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浙江

紹興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4-11 12:57:57 來源:紹興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6349次
紹興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
 
2016年,面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強勢推進轉型升級,強化創新驅動和為民導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綠色發展,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710.19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9.8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19.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181.16億元,分別增長2.1%、4.5%和6.9%。GDP總量列全省第四位。人均GDP為94620元(按年平均匯率6.6423折算為14245美元),列全省第四位,增長5.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5︰50.4︰45.1調整為4.5︰49.2︰46.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9%。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跌”,其中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3.7%,食品煙酒類上漲3.4%,醫療保健類上漲2.2%,衣著類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5%,居住類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6%;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分別下降1.1%和3.8%。
 
表1: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變化情況
 
分類名稱絕對數(上年=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9
 
一、食品煙酒103.4
 
1.食品104.4
 
其中:糧食99.5
 
菜111.9
 
畜肉類111.4
 
水產品104.9
 
干鮮瓜果類95.3
 
2.茶及飲料97.9
 
3.煙酒102.4
 
4.在外餐飲101.7
 
二、衣著101.8
 
三、居住101.4
 
四、生活用品及服務100.6
 
五、交通和通信98.8
 
六、教育文化和娛樂103.7
 
七、醫療保健102.2
 
八、其他用品和服務101.5
 
全年財政總收入630.08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0.30億元,同比增長7.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6.10億元,增長8.2%。
 
當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2.51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1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0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8463人,比上年下降3.7%,城鎮登記失業率2.36%,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全年新設市場主體7.03萬戶,其中,企業2.02萬戶,比上年增長21.7%;個體工商戶5.01萬戶,下降5.3%。“個轉企”2041家。年末在冊市場主體48萬戶,增長10.1%,其中企業14萬戶,增長12.9%;注冊資本(金)8557億元,增長26.2%。
 
二、農業和農村建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0.7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1.7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農業增加值143.77億元,增長2.3%;林業增加值21.07億元,增長3.3%;牧業增加值22.68億元,下降2.6%;漁業增加值22.34億元,增長5.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91億元,增長8.8%。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75.4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6.21千公頃,下降1.0%。糧食單產6530公斤/公頃,增長1.5%;糧食總產量95.48萬噸,增長0.5%。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33千公頃,增長8.0%;蔬菜播種面積53.38千公頃,增長1.7%;花卉苗木播種面積26.53千公頃,增長37.3%;果用瓜播種面積9.59千公頃,下降0.1%。
 
表2:2016年全市農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一、糧食作物萬噸95.480.5
 
1.谷物萬噸82.990.1
 
其中:稻谷萬噸71.640.4
 
小麥萬噸4.07-15.8
 
玉米萬噸5.724.2
 
2.豆類萬噸4.82-0.4
 
其中:大豆萬噸3.53-3.5
 
3.薯類萬噸7.675.5
 
其中:蕃薯萬噸5.299.7
 
二、油料萬噸4.554.6
 
其中:油菜籽萬噸3.458.8
 
三、棉花(皮棉)噸1107.00-41.9
 
四、生麻噸97.00-12.6
 
五、甘蔗萬噸3.33-10.0
 
六、煙葉(未加工煙草)噸836.00-7.2
 
七、中草藥材噸11793.00-4.7
 
八、蔬菜(含菜用瓜)萬噸178.752.4
 
九、食用菌(干鮮混合)噸5550.00-17.6
 
十、果用瓜萬噸32.310.6
 
年末生豬存欄頭數(含未斷奶小豬)72.33萬頭,年內生豬出欄頭數166.10萬頭,分別比上年下降10.4%和2.6%;年末牛存欄6943頭,比上年下降6.7%,年內牛出欄13848頭,比上年增長30.4%;肉類總產量15.26萬噸,下降1.4%。其中豬肉產量12.62萬噸,下降2.5%;禽蛋產量36185噸,下降11.1%。水產品總產量10.98萬噸,增長3.1%。
 
新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8.54千公頃。建成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片12個、8.62千公頃,千畝片34個、2.71千公頃,百畝方381個、3.35千公頃。擁有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6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98家。新增工商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4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85家。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村集體股權質押貸款和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試點等涉農改革工作,1913個行政村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際測繪面積90.74千公頃,占應測繪承包地總面積的86.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財政對農林水事務投入57.43億元,比上年增長7.5%。財政資金用于美麗鄉村建設11.24億元,增長5.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位居全省前列。新治理342個村,受益農戶15.97萬戶,完成年度目標的125.0%。全市1674個規劃保留村、64.12萬農戶實現污水治理;在全省率先開展規劃非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2013年以前治理村提標改造工程;全面建立“五位一體”運維體系。建成首批總長322.68公里,涉及37個鄉鎮、161個村的13條美麗鄉村景觀帶;有9個鄉鎮、28個村創建成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鄉鎮、特色精品村。開展村容村貌美化專項整治,完成問題整改4.37萬個,涌現了一批樣板鎮村,村莊環境面貌明顯改善。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831萬人次,營業收入19.50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6.03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4.4%、22.8%和19.2%。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1元,增長18.5%。消除經濟薄弱村124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培訓農民9.6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20.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016.44億元,比上年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78.63億元,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9710.06億元,增長2.8%,其中出口交貨值1252.86億元,下降2.7%。
 
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81.00億元、裝備制造業增加值501.66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551.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8.4%、8.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8.7%、29.9%、32.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到43.1%、51.9%、58.8%;信息制造業增加值58.37億元,同比增長12.1%;生命健康制造業增加值91.52億元,同比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38.1%,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表3: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重點產業增加值
 
產業名稱增加值
 
(億元)占規上工業
 
增加值比重(%)同比增長
 
(%)
 
高新技術產業481.0028.77.2
 
裝備制造業501.6629.98.4
 
戰略性新興產業551.1332.88.7
 
信息制造業58.373.512.1
 
生命健康制造業91.525.58.8
 
表4: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絕對數同比增長
 
(%)
 
精制茶萬噸16.522.7
 
紗萬噸25.348.6
 
布億米47.77-0.9
 
印染布億米185.12-0.1
 
領帶萬條13801-5.8
 
襪子億雙62.718.5
 
家具萬件478.712.0
 
染料萬噸61.02-1.8
 
合成纖維聚合物萬噸176.403.6
 
化學藥品原藥萬噸8.04-22.3
 
化學纖維萬噸420.01-8.2
 
塑料制品萬噸284.226.3
 
水泥萬噸847.19-17.9
 
平板玻璃萬重量箱938.91-3.0
 
鋼材萬噸433.756.9
 
銅材萬噸100.1811.4
 
滾動軸承萬套513960.3
 
風機萬臺33.820.8
 
交流電動機萬千瓦2966.444.5
 
太陽能電池萬千瓦65.53-6.9
 
家用燃氣灶具萬臺126.3819.1
 
液晶(LCD)彩色電視機萬臺281.538.7
 
汽車儀器儀表萬臺278.81-1.2
 
黃酒萬升35416-6.4
 
傘類制品萬把17426-4.3
 
珍珠飾品億元28.06-8.7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575.49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9.92億元,增長37.0%;有限責任公司92.46億元,增長10.6%;股份制企業95.48億元,增長31.3%;港澳臺投資企業60.93億元,下降0.8%;外商投資企業47.78億元,增長24.3%;私營企業275.26億元,增長1.4%。主營業務利潤率6.2%,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表5: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
 
增加值利潤總額
 
絕對數
 
(億元)同比增長
 
(%)絕對數
 
(億元)同比增長
 
(%)
 
總計1678.634.7575.498.5
 
其中:1.國有企業45.991.52.8243.6
 
2.集體企業0.3911.30.35-11.0
 
3.股份合作制1.13-2.80.35-28.1
 
4.有限責任公司291.745.592.4610.6
 
5.股份制企業162.5011.595.4831.3
 
6.私營企業865.963.2275.261.4
 
7.其他企業0.573.80.05-1.0
 
8.港澳臺投資企業190.803.560.93-0.8
 
9.外商投資企業119.554.647.7824.3
 
其中:大型企業530.505.5215.5113.4
 
中型企業536.744.3190.212.6
 
小型企業592.574.4165.0711.6
 
微型企業18.82-15.34.70-31.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93.610.49.9237.0
 
其中:輕工業922.443.3323.008.6
 
重工業756.196.2252.498.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06.20億元,比上年增長3.1%。建筑業總產值6935.54億元,增長5.4%;利潤總額143.18億元,下降1.9%;稅金總額193.26億元,增長2.7%。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88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國有投資844.83億元、非國有投資2037.66億元,分別增長53.7%、0.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分別為29.3%、70.7%。非國有投資中,民間投資1959.10億元,下降0.1%,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上年的76.0%下降至68.0%。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30.05億元,比上年增長39.5%;第二產業投資1300.84億元,增長3.9%;第三產業投資1551.59元,增長18.5%。
 
全年施工項目5125個,比上年增長13.3%,其中新開工項目4176個,增長15.9%。
 
表6: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分項情況
 
指標絕對數
 
(億元)比上年增長
 
(%)
 
固定資產投資2882.4811.6
 
按項目劃分:
 
1.項目投資2241.2914.3
 
其中:基礎設施投資760.0238.4
 
2.房地產開發投資641.193.0
 
門其中:住宅投資431.350.9
 
按產業劃分:
 
1.農業投資30.0539.5
 
2.工業投資1300.843.9
 
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137.473.2
 
其中:制造業投資1219.463.5
 
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491.772.2
 
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375.552.1
 
3.服務業投資1551.5918.5
 
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28.9474.1
 
重點領域投資:
 
重大基礎設施投資328.2258.4
 
重大產業項目投資724.3718.4
 
高新技術產業投資387.4027.9
 
其中:高新技術制造業投資352.6325.7
 
高技術服務業投資34.7855.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41.19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住宅投資431.35億元,增長0.9%。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資、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資和別墅、高檔公寓投資分別下降17.3%、12.5%和33.8%;辦公樓投資48.91億元,增長34.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7.03億元,與上年持平。商品房銷售面積772.61萬平方米,銷售額614.19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4.0%和11.9%。房屋施工面積3607.11萬平方米,下降5.6%;房屋竣工面積1146.89萬平方米,增長64.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9萬平方米,增長16.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3.3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821.18億元,增長11.8%。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505.99億元,增長11.0%;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277.35億元,增長12.9%。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類別分:汽車類零售額333.65億元,增長8.0%;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99.74億元,增長7.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72.81億元,增長24.3%;糧油、食品類和飲料類、煙酒類零售額69.43億元,增長13.3%;金銀珠寶類零售額45.52億元,增長29.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39.33億元,增長12.2%。
 
全部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1010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全部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23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網絡零售額318.26億元,增長35.2%。
 
年末納入統計的商品交易市場422個,比上年減少2個,其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75個,超十億元市場24個,超百億元市場7個。全年商品市場成交額3314.89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1993.68億元,增長2.4%;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1321.21億元,增長12.3%。中國輕紡城總成交額1504.14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中國輕紡城和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成交額分別為970.01億元和534.13億元,增長12.0%和3.5%。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820.90億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總額1686.23億元,增長0.2%,進口總額134.67億元,下降21.4%。從出口國家地區看,全市有進出口國家和地區214個,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出口超6500萬元的國家和地區111個,比上年增加4個。在15個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中,出口前三位的為美國、印度、阿聯酋,分別出口251億元、74億元、69億元;增幅排前三位的分別為韓國、伊朗、泰國,分別增長16.5%、12.0%、11.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32.84億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697.05億元,增長0.8%。從出口商品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仍為我市主要出口產品,全年出口1067.17億元,雖同比下降3.7%,但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3.3%。機電產品出口324.81億元,占出口總額19.3%,比上年增長6.3%;化工及相關產品出口125.92億元,占出口總額7.5%,比上年增長6.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1.54億元,占出口總額2.5%,比上年下降15.0%;從企業類型看,有出口實績企業8789家(包括三資企業),比上年增加79家。出口超6500萬元企業544家。
 
表7:2016年全市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絕對數(億元)比上年增長(%)
 
貨物進出口總額1820.90-1.8
 
一、貨物出口額1686.230.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其中:一般貿易1589.821.5
 
加工貿易93.92-19.9
 
其中:機電產品324.816.3
 
高新技術產品41.54-15.0
 
化工及相關產品125.926.9
 
紡織品及服裝1067.17-3.7
 
二、貨物進口額134.67-21.4
 
其中:一般貿易85.62-35.7
 
加工貿易38.091.8
 
全年新批外資項目277只,比上年增加81只。合同利用外資12.8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4%;實際利用外資8.00億美元,下降15.0%。新批(含增資)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73只,比上年減少1只,主要分布在第三產業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以及工業的機械、化工、醫藥等領域。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紹興投資,亞洲為我市主要的外資來源地。全市開發區完成合同外資8.3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7%,實際利用外資5.83億美元,下降13.1%,分別占全市總量的64.7%和72.9%。
 
全年新批境外投資企業56家,企業增資14家。境外投資企業總投資額151530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99564萬美元,下降39.6%。境外工程新簽合同額14709萬美元,完成營業額2427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4%。
 
全年服務進出口150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出口102億元,增長31.7%,進口48億元,增長12.3%。年末有服務外包企業220家,當年新增5家。完成服務外包合同簽訂額13044萬美元,離岸合同額12914萬美元,離岸合同額比上年增長13.6%;合同執行額12146萬美元,離岸執行額12027萬美元,增長20.2%。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2447.47萬噸,比上年增長1.4%,其中公路貨物運輸總量11134.00萬噸,增長2.5%;水運貨物運輸總量1313.47萬噸,下降6.5%。貨物運輸周轉量1195386萬噸公里,下降0.1%,其中公路貨運周轉量878421萬噸公里,下降0.3%;水運貨運周轉量316965萬噸公里,增長0.3%。旅客運輸總量3080.66萬人,比上年下降4.7%,其中公路旅客運輸總量2957.00萬人,下降5.0%;水運旅客運輸總量123.66萬人,增長2.6%。旅客運輸周轉量308493萬人公里,下降7.9%,其中,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307914萬人公里,下降8.0%;水運旅客運輸周轉量579萬人公里,增長15.2%。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0067公里,增長1.1%。
 
表8:2016年全市公路、水路運輸量情況
 
指標單位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周轉量萬噸公里1195386-0.1
 
其中:公路萬噸公里878421-0.3
 
水運萬噸公里3169650.3
 
旅客運輸周轉量萬人公里308493-7.9
 
其中:公路萬人公里307914-8.0
 
水運萬人公里57915.2
 
金甬鐵路、杭紹臺鐵路完成工可批復(項目核準)。蕭甬鐵路開行通勤列車項目與上海鐵路局簽訂框架協議。杭紹臺高速公路西線完成立項批復、工可審查,與杭州市、蕭山區簽訂投資框架協議。紹諸高速富盛至杭甬高速邊墩連接線等13個綜合交通項目列入全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規劃。杭紹城際鐵路、杭紹臺高速主體、527國道嵊州段、群賢路東延主體、紹三線北延、解放路南延、鄞州至云和公路新昌段、31省道后諸互通、濱海浙能電廠二期碼頭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杭金衢高速拓寬主體、329國道孫曹公路、市區二環北路拓寬、31省道諸暨王家湖至五泄段、諸暨三環線項目建成通車。紹諸高速諸暨延伸線、104國道柯橋段高架、上虞客運中心等項目有序推進。開行紹興-洛陽、紹興-寶雞列車,結束了紹興無始發列車的歷史。新增公交車216輛、運營里程273公里,新(改)建公交站點135個、農村公路候車亭379個。開通第一條嵊州新昌跨區公交、上虞至鏡湖快速公交、諸暨店口至杭州東站城際公交。
 
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車管所)129.98萬輛,比上年末下降1.7%。其中汽車110.46萬輛,增長13.8%。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59.97億元,比上年增長5.0%。年末電話用戶數(含小靈通)127.48萬戶,下降11.5%;移動電話用戶數(通話用戶)559.34萬戶,增長4.1%。固定電話普及率28.68號線/百人,下降11.8%;移動電話普及率125.83部/百人,增長3.8%。互聯網用戶數(不含手機上網用戶)180.92萬戶,增長10.0%。
 
年末全市有旅行社136家,比上年減少2家。全年旅游總收入89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國內旅游收入871.14億元,增長16.8%;旅游外匯收入29825.16萬美元,增長13.3%。接待游客8370.42萬人次,增長15.0%。其中,接待國內游客8287.95萬人次,增長15.1%;接待入境游客82.47萬人次,增長12.2%。
 
紹興市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10個“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味書屋-魯迅故里”被評為首批20家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
 
年末全市有A級景區76處。其中5A級、4A級、3A級、2A級景區各為1處、14處、32處、29處。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435.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0%;貸款余額6153.24億元,增長1.7%。
 
表9:201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標絕對數(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435.327.0
 
其中:住戶存款3431.629.7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153.241.7
 
其中:短期貸款3694.26-8.0
 
中長期貸款2138.0820.8
 
票據融資309.0729.8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新增社會融資1128.23億元,同比多增232.53億元。其中表內貸款考慮打包、核銷和債務置換因素實際增492.24億元,同比多增83.27億元;直接融資增588.87億元,同比多增179.72億元;其他融資增109.56億元,同比少增144.07億元;表外融資-62.45億元,同比少減113.61億元。36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5494筆,共165.54億元。
 
年末全市有上市企業62家,其中當年新增2家。“新三板”掛牌61家,浙江股交中心上柜407家。有18家上市公司開展27次并購活動,并購金額129.49億元。
 
全市證券交易金額4.24萬億元,比上年下降41.5%;期貨交易金額1.18萬億元,下降62.2%。
 
年末全市有保險市場主體57家。其中,產險27家,壽險30家。實現保費收入129.20億元,比上年增長17.8%,總賠付金額41.90億元,增長12.8%。其中,產險收入54.43億元,增長5.6%,賠款金額31.69億元,增長10.7%;壽險收入74.78億元,增長28.6%,賠款金額10.21億元,增長19.9%。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普通本專科招生3.02萬人,在校生9.03萬人,畢業生2.3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20所,招生1.71萬人,在校生4.98萬人,畢業生1.78萬人;其中14所中職學校14個專業開設“3+2”職業教育,17所中職學校32個專業開設“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普通高中48所,招生3.15萬人,在校生9.31萬人,畢業生3.00萬人。初中138所,招生4.71萬人,在校生13.87萬人,畢業生4.75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9%。小學343所,招生4.00萬人,在校生26.41萬人,畢業生4.96萬人。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幼兒園633所,在園幼兒13.17萬人。全市專任教師5.1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0.4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0.30萬人,普通高中0.76萬人,初中1.12萬人,小學1.57萬人,幼兒園0.81萬人。
 
紹興文理學院共獲批5項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名列省內同類高校第一,其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中心建設項目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越秀外國語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合格本科學校評估。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連續三年在全國300所獨立學院中綜合實力排名第五。上虞區、柯橋區成功創建教育基本現代化區。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創建率61.3%。
 
高考文理科第一批上線率18.7%。清華、北大錄取人數58人,占全省的17.1%。中職升學率42.1%,比上年增長4.8%。中職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取得了12金16銀4銅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數占全省29.3%,列全省第一。
 
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創建率97%,列全省第二位;新建中小學塑膠跑道46條,覆蓋率在全省前列;70%的普通高中建成創新實驗室,列全省第一;新(改、擴)建幼兒園50所,全市98%以上的兒童在省等級幼兒園上學,列全省第一;市義務教育學校接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9.48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3.5%,保障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00%入學。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用于科學技術支出22.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0.8個百分點。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5.0%,與上年基本持平。新昌創建國家高新區,諸暨科技城、嵊州科創中心、新昌南巖科技城等創新平臺和“眾創空間”等孵化平臺加快建設,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星創天地”1家,新增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推進省級“創新國家高企培育機制試點”工作,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3家,省級以上專利示范企業11家,省級農業科技企業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96家。新增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26家,總量均居全省前列。31項科技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居全省前列,其中2項成果被評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專利獲省級專利優秀獎,2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全年全市專利申請量70942件,列全省第二;同比增長57.4%,列全省第一。專利授權28370件,列全省第四;發明專利授權1754件,同比增長15.2%。技術交易總額8.45億元,比上年增長43.6%。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藝術表演團體全年演出903場次,比上年增加122場次,觀眾164.74萬人次;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5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國有劇院6個,全年演出899場次,比上年增加6場次,觀眾44.08萬人次;多廳電影院34個,電影放映31.64萬場次(不包含農村電影2.62萬場),比上年增長24.9%。群藝館、文化館(站)125個,公共圖書館7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417.43萬冊,比上年增長9.3%。組織送書下鄉13萬余冊、送戲下鄉1300多場,送電影下鄉2.62萬場。“電視圖書館”紹興模式通過文化部驗收,正式成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
 
全市5個專業院團新創作(或重大改編)的5臺戲劇大戲全部入圍浙江省第十三屆戲劇節。越劇《青藤狂歌-徐渭》等2個項目入選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成功舉辦第十四屆江浙滬閩經典越劇大展演、紀念越劇誕辰110周年、首屆全球越劇戲迷嘉年華活動、浙江省首屆雕塑大展、2016年首屆紹興市文化旅游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等重大文化活動。
 
開展各類非遺申報,完成紹劇、目連戲、水鄉社戲三個國家級非遺資金申報。11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全市共有297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中當年命名有66位。越城區、嵊州黃澤鎮前良村成功入選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
 
年末有衛生機構2531個(含村衛生室975個),比上年末增加11個。其中醫院70個,增加4個;衛生院及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83個,減少16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5459張,其中醫院床位19876張,分別增長8.9%、3.1%。醫生數14171人,注冊護士數13872人,分別增長9.8%、10.6%。每萬人擁有醫療床位57.27張,比上年增加4.49張;每萬人擁有醫生31.88人,比上年增加2.74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啟動紹興市政府與浙江大學第二輪醫學合作,合作學科增加到20個。運行“健康紹興APP”升級版。推進基層衛生綜合改革,新昌縣開展衛生重點縣建設,嵊州市開展基層補償機制改革試點。23個政府性投資項目有序推進,嵊州市人民醫院投入運行,PET/CT落戶紹興。實施“4個100”健康促進工程,組織義診咨詢和健康宣教進基層活動4486場,9家衛生院開展醫養結合試點。落實計劃生育國策,平穩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全年再生育審批1181例。規范化的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90.6%,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72.5%,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1.6%。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率100%。有效處置H7N9病例和境外輸入登革熱病例。
 
開展萬人登山周、紹興版各類馬拉松、“全民健身日”活動,全市全年舉辦的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超過1000場。舉辦了國際皮劃艇馬拉松經典系列賽,來自14個國家和國內15個省市319名運動員參賽。酷玩小鎮、e游小鎮列入省第二批體育小鎮培育名單之一。當年紹興運動員共獲得國際比賽金牌1枚、銀牌2枚、銅牌3枚,獲得洲際比賽金牌4枚,全國比賽金牌45枚、銀牌18枚、銅牌22枚;省錦標賽金牌92枚、銀牌134枚、銅牌138枚。
 
全市體育部門所屬的公共體育場地和鄉鎮(街道)及村的多功能體育場地全部免費或低價向社會開放,符合條件的527所學校向市民開放。市奧體中心在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四大項目對外開放的基礎上,新增擊劍培訓項目,填補了紹興擊劍競技運動的空白,提高大型場館綜合利用效能。
 
全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8.59億元,比上年增長31.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市統計局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年末常住人口49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0萬人。
 
據市公安局人口戶籍年報統計,年末總戶數161.53萬戶,與上年末的161.43萬戶略有增加。戶籍人口444.53萬人,其中男性221.92萬人,女性222.61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9%和50.1%;全年出生人數38469人,出生率8.67‰;死亡人數26989人,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長率2.59‰,比上年提高2.16個千分點。
 
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6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05元,增長7.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4元,增長8.2%。
 
表10:2016年紹興城鄉常住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全體常住居民城鎮常住居民農村常住居民
 
絕對數(元)比上年增長(%)絕對數(元)比上年增長(%)絕對數(元)比上年增長(%)
 
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68.1503057.6277448.2
 
其中:工資性收入233189.3279688.61604410.0
 
經營凈收入90866.396147.482604.1
 
財產凈收入41024.662133.58006.8
 
轉移凈收入50019.265108.0264011.1
 
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541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28858元和17787元,增長2.5%和3.9%。
 
年末全市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1.1平方米,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4.1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62.1平方米。
 
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47.73輛,比上年末增加6.39輛;擁有計算機78.17臺,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68.44臺,分別增加0.75和1.66臺;擁有移動電話229.32部,其中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114.27部,分別增加13.24和16.27部;擁有洗衣機92.53臺、電冰箱(柜)102.58臺、彩色電視機194.71臺、空調174.58臺、熱水器91.43臺,分別增加4.14、4.94、11.74、16.24和4.77臺。
 
年末全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19.25和456.02萬人,比上年分別下降4.3%和6.5%。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7.05萬人,增長3.6%。
 
在新一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測評中,紹興市列全國第十四位,浙江省首位。成功爭創全國唯一智慧居家養老標準化試點,全面啟動全國智慧居家養老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工程,建成14個社區(村)智慧居家養老示范基地。發放養老服務補貼4.45萬人,發放資金2576.48萬元。新增養老機構床位7609張,其中護理型床位4854張,新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826家,實現全市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
 
年末在冊低保對象57210人,其中城鎮9054人,農村48156人。低保資金(含各類補貼)支出2.57億元;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687元和66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和22.0%。獲得生活補助的城鄉低收入家庭持證重度殘疾人28082名。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全市有4185名16周歲以下農村留守兒童。提高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機構孤兒基本生活費提高到1610元,社會散居孤兒提高到970元,其他困境兒童隨散居孤兒同步調整發放標準。新建避災安置場所107個,累計建成總數達1454個,用于避災面積63.36萬平方米,可容納18.79萬人,實現鄉鎮級避災安置場所100%全覆蓋,村級避災安置點覆蓋率50.2%以上。當年有8個社區被命名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0個社區被命名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救助臨時困難群眾7956戶,17050人次,支出臨時救助金2093.99萬元。醫療救助108.48萬人次,支出救助金1.22億元。支出善款1.10億元,救助41.43萬人次。全年福利彩票累計銷售13.10億元,總銷量居全省第五位。
 
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1999套,完成省定目標的163.0%;竣工22749套,完成省定目標的137.9%。全市城中村改造新開工18940套,完成省定目標的121.4%,其中貨幣化安置9752套。危舊房治理改造194幢,完成省定目標的155.45%。拆除違法建筑1924萬平方米,完成省定目標的384.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二、資源、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
 
全市有氣象雷達觀測站點3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5個,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217個。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1668.5毫米(折合降水總量137.77億立方米)。總水資源量80.03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63.78億立方米多25.5%;人均水資源量1604.47立方米。
 
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99.02千公頃,比上年末下降0.2%。其中水田137.76千公頃,與上年末基本持平;旱地61.26千公頃,下降0.6%。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2.73萬畝,其中平原綠化2.1萬畝。新建省級森林城鎮3個、森林村莊18個,市級森林城鎮9個、森林村莊52個。建成森林廊道224.2公里。新種植珍貴樹152.64萬株,建成珍貴樹種示范林18片、示范點17個、示范單位18個。森林覆蓋率54.03%。
 
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65.61億元,比上年增長17.9%。18座病險水庫,108座山塘,53.3公里堤防除險加固;新增改善灌溉面積4.06萬畝,改善農村居民飲水8.61萬人;新建污水管網246.8公里,河湖庫塘累計清污(淤)量1951萬方,河道綜合整治254.4公里;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44萬畝。
 
全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80.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國控三站點AQI優良天數比例為79.0%,提高5.1個百分點,提高幅度高于全省平均0.2個百分點;PM2.5均值濃度47微克/立方米,下降16.1%,下降幅度大于全省平均3.3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80,下降15.2%,下降幅度列全省第一。
 
24個省控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1.7%。70個市控及以上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的斷面數占監測斷面總數的78.6%。滿足功能要求的斷面數57個,比上年增加15個,達標率81.4%,比上年提高21.4個百分點。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比全省平均91.1%高8.9個百分點。
 
諸暨市創建國家級生態縣通過環保部驗收,新昌縣國家級生態縣獲得環保部正式命名。柯橋區通過省級生態區驗收。上虞區被省美麗辦明確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候選城市。
 
初步測算,預計全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規模以上八大高耗能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310起,比上年下降44.0%,死亡243人,下降24.5%。其中,工礦工貿企業事故39起,下降44.3%,死亡39人,下降50.0%;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269起,下降43.7%,死亡202人,下降15.8%。未發生較大生產經營性事故。
 
注釋:
 
[1]本公報所列2016年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GDP)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三次產業劃分執行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3]“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指2016年對其出口增速超過10%的14個國家,具體有拉脫維亞、希臘、斯洛文尼亞、印度尼西亞、立陶宛、越南、匈牙利、羅馬尼亞、菲律賓、捷克、緬甸、波蘭、克羅地亞和柬埔寨。
 
[4]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在紹興選取1820宅(戶)城鄉居民家庭直接開展調查。在此基礎上,計算了城鄉可比的新口徑紹興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分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法人工業企業。
 
[6]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法人單位。
 
[7]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口徑有調整,現包括工礦商貿企業、道路運輸、水上運輸、漁業船舶、鐵路運輸、農業機械、海上交通事故。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8]2016年公安局人口統計報表數據截止2016年11月30日。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