,超百億元的市場6個。
市場價格總水平基本保持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持平。分類別看,食品類下降1.3%,煙酒及用品下降0.6%,衣著類下降1.6%,家庭設備維修服務用品類下降3.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下降0.4%,交通和通訊類下降4.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升7.2%,居住類下降0.2%。全年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下降1.9%。其中,城市下降2.6%,農村下降1.0%。
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7%。其中,重工業產品價格下降1.4%;輕工業產品價格下降2.0%。工業企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0.4%。
六、對外經濟
進出口貿易總額較快增長。據海關統計,2001年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2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出口總額229.8億美元,增長18.2%;進口總額98.2億美元,增長17.1%。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勢強勁,全年出口達9.5億美元,增長46.0%;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由上年的89.9%上升到91.6%;機電產品、紡織品及服裝等傳統產品的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全年這三大類產口出口159.8億美元,增長20.3%。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對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快速增長,增幅均達到30.3%;對歐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場平穩增長,全年對歐盟、日本出口分別為46.2億美元、37.7億美元,分別增長15.1%和13.6%;對美國出口波動不明顯,全年出口美國44.0億美元,增長21.4%;對香港出口呈下降趨勢,全年出口11.8億美元,下降1.2%。目前我省主要貿易伙伴列前五位的依次為歐盟、日本、美國、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利用外資成倍增長。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協議金額7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倍,其中批準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310個,合同外資50.2億美元,分別增長40.7%和99.9%;實際利用外資4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1.6%,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22.1億美元,增長37.1%。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成效明顯。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新簽合同金額5.5億美元,增長14.8%;完成營業額6.7億美元,增長55.3%。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業
交通郵電業繼續發展。全年完成交通郵電業增加值49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0%。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貨物周轉量為1341.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9%。其中,鐵路205.1億噸公里,增長9.6%;公路282.5億噸公里,增長0.9%;水運854.3億噸公里,增長16.6%。全年旅客周轉量為650.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7.2%。其中,鐵路162.3億人公里,增長9.4%;公路479.2億人公里,增長6.6%;水運9.0億人公里,增長1.2%。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628.5萬人,增長8.6%;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2.1億噸,比上年增長8.7%。
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2.6億元。凈增本地固定電話用戶237萬戶,其中凈增市話用戶128萬戶,農話用戶109萬戶,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達112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1032.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2.9%。包括移動電話的電話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1.6部/百人提高到46.9部/百人。年末全省無線尋呼用戶比上年末下降31.9%;數據通信基礎業務用戶3.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2.1%;互聯網用戶219萬戶,其中注冊用戶86.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89.3%。
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68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5%;實現旅游收入529億元,增長23.0%。接待國際旅游人數146.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5%;旅游外匯收入7.0億美元,增長35.9%。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金融運行狀況良好。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823.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27.4億元,其中銀行存款余額增加1341.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648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75.8億元,其中銀行貸款余額增加980.6億元。在新增銀行存款余額中,企業存款余額增加575.6億元;在新增銀行貸款余額中,短期貸款余額增加457.3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增加441.9億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262.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7.7億元。
證券市場進一步發展。2001年,全省有4家公司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其中國內主板上市2家,境外上市2家,共募集資金逾12億元,有6家公司通過增發股票和配股募集資金23.1億元,有6家企業通過國內外證券市場購并重組實現間接上市。截止2001年末,全省上市公司57家,58只股票在境內外上市,累計募集資金311.9億元,其中通過首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209.2億元,通過增發股票和配股募集資金102.7億元。6家企業通過B股和H股等外資股市場共募集資金12.4億美元,約占全省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量的三分之一。
保險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年保費總收入154.9億元,比上年增長43.2%。在保費收入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1.7億元,增長19.1%;人身險保費收入103.2億元,增長59.4%。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科技綜合實力繼續增強。2001年,全省擁有縣及縣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229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416個,工業企業和其它單位辦科研機構近2000個,其中省級以上技術中心和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72個。各類科研機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近5.5萬人。年末全省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6.7萬人,其中高、中級職稱人員28.2萬人。目前,浙江科技綜合實力在全國各省市中居第七位。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農業企事業單位、工業企業、一二級資質建筑企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民營科技企業、計算機應用服務單位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12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7%提高到1.9%。各級政府對科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省地方財政撥款總額17.2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全年科技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業企業等單位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內部支出為5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用于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25.0億元,增長20.9%。
科技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成果。全年經省科技廳受理的科技成果登記數748項,評出省科技進步獎299項。主要科技成果有:捆綁式胰腸吻合術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塔里木盆地顯生宙巖石地磁研究、優質、高產、多抗早秈品種嘉育948的選育與推廣、水稻磷高效基因定位及機理。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0828件,比上年增長4.2%;授權專利8317項,增長6.1%。
技術市場活躍。全年經認定登記技術合同33728項,合同金額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測繪、質量檢測、標準化建設和氣象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年測繪部門完成各種比例尺地形圖測圖總數4萬幅;年末有產品質量檢測機構159個;已建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0類132項;2001年,省氣象部門主辦、涉農部門協辦開通了《浙江農村經濟信息網》,信息總量57萬條;接通氣象信息服務終端309個。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2001年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5577人,比上年增長35%,畢業學生1882人;招收本、專科生12.0萬人,比上年增長28.5%,畢業學生3.7萬人;在校研究生13237人,本、專科生29.3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33.8%和38.0%。2001年高考錄取率達到68.3%,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學生18.1萬人,在校學生46.7萬人,畢業學生13.5萬人。
小學在校學生346.3萬人,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9.91%。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63.0萬人,初中入學率為97.67%,初中畢業升入高中階段的比例為79.9%。
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招收學生9.8萬人,在校學生22.4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1.3%和30.8%;成人中等專業學歷教育招收學生2.3萬人,在校學生6.4萬人;全年掃除青壯年文盲2.5萬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2001年末,全省共有文化藝術表演團體78個,藝術表演場所95個,公共圖書館83個,博物館65個,檔案館95個,群眾藝術館12個,文化館84個,文化站1571個。
電影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末,全省有電影放映單位1868個,共放映影片17.1萬場,觀眾達1330.8萬人次,放映收入6797萬元,發行收入3523萬元,在全國均居領先地位。
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進展。2001年末,全省有省市級廣播電臺12座,省、市、縣廣播節目共96套,平均每日播音時間達1397小時;省市級電視臺12座,省、市、縣電視節目共107套,平均每周播出時間9038小時;省廣電中心與市縣全部實現了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全省鄉鎮和行政村有線電視聯網率分別達到93%和65%,有線電視用戶621萬戶。全省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和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6.7%和94.9%。
新聞出版事業欣欣向榮。全省13家圖書出版社共出版圖書4470種,總印數2.6億冊;公開發行報紙83種,年發行量近20億份;出版雜志206種,年發行量0.87億冊。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2001年末,全省醫療衛生機構達7755個,衛生技術人員16.3萬人,其中醫生(師)7.7萬人,護士(師)4.3萬人;醫療床位11.54萬張。全省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55個,衛生技術人員7153人。婦幼保健機構90個,床位3263張,衛生技術人員6904人。年末全省有農村鄉鎮衛生院2575個,床位2.5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7221人。農村衛生狀況繼續改善,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3.7%,衛生廁所覆蓋率達65.8%。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01年我省體育健兒在第九屆全國運動會上奪得12.5枚金牌,12.5枚銀牌,17.5枚銅牌,金牌數列全國第8位,總分列全國第9位。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浙江健兒共奪得世界冠軍8個,亞洲冠軍9個,全國冠軍53.5個。全民健身活動充滿活力。全省參加體育健身的人口數達到人口總數的33.9%。全省有98個單位和64人分別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環境質量有所改善。2001年末全省環境保護機構317個,環保系統各類工作人員4199人;各級環境監測站87個,環境監測人員1801人。
生態示范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取得新進展。目前全省有33個縣(市)開展生態示范區建設,其中3個已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00余個村(鎮)開展生態村鎮建設。全省已建成自然保護區29個,總面積13.5萬公頃;省級以上森林公園67個。
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2001年,全省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1114個,總投資5.8億元。2萬多家工業企業建成了污染治理設施,12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指標內。16個省控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2級標準,11市級城市20個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在全省城市中已建成125個煙塵控制區和130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分別達1410平方公里和760.5平方公里。全省八大水系主體水域、主要湖泊水質基本保持穩定,有50.1%的河段水質達到或優于地面水環境質量三類標準。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01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為4613.4萬人,比上年增長0.4%。其中,男性人口2366.2萬人,女性人口2247.2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3%和48.7%。全年出生人口46.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02‰;死亡人口28.8萬人,死亡率為6.2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77‰。
勞動就業工作得到加強。2001年末,全省從業人員2740萬人,比上年增長0.5%,其中,第一產業下降1.9%,第二和第三產業分別增長1.0%和3.0%;城鎮職工382萬人,下降4.1%,城鎮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230萬人,增長10.3%。年末全省有各級職業介紹機構1762個,安置城鎮失業人員40.2萬人。全年通過多種渠道安置國有企業下崗職工2萬人。據勞動部門統計,年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
社會保險事業迅速發展。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全省參保職工485.3萬人,比上年末增長8.5%;離退休人員125.1萬人,比上年末增長9.4%。參加失業保險職工391.1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2.6萬人,收繳失業基金11.2億元。各地勞動部門為33萬失業人員提供了失業救濟,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368.2萬人。工傷、生育保險年末參保職工分別達219.7萬人和187.6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根據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0465元和4582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比上年實際增長13.3%和6.9%。全年職工工資總額為56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職工平均工資14650元,增長18%,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2%。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5.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47.8平方米,增加1.4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省共有國有收養性單位179個,床位1.1萬張,比上年末增長19.0%;收養0.8萬人,增長15.9%。社會辦收養性單位1963個,床位5.0萬張,比上年末增長9.0%;收養3.5萬人,增長8.9%。全省城鎮有社區服務設施2.1萬處,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15個,增長24.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推進。年末全省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6.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分別為3.4萬人和23.2萬人,年投入保障資金1.4億元。
注:(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
(2)公報中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口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