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
2021年,湖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湖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執行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各項工作落實見效,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644.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6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865.0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631.3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4.1:51.2:44.7。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107534元,增長8.2%。
經最終核實,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現價總量320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4.4:49.9:45.7。
全年財政總收入683.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5%和22.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379.6億元,增長21.3%;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124.9億元,增長4.3%,企業所得稅58.7億元,增長31.6%,個人所得稅26.6億元,下降13.4%。全年財政支出524.5億元,增長8.3%,其中民生改善支出382.5億元,增長8.2%。
二、農業和農村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2.4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108.9億元,增長2.1%;林業產值22.4億元,下降1.4%;牧業產值21.5億元,增長14.4%;漁業產值85.4億元,增長5.4%。糧食播種面積120.5萬畝,增長1.6%;糧食總產量52.7萬噸,增長0.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不含苗木面積)86.14萬畝,其中蔬菜面積61.11萬畝。全年生豬出欄33.01萬頭,增長24.1%;羊出欄42.7萬只,增長16.1%;家禽出欄2986.4萬羽,增長13.6%。主要畜產品(豬牛羊禽)肉類產量7.7萬噸,增長22.6%;禽蛋產量1.8萬噸,下降19.1%;水產品產量55.8萬噸,增長4.6%。
全市年末擁有現代農業示范園404個,其中省級112個;全年新建現代農業示范園10個。年末擁有農業龍頭企業288家。年末擁有綠色食品基地22.42萬畝,綠色食品398個。
三、工業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4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3%,其中輕工業457.6億元、重工業788.0億元,分別增長10.8%和14.8%。33個大類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從重點產業看,高新技術產業772.6億元,增長14.5%,占比為62.0%;戰略性新興產業462.9億元,增長17.0%,占比為37.2%;裝備制造業391.1億元,增長20.2%,占比為31.4%。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6397.3億元,比上年增長27.5%;利稅578.4億元,其中利潤415.1億元,分別增長15.1%和15.7%。14個工業行業達到了“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利稅超10億元”,共實現營業收入5172.3億元、利稅總額493.3億元,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0.9%和85.3%。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上年增長14.2%。民間投資增長8.4%,其中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4.1%;交通投資增長6.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1.5%;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增長3.2%。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83.2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全年房屋施工面積4329.1萬平方米,增長1.4%,其中新開工面積910.3萬平方米,下降5.0%;商品房銷售面積879.8萬平方米,下降1.8%,其中住宅785.0萬平方米,下降4.3%。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273.2萬平方米,增長7.1%;竣工面積1935.1萬平方米,下降2.0%。全市年末資質以上建筑企業419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5家,一級資質企業36家。
五、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6.2億元,比上年增長9.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4517.3億元,增長24.2%;住宿餐飲業營業額61.0億元,增長19.6%。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1%,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2%,消費品價格上漲2.8%。從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看,食品煙酒上漲2.4%,衣著上漲2.2%,居住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2.6%,交通通信上漲4.7%,教育文化娛樂上漲3.9%,醫療保健上漲2.6%,其他用品及服務下降3.8%。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490.9億元,比上年增長31.8%。其中,出口1356.2億元,增長32.3%;進口134.7億元,增長26.6%。按主要市場分,拉丁美洲出口增長較快,達到71.3%;亞洲、歐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分別增長31.0%、50.4%、10.6%、21.1%、19.6%。一帶一路出口額410.7億元,增長36.0%。
全年新批準及增減資利用外資項目368個。其中,增資項目78個,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146個。全年合同外資5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4%。實到外資12.1億美元。
七、交通運輸和電信
全市年末公路通車里程82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2公里。全年完成客運量643.2萬人,比上年下降81.8%;客運周轉量7.2億人公里,下降32.3%。完成貨運量22372.3萬噸,增長13.3%,其中公路14167.0萬噸,增長17.2%,內河8205.3萬噸,增長7.3%;貨運周轉量225.6億噸公里,增長13.0%,其中公路102.4億噸公里,增長18.4%,內河123.2億噸公里,增長8.9%。全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13107.7萬噸,增長7.3%,內河集裝箱吞吐量61.3萬標箱,增長9.8%。
全市年末汽車保有量達到100.5萬輛,比上年末增加5.5萬輛;私人汽車保有量91.1萬輛,增加5.0萬輛,增長5.8%,其中轎車86.1萬輛,增加4.7萬輛。全年小型汽車上牌量10.8萬輛。
全年郵政業務收入48.2億元,其中快遞業務收入4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7.1億元,增長15.7%;全市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1.6萬戶,比上年減少2.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45.4萬戶,其中4G用戶358.0萬戶,增長5.5%;年末寬帶用戶245.6萬戶,增加23.3萬戶。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全市金融機構年末本外幣存款余額68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住戶存款3113.1億元,增長11.4%;本外幣貸款余額7203.6億元,增長21.3%;不良貸款率為0.38%,比年初降低0.13個百分點,信貸資產質量居全省第2位。
全年證券營業機構股票成交額11048.9億元,比上年增長54.3%,其中代理A股成交10981.2億元,增長54.6%。新增天能股份、微宏動力、森赫電梯、匯隆新材、久盛電氣等5家上市公司,實現首發融資111.5億元;浙江鼎力、東尼電子等2家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平臺實現再融資19.7億元。全市年末已擁有上市公司44家,其中境外11家,境內33家。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31.6億元,增長3.7%。其中,財產險47.6億元,增長3.9%;人身險84.0億元,增長3.6%。各項保險賠款和給付支出46.5億元,增長17.0%。其中,財險賠款31.7億元,增長20.7%;人身險賠款和給付支出14.8億元,增長9.8%。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年末擁有各級各類學校519所,全年招收學生13.28萬人,在校學生49.01萬人,畢業生11.5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5.74%,比上年提高2.11個百分點;初中畢業升高中段比例99.34%,提高0.03個百分點;初中、小學入學率均為100%;十五年教育毛入學率99.80%,提高0.01個百分點。全市各類學校擁有專任教師3.34萬人,其中普通中小學專任教師2.10萬人;每百名普通中小學生擁有專任教師6.80人。
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85家,累計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379家;新建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67家、累計552家;全年經認定登記的技術成交項目1906項,技術成交金額133.13億元、比上年增長72.3%;全年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3.3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7件,均位居全省第2位。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市年末擁有文化館6個,全年舉辦展覽913個,組織文藝活動3751次;公共圖書館6個,總藏量4087千冊件;鄉鎮街道文化站72個;博物館(文化館)38個;文物保護單位422個,其中國家級28個,省級53個。新建農村文化禮堂98個。
全年出版各類報紙13.9萬份,其中湖州日報4.7萬份,湖州晚報6.2萬份,湖州廣電報3.0萬份。
高質量完成省民生實事項目,全市新建省市兩級體育公園(體育設施進公園)10個、足球場(含籠式足球場)10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0個、村級全民健身廣場19個、百姓健身房32個。完成36個新建住宅區配套體育設施驗收,343件健身器材更新維護;成功舉辦湖州市第三屆全民健身節及8月8日浙江省全民健身日主會場活動。持續抓好公共大型體育場館低免開放,開展“周三全民健身免費開放日”活動,全年免費開放4003場,受益人群10.1萬人次。打造成長三角地區最佳體育旅游目的地、戶外運動新高地,成功舉辦2021年湖州市第一屆城市定向賽;協助舉辦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長興站)、TNF100莫干山國際越野跑挑戰賽、2021第三屆南潯古鎮槳板公開賽、中國名校水上運動公開賽暨吳興“十漾連珠”第三屆時尚嘉年華等系列品牌賽事。
全市年末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596個,其中醫院82家、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83家(其中鄉鎮、街道建制67家)、婦幼保健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697個;等級醫院22家,其中三級醫院6家(不含婦保院);擁有醫療床位20087張,其中醫院(含婦保院、衛生院)床位19258張;衛生技術人員29008人,其中執業醫師9451人、執業助理醫師1537人、注冊護士12747人。全年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56‰、2.51‰。
十一、人口、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340.7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4.9萬人,農村人口115.8萬人,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為66.0%。全市出生人口2.1萬人,死亡人口2.2萬人;出生率為6.2‰,死亡率為6.5‰,自然增長率為-0.3‰。
據住戶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79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1%。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0.3%,經營凈收入增長10.6%,財產凈收入增長10.6%,轉移凈收入增長8.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1532元,增長17.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30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9%。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1.0%,經營凈收入增長11.4%,財產凈收入增長9.6%,轉移凈收入增長9.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134元,增長18.1%。
全市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228.59萬人,比上年增加7.2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1.50萬人,增加6.7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3.40萬人,增加5.4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36.77萬人,增加6.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6.26萬人,減少19.16萬人。全年歸集住房公積金89.16億元,增長7.3%;當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2.88億元,增長3.6%。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98萬人,幫扶再就業3.5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1%。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17元。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6.45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91億元。
十二、城市建設和環境質量
“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品牌全面打響,實現“美麗浙江”考核九連優,入選中國美好生活城市十大秀美之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湖山大道、城市內環快速改造東段、城市規劃展覽館等項目建成投運。城鄉風貌進一步提升,率先實現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市級美麗鄉村全覆蓋,獲批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高標準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樣板片區、高水平打造組團式“未來鄉村”,首批10個基本建成。安吉余村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評為“最佳旅游鄉村”。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平安湖州建設“十四連冠”,群眾安全感滿意率居全省前列。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全國率先發布《綠色鄉鎮創建指南》地方標準,推進實施264個“無廢城市”細胞和100個“無廢城市”載體建設,在最新發布的浙江省“無廢指數”中我市位居第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位列全國同類城市第一。
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25微克,下降3.8%;空氣優良率84.4%,下降3.3個百分點;縣控以上地表水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入太湖水連續14年保持III類,“五水共治”連續七年奪得“大禹鼎”。
注: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增加值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執行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主要行業統計范圍:①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②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法人單位;③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④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⑤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包括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