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安徽

阜陽市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08 14:23:34 來源:阜陽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614次

200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為主題,緊緊圍繞“優化一產、強化二產、繁榮三產”的總體思路,認真貫徹落實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優化環境、保持穩定、促進經濟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前進中的重重困難和問題,確保了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推動了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

一、綜 合

國民經濟止降回升。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0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4億元,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49.2億元,下降5.0%;第三產業增加值68.0億元,增長4.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279元,比上年下降1.2%。

市場價格保持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7%。分類別看,服務項目上升11.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上升16.6%,居住項目上升2.7%;食品、衣著、家庭設備及用品、醫療保健用品、交通和通訊等價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農產品成交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4.0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2001年,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1.9:26.0:32.1調整為41.6:24.5:33.9,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3.1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比上年減少2.4萬公頃,經濟作物擴大0.8萬公頃;糧經比例由上年的73.5:26.5調整為72.4:27.6;復種指數1.9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養殖業進一步向規模經營、特色養殖方向發展,養殖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7%提高到34.5%。工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工業產值中公有制經濟的比重由上年的69.9%下降為64.2%,非公有制經濟成份比重由30.1%上升為35.8%。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國有單位投資占總投資的51.6%,比重比上年下降7.5個百分點;集體單位投資占總投資的6.5%,比例下降1.5個百分點;其它單位投資占總投資的41.9%,比重提高9.0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為55.9%,比上年下降7.4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比重占40.6%,比上年下降17.2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比重占42.7%,比上年提高9.8個百分點。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逐步規范。2001年,全市農民人均負擔較稅改前減少52%,農民人均稅費支出73元,比上年下降21.2%。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進。全市22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30戶重點骨干企業的戰略性調整有序推進,58戶國有中小企業改制退位基本完成,阜陽紡織集團加盟上海華源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掛牌運營。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兩個確保”目標基本實現,社會化發放率達100%。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醫療衛生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社會需求持續增長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產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城鄉居民收入總體水平偏低;工業投入嚴重不足,企業整體效益下滑,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壓力增大,部分群眾生活仍比較困難;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經濟發展環境仍不寬松,社會經濟秩序有待進一步整治。

二、農 業

2001年,全市農業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總體保持了穩定發展,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6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下降0.2%。

糧食生產“夏增秋減”。全年糧食總產334.7萬噸,比上年下降3.6%。其中,夏糧總產206.6萬噸,增長10.6%;秋糧因災情嚴重減產較大,總產128.1萬噸,比上年下降20.1%。主要經濟作物中,棉花增產、油料減產。受去年棉花價格上揚的影響,農民種棉積極性提高,棉花種植面積51.8萬畝,增長18.5%,棉花總產3.2萬噸,增長41.7%;油料總產13.5萬噸,比上年下降7.9%。

林業生產建設穩步發展。當年全市造林面積5093公頃,幼林扶育面積4.0萬公頃,年末森林覆蓋率14.9%。

畜牧業生產穩步增長。2001年,全市畜牧生產主要指標除牛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年肉類總產量46.9萬噸,比上年增長4.2%。養殖結構調整成效顯著。2001年畜牧業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漁業生產繼續下滑,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受干旱和污染影響,年末養殖水面2.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3萬公頃。全年水產品產量8.4萬噸,比上年下降13.8%,其中魚類產量6.2萬噸,下降25.3%。水產養殖品種進一步向多元化及特種養殖方向發展,全市名優水產養殖面積占總養殖面積的16%,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

農業機械化和農田水利建設繼續得到加強。2001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28.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1%;每公頃耕地平均機械動力占有量5.6千瓦,比上年提高9.8%;大中型拖拉機3721臺,增長24.4%;小型拖拉機12.6萬臺,增長4.9%;聯合收割機1719臺,增長114.9%;機動脫粒機4.4萬臺,增長6.1%。全年農村用電量5.4億千瓦小時,增長11.0%。全市有效灌溉面積33.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3%,占耕地面積的58.2%;旱澇保收面積21.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3%,占耕地面積的37.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持續下滑。200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7.2億元,比上年下降3.5%,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5%,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實現增加值20.7億元,下降6.1%,占工業增加值的55.7%。

企業經濟效益下滑。2001年,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87.6%,比上年下降12.4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67.3億元,下降14.4%;利稅總額7.8億元,下降11.6%,其中,利潤1.1億元,下降63.5%;企業虧損面25.8%,上升5.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0.7億元,增長57.2%。

建筑業生產下降。2001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2.1億元,比上年下降9.3%。

資質四級及以上建筑企業生產增勢強勁。2001年,資質四級及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25.6%。當年資質四級及以上建筑企業施工項目936個,比上年增加192個;竣工項目665個,比上年增加233個;房屋施工面積250.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47.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5萬平方米;實現利潤2570萬元,比上年增長153.0%;全員勞動生產率39924元/人(按產值計算),比上年增長17.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6億元,比上年下降14.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投資28.7億元,下降25.0%;集體經濟投資3.6億元,下降30.7%;城鄉居民個人及其它經濟類型投資23.3億元,增長9.4%。分投資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設投資12.6億元,下降46.8%;更新改造投資13.3億元,下降1.5%;房地產開發3.5億元,增長26.7%;其他投資26.2億元,增長5.7%。

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1年,全市共實施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項目16項,累計完成投資23億元。北京路立交橋、潁河西路西城河橋、臨泉楊橋糧庫、太和糧庫、阜城至界阜蚌高速公路連接線等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阜陽棉花儲備庫、二水廠、界臨淮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阜化合成氨尿素裝置節能改造、金種子集團90萬張高檔成品革技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全年有29個項目入區建設,完成投資1.1億元。

五、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穩步發展。2001年,交通運輸郵電業完成增加值14.2億元,比上年增長4.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當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9億元,比上年增長22.7%。特快專遞、函件業務量分別增長107.6%、62.8%;報刊、包件業務量分別增長33.5%、47.0%。市內電話、農村電話、移動電話以及計算機互聯網用戶保持較快增長。年末市內電話、農村電話、移動電話戶數分別為22.8萬戶、31.7萬戶、21.6萬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8.1%、48.1%、25.6%。年末電信數據通信用戶達到42046戶,其中計算機互聯網用戶達到40054戶。

六、國內貿易

市場銷售穩步增長。全年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完成增加值16.1億元,比上年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3億元,增長4.1%。分城鄉看,城市消費穩定,農村消費低迷。2001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6.5億元,增長5.4%;縣的零售額為35.0億元,增長6.5%;縣以下零售額為34.9億元,增長0.4%。分行業看,內貿、餐飲業增長較快,制造業農業生產者和其他行業零售額下降。全市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73.9億元,增長5.1%;餐飲業零售額14.9億元,增長8.4%;制造業零售額8.8億元,下降8.0%;農業生產者零售5.6億元,下降9.0%;其他零售額3.2億元,增長28.7%。

大中型貿易企業得到政策和“假日經濟”的實惠相對較多,銷售增長較快。2001年,全市54家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5.8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批發業銷售總額28.2億元,增長7.8%,零售業銷售總額7.6億元,增長6.3% 。

七、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對外經濟穩步發展。200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43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出口2807萬美元,增長17.2%,進口1538萬美元,增長18.1%。全年新簽項目14個,合同外資金1477萬美元,平均每個項目合同外資金10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120萬美元,增長33.2%。

旅游業取得新進展。2001年,全市旅游總收入11.0億元,其中國際旅游外匯收入317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10.5億元,旅游商品出口創匯244萬美元。接待境外游客4850人次,國內旅游人數258萬人次。年末全市有旅行社17家,星級飯店14個。

八、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收入小幅增長。全年財政收入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中央收入5.8億元,增長2.1%,地方收入10.0億元,增長0.7%。從主要稅種看,工商稅收3.9億元,增長5.0%;企業所得稅0.8億元,增長13.9%;農業四稅4.0億元,增長11.0%。全年財政支出21.2億元,增長29.6%,支出比收入增幅高28.4個百分點。在財政支出中,財政加大了對企業改造、教育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持。2001年,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支出4636萬元,增長695%;教育事業費支出 57019萬元,增長30.3%;社會保障支出9580萬元,增長198.4%。

金融業運行穩定。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企業存款30.6億元,增長9.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59.1億元,增長16.9%。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63.1億元,增長4.8%。其中,短期貸款131.8億元,增長0.1;中長期貸款23.0億元,增長17.6%。

保險業平穩發展。2001年,全市保險系統保費收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億元,人壽保險收入2.1億元。已決賠款和給付0.7億元,增長10.1%,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0.6億元,人壽險業務賠款和給付支出0.1億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果,科技隊伍穩定發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8萬人,其中中級技術職務以上人員2.0萬人。國有獨立研究機構8家,從業人員346人,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04人。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取得新進展。年底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3家,高新技術產品15項,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技工貿收入11億元;實施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項,省級火炬計劃項目10項;列入國家級科技產業計劃項目4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6項。大中型工業技術開發取得新進展。當年從事工業技術開發人員1131人,技術開發項目91個,技術開發經費支出總額6543萬元。民營科技企業蓬勃發展。年末全市共有民營科技企業409家,從業人員6000多人,科技人員近3000人,實現技工貿收入3億元,當年新認定民營科技企業42家,民營科技機構3家。

專利申請穩定發展,技術監督與質量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2001年,全市共受理專利申請105件,其中發明專利23件,實用新型42件,外觀設計40件。年末技術監督部門共抽查產品4229組,其中生產領域3193組,流通領域1346組。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450起,其中立案1412起,結案1313起,端掉制假、售假窩點559個,總的涉案金額44987萬元。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全市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茖W生2600人,比上年增加300人,年末在校生7186人,比上年末增加1614人。年末各類中等專業、職業學校186所,在校學生13.8萬人,其中普通中專學校在校學生1.6萬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2.2萬人。普通中學415所,在校學生41.1萬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6.0萬人,初中在校學生35.1萬人。小學3272所,在校學生122.5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8.6%,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82.6%。每萬人擁有大學在校學生8人,比上年增加2人;擁有中專在校學生18人,比上年減少2人;擁有普通中學在校學生481人,比上年減少37人。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成人教育和技術培訓進一步發展。2001年,全市成人高等學校招收專科學生2351人,年末在校學生5528人;成人中小學在校學生2.9萬人;全年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學生31.0萬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9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2個。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0.0萬戶。全市有印刷企業1200家,出版物發行單位550家,從業人員28000人;報紙期刊社22家,從業人員370人。全年報紙總印數6866萬份。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6萬冊。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市衛生機構325個,比上年減少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15個,與上年持平;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7個,比上年減少4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與上年持平。年末醫院、衛生院病床10565張,比上年減少29張;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4053人,比上年增加124人,其中,醫院、衛生院12396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709人,婦幼保健機構264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60人,減少16人和增加2人。醫院、衛生院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中,醫生6343人,護理人員3259人,藥劑人員1255人,檢驗人員675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99人、減少16人、增加14人和1人。年末,全市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每萬人擁有病床12張,均與上年基本持平。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01年,我市運動員在國際和國內的重大比賽中,奮勇拼搏取得了重大突破,獲得世界冠軍1人次,亞洲冠軍2人次,中、日、韓三國對抗賽冠軍1人次,全國冠軍9人次,全省錦標賽冠軍42人次。在全國九運會上,我市運動員獲得1金、2銀、3銅,列全省各地市第一位。經過考試考核,全市有46人被批準為國家二級裁判員,17名運動員被批準為國家二級運動員。群眾性體育活動進一步開展。2001年,我市相繼舉辦了阜城“太陽杯”申奧萬人長跑活動、阜城慶祝申奧成功萬人游行活動和迎國慶萬人長跑活動,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十一、人口、就業、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環境保護

人口增長繼續得到有效控制。據抽樣調查,200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2.16‰,死亡率為5.26‰,自然增長率6.9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4.66萬人(包括戶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到市外的人),比上年末增加6.06萬人。

勞動力結構繼續調整。年末,全市從業人員44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0萬人。其中,第一產業294.9萬人,第二產業63.2萬人,第三產業85.2萬人,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比例由上年的67.3:14.0:18.7調整為66.5:14.3:19.2。年末,全市職工人數3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8萬人,其中在崗職工27.3萬人,減少1.9萬人。

勞動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2001年,全市勞務輸出150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出近40萬人次,并在北京、上海、天津、大連等城市建立了穩定型勞務基地12個,委派勞務輸出信息員29名。

城鄉居民收入有增有減。2001年,全市職工工資總額18.0億元,比上年增長6.0%;職工平均工資6004元,增長15.1%。據抽樣調查,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9元,比上年增長4.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3.6%;人均消費性支出4613元,增長1.1%;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8.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768元,比上年減少66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下降3.1%;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10元,下降1.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5.4%,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9.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社會保障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全市有16.0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際征繳基金1.6億元,征繳率達98%。共發放3.0萬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7億元,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100%。21.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實際征繳失業保險基金2781萬元。2001年共籌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2761萬元,保證了8951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按時足額領取基本生活費。全市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已全面啟動,年底已有11.1萬人參加了醫療保險。

社會福利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全市向災區下撥口糧款1700萬元,全市受保障人數5.9萬人,保障覆蓋面6.7%,兌現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近3萬人,發揮了低保線對維護城市特困群體基本生存權的作用。優撫安置工作不斷發展。全年發放優待金1400余元,保證了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

環保事業發展加快。年末,全市環保系統職工436人,市、縣級環境保護監測站、監理所12個,環境科研所1個;建成煙塵控制區44.2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面積17.0平方公里;COD、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控制目標,“一控雙達標”通過省級驗收。

2001年,全市發生交通事故3505件,受傷1456人,死亡374人,損失金額618.1萬元。火災事故851件,傷亡23人,損失折款205.3萬元。

注:1、公報中數字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幅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附表一:              2001年主要工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一、  農產品產量

糧食               萬噸       334.7        -3.6

棉花                 噸       32185         41.7

油料                 噸      135145          -7.9

#油菜籽             噸       33752        -19.4

花生               噸       35525        -18.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芝麻               噸       65868          7.7

麻類                 噸        5399       -21.8

甘蔗                 噸       78881           4.1

煙葉                 噸        3906        67.9

?緹煛              噸        1937        -5.4

蠶繭                 噸          62        -47.0

藥材                 噸      268333         152.5

瓜果                 噸      600519         -14.6

蔬菜                 噸      3111579         -5.6

二、工業產品產量

紗                 噸         18714        21.8

布               萬米      3998        -0.3

絲織品           萬米       128        40.7

服裝             萬件       1090       -36.1

機制紙及紙板      噸       33094        -13.9

配混合飼料        噸       52007         25.2

白酒              噸       68146       -40.9

啤酒              噸       83943         5.1

卷煙              箱     202591          -5.9

合成氨            噸     405702          3.3

化肥              噸     355660         5.6

合成洗滌劑        噸     11946         -0.8

中成藥            噸        72       -15.3

甲醛              噸     32526         40.5

輕革           萬平方米        23.7      -52.1

塑料制品          噸      48494         -6.9

日用玻璃制品      噸     33766        -17.2

水泥            萬噸           4.28        39.9

通訊電纜        公里          14531       -94.1

小型拖拉機        臺     30317         62.6

軸承            萬套        1101         43.7

供電量        萬千瓦時       375789         5.2

供熱量        百萬千焦         117        15.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自來水生產量    萬噸        3268         -7.5

發電量       萬千瓦時       37385           4.1

附表二:     2001年主要畜產品產量和存、出欄量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萬噸           46.9      4.2

#豬牛羊肉        萬噸           42.7      3.6

大牲畜出欄數      萬頭           53.5      -1.1

#牛出欄數        萬頭           53.1      -1.1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萬頭          117.9       -3.2

#牛年末存欄數    萬頭          117.2       -3.1

肉豬出欄數        萬頭          385.6       3.7

豬年末存欄數      萬頭          292.3       -1.2

羊出欄數          萬只          242.8      5.5

羊年末存欄數      萬只          187.7         9.6

家禽出欄數        萬只           3176       8.5

家禽年末存欄數    萬只           1912       -1.0

兔出欄數          萬只          176.4      10.7

兔年末存欄數      萬只           175.2     -10.9

附表三:    200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產品銷售率               %    98.37      -0.32百分點

總資產貢獻率             %     8.85     -1.21百分點

資本保值增值率           %   100.98       10.91百分點

資產負債率               %      66.2        -0.2 百分點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    次        1.23       -0.23  次

成本費用利潤率          %      1.67       -2.7 百分點

全員勞動生產率        元/人      25885          5.5  %

附表四:       2001年居民消費價格變動情況

類     別                             指數 (上年=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0.7

食品                                     98.4

#糧食                                  103.0

肉禽及其制品                           99.8

油脂                                   87.0

蛋品                                  110.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水產品                                 94.4

鮮菜                                   94.0

衣著                                     93.2

家庭設備及用品                           97.6

醫療保健用品                             99.5

交通和通信工具                           98.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                       116.6

居住                                   104.1

服務項目                               111.6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天天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你懂的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 亚洲欧洲美婷婷久久 |