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浙江

紹興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6-05-05 17:37:15 來源:紹興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8130次
紹興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
 
2015年,面對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各項方針政策,主動適應新常態,堅定不移抓發展,千方百計惠民生,各項工作扎實推進,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為“十二五”發展劃上圓滿句號。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466.65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9.0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53.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14.15億元,分別增長1.8%、6.0%和9.2%。GDP總量列全省第四位,增速列全省第七位。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90017元(按年平均匯率6.2284折算為14453美元),增長6.9%。人均GDP列全省第四位,增速列全省第六位。第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年度的4.5:51.9:43.6調整為4.5:50.4:45.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2%。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價格“五漲三跌”,其中衣著類上漲6.2%,煙酒類上漲4.1%,食品類上漲3.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8%,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2.2%;交通和通信類下降6.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0.9%,居住類下降0.5%。商品零售價格下跌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分別下降4.4%和6.5%。
 
表1: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變化情況
 
分類名稱比上年增長(%)
 
居民消費價格1.2
 
一、食品3.0
 
#糧食3.2
 
肉禽及其制品5.6
 
蛋6.7
 
水產品1.4
 
二、煙酒4.1
 
#煙草6.2
 
酒-0.7
 
三、衣著6.2
 
#服裝5.0
 
四、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0.9
 
五、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2.2
 
六、交通和通信-6.1
 
七、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2.8
 
八、居住-0.5
 
全年財政總收入602.19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2.89億元,同比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1.37億元,同比增長12.8%。
 
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0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2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9940人,比上年增長4.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56%,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二、農業和農村建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4.23億元,增長2.0%。其中農業總產值198.49億元,增長3.6%;林業總產值27.35億元,增長4.0%;牧業總產值43.99億元,下降7.3%;漁業總產值32.06億元,增長4.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33億元,增長7.5%。農作物播種面積268.67千公頃,比上年下降0.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7.64千公頃,下降0.5%。糧食總產量95.02萬噸,下降2.8%。
 
年末生豬存欄80.72萬頭,比上年下降23.2%。年內生豬出欄170.52萬頭,下降12.0%。全年生豬飼養量251.24萬頭,下降16.0%。肉類產量154739噸,下降8.2%。其中豬肉產量129390噸,下降6.5%;禽肉產量20506噸,下降18.9%。禽蛋產量40696噸,下降2.6%。
 
全年水產品產量106486噸,比上年增長3.4%。
 
表2:2015年全市農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糧食總產量萬噸95.02-2.8
 
油料作物萬噸4.3530.6
 
棉花噸190510.1
 
甘蔗萬噸3.70-13.1
 
水果萬噸63.1911.0
 
茶葉噸4853512.2
 
蠶繭噸1839-10.6
 
禽蛋噸40696-2.6
 
禽肉噸20506-18.9
 
豬肉噸129390-6.5
 
出欄肥豬頭數萬頭170.52-12.0
 
水產品噸1064863.4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農林水支出53.40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20.1%,比上年增長7.6%。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963個,完成省下達任務數的100.4%;新增受益農戶36.78萬戶,完成省下達任務數的153%。累計投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超過32.9億元。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推進美麗鄉村先進縣、先進鄉鎮、精品村和美麗農家四級創建活動,新昌縣成功創建為省級美麗鄉村先進縣,新創建市級美麗鄉村先進鄉鎮12個、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15個,美麗農家1.73萬戶。有序推進空心村改造建設,當年新完成34個空心村改造,累計投資4.58億元,完成改造面積692畝,安置農戶882戶。全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處理建制村覆蓋達到89.7%,名列全省第二。健全農村環境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強化村莊衛生保潔、設施維護和綠化養護等工作。深入推進花卉紹興建設,種植鮮花盆花面積達2.5萬畝、木本觀花植物14.7萬畝、木本觀葉植物8.2萬畝,產值約32.3億元。加快發展農家樂特色村、特色點,當年新創建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10個、特色點8個。開展農莊景區化建設,成功創建3A級農莊1個,2A級農莊2個。深入實施扶貧工程。全市各地新啟動經濟薄弱村建設項目885個,建成524個,投入資金16594萬元;經濟薄弱村級收入增幅達16%,全部消除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以下的行政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農戶1071戶、1910人已全部消除,提前半年完成省下達年度任務。
 
三、工業和建筑業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957.85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3%,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19.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下降17.7%,外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4.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5.4%,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4.6%。輕工業增加值增長5.3%,重工業增加值增長6.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707.01,同比增長3.0%,其中新產品產值3463.85億元,增長21.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5.7%,比重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銷售產值9427.45億元,增長2.7%,其中出口交貨值1274.22億元,下降3.7%,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13.5%,比重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3157.29億元,同比增長3.5%,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32.5%,比重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節能環保產業增長6.6%,生物醫藥產業增長5.8%,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5.1%,新興信息產業增長4.5%,新能源產業增長2.6%,新材料產業同比持平。
 
規模以上工業中,四大傳統產業總產值5512.86億元,同比增長3.1%,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6.8%,比重比上年降低2.4個百分點。其中紡織產業增長2.6%,機械產業增長9.3%,化工產業增長3.6%,輕工食品增長1.6%。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化學纖維480.88萬噸,增長1.8%;印染布產量182.65億米,下降2.7%;染料產量62.15萬噸,增長8.6%;領帶產量14264.03萬條,增長2.5%;襪子產量59.27億雙,下降7.1%;傘類制品產量16947.89萬把,下降0.4%;珍珠飾品產量33.57億元,下降12.1%。黃酒產量378179.15千升,下降12.7%;合成纖維聚合物產量170.25萬噸,下降7.7%;化學藥品原藥產量9.62萬噸,下降5.1%;太陽能電池產量70.35萬千瓦,增長30.2%;家用燃氣灶具產量105萬臺,增長44.2%;
 
表3: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計量單位絕對數同比增長(%)
 
精制茶萬噸15.470.3
 
紗萬噸23.05-23.0
 
布億米47.74-1.6
 
印染布億米182.65-2.7
 
領帶萬條14264.032.5
 
襪子億雙59.27-7.1
 
服裝萬件52962-3.1
 
家具萬件425.11-0.1
 
染料萬噸62.158.6
 
合成纖維單體萬噸63.40-68.3
 
合成纖維聚合物萬噸170.25-7.7
 
化學藥品原藥萬噸9.62-5.1
 
化學纖維萬噸480.881.8
 
塑料制品萬噸267.576.8
 
水泥萬噸996.73-15.1
 
平板玻璃萬重量箱967.82-40.2
 
鋼材萬噸402.546.7
 
銅材萬噸90.2819.9
 
滾動軸承萬套51572.14-16.1
 
自行車(兩輪腳踏+電動)萬輛10.72-83.8
 
交流電動機萬千瓦2840.2215.8
 
太陽能電池萬千瓦70.3530.2
 
家用燃氣灶具萬臺105.0044.2
 
液晶(LCD)電視機萬臺199.39-7.3
 
集成電路塊175923-3.4
 
汽車儀器儀表萬臺283.05-18.5
 
黃酒千升378179.15-12.7
 
傘類制品萬把16947.89-0.4
 
珍珠飾品億元33.57-12.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528.98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國有控股企業7.22億元,下降30.7%;股份制企業69.01億元,增長12.0%;港澳臺投資企業68.87億元,下降3.4%;外商投資企業43.29億元,增長2.4%;私營企業253.22億元,增長6.9%。主營業務利潤率5.8%,同比持平。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98.95億元,比上年增長7.9%。建筑業總產值6583.20億元,增長6.6%;利潤總額146.94億元,下降3.8%;稅金總額200.21億元,增長9.8%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582.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國有投資549.57億元,增長19%,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1.3%;非國有投資2033.27億元,增長10.3%,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8.7%,其中民間投資1961.77億元,增長11.6%,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6.0%。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1.54億元,比上年增長33.5%;第二產業投資1252.38億元,增長13.2%;第三產業投資1308.92億元,增長10.7%。全年施工項目4523個,比上年增長15.3%,其中新開工項目3602個,增長26.7%。
 
全年工業投資125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總量居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其中新興產業投資496.62億元,增長10.8%,占工業投資比重39.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22.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住宅投資427.64億元,下降8.2%。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資增長13.4%,144平方米以上和別墅、高檔公寓投資分別下降14.4%和7.2%;辦公樓投資36.35億元,增長30.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7.02億元,增長58.2%。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77.76萬平方米,銷售額548.70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7.5%和24.6%。房屋施工面積3822.27萬平方米,下降6.6%;房屋竣工面積696.63萬平方米,下降10.2%;待售面積614.54萬平方米,增長43.7%。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1.06億元,比上年增長9.0%。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305.39億元,增長9.1%;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315.67億元,增長8.7%。按商品分類分: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58.16億元,增長12.0%;金銀珠寶類零售額33.77億元,下降13.4%;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91.54億元,下降18.1%;汽車類零售額301.53億元,下降0.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488.11億元,增長8.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32.95億元,增長15.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有商品交易市場424個,比上年增加13個。其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71個,超十億元市場26個,超百億元市場9個。全年商品市場成交額3123.84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1947.03億元,增長10.7%;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1176.79億元,增長2.8%。中國輕紡城總成交額138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中國輕紡城成交額和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成交額分別為865.83億元和516.02億元,分別增長16.7%和4.0%。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99.0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8%,其中出口總額271.42億美元,下降8.8%,進口總額27.60億美元,下降44.0%。全市有進出口國家和地區210個,比上年增加1個。其中出口超1000萬美元的國家和地區107個,比上年減少1個。美國、阿聯酋、印度分別為出口額前三位國家,出口額分別為392325萬美元、135357萬美元、113904萬美元。全市機電產品出口49191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0.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6080萬美元,下降8.7%;化工產品出口189885萬美元,下降3.5%;紡織服裝出口1786509萬美元,下降9.4%。有出口實績企業8710家,比上年增加130家。出口超1000萬美元企業571家,比上年減少67家。
 
表4:2015年全市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絕對數(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299.02-13.8
 
1、出口額271.42-8.8
 
#一般貿易252.45-6.5
 
加工貿易18.92-31.1
 
2、進口額27.60-44.0
 
#一般貿易21.44-39.0
 
加工貿易6.04-56.4
 
全年新批外資項目196只,比上年增加55只。合同利用外資15.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0%;實際利用外資9.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3%。新批(含增資)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74只,比上年增加19只。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紹興投資,香港為我市主要的外資來源地。全市開發區完成合同外資10.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7%;實際利用外資6.72億美元,增長31.7%,分別占全市總量的64.8%和71.3%。
 
全年新批境外投資企業48家,企業增資7家。境外投資企業總投資額171559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16489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1.4%。全市境外工程營業額1875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4.4%。
 
全年服務外包合同簽訂額11468.8萬美元,離岸合同額11370.1萬美元,離岸合同額比上年下降3.4%;完成合同執行額10041.3萬美元,離岸執行額10003.2萬美元,下降8.6%。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2271萬噸,比上年增長3.6%,其中公路、水運貨物運輸總量分別為10866萬噸、1405萬噸,分別增長7.7%、1.1%。貨物運輸周轉量1196809萬噸公里,增長6.5%,其中公路、水運貨運周轉量880876萬噸公里、315933萬噸公里,分別增長7.6%、3.3%。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0020萬人,比上年增長2.0%,其中公路、水運旅客運輸總量分別為9899萬人、121萬人,分別增長1.8%、17.5%。旅客運輸周轉量344391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5%,其中: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343888萬人公里,下降6.6%;水運旅客運輸周轉量503萬人公里,增長50.1%。年末公路通車里程9959公里,增長0.7%。
 
表5:2015年全市公路、水路運輸量情況
 
指標單位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周轉量萬噸公里11968096.5
 
#公路萬噸公里8808767.6
 
水運萬噸公里3159333.3
 
旅客運輸周轉量萬人公里344391-6.5
 
#公路萬人公里343888-6.6
 
水運萬人公里50350.1
 
中心城市“一環六橫八縱”快速路網建設方案和計劃制訂實施。35個項目已有11個開工建設。31省道北延越城區段建成通車,104國道柯橋段高架改建、錢濱線分別完成總投資的42%、33%,柯余高速公路西段線位方案通過省廳審查。全市最大的綜合客運樞紐柯橋客運中心建成投用,上虞客運中心工程完成總投資的71%。紹興北站樞紐完成竣工。全年全市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投資7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40%。主城區公交車輛增加50輛,班次增加5.46%,線路優化35條。推進三區公交融合,統一編號規則,跨區線路達到33條,越城至上虞開通夜班公交。全市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達到4A級。
 
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車管所)132.2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7.9%。其中汽車97.08萬輛,增長14.1%。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57.11億元,比上年下降6.0%。年末電話用戶數(含小靈通)144.09萬戶,下降4.5%;移動電話用戶數(通話用戶)537.26萬戶,增長0.9%。固定電話普及率32.52號線/百人,下降4.5%;移動電話普及率121.25部/百人,增長0.9%。互聯網用戶數(不含手機上網用戶)164.50萬戶,增長6.7%。
 
年末全市有旅行社138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旅游總收入76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國內旅游收入746.12億元,增長17.2%;旅游外匯收入26327.02萬美元,增長5.4%。接待游客7275.94萬人次,增長15.0%。其中,接待國內游客7202.46萬人次,增長15.1%;接待入境游客73.48萬人次,增長4.6%。
 
表6:2010-201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數
 
年份入境旅游人數(萬人次)國內旅游人數(萬人次)
 
201052.283436.44
 
201160.354127.62
 
201268.684865.92
 
201369.635613.71
 
201470.216254.86
 
201573.487202.4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市A級景區達到70處,數量名列全省第一。其中5A級、4A級、3A級、2A級景區各為1處、13處、30處、26處;省級旅游度假區6家,形成了每個區、縣(市)都有省級旅游度假區的平臺格局。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948.9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9%;貸款余額6047.93億元,增長0.7%。
 
表7:2010-2015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標年末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948.913.9
 
#住戶存款3129.615.6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047.930.7
 
#短期貸款4017.30-5.1
 
中長期貸款1769.398.4
 
票據融資238.02106.6
 
全年全市新增社會融資總量1046.44億元,實現直接融資537.17億元。成立浙越、東越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批量收購銀行不良貸款93億元。全市36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7946筆,238.46億元。
 
全市共有上市企業60家,其中當年新增6家。“新三板”掛牌22家,浙江股交中心上柜163家。23家上市公司開展31次并購活動,并購金額167.22億元。全市證券交易金額7.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8.71%;期貨交易金額3.12萬億元,增長84.15%。組織開展“金融支持經濟五大系列行動”,全市重大投資項目走訪率達到100%,小微企業授信100億元。推出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保單融資等一系列服務創新與產品創新。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
 
年末全市有保險公司57家,其中產險28家,壽險29家。實現保費收入109.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0%,總賠付金額37.13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產險收入51.52億元,增長10.9%,賠款金額28.62億元,增長6.0%;壽險收入58.17億元,增長25.1%,賠款金額8.51億元,增長30.7%。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有普通高校9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0所。普通本專科招生2.49萬人,在校生8.38萬人,畢業生2.08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招生1.75萬人,在校生5.15萬人,畢業生1.85萬人。有18所中職學校30個專業開設“3+2”職業教育,12所中職學校20個專業開設“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招生3.21萬人,在校生9.72萬人,畢業生3.54萬;初中招生4.38萬人,在校生13.88萬人,畢業生4.74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9.27%。小學招生4.06萬人,在校生27.73萬人,畢業生4.74萬人,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全市專任教師5.0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0.4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0.28萬人,普通高中0.74萬人,初中1.10萬人,小學1.57萬人,幼兒園0.78萬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累計有480所通過省廳驗收,創建率達到94.67%,居全省第一。擁有幼兒園627所,在園幼兒13.09萬人。其中新建、改建幼兒園45所,省等級幼兒園創建率94%,市級標準化幼兒園創建率76%。保障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00%入學,全市義務教育段接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9.74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3.4%。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用于科學技術支出20.97億元,增長13.6%,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0.8個百分點。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5.0%,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當年新增兩家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全市孵化場地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米。新認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109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省級專利示范(優勢)企業13家、省農業科技企業13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35家。15家企業入選省技術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入選數列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4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0家,總量保持全省前列。“紹興市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進入試運營階段。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創新型試點城市測評列全省第四,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建指標經省知識產權局測評為優秀。35項成果獲省科技獎,獲獎數連續第三年居省內各地市首位。全年共申請專利45059件、授權33030件,比上年分別增長59.9%、90.3%,增幅均列全省第一;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503件、授權1523件,增長62.5%、73.1%。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藝術表演團體全年演出781場次,比上年增加8場次,觀眾153.19萬人次;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5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有國有劇院6個,全年演出528場次,觀眾34.27萬人次;全市多廳電影院29個,電影放映28.20萬場次(不包含農村電影2.64萬場),比上年增長24.9%。全市有群藝館、文化館(站)125個,公共圖書館7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382.01萬冊,比上年增長13.5%。文物藏品實際數量89630件,比上年下降1.2%。
 
越城區圖書館、諸暨市圖書新館建成開放,全市公共圖書館實現全覆蓋。7家公共圖書館實現“一卡通”服務和數字資源共享。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成并對外開放。柯橋區建成“蓮花書場”。農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全面完成,達到2188個行政村全覆蓋。圓滿承辦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紹興)現場競演。舉辦紹劇惠民演出以及劇目展演月等活動。越劇《釵頭鳳》、《屈原》、《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紹劇小戲《奈何橋》4個劇目首次入選國家舞臺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數量位列全省地市級城市首位。“梅花獎”隊伍擴大到7人次8朵,名列全國地市級城市前茅。紹劇研究院3位同志分別榮獲第25屆上海白玉蘭主角獎、新人主角獎、新人配角獎。嵊州市越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赴新加坡開展經典越劇傳統大戲展演,柯橋區小百花越劇藝術傳習中心赴香港參加“越劇經典名劇名家展演”,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赴臺參加“2015年臺灣亞太藝術節”交流演出。柯橋區安昌鎮、新昌縣小蔣鎮南洲村分別評為省級非遺主題小鎮和省級民俗文化村;新昌縣(新昌調腔)被命名為第二批省級傳統戲劇特色縣。上虞區崧廈鎮成功創建省級文化強鎮。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有衛生機構2520個(含村衛生室973個),比上年增加21個。其中醫院66個,增加21個;衛生院及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99個,減少5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3385張,其中醫院床位19273張,分別增長11.2%、14.9%。醫生數12911人,注冊護士數12546人,分別增長7.5%、12.9%。每萬人擁有醫療床位52.78張,比上年增加5.29張;每萬人擁有醫生29.14人,比上年增加2.03人。
 
國家衛生城市順利通過復審。啟動創新藥品集中采購與定價機制改革試點,在省中標價基礎上平均降價5.5%。推進“5+7+x”重點項目建設,市立醫院工程結頂,市口腔醫院動工建設,嵊州新醫院完成建設。已執業的非公醫院有32家,共開放床位2800張。新建22家緊密型醫聯體,新創建全國群眾滿意衛生院14家,等級衛生院11家。推進分級醫療,全科醫生規范簽約81.51萬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慢病規范管理率分別為70.28%和68.16%,建立電子健康檔案406.94萬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占全市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次比例達到60.1%。穩妥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出生數4833人,出生人口性別比106.99(以女性為100),繼續保持正常水平。加強重大疫情防控,報告12例登革熱本地病例和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甲乙丙類傳染病年報告發病率較上年下降29.52%。落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任務,完成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169件。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市本級引進國內知名專家“名醫工作室”10家。運行“掌上健康紹興”APP,網上預約診療平臺完成102萬人次預約。
 
年末有大型體育場館24個,比上年增加1個,全市大型體育場館均實行對外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開放率達到100%。成功舉行紹興市第八屆運動會,來自全市各區、縣(市)行業系統、民營企業共46支代表隊405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開閉幕式期間,成功舉辦體育成就展、群先表揚等重大活動。通過省級體育強市評估成為浙江省首批體育強市。切實抓好全民健身工作,全市舉辦各級各類群眾性賽事活動超過1000場,市本級超過200場次,其中規模較大的有舉迎新系列健身、萬人登山周、諸暨馬拉松賽、全市三人制籃球賽、第七個全國“全民健身日”等重大群體活動。紹興籍運動員在重大體育比賽中成績優秀,獲得田徑亞錦賽的2項冠軍,在田徑世錦賽獲得1項亞軍,在全國皮劃艇錦標賽獲得8項冠軍。體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省運動休閑旅游節將落戶柯橋,柯巖街道“酷玩小鎮”成為第二批省特色小鎮。體育彩票銷售繼續穩步增長,全年銷量超過6.5億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市統計局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年末常住人口496.8萬人,比上年增加了1.2萬人。
 
據市公安局2015年人口年報統計,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161.43萬戶,基本與上年的161.48萬戶持平。戶籍人口443.11萬人,其中男性221.43萬人,女性221.6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97%和50.03%;全年出生人數32235人,出生率7.28‰;死亡人數30342人,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長率0.43‰,自然增長率比上年下降2.21個千分點。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紹興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89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6747元,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648元,增長9.0%。
 
表8:2015年紹興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全體居民城鎮居民農村居民
 
絕對值(元)比上年增長(%)絕對值(元)比上年增長(%)絕對值(元)比上年增長(%)
 
人均可支配收入383898.6467478.3256489.0
 
#工資性收入213378.4257638.1145908.7
 
經營凈收入85508.289547.979348.5
 
財產凈收入39238.260057.77498.8
 
轉移凈收入458010.9602610.2237512.1
 
全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333.56萬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總參保人數487.52萬人。工傷保險總參保人數193.74萬人,比上年下降2.06%;失業保險總參保人數122.64萬人,增長5.0%;生育保險總參保人數131.97萬人,下降0.92%。
 
成功爭創全國唯一智慧居家養老標準化試點。全市全年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546張,其中護理型床位2663張,新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548家,實現全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市區和諸暨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為630元和570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62%和9.62%,農村標準達到城鎮標準的90.48%。嵊州市、新昌縣分別為611元和493元,農村標準達到城鎮標準的80.7%。全市以縣為單位,農村低保標準均超過城鎮標準的75%。加強避災安置場所建設,新建避災安置場所135個,累計建成總數達1361個,用于避災面積58.8萬平方米,可容納19.44萬人,實現鄉鎮級避災安置場所100%全覆蓋,村級避災安置點覆蓋率45%以上,全國領先。當年有8個社區被命名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0個社區被命名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推進臨時救助工作,全市全年臨時困難群眾9740戶,2.34萬人次,支出臨時救助金1853.3萬元。醫療救助109.14萬人次,支出救助金1.08億元。積極開展慈善救助工作,全年共支出善款1.09億元,救助42.3萬人次。全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竣工10765套,分配9975套,超額提前完成任務。持續推進危舊房屋整治改造工作,舊住宅區、舊廠區和城中村改造完成建筑面積1520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筑1204.20萬平方米。
 
十二、資源、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
 
全年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5.6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15.9%,比上年增長16.6%;“防洪水”方面全年累計完成17座病險水庫,35.76公里堤防除險加固,完工率分別為113.3%,119.2%;“保供水”方面完成新增改善灌溉面積7.22萬畝,改善農村居民飲水4.13萬人,完工率分別為167.9%和116.2%;“治污水”方面完成304.78公里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完工率150.9%;“抓節水”方面完成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54萬畝,完工率106.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99.3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3%。其中水田137.73千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旱地61.61千公頃,增長1.0%。
 
完成造林更新面積3.39萬畝,其中平原綠化面積2.29萬畝,四邊綠化166.2公里、1833畝,超額完成任務。森林覆蓋率54.03%。
 
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功省級森林城鎮36個(當年新建成4個)、森林村莊116個(當年新建成18個),市級森林城鎮59個(當年新建成8個)、森林村莊307個(當年新建成48個)。組織開展省級公益林擴面工作,省級以上重點生態公益林達到250萬畝。完成森林撫育5.23萬畝,建成公益林優質林230.1萬畝。新增省級林業園區6個。有國家級濕地公園2個;市級以上森林公園26個,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11個;各類林業休閑觀光園85個,其中省級52個。
 
全年平均氣溫17.5℃,平均年降水量1920.5mm。
 
全年全市預計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32%,完成年度任務366%;氨氮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61%,完成年度任務217%;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94%,完成年度任務397%;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2.97%,完成年度任務288%。
 
全年深化治理黑河、臭河168公里,新建污水管網418公里。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73.9%,比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PM2.5均值56?g/m3,比上年下降11.1%。參與省考核的跨行政區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
 
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八大高耗能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均同比下降4.0%,預計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9%。
 
全市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除生產經營性火災外)1399起,比上年下降8.32%;死亡475人,下降4.6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62起,比上年下降8.77%;死亡435人,下降5.43%。發生較大事故2起,死亡6人。其中非生產經營性火災較大事故1起,死亡3人;道路交通較大事故1起,死亡3人。
 
注釋:
 
[1]本公報所列2015年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GDP)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三次產業劃分執行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2010-2013年生產總值數據為經濟普查后修訂數,2014年為年報核實數。
 
[3]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在紹興選取1820宅(戶)城鄉居民家庭直接開展調查。在此基礎上,計算了城鄉可比的新口徑浙江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分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
 
[4]規模以上工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法人工業企業。
 
[5]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口徑包括工礦商貿企業、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漁業船舶、鐵路路外事故。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午夜福利国产视频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制服久久香蕉综合 | 日本欧美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