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浙江

湖州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3-10 12:24:31 來源:湖州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180次

湖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

2012年3月8日

201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轉型提升、改革創新、統籌協調、好中求快”的總要求,以“深化‘三個年’、奮力開好局”活動為抓手,凝心聚力、克難而進,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社會民生繼續改善,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與矛盾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還不快,企業經營困難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壓力有增無減,民生改善需求還不能充分滿足,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還十分繁重。

一、綜合

據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1年我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518.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8%,增速居全省前列,順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02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824.55億元,增長10%,其中工業增加值736.33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578.26億元,增長13.5%。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58302元,增長10.4%,折合9027美元。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19.0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2.1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7.1%和25.6%。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4.4%。從主要稅種看,全年地方財政入庫的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分別為19.45億元、34.00億元和7.18億元,分別增長23.3%、15.3%和29.0%;企業所得稅16.59億元,增長47.7%。全市財政支出151.73億元,增長19.4%。公共財政民生支出105.44億元,增長24.9%。其中,教育支出32.11億元,增長27.9%;科技支出4.58億元,增長24.6%;醫療衛生支出10.47億元,增長2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39億元,增長35.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77億元,增長49.5%;農林水事務支出13.37億元,增長18.0%。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8%,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4%,消費品價格上漲5.5%。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全部上漲:食品價格上漲9.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5.0%、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2.4%、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0%、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1.2%、衣著價格上漲3.3%、居住價格上漲5.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1%。

二、農業和農村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8.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農業產值87.87億元,增長7.4%;林業產值22.18億元,增長12.8%;牧業產值46.79億元,增長22.6%;漁業產值33.87億元,增長13.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3.40萬公頃,減少0.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09萬公頃,增長0.8%,其中油菜籽面積2.47萬公頃,減少10.7%;蔬菜面積3.78萬公頃,增長2.4%;花卉苗木面積1.52萬公頃,增長22.2%。全年糧食產量89.65萬噸,減少0.6%;油菜籽產量5.62萬噸,減少5.8%;蠶繭產量1.42萬噸,增長2.2%;家禽出欄數4952.43萬只,增長1.2%;生豬出欄153.00萬頭,增長5.6%;水產品產量25.26萬噸,增長4.5%。

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全年創建市級農業科技示范基地21個,新認定省級農業科技企業25家,新認定省級農業科技企業研發中心15家。全市年末擁有省級農業科技企業123家,全年共有190多項科技成果實施轉化,爭取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省級12項,爭取資金295萬元。

三、工業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9.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33.51億元、重工業增加值305.98億元,分別增長12.3%、13.5%。34個大類行業有31個行業實現增長。有9個行業增加值超過20億元。其中,紡織業78.16億元,增長10.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5.32億元,增長14.3%;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54.81億元,增長10.4%;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41.15億元,增長9.1%;通用設備制造業32.18億元,增長12.4%;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30.92億元,增長21.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28.96億元,增長15.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27.61億元,增長13.0%;家具制造業25.21億元,增長11.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02.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利稅239.52億元,其中利潤151.12億元,分別增長17.8%、19.6%。有7個工業行業達到了“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利稅超1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13.96億元、利稅總額149.51億元,分別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62.5%和62.4%。從主要行業利稅看,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6.81億元,增長66.6%;紡織業28.25億元,增長15.0%;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25.86億元,下降1.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15.33億元,增長9.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5.31億元,增長24.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4.97億元,增長24.6%;通用設備制造業12.98億元,增長11.2%。

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5.57億元、利稅61.11億元、利潤41.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9%、4.9%、5.0%。從利稅看,新材料產業增長19.7%,光電一體化產業增長15.9%,電子信息產業增長13.1%,生物醫藥產業下降6.4%,資源與環境產業下降14.2%,新能源及節能下降15.1%。六大特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16.08億元、利稅93.76億元、利潤62.19億元,分別增長22.0%、12.5%、11.6%。從利稅來看,生物與醫藥產業增長18.7%,裝備制造產業增長20.9%,金屬管道及不銹鋼產業增長22.0%,特色紡織品產業增長10.2%,木地板產業增長7.7%,新能源產業下降6.9%。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全年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205個,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09.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144.21億元,增長18.9%;非國有投資648.59億元,增長20.2%,占全部限額以上投資的80.1%。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5.30億元,增長2.7倍;第二產業投資442.09億元,增長16.2%,其中工業投資441.85億元,增長16.3%;第三產業投資362.27億元,增長24.5%。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89.66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全年房屋施工面積1619.97萬平方米,增長15.7%;房屋竣工面積217.48萬平方米,下降30.5%;商品房銷售面積348.96萬平方米,下降15.3%,其中住宅276.12萬平方米,下降12.1%;商品房銷售額226.35億元,下降12.4%,其中住宅169.99億元,下降12.7%。

全市年末擁有建筑企業184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27家、二級資質企業65家。全年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建筑工程產值368.38億元,安裝工程產值36.55億元,分別增長17.8%和27.6%;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456.97萬平方米,增長17.5%;竣工面積1693.07萬平方米,增長19.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其中,批發零售業546.40億元,增長18.2%;住宿餐飲業63.49億元,增長18.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168.50億元,增長28.9%。其中,食品類10.23億元,增長23.8%;金銀珠寶類5.66億元,增長46.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11.83億元,增長99.0%;汽車類54.95億元,增長27.9%;石油及制品類51.64億元,增長27.1%。

全市年末共有各類交易市場224個,比上年增加7個。其中,商品交易市場214個,生產要素市場2個,網上交易市場8個。全年成交額682.99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億元以上交易市場成交額587.76億元,增長19.4%。在商品交易市場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477.01億元,增長9.7%;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202.41億元,增長36.9%;服務市場成交額1.79億元,增長39.2%。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35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國內旅游人數3520萬人次,增長23.3%,入境旅游人數40萬人次,增長20.1%。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63.15億元,增長22.9%,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53.56億元,增長23.3%,旅游外匯收入1.48億美元,增長22.1%;全市旅游景區門票收入2.63億元,增長27.0%。年末全市擁有星級賓館45家,其中三星級以上賓館33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六、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86.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出口73.56億美元,增長25.5%;進口13.06億美元,增長23.3%。按出口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出口67.40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6.16億美元,分別增長24.7%和35.8%。按出口企業性質分,生產企業出口37.61億美元,流通企業出口11.17億美元,外資企業出口24.78億美元,分別增長34.9%、16.5%和17.2%。按主要出口產品分,紡織及服裝出口26.66億美元,機電產品出口22.21億美元,分別增長33.5%和21.5%。從出口市場分,東盟、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分別增長47.0%、38.7%、73.1%和34.4%,傳統市場歐盟和美國分別增長14.7%和21.3%。

全年新批準及增減資利用外資項目244個,其中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9家,批準增資項目71個。全年合同外資21.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1%。實到外資9.40億美元,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1444萬美元,下降43.5%;第二產業6.80億美元,增長8.4%;第三產業2.46億美元,下降7.6%。全年批準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94個,合同外資18.17億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資的84.8%,其中新批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企業77家,合同外資14.69億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資的68.6%。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

全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重大項目方面,杭長高速公路二期湖州段、長湖申線航道擴建工程等項目加快推進;318國道李家巷至浙皖界牌段、104國道長興雉城過境段、環太湖公路長興段等6項公路工程順利建成通車。項目前期方面,杭長高速公路北延、申嘉湖高速湖州至安徽段、京杭運河浙江段航道整治等25項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全市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9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4公里、一級公路380公里、二級公路529公里。全年完成客運量9996萬人,比上年增長0.3%;客運周轉量33.81億人公里,增長1.6%。完成貨運量20103萬噸,增長11.0%,其中公路7129萬噸,增長4.9%,水路12974萬噸,增長14.7%;貨運周轉量248.65億噸公里,增長16.5%,其中公路43.62億噸公里,增長13.7%,水路205.02億噸公里,增長17.1%。全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14668萬噸,增長2.2%。

全市年末汽車保有量達到27.55萬輛,比上年增加5.75萬輛,增長26.4%。私人汽車保有量23.35萬輛,增加5.35萬輛,增長29.7%,其中轎車保有量17.98萬輛,比上年增加5.71萬輛,增長46.5%。全年小型汽車上牌量6.14萬輛,增長13.1%。

全年實現郵政電信業務收入28.30億元,增長8.5%;年末固定電話(含小靈通)用戶107.73萬戶,比上年末減少0.1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22.11萬戶,增加35.18萬戶;全市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165部,比上年增加13部;年末國際互聯網用戶53.37萬戶,增加2.5萬戶,增長4.9%,其中寬帶用戶53.35萬戶,增加4.83萬戶,增長9.9%。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本外幣存款余額2102.05億元、貸款余額1712.1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4%、17.2%;全年新增貸款250.85億元,同比少增59.55億元。年末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954.44億元,新增133.02億元,同比少增0.1億元。金融機構年末不良貸款余額為7.98億元,比年初增長3.0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47%,比年初上升了0.13個百分點。

證券營業機構全年業務成交額1994.99億元,比上年下降24.9%,其中代理A股成交1873.02億元,下降27.6%。全市新增佐力藥業、金磊股份2家上市公司,再融資2家,融資總額24.66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全市年末已擁有上市公司14家,其中境外3家,境內11家。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46.03億元,增長11.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65億元,增長20.8%;人身險保費收入28.38億元,增長5.8%。各類保險賠款支出8.04億元,增長26.7%。其中,財險賠款7.47億元,增長27.4%;壽險賠款5717萬元,增長17.7%。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年末擁有各級各類學校461所,全年招收學生12.74萬人,在校學生45.47萬人,畢業生12.5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9%,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初中畢業升高中段的比例98.3%,提高0.1個百分點;初中、小學入學率均為100%;十五年教育毛入學率為98.4%,提高0.7個百分點。全市專任教師2.61萬人,其中普通中小學專任教師1.85萬人;普通中小學每百名學生擁有專任教師6人。

全年專利申請量9534件,比上年增長32.0%;專利授權量7646件,增長15.3%,其中發明專利371項,比上年增加157項。全年經認定登記的技術成交項目7222項,技術成交金額7378萬元。年末已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107家,比上年增加19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家,比上年增加42家。全年獲市級以上政府獎的科技成果58項,其中省級15項。全年列入國家級火炬項目42項,其中重點火炬項目8項。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市年末擁有影劇院5個,全年演出9769場;文化館、藝術館8個,全年舉辦展覽37個,組織文藝活動1232次;公共圖書館5個,總藏量172.5萬冊件;鄉鎮街道文化站82個;博物館(紀念館)6個;文物保護單位364個,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7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通過召開文藝創作座談會、開展各類型采風活動、培訓輔導等形式,進一步推進文藝精品的創作、加工與提升,一大批節目在省以上獲獎。聲樂作品《姑娘村長》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新紅歌”大賽,榮獲創作大獎、表演銀獎;美術作品《日記》榮獲省第二屆群星獎視覺藝術大展金獎;全年榮獲省級以上文藝賽事獎項36項。全年共引進高雅藝術演出291場,舉辦大型廣場文化活動592場,組織基層文化活動2785場,開展電影下鄉放映1.58萬場次。全年出版各類報紙3952.2萬份,其中湖州日報1554.5萬份,湖州晚報2179.7萬份,湖州廣播電視報218萬份。

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以“享受運動、樂活湖州”為主題,成功舉辦市第七屆運動會;承辦了全國極限運動會、全國第八屆殘運會自行車比賽、2011夏季乒超聯賽(湖州賽區)比賽、全國室外射擊射箭個人錦標賽、2011中國長興(二界嶺)第二屆國際山地自行車越野挑戰賽、2010-2011全國女籃甲級聯賽、2010-2011全國女籃全明星賽、全國BMX冠軍賽(1、2、3站)、全國羽毛球超級聯賽、2012年全國女籃甲級聯賽、全國女排(浙江賽區)聯賽等大型賽事。我市運動健兒在省以上運動會上獲得獎牌131枚,其中金牌36枚、銀牌48枚、銅牌47枚。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3.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年末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359個,其中醫院39家、衛生院75家、婦幼保健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74個;等級醫院20家,其中三級醫院4家;擁有醫療床位10599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0337張;衛生技術人員16240人,其中執業醫師4882人、執業助理醫師1060人、注冊護士5626人;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數40張;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2人,其中醫生23人。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56.91萬人,參保率為97.3%,全年報銷金額5.38億元,比上年增長39.4%。全市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3.67‰、5.56‰。

十一、人口、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年末戶籍人口261.05萬人,其中男性130.17萬人、女性130.88萬人;非農人口85.17萬人,比上年增加2.27萬人;60歲以上人口51.12萬人,占總人口的19.6%,占比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07萬人,出生率為7.96‰;死亡人口1.77萬人,死亡率為6.7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7‰;計劃生育率為98.08%。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09萬人,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6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5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5%。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367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1元,增長15.7%;占戶數20%的最高收入組的收入為最低收入組的3.8倍;人均消費支出19920元,增長22.9%;恩格爾系數為39.3%;年末人均住房面積34.86平方米。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381元,增長15.8%;占戶數20%的最高收入組的收入為最低收入組的7.3倍;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093元,增長10.4%;恩格爾系數為32.5%;人均住房面積64.0平方米。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鄉居民年末人均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達36562元,比上年增加4956元,增長15.7%。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85.60萬人,比上年增加11.5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6.48萬人,增加16.4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7.35萬人,增加6.5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5.27萬人,增加5.9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6.96萬人,增加6.22萬人。參加生活保障和生活補助制度的被征地農民17.81萬人,減少255人。年末住房公積金正常繳存人數達到20.85萬人,比上年增加2.20萬人;全年歸集住房公積金22.95億元,增長16.8%;當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6.30億元,增長8.7%。

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擁有床位11175張,收養人數4397人。城鎮“三無”、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對象2506人,集中供養率95.8%。全市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25723戶,人數46372人,其中城鎮10186人、農村36186人;全年發放低保保障金10359萬元,增長43.3%;市區城鎮低保標準由上年的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470元,農村由204元提高到310元。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58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54億元。

十二、城市建設和節能減排

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圍繞城鄉建設“653”行動計劃,積極破解資金籌措難等問題,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濱湖大道、仁皇山公園一期、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雙子大廈等一批標志性建筑全面完成,奧體中心、外環線、梁希森林公園等一批重點項目正抓緊推進,城市形象不斷改善,城市品質顯著提高。趙孟罟示印⒚窆幕湍罟蕁⒗褪丶湍罟蕁⑸蚣冶炯湍罟蕕紉慌氐憷肺幕故鞠钅炕窘ǔ桑鞘腥宋睦泛吞厴攘頰孟浴1U閑園簿庸こ淘悼埂H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