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
2017年2月21日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決策,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強化精準服務和精準決策,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做好補短板各項工作,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效益效率穩步提升,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地區生產總值。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41.1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4.6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4239.6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3996.9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之比為3.6︰49.6︰46.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0880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6380美元)。
財政收支。2016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145.8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14.5億元,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9.3億元,增長2.8%。城鄉社區、文化體育與傳媒、科學技術、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分別增長46.2%、20.2%、19.7%、11.0%和9.8%。
就業和再就業。2016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9.0萬,7.1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困難人員1.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01%。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訓25.8萬人;完成各類農民培訓8.0萬人次,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9萬人次,實際新增農村實用人才9078人。
市場價格。2016年寧波市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與全國城市平均水平持平、高于全省城市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列第15位。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同比漲跌呈“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煙酒類上漲4.4%,衣著類上漲2.0%,居住類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5%,醫療保健類上漲3.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7%。
2016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0%。12月寧波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12.0%,同比漲幅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排第21位。
二、農業、農村
農業生產。2016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完成農業產值228.0億元,增長2.8%;林業產值14.3億元,增長0.5%;牧業產值50.0億元,下降6.2%;漁業產值179.9億元,增長3.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0億元,增長9.6%。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6.2萬畝,糧食總產量80.5萬噸。全年肉類總產量13.2萬噸,禽蛋產量4.5萬噸,分別下降13.8%和30.7%;牛奶產量3.0萬噸,增長3.4%。全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106.1萬噸,增長2.7%。全年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累計達251家,其中年產值(銷售額)上億元的達85家。
新農村建設。實施“提升農村品質,建設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累計開展創建美麗鄉村合格村316個,示范村37個,啟動示范鄉鎮創建15個、風景線創建15條,象山縣已成功創建省第一批美麗鄉村示范縣。全年共投入“百千工程”資金9.95億元,1127個村啟動村莊整治建設,占全部行政村的46%。年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蓋率92.0%。完成農村住房“兩改”建設投資60億元,開工改造建設農村住房4.9萬戶,已完工2.2萬戶,面積325.8萬平方米。
三、工業、建筑業
工業經濟。2016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766.6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799.1億元,增長7.3%。分行業看,在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10個行業增加值超過100億元,其中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03.6億元,增長29.9%;煙草制品業增長17.5%,石油加工業增長19.5%。分企業類型看,規模以上大、中、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4%、4.1%和5.0%。分經濟類型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7%和13.3%;私營企業增長7.1%;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4.0%,外商投資企業增長5.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3886.2億元,增長4.1%,其中出口交貨值2816.9億元,下降1.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93.8億元,增長30.5%,實現利稅總額1746.9億元,增長18.0%。
工業創新轉型。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05.9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4613.7億元,增長14.3%,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32.0%,再創歷史新高。工業結構趨新趨優,規模以上工業中,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為484.5億元、1153.7億元和1319.9億元,分別增長10.4%、9.1%和11.1%。
建筑業。2016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231.1億元,比上年增長4.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7億平方米,下降5.6%。全年建筑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29.6萬人,比上年增加17.1萬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城市建設
固定資產投資。2016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6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民間投資2070.0億元,下降4.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45.1億元,下降5.7%;第二產業投資1470.5億元,下降2.1%;第三產業投資3445.8億元,增長16.5%。三次產業投資額之比為0.9︰29.6︰69.5。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1631.5億元,增長26.5%;工業投資1469.9億元,下降2.0%,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124.8億元,下降11.7%;房地產開發投資1270.3億元,增長3.4%。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336.9萬平方米,增長32.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126.1萬平方米,增長33.0%。
現代都市建設。全年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投資98.6億元,基本形成“一縱兩橫”快速路骨架網絡,澄浪橋及接線、機場路北延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項目建成通車。中山路綜合整治工程全線恢復交通,“三江六岸”濱江休閑帶核心區基本建成。市容環衛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穩步推進,中心城區31個街道584個小區31.8萬戶家庭參與分類,分類收集覆蓋面達73%。智慧城管網格覆蓋擴大至414.7平方公里,單元網格4930個,網格覆蓋面積占建成區城市化管理區域90%以上。全年完成“三改”建筑面積2811.9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筑面積1886.6萬平方米。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貿易、旅游、會展
貿易業。2016年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總額1.9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7.6億元,增長10.3%。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992.2億元,增長9.6%;農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675.4億元,增長13.5%。在限額以上企業銷售的商品類值中,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5%,服裝、鞋帽及紡織品類增長10.3%,家用電器類增長42.4%,汽車類增長1.8%。年末全市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達4068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017.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64.2億元。
電子商務。2016年1月獲國務院批復成為第二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年新增跨境電商進口備案企業253家,其中新增上線企業103家,年末全市跨境電商進口備案企業已達825家,其中上線企業295家。2016年全市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270.1億元,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4.0%,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跨境電商進口額為53.6億元,出口額為216.5億元,均居全國前列。全年全市網絡零售額突破千億,達1024.6億元,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56.2%。
旅游業。2016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4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7.3%。接待國內游客9198.4萬人次,增長16.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385.5億元,增長17.0%。接待入境游客173.5萬人次,增長10.1%。年末全市共有星級酒店140家,其中五星級22家;共有4A級以上風景區31處,其中5A級1處。全年新增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16個,累計達176個。
會展業。2016年全市舉辦各類會展項目310個,比上年增長增長3.0%。其中舉辦展覽會188個,增長3.3%,展覽總面積達209萬平方米,增長3.4%;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會數量達27個。縣級以上舉辦商務會議(論壇)92個,增長8.2%;特色節慶活動34個。年度榮獲全國優秀會展城市、中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等獎項。
六、對外經濟、合作交流
對外貿易。2016年全市口岸進出口總額11666.4億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出口8793.2億元,增長0.4%,進口2873.3億元,下降10.7%。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6262.1億元,增長0.9%,其中出口4359.4億元,下降1.4%;進口1902.7億元,增長6.5%。全年新增對外貿易經營備案登記企業3763家,累計達33391家;全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7035家。民營企業(包括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7.7%,出口額增長1.4%,拉動全市出口增長0.9個百分點。從產品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4.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6%。從貿易伙伴看,直接與我市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23個,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拉丁美洲的貿易額占比分別為21.6%、18.2%、8.6%和7.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638.4億元,增長5.9%,其中對中東歐16國進出口156億元,增長12.6%。
利用外資。2016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58個,合同利用外資79.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實際利用外資45.1億美元,增長6.6%。第三產業新批項目328個,合同外資48.0億美元,實際外資20.8億美元,分別增長9.7%、25.2%和7.5%。
對外合作。2016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220家;核準中方投資額3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9%。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營業額20.4億美元,增長6.9%。全年承接服務外包執行額231.3億元,增長25.2%,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6.5億美元,增長28.6%。年末全市服務外包企業1299家,從業人員5.0萬人。
國內合作。2016年全市浙商回歸項目181個,實到資金6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國內招商引資項目649個,實際到位資金913.6億元,增長10.4%。實施山海協作產業合作項目76個,實際到位資金19.6億元。落實對口幫扶黔西南州項目70個,資金5390萬元。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產。2016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9.2億噸,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寧波港域完成5.0億噸。寧波港域全年完成鐵礦石吞吐量7630.5萬噸,比上年下降19.6%,煤炭吞吐量5397.4萬噸,下降11.5%,原油吞吐量6289.1萬噸,下降3.2%。全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2156.1萬標箱,增長4.5%,吞吐量居全球第四位、全國第三位,其中寧波港域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69.6萬標箱,增長4.4%。年末寧波港域集裝箱航線總數達232條,其中遠洋干線111條,近洋支線69條,內支線20條,內貿線32條。寧波港域全年完成海鐵聯運25萬標箱,增長46.9%。杭甬運河寧波段500噸級航道通航效應初顯,大宗貨物海河聯運突破130萬噸。
交通基礎設施。2016年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42.3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其中公路建設投資完成180.5億元,增長43.5%。新增公路里程65公里,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124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5.8公里。年末萬噸級碼頭總數達106個。
綜合運輸。2016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4.63億噸,比上年增長9.9%,貨物周轉量2297.6億噸公里,增長6.0%。其中,水路貨運量1.82億噸,貨物周轉量1902.4億噸公里,分別增長8.7%和5.7%;公路貨運量2.56億噸,貨物周轉量395.3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1.9%和7.5%;鐵路貨物運輸量2379萬噸,下降0.7%;民航貨物吞吐量15.1萬噸,增長29.7%。全社會客運量1.04億人次,增長1.6%。其中,公路客運量4813萬人次,下降12.2%;水路客運量170萬人次,增長6.3%;鐵路客運量4687.3萬人次,增長18.5%;民航客運量779.2萬人次,增長13.7%。
公共交通體系。年末全市共有公交標準運營車輛9296標臺,比上年增長7.7%;運營線路1151條,比上年增加93條。軌道交通流量快速增長,全年軌道交通客運量9968.1萬人次,日均27.2萬人次,分別增長164%和131.3%。年內新增公共自行車網點323個,年末全市共建成公共自行車網點1582個,增長25.7%,投放公共自行車40243輛;全年租車總量3990.9萬輛次,增長8.2%。年末全市共有出租車6406輛。
八、銀行、證券、保險
銀行業。201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6989.3億元,比上年增長5.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6622.9億元,增長5.5%。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達63家,其中政策性銀行3家,大型銀行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1家,城市商業銀行12家,郵儲銀行1家,外資銀行5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9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13家,非銀行金融機構4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證券業。2016年全市證券成交總額5.3萬億元,比上年下降43.2%。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3.9萬億元,下降52.7%,證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185.6億元,增長69.7%。期貨代理交易量9819.8萬手,增長23.7%;代理交易額4.1萬億元,下降56.7%。年末證券投資者開戶數170.2萬戶,增長18.1%。年內新增證券公司分支機構16家,新增期貨公司分支機構1家。年末全市共有133家證券公司分支機構,1家證券投資咨詢公司,1家期貨公司,3家期貨分公司和35家期貨公司分支機構。年內新增境內上市公司5家,實現首發(IPO)融資17.2億元;年末境內上市公司總數達56家。年內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71家,掛牌公司總數達136家。全年各類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公司債券等工具再融資425.5億元。
保險業。2016年末共有市級及以上產險機構32家、壽險機構24家、專業中介機構61家。全年全市實現保費收入257.6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7.2億元,增長4.9%;人身險保費收入130.3億元,增長21.9%。全年共為6.2萬家次企業和3927.5萬人次提供15.9萬億元的風險保障,賠付支出115.3億元,增長8.2%。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79.0億元,增長1.1%;人身險賠付支出36.4億元,增長27.8%。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創新。2016年全市專利申請量68244件,其中發明專利19328件,比上年增長20.4%;專利授權量4079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669件,增長4.7%。全年有137項科技創新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1項獲得國家重大專項支持,3項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計獲得國家級財政撥付經費5904萬元。年末全市共有省級企業研究院47家、市級企業研究院10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344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188家(其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7家)。累計培育創新型初創型企業9010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家。年末全市共有眾創空間53家,年內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
教育事業。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58所,在校學生總數130.5萬人。其中,在甬高校16所,在校學生20.1萬人;普通高中85所,在校學生8.6萬人;中職學校42所,在校學生6.6萬人;初中208所,在校學生19.2萬人;小學444所,在校學生47.7萬人。年末全市共有全日制民辦中小學(幼兒園)1056所,在校(園)生30.1萬人,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園)生數的27.3%。義務段有26.7萬名外來務工子女就學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人才開發。2016年全市新增各類人才14.1萬人,年末全市人才總量達201.3萬人,比上年增長7.5%。其中,新引進海外人才1803人,總量達9204人;新增博士、博士后592人,總量達534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8萬人,累計達33.3萬人。新評審出市“3315計劃”人才25人、高端創業創新團隊26個。新建院士工作站11家,累計98家;新增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25家,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工作(流動)站125家;新建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累計60家。
十、文化、衛生、體育
文化建設。2016年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58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6.9%。“東亞文化之都?2016寧波”活動年以春夏秋冬為節點,全年共舉辦文化、教育、體育、宗教、旅游、經貿等各類活動217項。寧波市文化館通過文化部第三批“國家一級館”復評,所有區縣(市)實現一級館全覆蓋。舉辦第二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暨2016寧波書展,成立寧波閱讀聯盟,發布寧波閱讀地圖,圖書交易額突破4200萬元。全年“天然舞臺”文化惠民演出共計配送547場,“萬場電影千場戲”全年送戲3790場,全市共放映公益電影3萬多場次。
衛生事業。2016年末全市共有衛生事業醫療機構4115家,醫院143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7家,三級乙等醫院10家。年末全市實有病床3.5萬張,擁有各類專業衛生人員7.2萬人,衛生技術人員5.9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2.3萬人,注冊護士2.4萬人。按戶籍人口統計,每千人床位數、衛技人員數、執業醫師(含助理)數和注冊護士數分別達到5.9張、10.0人、3.9人和4.1人。全市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6.67%,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66‰和2.29‰,常住人口孕產婦死亡率為6.47/10萬。
體育事業。2016年全市共舉辦46項全國以上賽事和活動。培養和輸送5名運動員參加第31屆里約奧運會4個大項6個小項的比賽,獲得1金2銅。全年寧波籍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3個,在世界青年賽上斬獲2金1銀,在亞洲級比賽中奪得9金3銀2銅,在全國性比賽中獲得30金23銀17銅。參加省青少年27個大項比賽,共獲得金牌199枚、獎牌430枚,團體總分4572分,金牌數位居全省第二。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達19.8億元,創歷史新高。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會保障
人口規模。2016年末全市擁有戶籍人口591.0萬人,其中市區284.2萬人。全年出生51100人,其中男性26341人,男女性別比為106︰100。人口出生率為8.68‰,自然增長率為2.85‰,比上年提高1.01個千分點,連續19年低于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787.5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即城鎮化率)為71.9%。
居民收支。2016年寧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41元,比上年增長7.9%。按城鄉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60元,增長7.7%,扣除價格指數,實際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2元,增長7.9%,扣除價格指數,實際增長6.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1.80,比上年縮小0.01。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891元,增長7.0%。按城鄉分,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1584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313元,增長8.5%。
社會保險。2016年末全市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412.1萬人、386.9萬人、262.5萬人、297.0萬人和251.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分別為127.4萬人、36.8萬人、151.3萬人和184.8萬人。年末全市累計發行社保卡790.3萬張。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民生保障。2016年末全市擁有養老機構272家,比上年增加27家,床位53049張,增長14.2%。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6.8萬人,低保資金實際支出3.2億元。市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月人均744元。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1860元、1660元和1530元三檔。年末累計有6.4萬名困難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5.6萬名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年末全市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3898人,集中供養率為98.8%,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1035人,集中供養率為99.7%。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年爭取國家棚改政策性貸款270.9億元,啟動棚戶區改造542.7萬平方米,其中危舊房改造288.6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54.1萬平方米,高塘一村、二村、潛龍、正大路等一批備受群眾關心關注的危舊房小區得到改造,約2.9萬戶家庭消除住房安全之憂。
慈善事業。2016年市縣兩級慈善機構募集善款4.4億元,救助支出4.3億元,受助的困難群眾達42.5萬人次。年末全市慈善機構累計募集已達55.0億元,累計救助支出42.2億元,受助338.6萬人次。
十二、生態建設、社會安全
生態建設。2016年全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4.7%,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下降13.3%。實現建設項目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全覆蓋,全年新增排污權交易89筆,交易金額3105萬元,新增有償使用359筆,金額1.38億元。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827臺;淘汰黃標車1427輛,老舊車3.1萬輛。推進生態創建工作,年末全市共有國家級生態區縣(市)5個,省級生態區縣(市)9個,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96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街道)121個。
“平安寧波”建設。2016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710起、死亡394人,比上年分別下降17.1%和7.5%。其中,較大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亡9人。全市共立案查處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357件,其中大要案45件,罰沒款655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87件。全年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民事糾紛10.8萬件,調解成功10.7萬件,成功率達99.1%,防止民間糾紛引起的自殺19件、22人次;防止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105件、249人次。
注:(1)本公報所列2016年的各項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
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
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
住宿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
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
(4)2016年1月1日起,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口徑變化,按可比口徑進行同比。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小于100萬元(不含)的生產安全事故,暫不納入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